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首字词组
诃讥诃诮诃叱诃毁诃察诃伽国诃胁诃达罗支国
诃责诃止诃护诃怒诃梨怛鸡诃佛诋巫诃让诃谯
诃子诃咄诃林诃策诃夺诃骂诃陵樽诃问
诃谴诃谑诃短诃罗陁国诃多诃佛骂祖诃难诃贬
诃诘诃梨子诃殿诃导诃利帝母诃陵国诃诟诃谏
诃诋诃陵诃梨勒诃排诃咥诃藜棒诃逐 
诃斥诃梨诃砭诃宅迦诃黎勒诃詈诃辱 

词语解释:诃讥  拼音:hē jī
诃责讥讽。 宋 梅尧臣 《正仲往灵济庙观重台梅》诗:“曾无半辞助訶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清 孙枝蔚 《愧为举业师》诗:“等是衣食计,何忍相訶讥。”
词语解释:诃责  拼音:hē zé
厉声叱责。《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官有正法,何至於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谭 醉酒,三起舞,舞不知止。 雍 内怒之。明日,召 谭 ,訶责之。”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李舒长仆》:“共雇一僕曰 陈四 。僕愿而朴,多迟钝不及事。四人者日日訶责,惟 李 不然。” 萧乾 《参商》:“他狠狠地诃责带他去‘玩玩’的 娴贞 。”
词语解释:诃子  拼音:hē zǐ
(1).即诃梨勒。植物名。常绿乔木。产 印度 、 缅甸 以及我国的南部,果实可入药。《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尘隙,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紈素之服如弊帛,视大千世界如一訶子。”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金箆旧説在,訶子古方磨。”参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诃黎勒》
(2).妇女的饰物。抹胸之类。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诃子》:“本自 唐明皇 杨贵妃 作之,以为饰物。 贵妃 私 安禄山 ,以后颇无礼,因狂悖,指爪伤 贵妃 胸乳间,遂作訶子之饰以蔽之。” 元 刘致 《折桂令·疏斋同赋木犀》曲:“贴体衫儿淡黄,掩胸訶子金装。”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七:“集诸妓裸其上体,着红訶子。”
词语解释:诃谴  拼音:hē qiǎn
呵斥谴责。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未尝论评人物之优劣,不喜訶谴人交之好恶。”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疎阔已甚,抵弃未能,輒布听闻,方虞訶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但女奉侍谨,无可蹈瑕;或薄施訶谴,女惟顺受。”
词语解释:诃诘  拼音:hē jié
呵斥责问。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诃诘四大门八》:“上巳检校所行,多诸废惰,由此四大,忽致懈怠,是故訶詰,令其觉悟。”《北史·于仲文传》:“又使人微伤其牛, 任氏 嗟惋, 杜氏 自若。 仲文 遂訶詰 杜氏 ,服罪而去。” 宋 叶适 《袁声史墓志铭》:“父 延孺 ,知 武进县 ,提举 杜师旦 兼 常州 ,怒 武进 小书字大,訶詰累至,家人恐。”
词语解释:诃诋  拼音:hē dǐ
责骂诋毁。《陈书·傅縡传》:“比有弘《三论》者,雷同訶詆,恣言罪状。”《朱子语类》卷一二四:“问 正淳 :‘ 陆氏 之説如何?’曰:‘癸卯相见,某於其言不无疑信相半。’曰:‘信是信甚处?疑是疑甚处?’曰:‘信其论学,疑其訶詆古人。’” 清 彭邦鼎 《闲处光阴》卷下:“ 毛西河 先生之《四书改错》,颇多訶詆,然亦有以啟之。”
词语解释:诃斥  拼音:hē chì
呵叱。 宋 曾巩 《访石仙岩杜法师》诗:“ 杜君 袖衔丹砂书,一顾訶斥百怪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家郎君云:於某家塋边,望见颜色,愿以千金为聘。此非饿鴟作天鹅想耶?早被老身訶斥去矣!” 冰心 《往事二》二:“这时 杰 真急了,觉得过分的受哥哥的诃斥。”
词语解释:诃诮  拼音:hē qiào
呵斥诮让。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訶誚。”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王世贞》:“ 元美 为刑曹郎,故与 分宜 父子善。每与 严世蕃 宴饮,輒出恶謔侮之,已不能堪。 王 弟 敬美 继登第, 分宜 呼诸孙切责,以不克负荷訶誚之。 世蕃 益恨。”
词语解释:诃止  拼音:hē zhǐ
呵斥使止。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更阑,闻人声自梯而上,疑穿窬者。举烛视之,无人踪。灭烛復寝,声如故。又疑为鬼,訶止之。” 章炳麟 《訄书·订文》:“莫曰輟,则终古曰车小缺復合也;莫曰毋,则终古曰女欲姦訶止之勿令姦也。”
词语解释:诃咄  拼音:hē duō
(1).怒斥。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良毉只备位,药肆成虚设;而我正萎痿,安能致訶咄。”一本作“ 呵咄 ”。
(2).古国名。《隋书·炀帝纪下》:“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 突厥 、 新罗 、 靺鞨 、 毕大辞 、 訶咄 …… 契丹 等国并遣使朝贡。”
词语解释:诃谑  拼音:hē xuè
诃责戏谑。 宋 欧阳修 《汝瘿答仲仪》诗:“奈何不哀怜,而反恣訶謔。”
词语解释:诃梨子  拼音:hē lí zǐ
妇女之云肩。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蝤蠐领上訶梨子,绣带双垂。” 清 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巾部》“帬”:“此即今之云肩, 六朝 谓之訶梨子者。”亦省称“ 訶梨 ”。 清 陈维崧 《迎春乐·本意》词之二:“訶梨领子蝤蠐项,都倚在斜桥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和凝 诗:‘蝤蠐领上訶梨子。’人多不解。 朱竹垞 曰:‘訶梨,妇女之云肩也。’”
词语解释:诃陵  拼音:hē líng
见“ 訶陵国 ”。
词语解释:诃陵国  拼音:hē líng guó
古南海国名。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訶陵国 分界, 交趾郡 为邻。”亦省作“ 訶陵 ”。 唐 裴铏 《传奇·孙恪》:“碧玉环者,本 訶陵 胡人所施。”《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 訶陵 ,亦曰 社婆 ,曰 闍婆 ,在 南海 中。”
词语解释:诃梨  拼音:hē lí
见“ 訶梨子 ”。
词语解释:诃梨子  拼音:hē lí zǐ
妇女之云肩。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蝤蠐领上訶梨子,绣带双垂。” 清 王筠 《〈说文解字〉句读·巾部》“帬”:“此即今之云肩, 六朝 谓之訶梨子者。”亦省称“ 訶梨 ”。 清 陈维崧 《迎春乐·本意》词之二:“訶梨领子蝤蠐项,都倚在斜桥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三:“ 和凝 诗:‘蝤蠐领上訶梨子。’人多不解。 朱竹垞 曰:‘訶梨,妇女之云肩也。’”
词语解释:诃叱  拼音:hē chì
大声喝叫,斥责。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秋九月,有司奏 浮阳侯 孙程 、 祝阿侯 张贤 为司隶校尉, 虞翻 訶叱左右,谤訕大臣,妄造不祥,干乱悖逆。” 宋 苏轼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牛羊烦訶叱,筐筥未敢睨。”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至教子妇以宽,畜僮婢以慈,訶叱絶於口,荆笞絶於手,而自然整肃。”
词语解释:诃护  拼音:hē hù
呵禁、护卫。 元 王恽 《宿仙山朝元观题示》诗:“阴灵訶护石坛古,老雨留渍苍苔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天子每出,百灵訶护。” 清 唐孙华 《同宪尹步至虎丘后禅院观玉兰花》诗:“传闻植 宋 代,歷年凡五百。訶护似有神,就视敢轻摘。”
词语解释:诃林  拼音:hē lín
地名。 清 王士禛 《广州游览小志》:“ 光孝寺 ,又名 法性寺 ,在 粤城 西北, 越王 建德 故宅也。 孙吴 、 虞翻 居此,手植訶子,因名 虞苑 ,又名 訶林 。” 陶牧 《广州光孝寺为虞仲翔谪居时旧宅有诃子树一株丙午十月重至广州此树犹存怅然有作》诗:“迢递 訶林 百尺枝,簸钱此下忆儿时。”
词语解释:诃短  拼音:hē duǎn
谓诃责诋毁。《新唐书·吕才传》:“ 才 於持议儒而不俚,以经谊推处其验术,诸家共訶短之。”
词语解释:诃殿  拼音:hē diàn
古代官员出外时的一种仪式。侍卫大声呵呼,以示威严,称为诃殿。
词语解释:诃梨勒  拼音:hē lí lè
亦作“ 訶黎勒 ”。
(1).梵语harītakī,意译为柯子。植物名。常绿乔木。果实可入药。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利,訶黎勒散主之。”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木类》:“訶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着,可作饮。”
(2).指其果实。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五》:“今医家所用訶梨勒,是其子,不闻用叶者。”
词语解释:诃砭  拼音:hē biān
呵责。砭,通“ 贬 ”。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訶砭之明,而不畅倜儻之异。” 刘昞 注:“度在伺察,故悦谴訶之人。”
词语解释:诃毁  拼音:hē huǐ
责骂诋毁。《南史·荀伯子传》:“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訶毁,或延及祖禰,示其切直。”
词语解释:诃怒  拼音:hē nù
犹怒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訶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词语解释:诃策  拼音:hē cè
督责策励。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之二:“有书与 子野 ,更督其南归,相过少留,为僕印可其所已得,而訶策其所未至也。”
词语解释:诃罗陁国  拼音:hē luó tuó guó
古 南海 国名。《宋书·文帝纪》:“甲寅, 林邑国 、 訶罗陁国 、 师子国 遣使献方物。”《南史·夷貊传上·海南诸国》:“西南夷 訶罗陁国 , 宋 元嘉 七年,遣使奉表。”
词语解释:诃导  拼音:hē dǎo
(1).指古代官员外出时,差役呵呼导引。《宋史·王钦若传》:“ 钦若 居第在太庙后壖,自言出入訶导不自安,因易赐官第於 定安坊 。”
(2).泛指有钱有势者出行时前呼后拥。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迎新》:“库妓之琤琤者,皆珠翠盛饰,销金红背,乘绣韉宝勒骏骑,各有皁衣黄号私身数对,訶导於前,罗扇衣笈,浮浪閒客,随逐於后。”
词语解释:诃排  拼音:hē pái
厉声排揎。《旧唐书·玄宗纪上》:“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 武懿宗 忌上严整,訶排仪仗,因欲折之。”
词语解释:诃宅迦  拼音:hē zhái jiā
药汁名。 宋 俞琰 《席上腐谈》卷下:“予尝閲《华严经》第七十八卷,有药汁名訶宅迦,人或得之,以其一两变十两,铜番成真金。有一僧举此致语。予语之曰:‘问作《华严经》者则知之。’僧笑而去。予尝以胆矾少许擦刀头,皆金也。意者訶宅迦,其胆矾之谓乎。”
词语解释:诃察  拼音:hē chá
喝止行人,详细检查。 宋 苏轼 《省试放榜后札子·乞裁减巡铺兵士重赏》:“近年缘 练亨父 为试官,非理凌忽举人,遂致喧竞,因此多差巡铺兵士,南省至一百人,訶察严细,如防盗贼。”
词语解释:诃梨怛鸡  拼音:hē lí dá jī
即诃梨勒。《俱舍论·分别世品三之五》:“谓若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於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若能以一訶梨怛鸡,起殷浄心奉施僧众,於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訶梨怛鸡,旧言訶梨勒,翻为天主持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也。”参见“ 訶梨勒 ”。
词语解释:诃梨勒  拼音:hē lí lè
亦作“ 訶黎勒 ”。
(1).梵语harītakī,意译为柯子。植物名。常绿乔木。果实可入药。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利,訶黎勒散主之。”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木类》:“訶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着,可作饮。”
(2).指其果实。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五》:“今医家所用訶梨勒,是其子,不闻用叶者。”
词语解释:诃夺  拼音:hē duó
呵叱而夺去。 明 吴承恩 《〈禹鼎志〉序》:“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惧为父师訶夺,私求隐处读之。”
词语解释:诃多  拼音:hē duō
古国名。《隋书·炀帝纪下》:“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 訶多 、 沛汗 、 龟兹 、 疏勒 、 于闐 、 安国 、 曹国 、 何国 、 穆国 、 毕 、 衣密 、 失范延 、 伽折 、 契丹 等国并遣使朝贡。”
词语解释:诃利帝母  拼音:hē lì dì mǔ
梵语译音。意译为暴恶。即 鬼子母神 。原为凶神,后为育子、安产、维护佛法之神。《翻译名义集·八部》引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西方施主,请僧斋日,初置圣僧供,次行众僧食,后於行末安一盘,以供 訶利帝母 。”
词语解释:诃咥  拼音:hē xì
隋 唐 时代我国北方 铁勒 族的一个部落。《隋书·北狄传·铁勒》:“ 康国 北,傍 阿得水 ,则有 訶咥 、 曷嶻 、 拨忽 、 比干 、 具海 、 曷比悉 、 何嵯苏 、 拔也未渴达 等,有三万许兵。”
词语解释:诃黎勒  拼音:hē lí lè
见“ 訶梨勒 ”。
词语解释:诃梨勒  拼音:hē lí lè
亦作“ 訶黎勒 ”。
(1).梵语harītakī,意译为柯子。植物名。常绿乔木。果实可入药。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利,訶黎勒散主之。”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木类》:“訶梨勒,树似木梡,花白,子形如橄欖,六路,皮肉相着,可作饮。”
(2).指其果实。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五》:“今医家所用訶梨勒,是其子,不闻用叶者。”
词语解释:诃伽国  拼音:hē jiā guó
古国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 咸亨 三年, 周澄国 遣使上表,言 訶伽国 有白象,首垂四牙,身运五足。”
词语解释:诃佛诋巫  拼音:hē fó dǐ wū
犹言诃佛骂祖。巫,巫师。 宋 朱熹 《祭魏元履国录文》:“兄实高明,卒监此心,顾託警励,琅琅其音。訶佛詆巫,考礼正俗,奉承靡他,葬又得卜。”
词语解释:诃骂  拼音:hē mà
厉声责骂。《法苑珠林》卷二七:“比见俗人,微受官位,不生信心,妄起高慢,訶駡僧尼。”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佛头横著粪,訶駡杂嘲誚。”
词语解释:诃佛骂祖  拼音:hē fó mà zǔ
佛教禅宗语。斥骂佛祖。喻解缚去执,不受前人拘束。 元 许谦 《与赵伯器书》:“又不知吾子屏絶传注,独抱遗经,其果他有得乎未也?不然,则梯接凌虚,而遽为此訶佛駡祖耳。” 明 如惺 《台州钓鱼台沙门释自回传二》:“所以追日者,非駑駘之足;訶佛駡祖者,岂鄙陋之夫。” 清 钱谦益 《题佛海上人卷》:“以乞儿市駔之为,而袭訶佛駡祖之跡。”参见“ 呵佛駡祖 ”。
词语解释:诃陵国  拼音:hē líng guó
古南海国名。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訶陵国 分界, 交趾郡 为邻。”亦省作“ 訶陵 ”。 唐 裴铏 《传奇·孙恪》:“碧玉环者,本 訶陵 胡人所施。”《新唐书·南蛮传下·诃陵》:“ 訶陵 ,亦曰 社婆 ,曰 闍婆 ,在 南海 中。”
词语解释:诃藜棒  拼音:hē lí bàng
武器名。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器械三》:“右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棆、曰杵、曰桿。有以铁裹其上者,人谓訶藜棒。”
词语解释:诃詈  拼音:hē lì
厉声责骂。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后世訶詈故相,几等儿童,欲鐫秩夺誥没产发尸。”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佃户 曹二 妇悍甚,动輒訶詈风雨,詬誶鬼神。”
词语解释:诃胁  拼音:hē xié
呵斥胁迫。《宋书·萧惠开传》:“ 偃 恃恩使贵,欲使人靡二情,便訶胁主者,手定文案,割落臣议,专载己辞。”
词语解释:诃让  拼音:hē ràng
呵斥谴责。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即涕泣关弓,情非得已,然惟餘怨艾之意,不闻訶让之词。”
词语解释:诃陵樽  拼音:hē líng zūn
酒器名。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序:“有南海鱟鱼壳樽一,涩锋齾角,内玄外黄,谓之‘訶陵樽’。”
词语解释:诃难  拼音:hē nán
责难;论难。 汉 王充 《论衡·明雩》:“ 汉 立博士之官,师弟子相訶难,欲极道之深,形是非之理也。”
词语解释:诃诟  拼音:hē gòu
呵斥辱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女低头急去,叟亦出。尾而听之,訶詬万端,闻 青凤 嚶嚶啜泣。”
词语解释:诃逐  拼音:hē zhú
呵斥驱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娥》:“又恐女郎惊觉,必遭訶逐,遂潜伏绣褶之侧。”
词语解释:诃辱  拼音:hē rǔ
大声斥责,使觉得羞耻。《晋书·陶侃传》:“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訶辱,还其所馈。”
词语解释:诃达罗支国  拼音:hē dá luó zhī guó
古西域国名。《旧唐书·地理志三》:“ 条枝都督府 ,於 訶达罗支国 所治 伏宝瑟颠城 置,以其王领之。”
词语解释:诃谯  拼音:hē qiáo
呵斥诮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生最后至,女骤出,捉袂,欲从与俱归。母訶譙之,始惭而入。” 何守奇 注:“訶同呵,譙同誚,誚让也。”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陈公神道碑铭》:“教子孙甚严,皆以诚感之,不加訶譙。”
词语解释:诃问  拼音:hē wèn
责问;盘究。《艺文类聚》卷十九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翥 惶遽,误对忘讳:‘向有醉胡,乘马驰来,即已訶问。胡人难与语,非小吏所制。’” 章炳麟 《四惑论》:“当訶问者云何?曰:有害于己无害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益于己无益于人者,不得訶问之;有害于人者,然后得訶问之。”
词语解释:诃贬  拼音:hē biǎn
呵斥贬责。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六:“昔时同游,各以盛年,自喜僕在众中年最少,志趣为最疏阔,每抵掌论议訶贬今世人。”
词语解释:诃谏  拼音:hē jiàn
厉声规劝。《生经·佛说邪业自活经》:“诸比丘见所行分卫,在於人家,但説俗事衣食之供,即时訶諫,转相告令。众学闻之,即共追随呵諫所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安清》:“有一同学,多瞋,分卫值施主不称,每輙懟。 高 屡加訶諫,终不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