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诫誓 拼音:jiè shì
告诫将士的言辞。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 秦 师败绩, 繆公 诫誓,《尚书》之中,言之大者也,而《春秋》靡録。” 唐 杨巨源 《上刘侍中》诗:“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词语解释:诫勖 拼音:jiè xù
告诫勉励。 南朝 梁简文帝 《谢邵陵王禁锢启》:“昔 繆肜 掩扉, 曹仪 著论,布衣兄弟,且相诫勗,以臣居长,终惭劝励。” 唐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诗:“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勗。” 宋 王禹偁 《射宫选士赋》:“与於祭者,所以昭乎宠光;削其地者,所以行乎诫勗。” 词语解释:诫谕 拼音:jiè yù
(1).告诫晓喻。《元典章·户部九·立社》:“凡有司禁治事理,社长每季须诫諭,使民知畏,毋陷刑宪。” 清 林则徐 《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该领事须知本大臣推诚诫諭,迅速懔遵,不得反覆无常,自取咎戾。”
(2).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宋史·选举志二》:“如詔誥、章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诫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词语解释:诫语 拼音:jiè yǔ
告诫劝说。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民之识立法之意者,谓之士。士能推阐本朝之法意以相诫语者,谓之师儒。”词语解释:诫励 拼音:jiè lì
亦作“ 诫厉 ”。 告诫勉励。《晋书·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下》:“在京盐麴税官、两官巡即许中谢,新除令、録并中谢,次日门辞,兼有口敕诫励。”《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帝曰:‘曾留将士教习,成法具在,无容再遣。’因命其使臣齎敕诫励。”词语解释:诫命 拼音:jiè mìng
命令。《司马法·天子之义》:“虽交兵致刃,徒不趋,车不驰,逐奔不踰列,是以不乱军旅之固,不失行列之政,不絶人马之力,迟速不过诫命。”词语解释:诫防 拼音:jiè fáng
警戒防备。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此条中多説上落及宣漏诸事,全是欲严相诫防,恐脱言説,便致谴黜。”词语解释:诫训 拼音:jiè xùn
告诫教导。 清 唐甄 《潜书·贱奴》:“然刚明之君,或中其一二,法制无可加,诫训无所益,祖虽神圣,盖亦莫之如何也已矣。”词语解释:诫述 拼音:jiè shù
文体名。《后汉书·张奂传》:“所著铭、颂、书、教、诫述、志、对策、章表二十四篇。”词语解释:诫诲 拼音:jiè huì
告诫教导。《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 青龙 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璽书诫诲之。”词语解释:诫慎 拼音:jiè shèn
警惕,谨慎。 唐 高适 《东征赋》:“纵孤舟於浩大,抚垂堂以诫慎。”词语解释:诫警 拼音:jiè jǐng
警戒。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自主降于尚书,壁絶外之,初怒中笑,后皆敬畏,累圣亦指示主德以诫警之。”词语解释:诫社 拼音:jiè shè
后代所建前朝的社稷。意在引为鉴戒,故称。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诸侯必有诫社者何?示有存亡也。明为善者得之,为恶者失之。”词语解释:诫饬 拼音:jiè chì
训诫整肃;告诫。《元典章·户部九·立社》:“愚意以为合行申明旧例,令社长依前劝课农桑,诫飭游荡,防察姦非,不管餘事,则百姓富。” 清 王筠 《菉友肊说》:“ 宰我 一生,多受 孔子 诫飭,而其善为説辞,为诸贤所不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 梁简文帝 《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案:帝王立言,诫飭其子,而谓作文‘且须放荡’,非大有把握,那能尔耶?”词语解释:诫律 拼音:jiè lǜ
宗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金 王若虚 《哀雁词》:“即是佛説,亦何必持乎诫律,推明罪业。”词语解释:诫喻 拼音:jiè yù
告诫并使之明白。《旧唐书·刘仁轨传》:“ 仁轨 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 寧 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词语解释:诫约 拼音:jiè yuē
告诫约束。《旧唐书·岑文本传》:“唯召见 文昭 ,严加诫约,亦卒无愆过。”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十五:“ 老子 大悲,悯其愚昧,为説权教,随机诫约。”词语解释:诫敕 拼音:jiè chì
亦作“ 诫勅 ”。
(1). 汉 代皇帝诏书的一种。《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辛未詔曰” 唐 李贤 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
(2).告诫;嘱咐。《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勅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宋 王安石 《诫励诸道转运使经画财利宽恤民力制》:“此礼义庸耻之所兴,而二帝三王诫勑百工诸侯之所先,后世不可以忽者也。”词语解释:诫厉 拼音:jiè lì
见“ 诫励 ”。
词语解释:诫励 拼音:jiè lì
亦作“ 诫厉 ”。 告诫勉励。《晋书·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后又数诫厉妃,妃不知后之助己,因以致恨。”《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下》:“在京盐麴税官、两官巡即许中谢,新除令、録并中谢,次日门辞,兼有口敕诫励。”《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帝曰:‘曾留将士教习,成法具在,无容再遣。’因命其使臣齎敕诫励。”词语解释:诫世 拼音:jiè shì
告诫世人。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恶以诫世,善以示后。”词语解释:诫严 拼音:jiè yán
戒严。《晋书·孔坦传》:“今六军诫严,水陆齐举,熊羆踊跃,齕噬争先。” 清 郝懿行 《宋琐语》卷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发居民,治 石头城 ,建牙诫严。”词语解释:诫勉 拼音:jiè miǎn
告诫勉励。《北史·僭伪附庸传·萧琮》:“及嗣位,帝赐以璽书,敦勉之。又赐 梁 之大臣璽书,诫勉之。”词语解释:诫勒 拼音:jiè lè
告诫约束。《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初虏深入,上虑 义恭 不能固 彭城 ,备加诫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