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诱引 拼音:yòu yǐn
引诱。《后汉书·张奂传》:“秋, 鲜卑 復率八九千骑入塞,诱引 东羌 与共盟诅。”《水浒传》第七九回:“只因 高太尉 要用诈术,诱引这伙英雄下山。”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四章:“她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喉咙里像有一道细细的小小的声流,轻轻地、一条羞怯的小河似的,随着这声音底诱引,竟泻流出来了。”词语解释:诱人 拼音:yòu rén
(1).诱导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北齐 刘昼 《新论·赏罚》:“故君者赏罚之所归,诱人以趣善也。”《老残游记》第九回:“其同处在诱人为善,引人处於大公。”
(2).对人有吸引力。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果子颜色大半还是青的,间或有几个染了一些诱人的红色。”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二章:“热闹的叫卖声,使那些食物,增添了格外诱人的香味。”词语解释:诱掖 拼音:yòu yè
引导和扶持。《诗·陈风·衡门序》:“诱 僖公 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 郑玄 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孔颖达 疏:“诱掖者,诱谓在前导之,掖谓在傍扶之,故以掖为扶持也。” 宋 司马光 《酬胡侍讲先生》诗:“先生喜诱掖,貽诗极襃賁。” 吴晗 《灯下集·谈曹操》:“ 建安 文学的形成,他是有诱掖奖进的功劳的。”词语解释:诱化 拼音:yòu huà
(1).谓诱惑使之向坏的方面转化。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其魁谓之魔王,为之佐者,谓之魔翁、魔母,各诱化人。”《元典章·礼部六·也里可温教》:“ 温州路 有也里可温,剏立掌教司衙门,招收民户充本教户,计及行,将法籙先生诱化,侵夺管领。”
(2).劝募,募化。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及秋修完,动有率民,乃计议诱化,及出赎罚之资易石数十载,漫覆盖压,以得坚固。”词语解释:诱接 拼音:yòu jiē
招引接纳。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冀 浮丘 之诱接,望 安期 之招迎。” 南朝 梁 萧统 《与何胤书》:“激扬硕学,诱接后进。”《北史·陆俟传》:“又简取诸县强门百餘人以为假子,诱接殷勤。”词语解释:诱衷 拼音:yòu zhōng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 杨伯峻 注:“﹝《吴语》云﹞‘天舍其衷’,即‘天诱其衷’。皆天心在我之意。”后以“诱衷”指天意保佑。 唐 陆贽 《告谢昊天上帝册文》:“上帝顾怀,诱衷悔祸。”词语解释:诱胁 拼音:yòu xié
亦作“ 诱脇 ”。诱骗胁迫。 唐 韩愈 《华山女》诗:“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三:“今 智高 据 邕州 ,财力富强,必诱胁诸蛮,再图进取。” 明 王直 《诸葛武侯祠记》:“ 建安 以来, 曹氏 最为雄盛,逞其诈力,以诱脇天下,豪杰之士,莫不折而服之。” 毛泽东 《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日本 将发起东方 慕尼黑 ,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 中国 订立城下之盟。”词语解释:诱类 拼音:yòu lèi
呼朋引类。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之八:“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词语解释:诱励 拼音:yòu lì
劝导勉励。 宋 王令 《赠刘成父》诗:“探窥古人心,愤懣世俗败,常思得英奇,肝肺想诱励。”词语解释:诱道 拼音:yòu dào
见“ 诱导 ”。
词语解释:诱导 拼音:yòu dǎo
(1).亦作“ 诱道 ”。劝诱教导;引导。《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刘备 帅军来伐,至 巫山 、 秭归 ,使使诱导 武陵 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周书·文帝纪上》:“乞少停缓,更思后图,徐事诱导,渐就东引。”《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 唐 孔颖达 疏:“道人以言者,在上,君子诱道,在下,以善言使有信也。” 草明 《乘风破浪》三:“ 陆文彬 深知他这个脾气,总是等他叫嚷完了,便诱导他去搞措施,想办法。”
(2).物理学上指感应。
(3).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者抑制过程引起兴奋过程的加强。词语解释:诱善 拼音:yòu shàn
劝勉、引导人为善。 南朝 宋 何承天 《又答宗居士书》:“徵暴之戒莫苦乎地狱,诱善之劝莫美乎天堂。” 唐 陈子昂 《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信可以惩残创酷,诱善旌寃。”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紫微王夫人》:“诱善之功,千古不泯。”词语解释:诱谕 拼音:yòu yù
亦作“ 诱喻 ”。 诱导教喻。《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习 到官,诱諭招纳,皆礼召其豪右。” 晋 道恒 《释驳论》:“乃大设方便,鼓动愚俗,一则诱喻,一则迫愶。”《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善言诱喻,软语问讯。”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严明束吏手,诱諭提民耳。”词语解释:诱敌 拼音:yòu dí
引诱敌兵。《六韬·战骑》:“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 唐 戴叔伦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诗:“洗兵收 魏郡 ,诱敌讨 幽都 。”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加上支援前线的群众是动员现成的,一致要求继续诱敌北上。”词语解释:诱进 拼音:yòu jìn
诱导进取;诱导进用。《史记·礼书》:“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 唐 李贻孙 《〈欧阳行周文集〉序》:“﹝ 常袞 ﹞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於寒素中,唯恐不及。”《宋史·选举志二》:“遂命州郡招延明於《二礼》者,俾立讲説以表学校,及令考官优加诱进。”词语解释:诱劝 拼音:yòu quàn
(1).诱导勉励。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子》:“舅 偃 诱劝,哽咽益甚。”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召吏民子弟之秀者,亲为据案讲説,诱劝以文艺。”
(2).劝说。 杨朔 《征尘》:“他的盅里斟满酒,眼前放着菜,可是他不吃不喝,眼珠直瞪着前方,并不理会胖子的一再诱劝。”词语解释:诱纳 拼音:yòu nà
招引接纳。《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靖 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南齐书·曹虎传》:“ 虎 形干甚毅,善於诱纳,日食荒客常数百人。”词语解释:诱聚 拼音:yòu jù
引诱聚集,招集。 宋 王銍 《默记》卷下:“ 萧固 为 广西 转运使,时 儂智高 未反,但诱聚亡命,阴为窥边计。”词语解释:诱翼 拼音:yòu yì
诱导辅助。 金 王若虚 《送吕鹏举赴试序》:“子以经学嗣名师之传,而为后生之倡者有年矣,则诱翼成就,岂得辞其责乎!”词语解释:诱罢 拼音:yòu bà
诱之深入使其疲困。《汉书·匈奴传上》:“ 信 教单于益北絶幕,以诱罢 汉 兵,徼极而取之,毋近塞。” 颜师古 注:“罢读曰疲……诱令疲。”词语解释:诱掖奖劝 拼音:yòu yè jiǎng quàn
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奬劝意多方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便让 程师爷 加墨。 程师爷 道:‘今日这课是老翁特地要看看他的真面目;兄弟圈点起来,诱掖奬劝之下,未免总要看得宽些,竟是老翁自己来。’”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也许是一做批评家,眼界便极高卓,所以我只见到对于青年作家的迎头痛击,冷笑,抹杀,却很少见诱掖奖劝的意思的批评。”词语解释:诱憙 拼音:yòu xǐ
用假话讨人欢心。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是 育 张设近期,诱憙朝廷。三年不成,必迫於害。”词语解释:诱慰 拼音:yòu wèi
劝导抚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王长文》:“县收得盗贼, 长文 引见诱慰。时适腊晦,皆遣归家。”词语解释:诱慕 拼音:yòu mù
为被诱惑而贪恋。《文子·九守》:“圣人诚使耳目精明玄达,无所诱慕,意气无失,清浄而少嗜欲,五藏便寧。”《淮南子·原道训》:“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 晋 张华 《鹪鹩赋》:“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词语解释:诱愒 拼音:yòu kài
欺骗恫吓。 清 梅曾亮 《台州府同知龙君墓志铭》:“君初试吏,僕从滑胥谓可以面谩诱愒,便为姦,然一不为动,听讼不留不私。”词语解释:诱口 拼音:yòu kǒu
拐骗人口。《隋书·刑法志》:“三年八月, 建康 女子 任提女 ,坐诱口当死。”词语解释:诱吓 拼音:yòu xià
诱骗恐吓。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在父母被捕以后,这个从小受着革命教育的孩子,虽然受尽敌人的诱吓,始终没有泄露自己的朋友,还千方百计地给狱中的父母传递消息。”词语解释:诱益 拼音:yòu yì
诱导帮助。《后汉书·孔融传》:“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词语解释:诱率 拼音:yòu lǜ
(1).引导带领。 宋 曾巩 《太学博士制》:“盖尊其所闻,以诱率学者,汝之守也。”
(2).劝募。《宋史·河渠志一》:“往年议塞 滑州 决 河 ,时公私之力,未若今日之贫虚;然犹储积物料,诱率民财,数年之间,始能兴役。”词语解释:诱秦诓楚 拼音:yòu qín kuāng chǔ
战国 时 张仪 劝导 秦国 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 楚国 背 齐 向 秦 。后遂因以“诱秦誆楚”表示挑拨离间。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用诱 秦 誆 楚 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参阅《史记·张仪列传》。词语解释:诱扎 拼音:yòu zhā
引诱坏。《水浒传》第一○四回:“良家子弟不知被他诱紥了多少。”词语解释:诱结 拼音:yòu jié
谓招集。《魏书·夏侯道迁传》:“臣前已遣军主 杜法先 还 洵阳 ,沟合徒党,诱结乡落。”词语解释:诱略 拼音:yòu lüè
诱骗、掠夺。《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后 邵陵王 临 丹阳郡 ,因 邈之 与乡人争婢,议以为诱略之罪牒宫。”《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 蕃部 所以亡去者,边吏苛暴,为西人诱略耳。”词语解释:诱狎 拼音:yòu xiá
谓诱奸。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白蛇》:“每伺小奚出,輒至其妇寝室,往来诱狎。”词语解释:诱因 拼音:yòu yīn
导致某种事情发生的原因。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虽然,方今此权之存在,确为鼓舞企业之最大诱因,此事实之不可争者也。” 郁达夫 《蜃楼》五:“凡睡眠不足,劳神过度,运动太烈等,都是这病的诱因。”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七:“现在再把我做这功夫的诱因来说一下。”词语解释:诱喻 拼音:yòu yù
见“ 诱諭 ”。
词语解释:诱谕 拼音:yòu yù
亦作“ 诱喻 ”。 诱导教喻。《三国志·魏志·梁习传》:“ 习 到官,诱諭招纳,皆礼召其豪右。” 晋 道恒 《释驳论》:“乃大设方便,鼓动愚俗,一则诱喻,一则迫愶。”《大方便佛报恩经·恶友品》:“善言诱喻,软语问讯。”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严明束吏手,诱諭提民耳。”词语解释:诱诎 拼音:yòu qū
引诱使屈服。 元 揭傒斯 《京城闲居杂言》诗之七:“诱詘更驱迫,巧诈日眩真。”词语解释:诱詃 拼音:yòu jiǎn
诱骗。《敦煌曲子词·倾杯乐一》:“又被良媒,苦出言词相诱詃。”词语解释:诱获 拼音:yòu huò
诱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象》:“捕生象则以雌象为媒而诱获之。”词语解释:诱逃 拼音:yòu táo
谓诱骗人逃跑。 清 朱之瑜 《中原阳九述略·虏害十条》:“诬以诱逃拐带,僮婢歷歷招承。”词语解释:诱诓 拼音:yòu kuāng
引诱欺骗。 明 陈恂 《馀庵杂录》卷上:“决不可听虏诱誆,慎之慎之。”词语解释:诱赂 拼音:yòu lù
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晋 潘岳 《西征赋》:“降 曲崤 而怜 虢 ,託与国於亡 虞 。贪诱赂以卖邻,不及腊而就拘。”词语解释:诱訹 拼音:yòu xù
见“ 诱怵 ”。
词语解释:诱怵 拼音:yòu chù
亦作“ 诱訹 ”。 诱惑,迷惑。《汉书·武帝纪》“怵於邪説”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见诱怵於邪説也。”《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訹也。”《生经·鳖猕猴经》:“其妇不信,谓为不然,又瞋獼猴诱訹我夫,数令出入,当图杀之。”词语解释:诱逼 拼音:yòu bī
引诱逼迫。《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当前, 日 寇正在加紧诱逼 蒋介石 投降。”词语解释:诱袭 拼音:yòu xí
诱骗袭取。 唐 吕温 《繇鹿赋》:“彼美 酈生 ,既为交亲,诱袭军印,岂无他人。”词语解释:诱训 拼音:yòu xùn
诱导教诲。《北齐书·孝昭帝纪》:“ 同轨 病卒,又命开府长流参军 刁柔 代之,性严褊,不适诱训之宜,中被遣出。”词语解释:诱虫灯 拼音:yòu chóng dēng
夜晚用来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灯。可见光和紫外线光等均可作诱虫灯的光源。也叫诱蛾灯。词语解释:诱致 拼音:yòu zhì
引诱使之来;用欺诈手法招致。《汉书·武帝纪》:“将三十万众屯 马邑 谷中,诱致单于,欲袭击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今 岐 人已惫,破在旦夕,而大王之所虑者,闭壁以老我师,此可以诱致之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鄂文端公 以闻,得旨:‘宜听其自然,不必有意设法诱致。’”词语解释:诱降 拼音:yòu xiáng
引诱敌方投降、归顺。《后汉书·冯衍传上》:“ 永 遣弟 升 及子壻 张舒 诱降 涅城 。” 宋 叶适 《运使直阁郎中墓志铭》:“ 大渡河 侧有聚落曰 三村 ,居民百餘家,素为 羌 乡导,贼资以入寇。公诱降之,徙於内地。” 毛泽东 《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继之而来的必然是诱降活动。”词语解释:诱迫 拼音:yòu pò
引诱逼迫。 沙汀 《困兽记》二六:“他陡然感到一个欲望的诱迫:他需要紧紧偎倚着她,然后向她尽情倾吐自己的各种各样想法。”《花城》1981年第5期:“当初之所以建得如此狭小,致使它的环境分外枯燥,大概正是为了诱迫上帝的子女们更加厌弃人世,向往天国吧?”词语解释:诱集 拼音:yòu jí
引诱使聚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 处罗可汗 为镇压 铁勒 ,诱集各部酋长数百人,一起坑死。”如:用灯光诱集飞蛾。词语解释:诱诲 拼音:yòu huì
诱导教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序致》:“昔在齠齔,便蒙诱诲。”一本作“ 诲诱 ”。 宋 曾巩 《劝学诏》:“故设学校,重学官之选,而厚其禄。凡欲以诱诲学者,庶几於古也。”词语解释:诱谲 拼音:yòu jué
谓诱惑、谲诈之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宣王 既与 亮 对 渭 而陈, 亮 设诱譎万方。 宣王 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词语解释:诱陷 拼音:yòu xiàn
诱骗陷害。 宋 洪迈 《夷坚志补·临安武将》:“盖少年多资,且不解事,故为恶子所诱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姐本清修中人,为妺设计诱陷,身后不得再证仙班,是妹之过也。” 刘立凯 《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引6月11日《申报》:“商会长 黄秉荣 违公议,囤某货,寒(十四日)晚诱陷学生,纠人殴伤甚重,间有死者,激成公愤。”词语解释:诱说 拼音:yòu shuō
劝说。《宋书·何尚之传》:“时三方兴义,将佐家在都邑, 劭 悉欲诛之。 尚之 诱説百端,并得免。”《新唐书·列女传·殷保晦妻封绚》:“贼悦 封 色,欲取之,固拒。贼诱説万词,不答。”《元典章·兵部一·正军》:“ 蒙古 汉 军駈军逃窜者,圣旨到日,限一百日出,与免本罪,限外不行出首者,各处官司严加缉捉,得获,发付本使诱説。”词语解释:诱骗 拼音:yòu piàn
诱惑哄骗。 谢觉哉 《“是你指示了我”》:“副业产品,卖给公家,不受私商的高价诱骗。”词语解释:诱饵 拼音:yòu ěr
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泛指用以引人上钩的事物。《宋史·王存孙固等传论》:“ 存 、 固 、 瞻 、 尧俞 ,初皆善 王安石 ;及其秉政,未尝受所诱饵。” 老舍 《四世同堂》九四:“要是 钱先生 又让人给逮了去, 日本 人准会把 明月 留在庙里当诱饵,好逮老三和别的人。”词语解释:诱买 拼音:yòu mǎi
诱骗、收买。 明 归有光 《上宋明府书》:“奈盘据之徒,多是衙门老役,合併数家,设为厚饵,诱买族人,以为地主,虽有明限,安堵如故。”词语解释:诱骑 拼音:yòu qí
诱敌的骑兵。《史记·李将军列传》:“望 匈奴 有数千骑,见 广 ,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宋史·王德传》:“ 光世 将先锋讨 李成 , 德 以百骑覘贼,至 蔡州 上蔡 驛口桥 ,贼疑为诱骑,拥众欲西。”词语解释:诱力 拼音:yòu lì
诱惑力。 老舍 《新时代的旧悲剧》一:“现在还不难看,皮肤很细,可是她的白胖把青春埋葬了,只是富态,而没有美的诱力了。”词语解释:诱养 拼音:yòu yǎng
教养。 宋 王安石 《看详杂议》:“但朝廷诱养之道未纯,督察之方未尽。”词语解释:诱伏 拼音:yòu fú
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 张秀川 《踏上胜利发展的大道》:“从此以后,仗愈打愈巧、愈打愈灵活,截击、调歼、化装奇袭、诱伏、掏心、剿窝,各种各样的战术都用上了。”词语解释:诱兵 拼音:yòu bīng
诱敌之兵。《汉书·赵充国传》:“此皆驍骑难制,又恐其为诱兵也。”《汉书·匈奴传上》:“故其战,人人自为趋利,善为诱兵以包敌。” 叶紫 《夜哨线》二:“又大约是因为怕的中敌人的‘诱兵计’,所以将全旅人分做三路向敌方逼近包围。”词语解释:诱供 拼音:yòu gòng
诱使刑事被告人或证人按侦查、审判人员的主观意图或推断进行供述。《人民日报》1980.7.21:“如果是指供、诱供,那同样是逼供信的违法行为,必须严禁。”词语解释:诱击 拼音:yòu jī
诱敌而予以袭击。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 周大勇 给团首长汇报了执行诱击敌人的情形以后,向一营驻的村子走去。”词语解释:诱发 拼音:yòu fā
(1).诱导启发。 茅盾 《卖豆腐的哨子》:“每次这哨子声引起了我不少的怅惘,并不是它那低叹暗泣似的声调在诱发我的漂泊者的乡愁。”
(2).导致发生(多指疾病)。《当代》1981年第3期:“忧烦会诱发身体某个部位的癌变。”词语解释:诱劫 拼音:yòu jié
诱骗劫持。《史记·郑世家》:“十四年,故 郑 亡 厉公突 在 櫟 者使人诱劫 郑 大夫 甫假 ,要以求入。”词语解释:诱动 拼音:yòu dòng
劝诱打动。《周书·贺拔胜传》:“又使人诱动 蛮 王 文道期 ,率其种落归款。”《周书·泉企传》:“ 宝夤 又遣兵万人趣 青泥 ,诱动 巴 人,图取 上洛 。”词语解释:诱射 拼音:yòu shè
传授射箭的技能。《仪礼·乡射礼》:“不去旌,诱射。” 郑玄 注:“诱,犹教也。”词语解释:诱惑力 拼音:yòu huò lì
吸引的力量;迷惑人的力量。 菡子 《致江幼农》:“20年,对你有多大的诱惑力,后来你服从他了。” 刘绍棠 《蒲柳人家》四:“偷瓜也是一种冒险的游戏,对 何满子 很有诱惑力。” 李蕤 《这里有十万颗火热的心》:“他们说是要‘学习’,一百三十吨浮吊怎么能卸下一百六十五吨的牌坊呢?这个谜对他们很有诱惑力。”词语解释:诱惑 拼音:yòu huò
(1).引诱迷惑。《文子·下德》:“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餘,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於己。”《明史·詹仰庇传》:“羣小乘隙,百方诱惑,害有不胜言者。”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四》:“还以为金钱可以诱惑任何人的,他掏出了一张五千元美金的支票来。打恭作揖递给 许淑彬 ,受到她的严峻拒绝。”
(2).吸引;招引。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伏了。”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那有节奏的雄伟的浪涛声,有力地诱惑着年轻的、对人生充满着幻想的 林道静 。”词语解释:诱巧 拼音:yòu qiǎo
谓以狡猾手段欺骗人。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度辽将军安定皇甫规》:“ 规 顾弟,私也;离局,姦也;诱巧,诈也;畏舟,慢也:四罪是矣,杀决可也。”词语解释:诱怵 拼音:yòu chù
亦作“ 诱訹 ”。 诱惑,迷惑。《汉书·武帝纪》“怵於邪説”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见诱怵於邪説也。”《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訹也。”《生经·鳖猕猴经》:“其妇不信,谓为不然,又瞋獼猴诱訹我夫,数令出入,当图杀之。”词语解释:诱敌深入 拼音:yòu dí shēn rù
引诱敌军深深地进入已方地区以利围歼。 毛泽东 《论持久战》九四:“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 吴组湘 《山洪》三三:“ 寿官 说,这回我们作战是诱敌深入。”词语解释:诱济 拼音:yòu jì
引导济度。 南朝 梁 萧纶 《上武帝捨事道法启》:“是以万邦迴向,俱稟正识;幽显灵祗,皆蒙诱济。” 唐 冯神德 《上释在道前表》:“诱济源虽不同,从善终归一致。”词语解释:诱杀 拼音:yòu shā
引诱出来将其杀死。 汉 王充 《论衡·纪妖》:“ 襄子 既立,诱杀 代王 而并其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于是 明 睢州 总兵 许定国 诱杀 高杰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二节:“ 磨古斯 在 镇州 西南沙碛间伪降,诱杀 挞不也 。”如:诱杀害虫。词语解释:诱激 拼音:yòu jī
诱导激励。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节操》:“时大驾幸 蜀 ,天下沸腾, 续 勉之出处,且曰:‘人生几何!苟富贵可图,何须一第耳!’ 暉 不答。復请宾佐诱激者数四,復虚右席以待 暉 。”词语解释:诱扇 拼音:yòu shān
引诱煽动。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二:“聋瞽士民,诱煽男女,廉耻道丧,风俗埽地。”《明史·尚褫传》:“释教盛行,诱煽聋俗。”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且散佈伪札,四出诱煽。”词语解释:诱导 拼音:yòu dǎo
(1).亦作“ 诱道 ”。劝诱教导;引导。《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刘备 帅军来伐,至 巫山 、 秭归 ,使使诱导 武陵 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周书·文帝纪上》:“乞少停缓,更思后图,徐事诱导,渐就东引。”《礼记·缁衣》“君子道人以言” 唐 孔颖达 疏:“道人以言者,在上,君子诱道,在下,以善言使有信也。” 草明 《乘风破浪》三:“ 陆文彬 深知他这个脾气,总是等他叫嚷完了,便诱导他去搞措施,想办法。”
(2).物理学上指感应。
(3).生理学名词。大脑皮层中兴奋过程引起抑制过程的加强,或者抑制过程引起兴奋过程的加强。词语解释:诱变 拼音:yòu biàn
用人工方法引起生物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词语解释:诱受 拼音:yòu shòu
招收。《汉书·吴王刘濞传》:“而 吴王 濞 背德反义,诱受天下亡命罪人,乱天下币,称疾不朝二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