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末字词组
欺诳谄诳诞诳逋诳陵诳闪诳撒诳夸诳
虚诳谲诳侜诳说诳架诳流诳訾诳 

词语解释:欺诳  拼音:qī kuáng
欺骗迷惑。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每见此曹欺誑天下以规世利者,迟速皆受殃罚。”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姦猜畏弹射,斥逐恣欺誑。”《水浒传》第一○一回:“惧罪隐匿,欺誑陛下。” 郭沫若 《塔·万引》:“我的这回小小的欺诳也情由可原。”
词语解释:虚诳  拼音:xū kuáng
欺蒙,欺骗。《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有德不假身高,无智徒劳百岁。构之虚誑,不如验之取实。” 宋 范仲淹 《奏辩陈留移桥》:“又根究得元《乞移桥状》内所説损却人命及陷没财物,并是虚誑。” 元 无名氏 《小张屠》戏文第一折:“母亲行时时亲拜覆,勤勤的廝问当,便有志诚心无半点儿虚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此事经 华阴 、 朝邑 二县勘核,决非虚誑,然非思议所及之境矣。”
词语解释:谄诳  拼音:chǎn kuáng
奉承欺诳。《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根品二》:“忿覆慳嫉恼,害恨諂誑憍。”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四:“希其意,道其言,谓之諂誑,谓倾身以自下也。諂亦佞也。誑,惑也,欺也。”
词语解释:谲诳  拼音:jué kuáng
(1).诡奇虚妄。《文选·陆机〈文赋〉》:“奏平彻以闲雅,説煒曄而譎誑。” 李周翰 注:“説者,辩词也。辩口之词,明晓前事,诡譎虚誑,务感人心。”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剧谈者以譎誑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 王闿运 《湘绮楼论诗文体法》:“説当回人之意,改已成之事,譎誑之使反於正,非尚诈也。”
(2).欺诈诳骗。《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前 盖吴 反逆,扇动 关 陇 。彼復使人就而诱之,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釧;是曹正欲譎誑取赂,岂有远相服从之理!”
词语解释:诞诳  拼音:dàn kuáng
欺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今读《度人》《大洞》《灵宝》《大清》等经,大概规模 释氏 之形骸,以诞誑流俗,玄旨眇论邈如也。”
词语解释:侜诳  拼音:zhōu kuáng
妄语,胡诌。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人谓妄语为侜诳。或曰胡侜,俗作谄。”
词语解释:逋诳  拼音:bū kuáng
怠慢欺骗。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毛烈阴狱》:“经聚落屋室,大抵皆囹圄,送者指曰:此治杀降者、不孝者、巫祝淫祠者、逋誑佛事者,其类甚众。”
词语解释:说诳  拼音:shuō kuáng
说谎。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说诳。近来常有人说,我一月就听到四五回。” 沙汀 《范老老师》:“这张红润天真的嘴,是从来不说诳的,本人也常以此自许;然而,由于那个显然并不可靠的传闻,他生平第一次被人看成说诳者了。”
词语解释:陵诳  拼音:líng kuáng
侵凌欺骗。《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兼復交关津要,共相脣齿,愚野未闲,必加陵誑,罪无大小,横没貲载。”
词语解释:架诳
说谎
词语解释:闪诳  拼音:shǎn kuáng
欺骗。《正法念处经》卷三九:“如是妇人身,故来生此中,闪誑曲不直。”
词语解释:流诳  拼音:liú kuáng
谓欺骗。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剪逆闻丧》:“莫不是道咱两个廨宇凄凉,或被那败残兵把讹言流誑。”
词语解释:撒诳  拼音:sā kuáng
犹撒谎。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回忆起来,就知道自己是在说真还是撒诳。” 许地山 《危巢坠简·东野先生》:“我看他说得很诚实,不像撒诳的样子。”
词语解释:訾诳  拼音:zī kuáng
勒索和欺骗。訾,通“ 貲 ”。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此人事佛,大德也。其伯杀害无辜,訾誑百姓,罪宜穷治。”
词语解释:夸诳  拼音:kuā kuáng
谓夸大其词以欺诳。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名过其实,由於夸誑,内抱贪浊,惟利是图。”《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子虚 过姹 乌有先生 ” 唐 颜师古 注:“姹,夸誑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