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谀拼音:yú 繁体或异体字:諛属 虞韵
 
 
諛 yú〈动〉 
〈名〉(形声。从言,臾声。本义:奉承,谄媚) 同本义谀,谄也。——《说文》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庄子·渔夫》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荀子·脩身》从命病君谓之谀。——《说苑·臣术》官盛则近谀。——唐·韩愈《师说》诬谀之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谄谀之臣。——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谀墓之金(为人作墓志所得的报酬);谀颂(阿谀奉承);谀悦(谄媚;奉承);谀墓(指替人作墓志阿谀死者);谀佞(惯于用花言巧语阿谀谄媚的人);谀言(谄媚的言语) 
〈形〉谄媚的话唯囿是恢,唯谀是信。——《汉书·韦贤传》又如:谀史(有溢美之辞的史传) 康熙字典諛
 《唐韻》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𠀤音兪。 《說文》諂也。《書·囧命》僕臣諛,厥后自聖。《史記·叔孫通傳》先生何言之諛也。《莊子·漁父篇》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荀子·修身篇》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鹽鐵論》富貴多諛言。又《集韻》《類篇》𠀤兪戍切,兪去聲。 義同。《莊子·天地篇》孝子不諛其親。俗作䛕,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