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diào,音调
 韵 平声 tiáo,调和
 韵 平声 zhōu

拼音:tiáo 繁体或异体字:調萧韵,另见

調 tiáo
〈形〉
  • (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和谐;协调) 同本义
  • 调,和也。——《说文》
  • 合得周密谓之调。——《贾子道术》
  • 调和乐也。——《荀子·臣道》
  • 弓矢既调。——《诗·小雅·车攻》
  • 调悦者,情之道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 调而应之。——《庄子·知北游》
  • 帝善其调达,乃敕一御妓奏笛。——《晋书·桓伊传》
  • 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贾思勰《齐民要术》
  • 又如:调元(调和大化阴阳的元气);调序(调和);调琴(调和琴弦,弹琴);调畅(调和通畅);调适(调和顺适);调调(风吹物摇动的样子);调变(调和,调理)
〈动〉
  • 调节
  • 调竽笙篪篁。——《礼记·月令》
  • 又如:调排(调整安排);调风(整顿风俗);调气(调节四时的气候);调息(调节呼吸)
  • 驯服;训练
  • 无鞭策,虽造父不能调驷马。——《盐铁论》
  • 调治;调养(调治保养)
  •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 又如:调鼎持衡(比喻治理国家);调息(调养休息);调治(医疗;疗治)
  • 嘲笑
  • 唐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世说新语》
  • 如:调喉(取笑);调侃(用言语戏弄;嘲弄)
  • 搀合 。
  • 如:调三窝四(搬弄是非);调白(挑唆);调味
  • 经搅拌、摇晃[不同物质]混合 。
  • 如:调和鼎鼐(在鼎里调和食物。比喻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亦喻宰相之职);调匀;调色
  • 调节音高或使之入调 。
  • 如:调弦;调高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
  • 演奏
  • 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调济
  •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盐铁论》
  • 调戏
  • 李师师再与燕青把盏,又把言语来调他。——《水浒传》
  • 又如:调光(勾引;调情);调引(引逗;勾引)
  • 掷;丢
  • 我看了,搬起一块大石,调打下去。——《西游记》
  • 耍 。
  • 如:调嘴调舌(耍嘴皮);调嘴(耍嘴皮子);调脾(耍脾气;顽皮)
  • 调弄,弹奏
  • 可以调素琴。——《三国志·诸葛亮传》
〈名〉
  • 烹调,调味
  • 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