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豪杰 拼音:háo jié
亦作“ 豪桀 ”。
(1).指才能出众的人。《庄子·天下》:“豪桀相与笑之曰:‘ 慎到 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管子·七法》:“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羆。”
(2).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史记·货殖列传》:“ 秦 之败也,豪杰皆争取金玉,而 任氏 独窖仓粟。”《汉书·刑法志》:“礼教不立,刑法不明,民多贫穷,豪桀务私,姦不輒得。”《后汉书·窦融传》:“﹝ 王莽 ﹞家 长安 中,出入贵戚,连结閭里豪杰,以任侠为名。”《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刘景巖 ﹞多财而喜侠,交结豪杰,家有丁夫兵仗,人服其强,势倾州县。”
(3).豪迈杰出。 晋 左思 《吴都赋》:“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新唐书·陈子昂传》:“其先居 新城 ,六世祖 太乐 ,当 齐 时,兄弟竞豪桀, 梁武帝 命为郡司马。”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又间有小诗三四章,皆雄伟豪杰,动人耳目。”《水浒传》第十一回:“曾有 东京 来的人,传説兄长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词语解释:豪气 拼音:háo qì
(1).桀骜蛮横的习气。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礼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公过矣,尝 陈登 豪气, 杜牧 粗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即或乡里愚民,山村豪气,偶因鹅鸭之争,致起雀角之忿,此不过借官宰之一言,以为平定而已。”参见“ 豪气元龙 ”。
(2).豪迈的气概。 唐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君不见 李北海 ,英风豪气今何在?” 柳亚子 《送太一入粤》诗:“豪气吞 云梦 ,神交歷岁年。”
词语解释:豪气元龙 拼音:háo qì yuán lóng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 汜 曰:‘ 陈元龙 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后以“豪气元龙”指桀骜不羁之士。 金 元好问 《刘氏明远庵》诗之一:“豪气 元龙 百尺楼,功名场上蚤抽头。”词语解释:豪家 拼音:háo jiā
指有钱有势的人家。《管子·轻重甲》:“吾国之豪家迁封食邑而居者,君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以物,则物轻。”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 蜀 汉 风俗,县官初临,豪家必先馈餉,令丞以下皆与之平交。” 清 吴伟业 《萧史青门曲》:“粉磑脂田县吏收,妆楼舞阁豪家夺。” 鲁迅 《准风月谈·“揩油”》:“然而这又是光明正大的‘舞弊’;因为所取的是豪家,富翁,阔人,洋商的东西。”词语解释:豪华 拼音:háo huá
(1).犹言铺张奢侈。《南史·鲍泉传》:“﹝ 鲍泉 ﹞后为通直侍郎。常乘高幰车,从数十左右,繖盖服玩甚精……都下少年遂为口实,见尚豪华人,相戏曰:‘ 鲍通直 復是何许人,而得如此。’”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此时 万氏 又富又贵,又与皇亲国戚联姻,豪华无比,势焰非常。” 毛泽东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
(2).指富贵人家。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慧心朗识,发于髫辫,生自豪华,家赢金帛。”《元典章·刑部十·禁例》:“窃恐见任官吏,或拜识豪华,以为亲戚或接引殷富,以为交友。”
(3).指昌盛显耀。《旧唐书·韦陟传》:“ 陟 门地豪华,早践清列。” 清 张景崧 《弄潮儿歌》:“豪华如电不可恃,东升红日西山巔。”
(4).犹言盛大华美。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意气豪华何处在?空餘草露湿罗衣。” 郭沫若 《历史人物·论曹植》:“ 曹植 在 中国 文学史上曾获得极豪华的声名。”
(5).引申为浮华不实。《旧唐书·高锴传》:“帝又曰:‘近日诸侯章奏,语太浮华,有乖典实,宜罚掌书记,以诫其流。’……乃以 鍇 为礼部侍郎……然 鍇 选擢虽多,颇得实才,抑豪华,擢孤进,至今称之。”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词语解释:豪英 拼音:háo yīng
(1).指豪杰英雄。《战国策·齐策六》:“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於民;外怀 戎 翟 、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 唐 李白 《邺中赠王大》诗:“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 明 吴易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豁达笼豪英,出没神鬼眩。” 陈毅 《中秋》诗:“明月当头思远举,豪英满座饮长虹。”
(2).形容才能出众。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辐輳归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据文学比 温嶠 更聪明, 温嶠 怎及他豪英?”词语解释:豪俊 拼音:háo jùn
亦作“ 豪儁 ”。亦作“ 豪雋 ”。
(1).指才智杰出的人。 汉 贾谊 《过秦论上》:“隳名城,杀豪俊。”《汉书·董仲舒传》:“故广延四方之豪儁,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明史·刘基宋濂等传赞》:“ 太祖 既下 集庆 ,所至收揽豪雋,徵聘名贤,一时韜光韞德之士幡然就道。” 朱德 《上黔灵山》诗:“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2).气魄大,行为特出。《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兀欲 性豪儁, 汉 使者至,輒以酒肉困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晏元献公 以文章名誉,少年居富贵,性豪俊,所至延宾客,一时名士多出其门。” 明 唐顺之 《葛母传》:“ 容菴翁 豪雋有气概,游於商贾中,能自见其奇。”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独其意气豪俊,可悲也。”
(3).谓诗文豪放雄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揄扬九重万乘主,謔浪赤墀金锁贤’……集中此等语至多,世俱以其词豪俊动人,故不深考耳。”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从事涛夫〉序》:“其兄 敬夫 ,诗尤豪俊。”
(4).指笔力雄健浑厚。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子美 笔力豪雋,以超迈横絶为奇; 圣俞 覃思精微,以深远閒淡为意。”
(5).犹言豪华美丽。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到如今白马红缨彩色新,一弄儿多豪俊。”词语解释:豪士 拼音:háo shì
指豪放任侠之士。《管子·问》:“问兵官之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后者几何人?” 唐 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藩维大臣,文武豪士, 令纵 未始不褰衣而负业,往造其门下。” 清 潘耒 《赠杜于皇》诗:“ 黄冈 豪士世无偶,胸吞 云梦 者八九。”词语解释:豪侠 拼音:háo xiá
(1).犹言豪迈好义。《汉书·赵广汉传》:“ 建 素豪侠。”《北齐书·高昂传》:“ 孟和 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 齐仲和 ﹞粗有学问,颇能文章。然豪侠不羈,用财如粪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你不知道这位 月卿 ,是一个又豪侠,又多情的人,并且作得好诗。”
(2).指豪强任侠的人。《汉书·游侠传·万章》:“ 长安 炽盛,街閭各有豪侠。”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 苏章 ﹞为 冀州 刺史,勤卹百姓,摧破豪侠。” 宋 陆游 《枕上怀故山偶成》诗:“功名已判初心负,豪侠都无故态狂。”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三:“他仍和 小喜 躺在床上,一边吸料子一边准备应酬这位不识面的绿林豪侠。”词语解释:豪雄 拼音:háo xióng
(1).强雄;豪杰。《后汉书·袁术传》:“豪雄角逐,分割疆宇。” 南朝 陈 徐陵 《长安道》诗:“輦道乘双闕,豪雄被五都。” 唐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结髮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2).豪迈雄壮。 北周 王褒 《关山篇》:“好勇自 秦中 ,意气多豪雄。” 明 李贽 《与马伯时书》:“然则人之真实,志之诚切,气之豪雄,吾矢发必中,皆可羡者。”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稼轩 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 郭 李 ,为 岳 韩 ,变则即 桓温 之流亚,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鬱。” 陈毅 《六国之行》诗:“桓桓 阿惹尔 ,革命气豪雄。”
(3).雄伟壮丽。 徐道政 《游颐和园同卢临仙田多稼》诗:“殿阁依山起,结构称豪雄。”词语解释:豪举 拼音:háo jǔ
(1).谓豪侠之人互相称举以自炫耀。《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司马贞 索隐:“谓豪者举之。”《文选·班固〈西都赋〉》:“乡曲豪举,游侠之雄。” 吕延济 注:“豪举,谓豪侠之人自相称举以夸矜。”
(2).指豪侠之士。 清 吴绡 《咏古》:“公子翩翩信絶伦,拟将豪举却狂 秦 。”
(3).指有魄力或阔绰的行动。 宋 陆游 《病中绝句》:“半脱貂裘雪满鞍,惯将豪举压儒酸。”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维久 ,宰相孙,性豪举,好宾客,诗文名海内。” 叶圣陶 《乡里善人》:“五百块钱买一篇寿序,这是 钱康侯 生平从来未有的豪举。”
(4).势强财多。《宋史·食货志下七》:“有司请罢 杭州 榷酤,乃使豪举之家坐专其利,贫弱之户岁责所输,本欲惠民,乃成侵扰。”词语解释:豪贵 拼音:háo guì
(1).指地位极其贵显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长干寺众食碑》:“须提请饭,致遗豪贵。” 唐 杜甫 《锦树行》:“ 五陵 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资治通鉴·唐宜宗大中十年》:“ 澳 为人公直,既视事,豪贵敛手。”《三国演义》第一回:“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后当更加婉约其辞,惟文章势必至流于荏弱,而干犯豪贵,虑亦仍所不免。”
(2).谓地位、权势极其显贵。《百喻经·灌甘蔗喻》:“恃己豪贵,专形挟势,迫胁下民,陵夺财物,以用作福。” 宋 欧阳修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 陈尧咨 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人人説道好女婿:有财、有宝、又豪贵。” 清 金志章 《钤山行》:“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 严 家。”词语解释:豪饮 拼音:háo yǐn
痛饮;纵饮。《金史·隐逸传·辛愿》:“剧谈豪饮,傍若无人。” 宋 陆游 《病后暑雨感怀》诗:“止酒亡聊还自笑,少年豪饮似长鲸。” 陈毅 《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除夕欢饮》诗:“座上更有年迈客,喜他豪饮兴最浓。”词语解释:豪客 拼音:háo kè
(1).侠客;勇士。 唐 李远 《读〈田光传〉》诗:“ 秦 灭 燕丹 怨正深,古来豪客尽沾襟。” 金 元好问 《长安少年行》:“道逢豪客问姓名,袖把金鞭侧身揖。”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三节:“ 秀清 幼年丧父母,曾离家流荡……交结许多两 广 江湖上豪客。”
(2).指强盗。 唐 李涉 《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萧萧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闻。” 明 夏完淳 《遇盗自解》诗:“緑林满地知豪客,宝剑穷途赠故人。” 清 李渔 《秦淮健儿传》:“前途多豪客,此物宜善藏之。”
(3).豪华奢侈的人。 唐 许浑 《送从兄归隐蓝溪》诗之一:“渐老故人少,久贫豪客稀。” 元 宋无 《废宅》诗:“珠履卖钱豪客散,玉釵乘传舞娥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吃完之后,他们便赌起来,邀我入局。我只推説不会,在旁边观看,见他们输赢很大,还以为他们是豪客。”词语解释:豪放 拼音:háo fàng
(1).气魄大而无所拘束。指人的感情奔放,不拘细节。《北史·张彝传》:“ 彝 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明 方孝孺 《赠卢信道序》:“负才气者以豪放为通尚,富侈者以骄佚自纵。”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魏 晋 人的豪放潇洒的风姿,也仿佛在眼前浮动。”
(2).处理事情果断有魄力。 宋 范百禄 《宋故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新知湖州文公墓志铭》:“调 卭州 军事判官,更摄 蒲江 大邑,绳治豪放。”
(3).诗文风格豪迈,无所拘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词家綺丽、豪放二派,往往分左右袒。”词语解释:豪横 拼音:háo hèng
(1).强暴蛮横。《后汉书·邓禹传》:“ 汉 世外戚,自 东 西京 十有餘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於貽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旦 ﹞摘伏发隐,不畏豪横。”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六:“真豪横!”
(2).犹豪放。爽朗有力。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饮噉惟所便,文章倚豪横。”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腹虽枵虚气豪横,犹胜諂笑病夏畦。”
(3).性格刚强有骨气。 老舍 《四世同堂》三九:“可是他豪横了一生,难道,就真把以前的光荣一笔抹去,而甘心向敌人低头吗?”词语解释:豪逸 拼音:háo yì
(1).犹言奔放洒脱。 宋 梅尧臣 《别后寄永叔》诗:“ 孟 、 卢 、 张 、 贾 流,其言不相昵,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昔 陈思 生享华乐而文章豪逸。”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绍兴府志》称‘其性豪逸,丝竹满堂’,可见此人相当浪漫。”
(2).指才智杰出、豪放洒脱的人。 宋 晁补之 《满江红》词:“不见 兰亭 修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词语解释:豪奢 拼音:háo shē
犹言豪华奢侈。 南朝 陈 张正见 《轻薄篇》:“石榴传马脑,兰肴奠象牙。聊持自娱乐,未见鬭豪奢。” 元 刘致 《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舞者,唱者,满酌金荷叶,珠围翠绕儘豪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邹韬奋 《抗战以来》附录《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制止达官贵人在海外豪奢之生活,以慰节衣缩食踊跃输将的爱国侨胞。”词语解释:豪健 拼音:háo jiàn
(1).势力强大;声望显赫。《后汉书·桓谭传》:“今人相杀伤,虽已伏法,而私结怨讎,子孙相报,后忿深前,至於灭户殄业,而俗称豪健,故虽有怯弱,犹勉而行之,此为听人自理而无復法禁者也。” 唐 杜牧 《大雨行》:“尽召邑中豪健者,阔展朱盘开酒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明 季以来, 宋 学太盛。于是近今之士,竞尊 汉 儒之学,排击 宋 儒,几乎南北皆是矣。豪健者尤争先焉。”
(2).强健;壮健。 唐 杜甫 《沙苑行》:“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且其弟 岳 亦豪健絶人者也, 徐 沂 间人,鷙勇如 棐 岳 类甚众,若不收拾驱使令捕贼,即作贼耳!” 明 高启 《忆昨行寄吴中故人》诗:“我今齿髮虽未老,豪健已觉难如前。”
(3).气魄大,强有力。 唐 元稹 《唐故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赐绯鱼袋刘君墓志铭》:“始君善交人,凡气志豪健尚功名者,多师之。”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见於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 老泉 之文豪健, 东坡 之文奇纵,而 潁滨 之文深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三家店词》:“又 上谷 旅店,有题壁云:一将有餘 魏武帝 ,百身莫赎 楚怀王 。语极豪健。亦无名氏。”词语解释:豪纵 拼音:háo zòng
(1).豪放不羁。《南史·王思远传》:“ 明帝 从祖弟 季敞 性甚豪纵,使诣 思远 ,令见礼度。” 宋 秦观 《徐君主簿行状》:“参军磊落豪纵,不耐细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余友 毕怡庵 ,倜儻不羣,豪纵自喜。”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性和易,而 伯先 豪纵,情反而爱至,有莫之为而为者,此为愚交 伯先 之始。”
(2).骄横跋扈。《新唐书·刘仁轨传》:“部人折衝都尉 鲁寧 者,豪纵很法,县莫敢屈。 仁轨 约不再犯,而 寧 暴横自如, 仁轨 榜杀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好名则多树私恩,惧谤则执法不坚,是以天下之兵豪纵至此而莫之或制也。”《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鈐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3).指跋扈而不守法纪的人。 宋 曾巩 《洪州新建县厅壁记》:“ 黄巽 公权 来,为其令,抑豪纵,惠下穷,守正循理,而得济其志者也。”词语解释:豪强 拼音:háo qiáng
亦作“ 豪彊 ”。
(1).指有权势而强横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史记·酷吏列传》:“出告緡令,鉏豪彊并兼之家,舞文巧詆以辅法。”《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又託他事杀州中豪强 王咸 、 李权 等十餘人,以立威刑。”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祖塋有远在 漳岭 者,豪彊构屋於冢上。”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豪彊之暴,酷於亡 秦 。” 廖仲恺 《答胡适论井田书》:“﹝井田法﹞一旦崩坏,多数人的生活就操纵在豪强的手上。”
(2).英勇强悍。 明 费信 《星槎胜览·暹罗国》:“风俗劲悍,专尚豪强。”《天地会诗歌选·三把半香》:“半把香来威风香, 瓦岗寨 上称豪强。”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左贤王豪强得很。”
(3).横行;称霸。《水浒传》第八回:“谁不知 高太尉 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 沙汀 《记贺龙》三十:“他的两个儿子更是豪强霸道,没有人惹得起。”词语解释:豪右 拼音:háo yòu
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后汉书·明帝纪》:“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 李贤 注:“豪右,大家也。” 唐 刘禹锡 《讯甿》:“其佐尝宰京邑也,能诛鉏豪右。”《明史·毛吉传》:“痛抑豪右,民大悦。”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各县缙绅豪右,上结朝廷,下结官府。”词语解释:豪富 拼音:háo fù
(1).指有钱有势的人。《史记·秦始皇本纪》:“徙天下豪富於 咸阳 十二万户。”《金史·隐逸传·郝天挺》:“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寧落魄困穷,终不一至豪富之门。” 何香凝 《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回忆孙中山先生》:“他们在翻译 日本 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时候,把资产阶级译作‘豪富’,把无产阶级译作‘细民’。”
(2).形容有钱有势。《三国志·吴志·潘璋传》:“性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輒言后豪富相还。”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一家家倾银注玉多豪富,一箇箇烹羊挟妓夸风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 王济 、 王恺 、 羊琇 又超过 任恺 ,但还比不上 石崇 的豪富。”词语解释:豪门 拼音:háo mén
指有钱有势的人家。《后汉书·皇甫规传》:“吏託报将之怨,子思復父之耻,载贄驰车,怀粮步走,交搆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 羌 ,谢其钱货。”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则必三雍八佾,休僣滥于豪门;春诵夏絃,服祗庸于胄子。”《觅灯因话·姚公子传》:“然一入豪门,终身不得相见。”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词语解释:豪夺 拼音:háo duó
仗势强夺。《管子·国蓄》:“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旧唐书·罗威传》:“其凶戾者,强买豪夺,踰法犯令,长吏不能禁。”《明史·李敏传》:“官校招无赖为庄头,豪夺畜产,戕杀人,污妇女,民心痛伤,灾异所由生。”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先讲偷儿和土匪,这两种人作风的不同,只在前者是巧取,后者是豪夺罢了。”词语解释:豪侈 拼音:háo chǐ
(1).犹言豪华奢侈。《晋书·夏侯湛传》:“ 湛 族为盛门,性颇豪侈,侯服玉食,穷滋极珍。”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奢侈报》:“饮食极於精腆,同官家虽盛具招延,亦不下箸,必取诸其家,夸多鬭靡,务以豪侈胜人。”《觅灯因话·姚公子传》:“然而游猎无度,赏赐无算,加以少年之侵渔,及日用之豪侈,不踰数年,产业荡尽。”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 钱某 对于‘下人们’的凶恶,自己生活的豪侈,狂嫖烂赌,无所不为的行动,闻之令人发指。”
(2).犹言强横放纵。《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 禄山 使监 关中 诸将, 通儒 等皆受制於 孝哲 。 孝哲 豪侈,果於杀戮,贼党畏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七:“ 吕 侍读 溱 ,性豪侈简倨,所临镇,虽监司亦不少降屈。”
(3).指倚仗财势横行的人。《宋书·孝武帝纪》:“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併,贫弱困窘。”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护军 刘重美 党类豪侈,傲视廉使,橐姧黷货,得以自专。”词语解释:豪端 拼音:háo duān
毫毛的末端。比喻细微之物。豪,通“ 毫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眼谓鼻曰:我近鉴豪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词语解释:豪吟 拼音:háo yín
亦作“ 豪唫 ”。
(1).代称气势豪放的诗歌。 明 杨慎 《奇景行毕节早行作》诗:“穷岫瘁乡那有此,天教奇景换豪吟。” 陈蜕 《〈残宵梵诵卷〉跋》:“今夫水流花谢,嗟綺语之难删;即至矢尽拳张,岂豪吟之随輟。”
(2).谓满怀激情地吟诗。 清 萧芷厓 《秋江》诗:“豪吟对樽酒,波影动危楼。”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诗:“况闻下笔如有神,豪唫安得身如削?”词语解释:豪迈 拼音:háo mài
(1).气魄大;豪放不羁。《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温 少有豪迈风气,为 温嶠 所知。” 唐 独孤及 《唐故特进太子少保郑国李公墓志铭》:“公聪朗奇伟,豪迈旷达,率性忠孝,临节有勇。”《明史·岳正传》:“ 正 素豪迈,负气敢言。”《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 中国 工程科学﹞正以豪迈的步伐向着世界水平前进。”
(2).指豪放不羁的人。 明 谷子敬 《醉花阴,豪侠》曲:“吾儕,尽都是 五陵 豪迈。”词语解释:豪竹 拼音:háo zhú
竹制的大管乐器,音调嘹亮昂扬。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仇兆鳌 注:“哀丝,谓丝声哀也。豪竹,大管也。” 宋 陆游 《文章》诗:“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清 李慈铭 《丁丑九月京邸大风感怀》诗:“流水游龙日夜驰,品题豪竹与哀丝。”词语解释:豪情 拼音:háo qíng
豪迈的感情。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竝豪情之所侈,非俭志之所娱。” 清 王锡 《李白》诗:“谁道 謫仙 狂,豪情托举觴。” 恽代英 《狱中诗》:“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 楚 囚。”词语解释:豪曹 拼音:háo cáo
(1).古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王使取毫曹, 薛烛 对曰:‘豪曹,非宝剑也。’”
(2).借指利剑。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絶也。” 唐 柳宗元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夫有湛卢、豪曹之器者,患不得犀兕而剸之,不患其不利也。” 宋 曾巩 《送叔延判官》诗:“献书又謁 蓬莱 宫,新斸豪曹试锋颖。”词语解释:豪爽 拼音:háo shuǎng
犹言豪放爽直。《晋书·桓温传》:“ 温 豪爽有气概,姿貌甚伟。” 唐 张说 《崔日知写真图赞》:“逸韵豪爽,达音妙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康洽》:“气度豪爽。” 杨朔 《征尘》:“他们总是那样率真,质朴,存着点古代游侠的豪爽的味儿。”词语解释:豪壮 拼音:háo zhuàng
(1).豪迈雄壮。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轻醇酒用小盏饮,豪壮诗将大字书。”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皆 少陵 句法,或以豪壮,或以鉅丽,或以雅健,或以活动,或以重大,或以涵蓄,或以富艳,皆可为万世格范者。”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一股男性的豪壮气概,这时从 梁三 心中涌了上来。”
(2).指英雄壮士。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词语解释:豪吏 拼音:háo lì
依仗权势的官吏。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以羸民与豪吏讼,其势不如也。”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且里胥者,皆乡县豪吏,族系相依。”词语解释:豪篇 拼音:háo piān
豪壮的篇章。 宋 苏轼 《送孙勉》诗:“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自注:“其兄 莘老 ,以诗寄之,皆言战事。”词语解释:豪民 拼音:háo mín
有财有势的人。《汉书·食货志上》:“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颜师古 注:“言下户贫人,自无田而耕垦豪富家田。”《新唐书·食货志二》:“时豪民侵噬产业不移户,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出下贫。”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卷十二:“豪民富贾, 楚 馆 秦 楼,多争买之。”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附论西汉不是奴隶社会》:“豪民一面做着大地主,一面兼营工商业。”词语解释:豪夸 拼音:háo kuā
犹夸张。 宋 朱熹 《次秀野咏雪韵》之三:“病废盃觴寒至骨,哦诗无復更豪夸。”
夸耀。 宋 朱熹 《读十二辰诗卷掇其馀作此聊奉一笑》诗:“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词语解释:豪人 拼音:háo rén
(1).有钱有势的人。《后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连栋数百。”《新唐书·食货志二》:“然总京师豪人田宅,奴婢之估,裁得八十万緡。”
(2).位尊而才高的人。 唐 白居易 《吴郡诗石记》:“ 贞元 初, 韦应物 为 苏州 牧, 房孺復 为 杭州 牧,皆豪人也。”词语解释:豪宕 拼音:háo dàng
见“ 豪荡 ”。
词语解释:豪荡 拼音:háo dàng
亦作“ 豪宕 ”。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词语解释:豪怒 拼音:háo nù
犹盛怒。 宋 文同 《大雨》诗:“崩腾百川倒,豪怒一雷走。”词语解释:豪隽 拼音:háo jùn
见“ 豪俊 ”。
词语解释:豪俊 拼音:háo jùn
亦作“ 豪儁 ”。亦作“ 豪雋 ”。
(1).指才智杰出的人。 汉 贾谊 《过秦论上》:“隳名城,杀豪俊。”《汉书·董仲舒传》:“故广延四方之豪儁,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明史·刘基宋濂等传赞》:“ 太祖 既下 集庆 ,所至收揽豪雋,徵聘名贤,一时韜光韞德之士幡然就道。” 朱德 《上黔灵山》诗:“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2).气魄大,行为特出。《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兀欲 性豪儁, 汉 使者至,輒以酒肉困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晏元献公 以文章名誉,少年居富贵,性豪俊,所至延宾客,一时名士多出其门。” 明 唐顺之 《葛母传》:“ 容菴翁 豪雋有气概,游於商贾中,能自见其奇。”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独其意气豪俊,可悲也。”
(3).谓诗文豪放雄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揄扬九重万乘主,謔浪赤墀金锁贤’……集中此等语至多,世俱以其词豪俊动人,故不深考耳。”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从事涛夫〉序》:“其兄 敬夫 ,诗尤豪俊。”
(4).指笔力雄健浑厚。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子美 笔力豪雋,以超迈横絶为奇; 圣俞 覃思精微,以深远閒淡为意。”
(5).犹言豪华美丽。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到如今白马红缨彩色新,一弄儿多豪俊。”词语解释:豪猪 拼音:háo zhū
亦作“ 豪猪 ”。 哺乳动物。全身黑色,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棘毛如刺,颜色黑白相间。穴居,昼伏夜出。也称箭猪。《太平御览》卷九○三引《山海经》:“豪猪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 汉 扬雄 《长杨赋》:“搤熊羆,拖豪猪。” 金 元好问 《驱猪行》:“沿山蒔苗多费力,办与豪猪作粮食。”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青鸞赤雀相对栖,豪猪野马争游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豪猪》:“豪猪亦称箭猪,产於 广西 及 印度 、 非洲 等处。”词语解释:豪族 拼音:háo zú
指豪门大族。《后汉书·王龚传》:“ 王龚 字 伯宗 , 山阳 高平 人也。世为豪族。”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李氏 颇赡。前与通之者多贵戚豪族,所得甚广。” 清 王韬 《拟请建蒋芗泉中丞专祠议》:“羣无害马,庭有悬鱼,豪族自惩,而下僚咸肃。”词语解释:豪鹰 拼音:háo yīng
犹雄鹰。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代 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 宋 王安石 《祭束向元道文》:“霜落之林,豪鹰儁鸇,万鸟避逃,直摩苍天。” 清 吴廷桢 《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豪鹰崱屴毛骨异,敢以凡鸟题门枢。”词语解释:豪厘 拼音:háo lí
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豪,通“ 毫 ”。《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釐,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若有豪釐少挂圣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纠臣表之不合义者。” 明 徐渭 《前破械赋》:“差之豪釐,千里岐路。”词语解释:豪猾 拼音:háo huá
(1).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史记·酷吏列传》:“ 济南 瞯氏 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 景帝 乃拜 都 为 济南 太守。”《北齐书·薛脩义传》:“ 尒朱荣 以 脩义 豪猾反覆,録送 晋阳 。” 宋 欧阳修 《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 长安 多富人右族,豪猾难治。”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县故剧难治,吏人且多豪猾。”
(2).指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史记·酷吏列传》:“郡中豪猾相连坐千餘家。”《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发擿姦伏,有若神明,豪猾潜窜,闔境大治。” 王闿运 《陈景雍传》:“亦因问民间疾苦,及豪猾奸宄所在,輒捕至。”词语解释:豪彦 拼音:háo yàn
指才智过人之士。 晋 陆机 《辨亡论上》:“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騖。”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 明 何景明 《李大夫行》:“忆年二十当弱冠,结交四海皆豪彦。”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迨豪彦竞进之时,必择贤能而倚任之,则事无丛脞矣。”词语解释:豪户 拼音:háo hù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词语解释:豪圣 拼音:háo shèng
大圣人。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六:“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南风昔不避,豪圣思经纶。” 清 魏源 《杂诗》之一:“苟尽纵其为,豪圣岂无才。”词语解释:豪宗 拼音:háo zōng
指豪门大族。《后汉书·廉范传》:“ 汉 兴,以 廉 氏豪宗,自 苦陘 徙焉。”《新唐书·百官志三》:“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赠卫尉卿李公神道碑》:“豪宗大姓,敛手不敢犯法。”词语解释:豪荡 拼音:háo dàng
亦作“ 豪宕 ”。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词语解释:豪盛 拼音:háo shèng
强盛;昌盛。《后汉书·方术传下·唐檀》:“方今外戚豪盛,阳道微弱,斯岂嘉瑞乎?”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 南柯国 之大郡,土地丰壤,人物豪盛,非惠政不能以治之。” 明 何景明 《述归赋》:“惩奢丽之覆亡兮,悯豪盛之靡餘。”词语解释:豪猛 拼音:háo měng
犹豪壮。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頽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词语解释:豪芒 拼音:háo máng
(1).毫毛的尖端。比喻极细微。豪,通“ 毫 ”。《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汉书·叙传上》:“独攄意虖宇宙之外,鋭思於豪芒之内。” 颜师古 注:“豪芒之内,喻纤微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流落人间者, 太山 一豪芒。”
(2).笔锋。豪,通“ 毫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於脂麻一粒上庄书‘天下太平’四字,豪芒彪炳。”词语解释:豪风 拼音:háo fēng
(1).犹威风。 宋 苏辙 《滕王阁》诗:“万钱罄一饭,千金卖丰碣。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
(2).狂风。 宋 叶适 《灵岩》诗:“豪风增春愁,异雪损花信。” 清 厉鹗 《寒日湖上冶春绝句》之三:“猛雨豪风不奈何,谁教龙忌得晴多。”词语解释:豪商 拼音:háo shāng
大商人。《新唐书·食货志四》:“四方豪商猾贾,杂处 解县 。”《宋史·食货志下五》:“豪商率能及限,小商或不即知,或无贴纳,则贱鬻於豪商。”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原在指那些唱导什么儿童年……第三种人文艺等等的一大批政客豪商,文人学士。”词语解释:豪少 拼音:háo shǎo
指豪家子弟。 唐 刘言史 《买花谣》:“豪少居连 鳷鹊 东,千金使买一株红。”词语解释:豪心 拼音:háo xīn
犹雄心。 宋 王安石 《七星砚》诗:“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词语解释:豪吞 拼音:háo tūn
(1).大口吞咽。《再生缘》第十六回:“平日豪吞和快饭,也何曾,有些意乱与心慌。”
(2).强横地侵占。 宋 陆游 《太息》诗:“豪吞暗蚀皆逃去,窥户无人草满庐。”词语解释:豪兴 拼音:háo xìng
指豪放的兴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或有时不拘形胜,面西言东,但假山川以发豪兴尔。”《天雨花》第二六回:“一班家将多豪兴,耸声跳上屋中存。”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然而青年作家的豪兴是喷泉一般的。”词语解释:豪翰 拼音:háo hàn
(1).指毛笔。豪,通“ 毫 ”。《宋书·隐逸传·王弘之》:“君家高世之节,有识归重,豫染豪翰,所应载述。”
(2).引申为诗文。 傅熊湘 《〈钝庵诗〉自序》:“涕霑胸臆,愤发豪翰。”
(3).指文才出众的人。 唐 杜甫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爱客满堂尽豪翰,开筵上日思芳草。” 清 张锡祚 《寒食日龙友于旦招集归愚书屋感旧述怀》诗:“满堂豪翰笔不停,猛气纷紜鼓已更。”词语解释:豪力 拼音:háo lì
指有势力的人。《新唐书·李杰传》:“﹝ 李杰 ﹞以採访使行 山南 ,时户口逋荡,细弱下户为豪力所兼。” 宋 范仲淹 《宋故同州观察史李公神道碑铭》:“建言民乏泉货,每春取绢直於豪力,其息必倍。”词语解释:豪锥 拼音:háo zhuī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策目穿如札,毫锋鋭若锥。”后即以“豪锥”指纤锋细管笔。豪,通“ 毫 ”。词语解释:豪发 拼音:háo fā
(1).毫毛和头发。比喻细微之物。豪,通“ 毫 ”。《新唐书·藩镇传·程日华》:“既治装,悉帑以行,军中怒曰:‘马瘠,士飢死,刺史不弃豪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宋史·儒林传二·王向》:“先生聪明才能,过人远甚,而刺口论世事,立是立非,其间不容豪髮。” 章炳麟 《訄书·别录甲》:“至如重器授受,适在同胤,无益损於中夏豪髮,然卒不能持其怨慕,此亦情之至也。”
(2).喻极细微。 周善培 《辛亥四川事变之我》:“又整列步归公司,无豪髮喧杂。”词语解释:豪句 拼音:háo jù
豪放的诗文。 宋 苏轼 《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愿君发豪句,嘲詼破天慳。” 钱静人 《肯登攀》诗:“ 八达岭 上豪句涌,塞上风云只等闲。”词语解释:豪子 拼音:háo zǐ
指豪家子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贺监 为礼部侍郎时, 祁王 赠制云:‘ 惠昭太子 补斋挽郎。’ 贺 大纳苞苴,为豪子相率詬辱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柴 喜其俊异,又疑豪子所蓄,遂取以归。”《宋史·元绛传》:“豪子 龙聿 诱少年 周整 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貲折取上腴田,立券。”词语解释:豪伟 拼音:háo wěi
气魄宏大。 宋 陆游 《夜读〈岑嘉州诗集〉》诗:“公诗信豪伟,笔力追 李 杜 。”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论 唐 宋 盛时,其大臣魁儒,大率豪伟而疎閎。”词语解释:豪游 拼音:háo yóu
亦作“ 豪游 ”。 兴致极高的游乐活动。 明 何景明 《元夕怀都下之游》诗之五:“豪游已作三年梦,愁对春灯此夜红。” 明 何景明 《怀旧吟赠阮世隆》:“知君重义多豪游,满门宾客为我留。” 明 李开先 《与客游百花园》诗:“豪游盛事流传远,海变桑田跡始陈。”词语解释:豪取 拼音:háo qǔ
犹言强横索取。 宋 秦观 《观易元吉〈獐猿图〉歌》:“老禪豪取橐为垂,白昼掩门初许窥。”词语解释:豪雨 拼音:háo yǔ
暴雨。 元 杨维桢 《送理问王叔明》诗:“雄风豪雨将春去,剩水残山送客归。” 茅盾 《子夜》七:“奔马一样的豪雨也跟着就来。”词语解释:豪语 拼音:háo yǔ
指气势豪迈的话语。 宋 陆游 《夜宿阳山矶遂抵雁翅浦》诗:“应知老去负壮心,戏遣穷途出豪语。”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一:“‘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豪语也。” 鲁迅 《准风月谈·豪语的折扣》:“豪语的折扣其实也就是文学上的折扣。”词语解释:豪大 拼音:háo dà
(1).主帅。古代部落的首领。《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四年》:“ 段辽 以其弟 兰 既败,不敢復战,帅妻子、宗族、豪大千餘家,弃 令支 ,奔 密云山 。” 胡三省 注:“豪大,犹言豪帅也。是时东北夷率谓主帅为大,部帅曰部大,城主曰城大是也。”
(2).犹浩大。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洛阳桥》:“伐石跨溪而桥,知潮力豪大,徒柱不能胜。”词语解释:豪猪靴 拼音:háo zhū xuē
指豪猪皮做的靴子。 唐 杜甫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诗:“ 羌 父豪猪靴, 羌 儿青兕裘。”亦作“ 豪猪鞾 ”。 清 赵翼 《赠李莪洲孝廉》诗:“急装足裹豪猪鞾,奇服腰悬鹿卢剑。”词语解释:豪快 拼音:háo kuài
豪放爽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王延喆》:“乃立以百金偿之,其豪快如此。”词语解释:豪马 拼音:háo mǎ
传说中的一种四脚有长毛的马。《穆天子传》卷四:“天子之豪马、豪牛、尨狗、豪羊,以三十祭 文山 。” 郭璞 注:“豪,犹髦也。《山海经》云:‘髦马如马足四节皆有毛。’”词语解释:豪贤 拼音:háo xián
(1).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后汉书·五行志一》:“及太后摄政,﹝ 竇武 ﹞为大将军,与太傅 陈蕃 合心戮力,惟德是建,印綬所加,咸得其人,豪贤大姓,皆絶望矣。” 晋 无名氏 《独漉篇》:“虎欲杀人,不避豪贤。”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刚则集事,而贵介豪贤之间,太刚必折。” 清 朱彝尊 《雁门关》诗:“抗迹怀古人,千载多豪贤。”
(2).才德兼备,声望出众。 清 陈维崧 《木兰花慢·寿虞山张以韬四十》词:“ 王维 今日,画中禪説,尔最豪贤。”词语解释:豪歌 拼音:háo gē
犹高歌。 唐 张说 《苏摩遮》诗之三:“腊月凝阴积帝臺,豪歌急鼓送寒来。”词语解释:豪末 拼音:háo mò
毫毛的末端。喻微细之物。豪,通“ 毫 ”。《淮南子·原道训》:“是故贵虚者,以豪末为宅也。”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凡陛下所以减价者,非欲以与此小民争此豪末。”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疥虫》:“ 曹溪 金孟 常短视,离物寸许即模糊不辨,近则能察豪末,见人有疥者,輒为搜取其疥内虫云。”词语解释:豪友 拼音:háo yǒu
有地位和势力的朋友。《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子前在 考城 ,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絶豪友耳。”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长安 富民 王元宝 、 杨崇义 、 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於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於门下,每科场文士集於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词语解释:豪粗 拼音:háo cū
亦作“ 豪麤 ”。亦作“ 豪麄 ”。 豪放粗犷。 宋 叶适 《魏华甫鹤山书院》诗:“垂竿 桐江 笑短弱,负鼎 莘野 嫌豪粗。”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听胡笳容易使眉蹙,偏是俺心性忒豪麤。”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也不学使酒的 灌夫 ,一迷价痛饮兴豪麄。”一本作“ 豪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