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七感上声 [详注1][音黕。亦虎视。又音禫。徐视也。][dàn,憺然,名词]欿[《集韵》乌感切,庵上声。覆取也。与掩同。]


注1:歜 蚕上声。《左传·僖三十年》王使周公阅来聘享有昌歜。《杜注》昌歜,昌蒲菹。正义曰:《周礼·醢人》:朝事之豆,其实有昌本。郑康成云:昌本,昌蒲根,切之四寸为菹,知昌歜即是昌蒲菹也。齐有邴歜,鲁有公甫歜,其音为触,此昌歜之音,相传为在感反。遍检书传,昌蒲之草无此别名,未知其所由也。《韩愈·赠无本诗》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又叔歜,海外国名。《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郭注》歜,乍感反。又音触。
末字词组
锦贉签贉      

词语解释:锦贉  拼音:jǐn dàn
书册或字画卷轴卷头上贴的绫。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锦贉绣褫白玉匣,重逾介圭緑綟緺。”
词语解释:签贉  拼音:qiān dàn
指保藏的书籍。籤,固定线装书封套的细小签子。贉,书册封套上贴绫之处。 清 洪梧 《云山阁藏书次山尊学士韵》:“幸知我,漂蓬无籍,道湖山送老不须回。怕説邱原零落,籤贉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