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xià,上下,名词][jiǎ,真假][qiě][详注1][xià,华夏][rě][爹上声。鱼口张貌,唇下垂貌。][chà][jiǎ][rě][yǎ]粿


注1:苴 【集韻】側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又【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又伺也。
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去声

拼音:shì 繁体或异体字:祃韵,霁韵同

貰 shì
〈动〉
  • (形声。从贝,世声。本义:借,借贷)
  • 同本义
  • 贳,贷也。——《说文》。受者曰赊,予者曰贳。
  • 则赊贳而予之。——《周礼·司市》
  • 民无贷(钱),则赊贳而予之。——《周礼·司市》
  • 又如:贳代(借贷);贳贷(借贷;赊欠)
  • 赊欠
  • 县官无钱,从民贳马。——《史记·汲郑列传》
  • 常从媪、负贳酒。——《史记·高祖本纪》
  • 又如:贳酒(赊酒);贳账(赊账)
  • 租佃,租赁
  • 乃贳贷陂田千余顷。——《汉书·宁成传》。注:“假取之也。”
  • 又如:贳钱(租金);贳廛(租地)
  • 抵押
  • 水不通潮,曾共黄垆贳紫貂。——·王士祯《遥送魏推官赴成都》
  • 余乃就火炙衣,贳烧酒饮五杯乃行。——《徐霞客游记》
  • 赦免,宽纵
  • 因贳其罪。——《汉书·张敞传》
  • 不贳不忍。——《国语·吴语》。注:“赦也。”
  • 遂贳宽。——《汉书·刘向传》
  • 又如:贳赦(赦免其罪);贳过(宽恕过错);贳患(免除祸患);贳忍(宽恕容忍);贳死(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