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kǎi][详注1]


注1:夥 户买切,《史记·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注》沈沈,宫室深邃貌。
泰(半)[dài][详注1][kē][kài]渿


注1:轪 音大。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有轪县。《后汉·王霸传》子符徙封轪侯。讹作轪。
卦(半)[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队(半)[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dài 繁体或异体字:队韵

貸 dài
〈动〉
  •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 同本义
  • 贷,施也。——《说文》
  • 贷,予也。——《广雅》
  • 以财投长曰贷。——《大戴礼记·千乘》
  • 凡民之货者。——《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
  • 又称贷而益之。——《孟子》
  • 不贷无出也。——《庄子·天运》
  • 贳贷卖买。——《汉书·食货志下》
  • 又如:贷施(施舍);贷恤(赈施抚恤)
  • 借出钱财
  • 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潜夫论·忠贵》
  • 又如:贷借(金钱物品的借出和借入);贷项(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贷卖(放贷或出卖)
  • 借入
  • 贷,借也。——《广雅》
  •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外物》
  • 又如:向银行贷款;贷钱(借钱);贷赊(借贷,赊欠)
  • 推卸[责任] 。如:责无旁贷
  • 饶恕,宽恕
  • 每具狱上闻,辄贷其死。——《宋史·刑法志》
  • 有系狱者,皆挠法贷减。——《旧唐书·王世充传》
  • 今姑贷汝。——·高启《凫藻集》
  • 又如:严惩不贷;贷罪(免罪);贷减(宽宥减罪)
〈名〉
  • 要付利息的借款 。如:农贷;贷券(债券)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𠀤他代切,音態。 (队韵)
  • 《說文》施也。《廣雅》予也。《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與人更還其主也。《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左傳·文十四年》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
  • 又《集韻》惕得切,音慝。 (职韵)
  • 本作貣。《五經文字》貸,或相承借爲貣字。《唐韻正》乞貸之貸爲入聲,出貸與人之貸爲去聲。《禮·月令》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註》宿,猶止也。離,猶行也。言占𠋫躔次進退之度數不差忒也。《音義》吐得反。
  • 又音二。 (寘韵)
  • 《又》季夏,命婦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無或差貸。《註》言所染五色,如其舊法不攺易也。《音義》他得反。
  • 又音二。 (寘韵)
  • 又《集韻》《韻會》𠀤敵德切,音特。 (职韵)
  • 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