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赂买 拼音:lù mǎi
行贿买通。《宋宫十八朝演义》第五四回:“ 蔡京 见 徽宗 不乐,便密令边臣赂买蛮夷州官,捏造祥瑞,用以哄动 徽宗 欢心。”词语解释:赂谢 拼音:lù xiè
酬谢、贿赠的财物。《宋史·方技传下·王老志》:“ 王老志 , 濮州 临泉 人。事亲以孝闻。为转运小吏,不受赂谢。”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科举之弊不可革》:“代笔有禁也,禁之愈急,则代之者获赂谢愈多。”词语解释:赂结 拼音:lù jié
以行贿而结交。 宋 范公偁 《过庭录》:“郡医 姚生 ,以术赂结权贵,豪恣莫比。”词语解释:赂贿 拼音:lù huì
(1).谓用财物买通别人。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后集·温琬》:“未几,会有赂贿母氏求於 琬 合者。 琬 知情必不可免也,自是流为娼。”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朝庭则鬻爵卖官,公行赂贿。”
(2).用来买通别人的财物。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未处分间,有告 文智 诈受赂贿验,遂斩之。”《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纵有拦当,亦不送官,贪图赂贿,私下脱放。”词语解释:赂地 拼音:lù dì
赠送的土地。《国语·晋语三》:“ 秦 饥,公令 河 上输之粟, 虢射 曰:‘弗予赂地而予之糴,无损於怨而厚於寇。’”词语解释:赂权 拼音:lù quán
以贿赂巴结权势。 唐 孙樵 《乞巧对》:“彼巧在官,窃誉假善,齚舌钳口,媚灶赂权,忍耻受侮,愧畏如鼠。”词语解释:赂献 拼音:lù xiàn
贿赂献赠的财物。 宋 沉□ 《鬼董》卷二:“ 檜 方盛,四方赂献山积;金不足道,又必穷索异宝,皆尚方所无。”词语解释:赂田 拼音:lù tián
赠送的田。《左传·昭公十四年》:“ 公子鐸 逆 庚舆 於 齐 , 齐 隰党 、 公子鉏 送之,有赂田。” 杜预 注:“ 莒 赂 齐 以田。”词语解释:赂息 拼音:lù xī
谓行贿以求息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丙又教邑子反噬甲,发其阴谋,而教甲赂息。”词语解释:赂器 拼音:lù qì
指受贿得来的器物。《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於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词语解释:赂门 拼音:lù mén
行贿的途径。 明 夏允彝 《幸存录》卷下:“如 士英 者,本无意于误社稷,而社稷墟;本无心于敛贿赂,而赂门大启。”词语解释:赂赠 拼音:lù zèng
行贿。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此后营官赂赠营长妻以地毡,却骗了委员长。”词语解释:赂遗 拼音:lù yí
(1).以财物赠送或买通他人。《史记·匈奴列传》:“ 汉 遣中郎将 苏武 厚币赂遗单于。单于益骄,礼甚倨,非 汉 所望也。”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虽生之书题竟絶,而 玉 之想望不移,赂遗亲知,使通消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独有 黄子介 ,夙与同门学,亦名士之坎坷者, 王 留之甚久,时与祕语,赂遗甚厚。”
(2).赠送或买通他人的财物。《汉书·匈奴传下》:“单于知已无可奈何,又多得赂遗,即遣弟右贤王 舆 奉马牛随将率入谢。”《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 崇韜 素廉,自从入 洛 ,始受四方赂遗。”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外国·奉使被议》:“尽发其受将领赂遗……追没其参貂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