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受赇 拼音:shòu qiú
接受贿赂。《史记·滑稽列传》:“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患吏或受賕,或不奉法也,故罪至死徒,一无所贷。”《清史稿·宣宗纪》:“ 山西 巡抚 王兆琛 以受賕褫职逮问。”词语解释:请赇 拼音:qǐng qiú
私相请托和接受贿赂。《晋书·刑法志》:“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其犯盗贼、诈伪、请賕者,则求罪於此。”词语解释:贪赇 拼音:tān qiú
贪污受贿。《魏书·高祖纪下》:“ 夏州 刺史 章武王 彬 以贪賕削封。”词语解释:责赇 拼音:zé qiú
索求财物。《四库全书总目·杂家六·霏雪录》:“又如称其远祖 马牧君 事 金太祖 ,有 纪信 之节, 元 修三史,史臣责賕於其祖,不肎,遂不得书,此事论史者俱未之及。”词语解释:贿赇 拼音:huì qiú
谓用财物买通别人。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朱正增》:“钻刺荣身,贿賕脱罪。”词语解释:赃赇 拼音:zāng qiú
贪污纳贿。 清 龚自珍 《同年冯文江将南归鸳鸯湖索诗赠行》:“宦海浩浩君身抽,魂安梦稳非赃賕。”词语解释:货赇 拼音:huò qiú
(1).用财物买通他人。《魏书·显祖纪》:“其有祖、父假爵号货賕以正名者,不听继袭。”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自新》:“ 齐王 洪轨 ,为 晋寿 太守,多賕赃贿,为州所按……后为 青 冀 二州刺史,悔为 晋寿 时货賕所败,更厉清节。”
(2).用以买通他人的财物。 宋 胡宿 《禁内降诏》:“交通请託,巧诈营为,阴致货賕,密输珍玩。”词语解释:通赇 拼音:tōng qiú
犹通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宾兴考试》:“祇凭荐牘之倖收,并冀通賕之滥録。”词语解释:追赇 拼音:zhuī qiú
追查财贿。 清 邵廷采 《明户部尚书死义倪文正公传》:“ 廷弼 行贿,璫口假以污蔑诸贤,追賕酷掠,此天下所共知。”词语解释:招权纳赇 拼音:zhāo quán nà qiú
见“ 招权纳贿 ”。
词语解释:招权纳贿 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
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臣寮雷孝友上言》:“既为 侂胄 所亲信,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拨置西 李娘娘 ,招权纳贿者, 李进忠 也。”《明史·杨善传》:“气势烜赫,招权纳贿, 亨 辈嫉而间之,以是渐疏外。”亦作“ 招权纳赂 ”、“ 招权纳賕 ”。《元记·朴不花传》:“ 不花 骄恣无上,招权纳赂,奔竞之徒,皆出其门,駸駸有 赵高 、 张让 、 田令孜 之风。”《明史·石亨传》:“ 亨 招权纳賕,肆行无忌。”词语解释:售赇 拼音:shòu qiú
行贿。 明 唐顺之 《裕州均田碑记》:“豪右售賕得为蔽匿,贫弱抑勒无以自明。”词语解释:行赇 拼音:xíng qiú
犹行贿。《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婴 孙 贤 为 临汝侯 ,续 灌 氏后八岁,坐行賕有罪,国除。”《后汉书·王符传》:“夫理直则恃正而不橈,事曲则諂意以行賕。不橈故无恩於吏,行賕故见私於法。”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未几,总宪坐行賕免,田园皆籍没,愧愤而死。”参见“ 行贿 ”。
词语解释:行贿 拼音:xíng huì
(1).流通财物。《逸周书·文酌》:“五大:一、大知率谋,二、大武剑勇,三、大工赋事,四、大商行贿,五、大农假贷。” 朱右曾 校释:“行贿,通有无也。”
(2).进行贿赂。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崔昭 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宋史·度宗纪》:“﹝ 俞兴 ﹞子 大忠 挟多资为父行贿,且自希荣进。”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他也没说怎样把 瑞宣 救出来的。至于用他个人的钱去行贿,他更一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