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清赏 拼音:qīng shǎng
(1).谓清标可赏。《晋书·王戎传》:“ 濬冲 清赏,非卿伦也。” 唐 王维 《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 惠连 素清赏,夙语尘外事。”
(2).指幽雅的景致或清雅的玩物(金石、书画等)。 南朝 齐 谢朓 《和何议曹郊游》之一:“江陲得清赏,山际果幽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馆阁观画》:“通閲一百六十餘卷,絶品不满十焉,暇日想像书之,以为平生清赏之冠。” 明 唐顺之 《夏日听沉君弹琴诗》之一:“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此图内幅一小跋云:‘ 荆浩 临泉清赏卷,是其得意之作。’”词语解释:心赏 拼音:xīn shǎng
(1).犹心爱。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2).心情欢畅。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唯谈笑可以遣平生,唯文词可以陈心赏。” 宋 欧阳修 《伊川独游》诗:“身闲爱物外,趣远谐心赏。”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砚石,古今所贵……吾是以中心好之,拊之抱之,浴之澡之,心赏神怡,而不可以告客者也。”词语解释:真赏 拼音:zhēn shǎng
(1).确能赏识。也指真能赏识的人。《南史·王昙首传》:“知音者希,真赏殆絶。” 金 元好问 《别周卿弟》诗:“苦心亦有 孟东野 ,真赏谁如 高蜀州 。”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玉版》於未进时,拓者甚众,世不为重,有真赏者,已知宝爱,近则杳不可得。”
(2).会心的欣赏。 宋 范仲淹 《与谏院郭舍人书》:“又嘉江山满前,风月有旧,真赏之际,使人愉然。”
(3).指值得欣赏的景物。 唐 蔡文恭 《奉和夏日游山应制》:“悠然动睿思,息驾寻真赏。”词语解释:同赏 拼音:tóng shǎng
(1).同样奖赏。《史记·商君列传》:“告姦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
(2).一同欣赏。 宋 韩维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诗之五:“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看毕大悦,传旨:‘速召 叶尊师 来同赏。’”词语解释:游赏 拼音:yóu shǎng
游玩观赏。《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而能开一园,构二亭,竹树花卉,少而且备,游赏讌息,近而不劳。” 清 陈维崧 《望梅·春城望纸鸢》词:“正偷将残綫,趁取新晴,恣情游赏。” 马少波 《悉尼湖上》:“十一月十七日,旅居 悉尼 的 中国 侨胞约 中国 艺术团游赏 悉尼湖 。”
游览观赏。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百花狮子》:“ 曲江 贵家游赏,则剪百花装成狮子相送遗。” 元 赵显宏 《昼夜乐·春》曲:“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世宗不兴土木》:“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词语解释:宴赏 拼音:yàn shǎng
设宴犒赏。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大内宴赏,与宾(嬪)妃翫乐,同饮数巡,歌吹滨(繽)纷。”《水浒传》第一○六回:“ 陈安抚 教大排筵席,宴赏将士,犒劳三军。”
宴饮赏玩。《旧唐书·王毛仲传》:“每入侍讌赏,与诸王、 姜皎 等御幄前连榻而坐。” 明 金銮 《早春宴徐王孙西园》套曲:“渐满地生芳草,道月夕与花朝,同人讌赏春光好。” 清 陈维崧 《大圣乐·甲寅清明》词:“芳郊也拟讌赏,奈旧日心情半已非。”词语解释:吟赏 拼音:yín shǎng
吟咏欣赏。 唐 顾况 《梅湾》诗:“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胜友二三,极意吟赏。” 元 袁士元 《和刘德彝海棠诗》:“主人吟赏夜不眠,直欲题诗压 苏子 。”《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道罢,又将诗细细吟赏。”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相期 云龙山 ,把酒一吟赏。”词语解释:欢赏 拼音:huān shǎng
(1).欢畅。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心欢赏兮岁易沦,隐玉藏彩畴识真。”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始知水气兆兵气,翻以悲餘得欢赏。”
(2).欣赏。 唐 罗邺 《牡丹诗》:“歌钟满座争欢赏,肯信流年鬢有华。”词语解释:追赏 拼音:zhuī shǎng
(1).补加封赏。《魏书·源子恭传》:“以 子恭 前在 豫州 战功,追赏 襄城县开国男 ,食邑二百户。”
(2).追随游赏。《旧唐书·德宗纪下》:“宜任文武百僚选胜地追赏为乐。” 宋 苏辙 《登真兴寺楼赋》:“非有意於求慕兮,徒今世之追赏。”词语解释:见赏 拼音:jiàn shǎng
赏识我;被赏识。 唐 朱湾 《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二:“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下》:“前人名著,见赏后来,往往略其全篇,诵其精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陆贾 虽称説《诗》《书》,顾特以辩才见赏。”词语解释:孤赏 拼音:gū shǎng
(1).独自玩赏。 唐 柳宗元 《戏题阶前芍药》诗:“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2).独具的情趣。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黜陟百氏,惟 许君 是崇。胡学之旁达,而遇之不丰。抱此孤赏,永奠幽宫。”词语解释:受赏 拼音:shòu shǎng
受赏赐。《汉书·王莽传上》:“今公每见,輒流涕叩头言愿不受赏,赏即加不敢当位。”《隋书·李文博传》:“赏罚之设,功过所归,今王妃生男,於群官何事,乃妄受赏也。” 宋 苏辙 《论冬温无冰札子》:“无功受赏。” 清 魏源 《赵汝愚拥立宁宗论》:“ 汝愚 ,枢密使也,受赏不受赏,无所加损。”词语解释:睿赏 拼音:ruì shǎng
圣明的鉴赏。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香山寺》:“ 嘉靖 间,驾幸此,上语侍臣:‘西来诸山,独此山有翠色。’真睿赏也。”词语解释:叹赏 拼音:tàn shǎng
赞叹称赏。《晋书·刘元海载记》:“﹝ 刘渊 ﹞七岁遭母忧,擗踊号叫,哀感旁邻,宗族部落咸共叹赏。” 唐 寒山 《诗》之十五:“谁当来叹赏,樵客屡经过。”《老残游记》第二回:“正在叹赏不絶,忽听一声渔唱。”
赞赏。 宋 司马光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之一:“忽闻秋兴篇,嘆赏几絶倒。”《平山冷燕》第二回:“天子大加嘆赏,因向 山显仁 説道:‘卿女一稚子耳,便能应对详明如此,真可羡也,皆卿之教养有方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心侬词史》:“歌声既发,响遏行云,荡魄回肠,令人之意也消, 程 聆之不禁击节嘆赏,倾倒弗置。”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但我一天来已没有吃饭了,实在提不起闲情逸致来叹赏这些吃饱饭的人所作的好东西。”词语解释:先赏 拼音:xiān shǎng
古代冬至到上元期间的观赏宴游活动称为“先赏”。《宣和遗事》前集:“每岁冬至后,即放灯。自 东华 以北,并不禁夜,从市民行铺夹道以居,纵博羣饮,至上元后,乃罢。谓之‘先赏’。”词语解释:爱赏 拼音:ài shǎng
喜爱赞赏。《宋书·谢晦传》:“ 晦 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涉猎文义,朗赡多通。 高祖 深加爱赏,羣僚莫及。” 明 刘基 《临江仙》诗序:“ 以庄 尝赋诗曰:‘泪如霜叶落,摵摵下庭柯。’ 郑 君 希道 深爱赏之。”词语解释:春赏 拼音:chūn shǎng
(1).指春色;春景。 唐 李乂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玉輅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唐 张九龄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春赏时将换,皇恩岁不移。” 宋 陈傅良 《上巳清明》诗:“酴醿雅欲延春赏,杜宇还能破昼眠。”
(2).指游赏春色。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收灯都人出城探春》:“放人春赏,大抵都城左近。”词语解释:嘉赏 拼音:jiā shǎng
(1).奖赏。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侍中怀德》:“贤主降嘉赏,金貂服玄缨。”
(2).赞赏。《陈书·文学传·徐伯阳》:“皇太子幸太学,詔 新安王 於辟雍发《论语》题,仍命 伯阳 为《辟雍颂》,甚见嘉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初为御史 程公震 所知,继为 李翰林 钦叔 ……嘉赏,且共为延誉籍籍。”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金镜秋》:“曩时所奏,窃恐有污尊耳,乃蒙击节嘉赏,殆前因也。”词语解释:称赏 拼音:chēng shǎng
称赞欣赏。《南史·文学传·刘昭》:“及长,勤学善属文,外兄 江淹 早相称赏。”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荐 聪明强记,歷代史传,无不贯通,为太师 颜真卿 所称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时 丁晋公 谓 《应制诗》云:‘鶯惊凤輦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 真宗 称赏,羣臣皆自以为不及也。”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们也许有一两句很好的腔调,一两段动人的唱白,能使听的人点头称赏。”词语解释:珍赏 拼音:zhēn shǎng
珍视,欣赏。 元 邓文原 《题小薛王画鹿》诗:“宗藩翰墨留珍赏,凭仗 相如 赋《子虚》。”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蔡司空 子木 声调渊雅,情兴高朗,其集为 杨用修 所选者,为艺林珍赏。”词语解释:欣赏 拼音:xīn shǎng
(1).领略玩赏。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金鯽干头,泃沫水面,投以胡饼,唼咂有声。今上临观,亦为欣赏。” 刘白羽 《日出》:“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2).认为好,喜欢。如:他很欣赏这部作品的独特风格。词语解释:烂赏 拼音:làn shǎng
随意欣赏;纵情玩赏。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春到几人能烂赏,何况,无情风雨等闲多。”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僕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词语解释:上赏 拼音:shàng shǎng
最高的赏赐;重赏。《战国策·齐策一》:“﹝ 齐威王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汉书·武帝纪》:“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元史·忽林失传》:“父从 世祖 亲征 阿里不哥 ,以功受上赏。”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雄》:“事闻, 秦 受上赏。”词语解释:预赏 拼音:yù shǎng
谓提前放灯供人观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六日》:“籸盆照耀,有同白日,仕女观者,中贵邀住,劝酒一金盃令退,直至上元,谓之预赏。” 宋 姜夔 《鹧鸪天·元夕不出》词:“忆作天街预赏时,柳慳梅小未教知。”《宣和遗事》前集:“为甚从腊月放灯?盖恐正月十五日阴雨,有妨行乐,故谓之预赏元宵。”词语解释:玩赏 拼音:wán shǎng
观赏;欣赏。 宋 洪迈 《夷坚志补·猪嘴道人》:“尝以暮春游名园,玩赏牡丹,偕侣相携穿花径。”《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善助英雄壮胆,能添锦绣诗肠。神仙造下解愁方,雪月风花玩赏。” 清 蒋士铨 《第二碑·留香》:“奉我家 彩鸞仙子 之命,来请娘娘到西山洞天玩赏新诗去。” 华山 《山中海路》:“ 彦继学 从口袋里掏出许多矿石来,一块块的放到桌子上,都被头人们抢到手里,玩赏起来。”词语解释:延赏 拼音:yán shǎng
(1).延及他人的赏赐。 唐 白居易 《薛从可右清道率府兼仓曹制》:“惟汝父 平 守吾藩镇,能以忠力殄寇安人,畴庸既以啟封,延赏亦宜及嗣。” 宋 岳珂 《桯史·见一堂》:“或较其积阀,谓虽居位,犹未该延赏。”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任邱大僚》:“弹丸邑中,一时大僚,同事一方,拓雄边,开制府,接武公孤,延赏环卫,亦近代所少。”
(2).留连赏玩;长时间地观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二山﹞峯岭相连,其间倾涧怀烟,泉溪引雾,吹畦风馨,触岫延赏。”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初冬同 李 进士 伯承 游 西山 ,夜投 碧云寺 ,并憩 石桥 ,注目延赏。”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延赏未及徧,前山又登陟。”词语解释:陪赏 拼音:péi shǎng
陪同玩赏。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词语解释:鉴赏 拼音:jiàn shǎng
亦作“鉴赏”。
(1).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 敦 有高名, 戎 恶之。 敦 每候 戎 ,輒託疾不见。 敦 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
(2).谓赏识。 唐 李翱 《答韩侍郎书》:“其鉴赏称颂人物,初未甚信,其后卒享盛名为贤士者,故 陆歙州 、 常简州 皆是也。” 宋 黄庭坚 《和答莘老见赠》:“儿曹被鉴赏,许以综九流。” 明 徐渭 《送俞生之入楚》诗:“归来逢鉴赏,几度抹山窗。”
(3).鉴定欣赏。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淳化阁帖》:“《淳化阁帖》,非精於鉴赏者,莫能辨其真伪。” 明 文徵明 《咏次明》:“寄情时有樗蒲乐,博物咸推鑑赏家。” 鲁迅 《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词语解释:燕赏 拼音:yàn shǎng
(1).给与筵席等赏赐。《晏子春秋·谏上七》:“ 景公 燕赏于国内,万钟者三,千钟者五。”
(2).宴饮观赏。 宋 吴聿 《观林诗话》:“都下旧无红梅,一贵人家始移植,盛开,召士大夫燕赏,皆有诗。”
(3).指玩赏。《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燕赏良宵无寐,笑倚东风残醉。未审那人儿,今夕玩游何地?”词语解释:中赏 拼音:zhōng shǎng
(1).中等的赏赐。《战国策·齐策一》:“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
(2).内心赞赏。 三国 魏 毌丘俭 《答杜挚》诗:“信心感诸中,中赏不在辞。”词语解释:观赏 拼音:guān shǎng
(1).显示赏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以卑俭为行,则爵不足以观赏。” 陈奇猷 集释:“观赏,示赏也。”
(2).观看欣赏。 鲁迅 《书信集·致何家骏陈企霞》:“总之:是要毫无观赏艺术的训练的人,也看得懂,而且一目了然。” 周瘦鹃 《苏州游踪·邓尉梅花锦作堆》:“我家藏有 清 代 吴大澄 所画‘香雪海’横幅,挂在 寒香阁 中,梅花时节,朝夕观赏,也就聊当卧游了。”词语解释:诛赏 拼音:zhū shǎng
责罚与奖赏。《周礼·天官·大宰》:“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 晋 潘岳 《西征赋》:“昔明王之巡幸,固清道而后往,惧衔橜之或变,峻徒御以诛赏。” 宋 陆游 《上殿札子》:“臣昧死伏望陛下推至平至公之道,自朝廷始,然后下詔戒敕四方,而继之以诛赏。”词语解释:庆赏 拼音:qìng shǎng
(1).赏赐。《周礼·地官·族师》:“刑罚庆赏,相及相共。”《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 尧 舜 户説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淮南子·时则训》:“布德施惠,行庆赏,省徭役。”《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帝方自揽威权,而 质 以少主遇之,政刑庆赏,一不咨稟。”
(2).指节日的欢庆玩赏。《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説这 清风寨 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準备庆赏元宵。”《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官家庆赏元宵,我们左右内外,共有二十班。”《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中秋节近,接着忙了几天节事。到了十五晚上,老夫妻正喜多了两个媳妇庆赏团圆,偏儿子又不在膝下。”词语解释:俊赏 拼音:jùn shǎng
(1).精于鉴赏,善于品评。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近 彭城 刘士章 ,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
(2).善于玩赏的人。 明 吴承恩 《花草新编序》:“盖从吾好,祇据家藏,呈诸俊赏,庶或有同余者乎。”
(3).快意的游赏。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 鸡林 俊赏,萧萧 鷲岭 之居。” 宋 姜夔 《扬州慢》词:“ 杜郎 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词语解释:妙赏 拼音:miào shǎng
(1).卓越的赏鉴能力。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僕之神交者,尝有 陈郡 之 袁炳 焉。有逸才,有妙赏,博学多闻,明敏而识奇异。”
(2).喜爱,赞赏。 元 张雨 《缉熙殿御制墨梅诗帖》诗:“ 宣和 妙赏《緇衣》句,传在 夷门 作胜谈。”词语解释:知赏 拼音:zhī shǎng
赏识。《世说新语·赏誉下》“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濛 别传曰:‘ 濛 与 沛国 刘惔 齐名,时人以 濛 比 袁曜卿 , 惔 比 荀奉倩 ,而共交友,甚相知赏也’。”《北齐书·斛律羌举传》:“时 高祖 欲招怀远夷,令 羌举 使於 阿至罗 ,宣扬威德,前后称旨,甚被知赏。” 唐 李山甫 《刘员外寄移菊》诗:“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词语解释:识赏 拼音:shí shǎng
赏识。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后山 如九皋独唳,深林孤芳,冲寂自妍,不求识赏。”词语解释:寓赏 拼音:yù shǎng
观赏。 唐 温宪 《郊居》诗:“村前村后树,寓赏有餘情。” 唐 温庭筠 《观兰作》诗:“实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词语解释:行赏 拼音:xíng shǎng
进行赏赐。《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史记·乐毅列传》:“ 燕昭王 大説,亲至 济 上劳军,行赏饗士,封 乐毅 於 昌国 ,号为 昌国君 。”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贴黄》:“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可以训兵飭士,谨备不虞,而不可以行赏论功,取笑敌人,事关国政,不容不陈。”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关于赏的实际--就是怎样行赏赐福,--经文中没有说及。”词语解释:信赏 拼音:xìn shǎng
(1).有功必赏。《管子·幼官》:“信赏审罚,爵材禄能,则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
(2).必定给予的赏赐。 宋 曾巩 《文思使张俊等迁官制》:“躐陞位等,以懋尔劳。其能继於前功,朕岂稽於信赏。”词语解释:邀赏 拼音:yāo shǎng
求取赏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 建成 、 齐王 元吉 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雪鳗》:“岁或间遇,以是甚郑重视之,得则必献官邀赏。”词语解释:嗟赏 拼音:jiē shǎng
犹赞赏;叹赏。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君 山 西盛族,素挺风流, 河 北辞林,本所嗟赏。”《北齐书·斛律羌举传》:“ 高祖 以其忠於所事,亦加嗟赏。”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有殷红牡丹一丛,婆娑数百朵,初日照辉,朝露半晞,众共嗟赏。”《明史·文苑传二·李濂》:“一日作《理情赋》,友人 左国璣 持以示 李梦阳 , 梦阳 大嗟赏。”词语解释:重赏 拼音:zhòng shǎng
(1).丰厚的赏赐。《庄子·让王》:“ 屠羊説 曰:‘ 楚国 之法,必有重赏大功而后得见。’”《淮南子·人间训》:“ 阳虎 为乱於 鲁 , 鲁君 令人闭城门而捕之,得者有重赏,失者有重罪。”《后汉书·桓谭传》:“既无重赏以相恩诱,或至虏掠夺其财物。”《红楼梦》第九四回:“大家头宗要脱干係,二宗听见重赏,不顾命的混找了一遍。”
(2).重视赏赐。《商君书·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词语解释:爵赏 拼音:jué shǎng
爵禄和赏赐。《礼记·祭统》:“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荀子·君子》:“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进求利以丧身,营爵赏而家灭。” 唐 李翱 《祭中书韦相公文》:“窒因依之他路,收爵赏之全柄。”《明史·成祖纪二》:“秋七月癸丑,论平 交阯 功,进封 张辅 英国公 , 沐晟 黔国公 ……餘爵赏有差。”词语解释:从赏 拼音:cóng shǎng
相从赏乐。《文选·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幽客滞江皋,从赏乖缨弁。” 刘良 注:“相从赏乐。”词语解释:酬赏 拼音:chóu shǎng
亦作“醻赏”。 酬劳赏赐。《后汉书·刘瑜传》:“贫困之民,或有卖其首级,以要酬赏,父兄相代残身,妻拏相见分裂。”《后汉书·桓谭传》:“是时帝方信讖,多以决定嫌疑。又醻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宋书·武帝纪下》:“其酬赏復除之科,以时论举。”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臣观此法,止是官吏以聚敛为功,欲因增羡覬幸酬赏而已。”词语解释:褒赏 拼音:bāo shǎng
亦作“褒赏”。
(1).嘉奖,赏赐。《诗·大雅·崧高序》:“《崧高》, 尹吉甫 美 宣王 也。天下復平,能建国亲诸侯,襃赏 申伯 焉。” 孔颖达 疏:“襃赏者,锡賚之名;车马衣服,是襃赏之物也。”《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元年》:“乙酉,詔绍封功臣,礼赐耆老,延访直言,褒赏死事,追赠名德。”《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上任之后,专务镇静,军民安堵,威名更胜,朝廷累加褒赏。”
(2).称赞赏识。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既而 扬雄 寂寞,师心典誥,至於 童乌 稚子, 蜀 汉 诸贤,《太玄》、《法言》,恣加褒赏,虽内举不避,而情有所偏者焉。”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亦尚骚雅,如‘春城飞花’、‘春日得衣’等句,悉被褒赏。” 清 梅曾亮 《礼部侍郎陈公墓志铭》:“至后进文士,则称心襃赏,荐宠广坐,不顾人有厚薄然否。”词语解释:激赏 拼音:jī shǎng
犹赞赏。《世说新语·识鉴》“ 车胤 父作 南平郡 功曹” 南朝 宋 刘孝标 注:“ 胤 既博学多闻,又善於激赏。” 唐 李白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诗:“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明 孙柚 《琴心记·得意荐扬》:“因检閲 梁王 书籍,得《子虚赋》,深加激赏。” 秦牧 《艺海拾贝·菊花与金鱼》:“每当人们围着新出现的品种,投以激赏的眼光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一个赞美的声音:‘多行呀!人类又给大自然增添新的花样了。’”词语解释:偏赏 拼音:piān shǎng
不同一般的赏赐。《南史·荀伯子传》:“ 瓘 ( 卫瓘 )功德不殊,亦无缘独受偏赏。”词语解释:宸赏 拼音:chén shǎng
(1).谓帝王的游赏。 唐 徐彦伯 《幸白鹿观应制》诗:“花洞留宸赏,还旗绕夕烟。” 唐 沉佺期 《仙萼亭初成侍宴应制》诗:“山中气色和,宸赏第中过。”
(2).帝王的赏识、赞赏。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五:“自 尺木 画邀宸赏, 江 南大吏好事者,遂访其 萧家巷 老屋,遗址犹存。”词语解释:遗赏 拼音:yí shǎng
犹逸赏。 唐 李峤 《与夏县崔少府书》:“此傲吏之遗赏,高人之远致也。”词语解释:探赏 拼音:tàn shǎng
探寻观赏。 宋 梅尧臣 《和绮翁游齐山寺次其韵》:“在昔探赏犹可数,深景秀句今得传。”词语解释:赋赏 拼音:fù shǎng
征收与赏赐。 汉 王符 《潜夫论·遏利》:“且夫利物莫不天之财也。天之制此财也,犹国君之有府库也。赋赏夺与,各有众寡,民岂得强取多哉?”词语解释:善赏 拼音:shàn shǎng
合理的奖赏。《韩非子·难一》:“舅 犯 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 犯 有二功而后论, 雍季 无一焉而先赏。‘ 文公 之霸,不亦宜乎!’ 仲尼 不知善赏也。”词语解释:第赏 拼音:dì shǎng
评定奖赏。《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俶》:“ 倧 ( 钱倧 )大閲兵於 碧波亭 ,方第赏, 进思 前諫以赏太厚, 倧 怒,掷笔水中曰:‘以物与军士,吾岂私之,何见咎!’”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琴工﹞因日月以冀恩泽,即共奏取御府所宝琴,尽丐理治之……遂得时时奏功第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宣抚司第赏,首先出阵破敌者为奇功,进官四等,其下各有差。”词语解释:剧赏 拼音:jù shǎng
甚为赞赏。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李嶠 《汾阴行》, 玄宗 剧赏,然声调未谐,转换多躓,出 沉 宋 下。”词语解释:悬赏 拼音:xuán shǎng
出具赏格。 汉 陆贾 《新语·道基》:“於是 皋陶 乃立狱制罪,悬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 宋 欧阳修 《论捕盗赏罚札子》:“臣伏见方今天下,盗贼纵横……得一捕贼可使之人,则必须特示旌酬以行激励,苟或未能者,犹须悬赏以待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汉奸》:“初 林公 悬赏购夷,夷众心悸,不留 汉 人在船。” 陆柱国 《岔路口》二:“地主豪绅到处悬赏要我的人头呢!”词语解释:明赏 拼音:míng shǎng
(1).公正高明的恩赏。谓赏赐得当。《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於民务,国无异俗。” 清 朱琦 《答王子寿比部书》:“ 琦 少时读《明史》,尝怪 江陵 以彼其才辅少主,明赏峻罚,鞭笞海内,有安天下社稷之大功,何以论者不稍恕若是?”
(2).明示赏赐。《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后汉书·傅燮传》:“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词语解释:兴赏 拼音:xīng shǎng
犹欣赏。《北齐书·段孝言传》:“草莱之士,粗闲文艺,多引入宾馆,与同兴赏。”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杨待制咏雪》:“兴赏曾何浅,覊栖亦以深。”词语解释:封赏 拼音:fēng shǎng
古时帝王把官爵或财物奖给臣下。《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至 孝景 始欲侯降者,丞相 周亚夫 守约而争。帝黜其议,初开封赏之科。”《南史·宋纪上》:“十月,论匡復勋,封帝豫章郡公,邑万户,赐绢三万疋。其餘封赏各有差。”《东周列国志》第十回:“诸大夫各有封赏;惟 祝聃 之功不録。” 颜海平 《秦王李世民》第二幕:“封赏之时,将城东廿顷良田赐于 尹氏 之父 尹阿鼠 。”词语解释:极赏 拼音:jí shǎng
(1).过分的赏赐。《墨子·七患》:“以其极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故民苦於外,府库单於内。”《逸周书·命训》:“极赏则民贾其上,贾其上则民无让,无让则不顺。”
(2).极力赞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记观杜氏书画》:“ 米元章 细楷《黄庭内景经》……闻 孙退谷 侍郎极赏之。”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排律做到四十韵这样长,是 杜审言 开始的…… 李邕 极赏为‘玉山桂’,意思就是天下第一。”词语解释:推赏 拼音:tuī shǎng
(1).迁官给赏。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 元昊 所部之人能归顺者,并等第推赏。”《宣和遗事》后集:“及贼平, 平仲 之功冠军,不愿推赏。”《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三年》:“沿 江 制置副使司言屯田倍收,官属 文庆洪 等推赏有加。”
(2).推誉赞赏。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作诗盛推赏,明珠计斛量。”词语解释:施赏 拼音:shī shǎng
行赏。《韩非子·五蠹》:“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汉 王充 《论衡·谴告》:“人君用刑非时则寒,施赏违节则温。”词语解释:击赏 拼音:jī shǎng
击节称赏;赞赏。《南史·王谌传》:“ 摛 ( 王摛 )操笔便成,文章既奥,辞亦华美,举坐击赏。”《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於 春苑 ,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击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词语解释:功赏 拼音:gōng shǎng
立功的奖赏。《史记·秦本纪》:“ 孝公 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汉书·宣帝纪》:“故丞相 安平侯 敞 等居住守职,与大将军 光 、车骑将军 安世 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宣德郎 李伟 輒敢献言欲闭塞北流,回復 大河 ,力排众议,侥倖万一,私覬功赏。”词语解释:恩赏 拼音:ēn shǎng
朝廷的赏赐。《后汉书·彭宠传》:“又自以与 耿况 俱有重功,而恩赏并薄,数遣使要诱 况 。”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恩赏不节,赋歛无度,人情惨怨。”《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词语解释:优赏 拼音:yōu shǎng
(1).厚加赏赐。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优赏将吏,扶珪缀组;帛堆其家,粟塞其庾。”《宋史·太宗纪一》:“优赏归顺将士。”
(2).犹厚的赏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 唐太宗 亲自考试诸卫习射人的技艺,好技艺得优赏。”词语解释:刑赏 拼音:xíng shǎng
刑罚与奖赏。《周礼·天官·大宰》:“七曰刑赏,以驭其威。” 贾公彦 疏:“谓有罪刑之,有功赏之。”《北史·杜弼传》:“天下大务,莫过刑赏二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帝王以刑赏劝人善。”词语解释:横汾赏 拼音:héng fén shǎng
指国君对臣僚的赏赐。 唐 沉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古来徒羡横 汾 赏,今日宸游圣藻雄。”参见“ 横汾 ”。
词语解释:横汾 拼音:héng fén
据《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 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燕 镐 皇恩渥,横 汾 圣藻雄。”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词语解释:遨赏 拼音:áo shǎng
犹游赏。 宋 李攸 《宋朝事实·削平僭伪》:“ 蜀 土之民,近岁日益繁盛,但习俗嚣浮,多事遨赏。”词语解释:旌赏 拼音:jīng shǎng
表彰奖赏。《宋书·孝武帝纪》:“下四方旌赏茂异。”《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 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词语解释:酣赏 拼音:hān shǎng
饮酒游赏。《北齐书·邢卲传》:“﹝ 邢卲 ﹞遂在 青 土,终日酣赏,尽山泉之致。”《新唐书·杨师道传》:“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词语解释:素赏 拼音:sù shǎng
(1).预先行赏。《管子·轻重乙》:“ 管子 入復 桓公 曰:‘终岁之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
(2).内心所欣赏。 唐 王勃 《送李十五序》:“虽相思为赠,终结想於华滋;而素赏无睽,盍申情於丽藻。”词语解释:沾赏 拼音:zhān shǎng
赏赐。《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每兵千人听监使取十人自卫,有功随例霑赏。”词语解释:赞赏 拼音:zàn shǎng
亦作“賛赏”。 赞美赏识。《北齐书·元文遥传》:“ 暉业 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 洛 ,诸贤皆赞赏之。” 清 金志章 《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厓碑》:“手摹口诵极賛赏,忽忆往事心神忡。”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真是个好地方呀!’ 巧珠奶奶 赞赏地说。”词语解释:悟赏 拼音:wù shǎng
指意气相投的人。《世说新语·赏誉》“ 庾公 为护军,属 桓廷尉 觅一佳吏” 刘孝标 注引《徐江州本事》:“ 彝 既独行,思逢悟赏,聊造之。”《宋书·庐陵王义真传》:“ 灵运 空疎, 延之 隘薄, 魏文帝 云‘鲜能以名节自立’者,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於悟赏,故与之游耳。”词语解释:懋赏 拼音:mào shǎng
奖赏以示勉励;褒美奖赏。《书·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孔 传:“勉於功者,则勉之以赏。”《陈书·宣帝纪》:“懋赏之言,明於训誥;挟纊之美,著在抚巡。”《旧唐书·懿宗纪》:“今则已及偃戈,重康黎庶。畴庸之典,在丝髮以无私;懋赏之时,贵纤毫之必当。”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奏凯》:“元帅虞候如此元功,自宜懋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一面督飭各将领,乘此兵威,鼓励士卒,迅速盪平,早靖边陲,同膺懋赏。”词语解释:惊赏 拼音:jīng shǎng
惊奇赞赏。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暨氏女野花诗》:“ 暨氏 女子,十岁能诗,人令赋野花诗……观者虽加惊赏,而知其后不保贞素,竟更数夫流落而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癸未丙戌会元》:“是年録文,大半出 王 手笔,其父子最相知信,自谓此録,冠絶前后,乃子必惊赏无疑。”词语解释:劝赏 拼音:quàn shǎng
(1).乐于行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 杜预 注:“乐行赏而惮用刑。”《吴子·料敌》:“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刑,此坚陈之士,可以持久。”
(2).奖赏。《尉缭子·兵教上》:“凡明刑罚,正劝赏,必在乎兵教之法。” 唐 韩愈 《上宰相书》:“此所谓劝赏不必徧加乎天下,而天下从焉者也。”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四札子》:“方今戎马侵扰,而误恩若加於人,深虑名器不重,劝赏不实,何以厌服公议?”词语解释:情赏 拼音:qíng shǎng
赏玩的情意。《梁书·徐勉传》:“中年聊於东田间营小园者,非在播艺以要利入,正欲穿池种树,少寄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