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幽赜 拼音:yōu zé
幽深精微。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妙诗申篤好,清义贯幽賾。”《周书·儒林传赞》:“至於天官、律历、阴阳、纬候,流略所载,释老之典,靡不博综,穷其幽賾。”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賾。”词语解释:探赜 拼音:tàn zé
探索奥秘。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应变知微,探賾赏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尝欲求善笛而问之未暇,当有因余言而探賾者,律庶乎復显矣。”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三復探賾,统归於浑成。” 清 顾炎武 《赠萧文学企昭》诗:“晚得逢 萧君 ,探賾穷 鲁 汲 。”参见“ 探賾索隐 ”。
词语解释:探赜索隐 拼音:tàn zé suǒ yǐn
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探谓窥探求取,賾谓幽深难见。卜筮则能闚探幽昧之理,故云探賾也。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乡人有 董彦兴 者……其探賾索隐,穷神知化,虽 眭孟 、 京房 ,无以过也。” 唐 杨炯 《薛振行状》:“探賾索隐,极深研几。” 刘师培 《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惟羣治之进,礼俗之源,探賾索隐,鲜有专家。”词语解释:至赜 拼音:zhì zé
极其深奥微妙。亦指极深奥微妙的道理。《易·繫辞上》:“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恶也。”《后汉书·崔駰传》:“竫潜思於至賾兮,骋六经之奥府。” 李贤 注:“賾,深也。” 元 耶律楚材 《德新先生惠然见寄佳制二十韵和而谢之》:“著述归至賾,议论探深源。”一说:賾,杂;至賾,指极其复杂的事物。见 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卷五。词语解释:钩赜 拼音:gōu zé
亦作“钩賾”。 探求隐微。亦谓探索。 唐 无名氏 《隋炀帝海山记》卷上:“然而性偏忍,阴默疑忌,好用鉤賾人情深浅焉。”词语解释:讨赜 拼音:tǎo zé
讨究隐微。 唐 岑参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诗:“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賾。”词语解释:秘赜 拼音:mì zé
谓隐秘幽深之道。 唐 皎然 《苕溪草堂新营弥觉境胜简潘丞述汤评事衡四十三韵》:“ 潘生 入空门,祖师传祕賾。”词语解释:冥赜 拼音:míng zé
指深奥的义理。《后汉书·方术传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 箕子 之术, 师旷 之书,纬候之部,鈐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 南朝 梁 王僧孺 《〈临海伏府君集〉序》:“而君莫不徧探冥賾,具閲局检。”《魏书·律历志上》:“然则制物成法,故冥賾可寻,推变有因,而化生以验。”词语解释:阐幽探赜 拼音:chǎn yōu tàn zé
阐明和探讨深奥精微的道理。 明 唐顺之 《吴孺人挽诗》序:“岂史主于纪大而畧小,诗主于阐幽探賾,其为教一而其为体则异耶。”词语解释:几赜 拼音:jǐ zé
几微幽深。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辩究空微,思探几賾。”词语解释:广赜 拼音:guǎng zé
广泛深沉。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五章:“其情趣是比较的广赜的,特别在叙事诗方面。”词语解释:庞赜 拼音:páng zé
博杂。 清 徐芳 《〈书影〉序》:“ 王充 著《论衡》十餘万言, 蔡中郎 至祕之帐中,辨析虽详,而庞賾不免。”词语解释:浩赜 拼音:hào zé
广博深奥。 清 顾炎武 《吕氏〈千字文〉序》:“吾读 史游 《急就篇》,博之於名物制度,浩賾而不可穷。”词语解释:殽赜 拼音:yáo zé
庞杂而深奥。 清 谭嗣同 《仁学》一:“ 英 士 韦廉臣 著《古教汇参》,杂陈东西古今之教,至为殽賾,有极精微者,亦有荒诞不可究詰者。”词语解释:深赜 拼音:shēn zé
深奥精微。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賾也。他界復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词语解释:微赜 拼音:wēi zé
指事理的微妙幽深之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玉质金相,春明秋洁,絶出羣言,探入微賾,先生之文若是已。”词语解释:繁赜 拼音:fán zé
复杂深奥。 清 龚自珍 《在礼曹日与堂上官论事书》:“祠祭司典礼最为重大,应行纂入者,较三司繁賾数倍。”《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编造中国新语凡例》:“其餘发挥较深之学理,及繁賾之事物,本为近世界之新学理新事物。” 梁启超 《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 达尔文 引此等证据甚多。使人知事物与事物相关联之间,其原因极繁賾, 达氏 之眼光可谓伟大矣。”词语解释:穷赜 拼音:qióng zé
谓穷究深奥的道理。 晋 潘尼 《释奠颂》:“探幽穷賾,温故知新。”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春分已后日入赤道内,秋分已后日出赤道外,二分日行赤道,故南北皆无景也,其制作穷賾如此。”词语解释:纤赜 拼音:xiān zé
精细深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经之纤賾而难明者,莫大於小学。”词语解释:奥赜 拼音:ào zé
指精微的义蕴。《陈书·袁宪传》:“二贤虽穷奥賾,得无惮此后生耶!”《旧唐书·方伎传·一行》:“ 崇 大惊,因与 一行 谈其奥賾,甚嗟伏之。” 宋 沉洵 《〈韵语阳秋〉序》:“振六义於古诗既亡之后,发奥賾於 灵均 未覩之先。” 清 方苞 《答申谦居书》:“ 欧阳永叔 粗见诸经之大意,而未通其奥賾。”词语解释:研赜 拼音:yán zé
研究精深。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张白》:“﹝ 白 ﹞遂辟穀不食,以养气全神为事,道家之书,无不研賾。”词语解释:玄赜 拼音:xuán zé
幽微深奥。《晋书·葛洪传》:“ 洪 博闻深洽, 江 左絶伦。著述篇章富於 班 马 ,又精辩玄賾,析理入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劭 、 王薈 共诣 宣武 ” 刘孝标 注引《劭荟别传》:“﹝ 劭 ﹞清贵简素,研味玄賾,大司马 桓温 称为凤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