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躐趿 拼音:liè tā
践踏。 明 李梦阳 《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诗:“踉蹌战士骨,躐趿将军韔。”词语解释:踏趿 拼音:tà tā
(1).形容不振作,不顺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艺绝》:“其人曰:‘卜事甚切,先生岂误乎?’ 钱 (术士 钱知微 )云:‘请为韵语曰:两头点土,中心虚悬。人足踏趿,不肯下钱。’其人本意卖 天津桥 紿之,其精如此。”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俗语以事之不振者为踏趿, 唐 人已有此语。”
(2).迟缓貌。 清 胡文英 《吴下方言考》卷十一:“踏趿。延缓貌。 吴中 谓人作事迟缓曰踏趿。” 石灵 《捕蝗者》:“那水牛被拉着,仰起了嘴,浑身是稀薄的泥泞,甩着尾巴,踏趿着走过来。”词语解释:搭趿 拼音:dā tā
下垂貌。《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 素姐 坐在一把椅上,逐件吩咐。 狄希陈 低着头,搭趿着眼,侧着耳朵,端端正正的听。”词语解释:翕趿 拼音:xī tā
鸟群飞前后相接貌。 明 唐顺之 《雁训》:“神 頡 作书,实始鸟跡,而雁以字称焉。观其队矫朋騫,翕趿纠纷,一纵一横,乍合乍分。”词语解释:塌趿 拼音:tā tā
方言。形容目闭失神之貌。《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卧榻中,睡着一个病夫,塌趿着两隻眼,咭咭咕咕。”《醒世姻缘传》第七回:“那猫不怎么样,塌趿着眼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