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跂跂 拼音:qí qí
(1).虫爬行貌。跂,通“ 蚑 ”。《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颜师古 注:“跂跂,行貌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一日昧爽,小龙者出连纲之舟尾,有柁工之妇不识也,谓是蜥蜴。拨置之,则跂跂又缘柁而上。” 清 乐钧 《耳食录二编·文寿》:“蜥蜴见履,若甚怒,跃下嚙履,裂之,跂跂缘壁间。”
(2).比喻摸索前行。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序》:“万百亿千缝掖俊民,跂跂脉脉而望,篝灯而求明,囊萤而自珍。”
(3).行进平缓貌。跂,通“ 伎 ”。《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毛 传“伎伎,舒貌。谓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 唐 陆德明 释文:“伎,本亦作‘跂’。” 元 李好文 《感志赋》:“鹿之斯奔兮,其足跂跂。”词语解释:踶跂 拼音:dì qí
用尽心力,勉力行之的样子。《庄子·马蹄》:“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蹩躠、踶跂,皆用心为仁义之貌。” 元 卢挚 《与姚江村先生书》:“篤好古道者,莫不踶跂振跃,操觚挈牘,咀英蘤,潄芳润,以求理义之指归。”词语解释:踊跂 拼音:yǒng qí
耸起身;踮起脚。 宋 梅尧臣 《正仲见赠依韵和答》:“青天挂虹霓,踊跂不可擥。”词语解释:延跂 拼音:yán qí
见“ 延颈企踵 ”。
词语解释:延颈企踵 拼音:yán jǐng qǐ zhǒng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嚮,喁喁如也。”《后汉书·窦武传》:“於是天下雄俊知其风旨,莫不延颈企踵,思奋其智力。”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日与吏民延颈企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亦作“ 延颈跂踵 ”。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奈何都民朝夕思念,燃顶炼臂,延颈跂踵,以望御车之尘也?”亦省作“ 延企 ”、“ 延跂 ”。 三国 魏 曹植 《闲居赋》:“登高丘以延企,时薄暮而起余。” 唐 柳宗元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表》:“伏惟陛下小谦让之节,安延企之情。” 宋 王安石 《回贺冬启三》:“延跂台华,弥增善颂。”《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江天在望,延跂为劳。”词语解释:县跂 拼音:xiàn qí
悬挂于高处而令人仰慕。《庄子·马蹄》:“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 成玄英 疏:“高县仁义,令企慕以慰心灵。”词语解释:蔚跂 拼音:wèi qí
雄浑多姿。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见 临潁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 清 钮琇 《觚賸·逸老堂对》:“词既悲壮,书復蔚跂。”词语解释:利跂 拼音:lì qí
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 离 ”。《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 杨倞 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於物而跂足也。” 王先谦 集解:“ 郝懿行 曰:利与离同, 杨 説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 梁启雄 《荀子简释》。词语解释:蝭跂 拼音:tí qí
自持貌。《庄子·天道》“而状义然” 晋 郭象 注:“蝭跂自持之貌。” 成玄英 疏:“蝭跂骄豪,实乖典礼,而修饰容状,自然合宜也。”词语解释:踦跂 拼音:qī qí
行走困难貌。《国语·鲁语下》:“我先君 襄公 ,不敢寧处,使 叔孙豹 发帅敝赋,踦跂毕行,无有处人,以从军吏,次於 雍渝 。” 韦昭 注:“踦跂,跘蹇也。”
蜷曲貌。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且人道甚恶,惟曲为先。在心为贼,在口为愆,在肩为僂,在膝为挛。戚施踦跂,匍匐拘拳。古皆斥远,莫致於前。”集注引 任渊 曰:“踦,曲也。跂,有 跂踵国 ,其人行,脚跟不着地。上举綺切。下丘弭切。”词语解释:蹇跂 拼音:jiǎn qí
谓曲足举踵。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此马……是必主者不知,俾杂駑辈,槽栈陷败,粪秽狼籍,刷涤不时,芻秣不适,蹄啮蹂奋,蹇跂唐突。”词语解释:遐跂 拼音:xiá qí
遥加仰慕。跂,通“ 企 ”。 唐 穆员 《为留守贾尚书祭颜太师文》:“昔者仰挹重名,遐跂明德,邈焉当代。”词语解释:长跂 拼音:cháng qí
见“ 长踦 ”。
词语解释:长踦 拼音:cháng qī
亦作“ 长蚑 ”。亦作“ 长跂 ”。 蟏蛸的别名。《尔雅·释虫》:“蠨蛸,长踦。” 郭璞 注:“小鼅鼄长脚者,俗呼为喜子。”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长蚑,蠨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蚑。” 唐 元稹 《蜘蛛》诗:“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长跂》:“长跂,蠨蛸也。身小足长,故谓长跂。”词语解释:闉跂 拼音:yīn qí
谓脚蜷曲,脚尖点地而行。《庄子·德充符》:“ 闉跂支离无脤 説 卫灵公 , 灵公 説之。” 成玄英 疏:“闉,曲也。谓挛曲企踵而行。”词语解释:悚跂 拼音:sǒng qí
见“ 悚企 ”。
词语解释:悚企 拼音:sǒng qǐ
亦作“ 悚跂 ”。 引颈举踵而望。形容殷切盼望。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利加于时,名垂于将来,踊跃悚企,倾刻以冀。” 宋 秦观 《代贺提刑启》:“士林承命以欣愉,属部望风而悚跂。”词语解释:离跂 拼音:lí qí
踮起脚跟。形容用力的样子。《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 成玄英 疏:“离跂,用力貌也。圣迹为害物之具,而儒、墨方復攘臂分外,用力於桎梏之间,执迹封教,救当世之弊。”《淮南子·俶真训》:“於是万民乃始慲觟离跂,各欲行其知伪,以求凿枘於世,而错择名利。”一说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参见“ 利跂 ”。
词语解释:利跂 拼音:lì qí
谓离世独立,超出凡俗。利,通“ 离 ”。《荀子·非十二子》:“忍情性,綦谿利跂。” 杨倞 注:“利与离同。离跂,违俗自絜之貌,谓离於物而跂足也。” 王先谦 集解:“ 郝懿行 曰:利与离同, 杨 説是也。离世独立,故曰离跂。”一说,跂同歧。“利歧”谓不循正途而贪歧途。见 梁启雄 《荀子简释》。词语解释:翘跂 拼音:qiào qí
同“ 翘企 ”。 宋 朱熹 《与颜提举札子》:“窃与一郡官吏军民同切翘跂,以俟嘉命。” 明 归有光 《上高阁老书》:“天子新即位,进用二三大臣,而明公为首,天下莫不翘跂以望明公。”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南国贤书,翘跂久矣。”词语解释:瞻跂 拼音:zhān qí
见“ 瞻企 ”。
词语解释:瞻企 拼音:zhān qǐ
亦作“ 瞻跂 ”。 盼望;仰望。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瞻企勒恋,守以委重。” 明 李东阳 《修建广平府庙学记》:“然则学必有庙,自昔而然。而以祭为教者,亦恶可徒有其诚而无瞻企对越之地哉?” 明 归有光 《与徐子言》:“会晤未卜,不胜瞻跂。” 清 吴嘉宾 《上林少穆先生》:“盖公为国之公诚,自处之高旷,经济宏富,道德渊深,后学须瞻跂之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