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曷入声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bá 曷韵

跋 bá
〈动〉
  • (形声。从足,犮(bó)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 同本义
  •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左传·成公十三年》
  •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 大夫跋涉,我心则怃。——《诗·鄘风 ·载驰》
  • 又如:跋援(犹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 扭转
  •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 又如:跋马(勒紧马绳,使马回转)
  • 踏,踩
  •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脚跟)
  • 见“跋扈”
〈名〉
  • 火炬,火把 。如:跋烛(快要点完的蜡烛)
  • 通“茇”。 [草烛的]根部。泛指东西的底下部
  • 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礼记·曲礼上》
  • 烛尽见跋。——《聊斋志异·邵女》
  • 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 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梦溪笔谈》
  •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撥切,音魃。 (曷韵)
  • 《說文》蹎跋也。《玉篇》跋𨇨,行貌。《詩·鄘風》大夫跋涉。《傳》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釋文》韓詩云:不由蹊遂而涉曰跋。
  • 又《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跋,躐也。
  • 又《類篇》本也。《禮·曲禮》燭不見跋。《註》跋,本也。《疏》本,把處也。
  • 又《前漢·揚雄傳》跋犀犛。《註》張晏曰:跋,躡也。師古曰:反戾也。
  • 又《後漢·崔駰傳》黎共奮以跋扈兮。《註》跋扈,强梁也。
  • 又《篇海》足後爲跋。故書文字後曰跋。
  • 又姓。《五代名畫補遺》跋異,汧陽人。
  • 又《集韻》《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 (曷韵)
  • 義同。
  • 又《集韻》博蓋切,音貝。 (泰韵)
  • 與䟺同。詳䟺字註。
  • 又《韻補》叶蒲麥切。 (陌韵)
  • 《蘇軾·趙康靖公𥓓銘》遂授以政,歷佐三葉。濟于艱難,不疐不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