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跗萼跗萼载韡跗蹠跗面跗注   
跗鄂跗蹋跗骨跗萼连晖跗萼联芳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词语解释:跗鄂  拼音:fū è
见“ 跗萼 ”。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词语解释:跗萼载韡  拼音:fū è zǎi wěi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郑玄 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 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唐 萧颖士 《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蕚载韡。”参见“ 跗萼 ”。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词语解释:跗蹋  拼音:fū tà
以足踏地;以足顿地。舞蹈的一种姿势。《文选·傅毅〈舞赋〉》:“及至回身还入,迫於急节,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李周翰 注:“跗蹋,足蹋地也……舞之势也。”
词语解释:跗蹠  拼音:fū zhí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
词语解释:跗骨  拼音:fū gǔ
蹠骨和胫骨之间的骨,构成脚跟和脚面的一部分,由七块小骨组成。(图见〖骨骼〗)
词语解释:跗面  拼音:fū miàn
脚面。
词语解释:跗萼连晖  拼音:fū è lián huī
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周书·李贤传赞》:“遂得任兼文武,声彰内外,位高望重,光国荣家,跗蕚连暉,椒聊繁衍,冠冕之盛,当时莫比焉。”参见“ 跗萼 ”。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
词语解释:跗注  拼音:fū zhù
古代的一种军服。《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子 使 工尹襄 问之以弓,曰:‘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 杜预 注:“跗注,戎服。若袴而属於跗,与袴连。”《国语·晋语六》:“ 鄢 之战, 郤至 以韎韦之跗注,三逐 楚平王 卒。” 韦昭 注:“跗注,兵服。自要以下,注於跗。”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 华不注 ,‘不’音‘跗’。跗注,戎服,山形似之,故以为名也。”
词语解释:跗萼联芳  拼音:fū è lián fāng
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唐 王维 《谢弟缙新授左散骑常侍状》:“不材之木,跗萼联芳。断行之雁,飞鸣接翼。”参见“ 跗萼 ”。
词语解释:跗萼  拼音:fū è
亦作“ 跗蕚 ”。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书·赵郡王琛清河王岳传论》:“ 赵郡 以跗蕚之亲,当顾命之重,高揖则宗社易危,去恶则人神俱泰。”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欣跗萼之有序,庆宗社之弥隆。” 宋 曾巩 《喜二弟侍亲将至》诗:“鸿雁峨峨并羽仪,棠棣韡韡联跗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