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跛鳖 拼音:bǒ biē
(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词语解释:跛脚 拼音:bǒ jiǎo
(1).瘸腿。亦指瘸腿的人。《花月痕》第五一回:“此时跛脚已生一男一女,都出来叩见。”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 婵娟 :](捧腹憨笑)呵哈哈哈……跛脚公子,真是受罪!真是受罪!”
(2).蹩脚。比喻尴尬、差劲。 王统照 《旗手》:“然而他们所希望按时而行的大动物却弄得十分跛脚,一天会没有一次客车。”词语解释:跛子 拼音:bǒ zǐ
跛脚的人,瘸子。 宋 刘克庄 《最高楼》词:“补还瞎子重开卷,放教跛子出看花。”《平妖传》第五回:“当初七国时 孙臏 军师, 唐 朝 娄师德 丞相,也都是个跛子。” 沙汀 《丁跛公》:“这父亲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跛子,拐了右腿,走起路来脑袋一点一点的。”词语解释:跛牂 拼音:bǒ zāng
跛足的母羊。《韩非子·五蠹》:“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 宋 陈师道 《春酬应物》诗:“众手挽跛牂,拟度驊騮前。”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跛牂任践踏,野燎当祛禳。”词语解释:跛倚 拼音:bǒ yǐ
(1).站立歪斜不正,倚靠于物。指不端庄的样子。《礼记·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 郑玄 注:“偏任为跛,依物为倚。” 孔颖达 疏:“以其事久,有司倦怠,故皆偏跛邪倚於物。” 宋 叶适 《黄端明谥简肃议》:“故兵部尚书 端明殿 学士 黄公 之状,言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元 杨刚中 《俨思斋铭》:“跛倚踞欹,必弛于中。” 明 归有光 《书沉母贞节传后》:“母生平未尝跛倚,不妄言笑。”
(2).偏向于某一方。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其间荐绅道执事介然立朝,无所跛倚,甚盛,甚盛!”词语解释:跛躄 拼音:bǒ bì
亦作“ 跛躃 ”。
(1).两足不能行。《礼记·王制》:“瘖聋、跛躃、断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 孔颖达 疏:“跛躃谓足不能行。” 陆德明 释文:“躄,两足不能行也。” 汉 焦赣 《易林·井之蒙》:“跛躃难步,迟不及舍。” 宋 朱熹 《行宫便殿奏札二》:“何必使之勉彊盲聋、扶曳、跛躄,以污近侍之列而为盛世之羞哉!”《醒世姻缘传》第三七回:“愚夫择配论田庄,计量牛羊合囷仓;那怕喑聋兼跛躄,只图首饰与衣裳。”
(2).比喻困顿,无所作为。 明 叶宪祖 《易水寒》第一折:“羞杀我老马虺隤,那盗狗共鸣鸡,都碌碌因人跛躄。”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鵾鹏跛躃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词语解释:跛足 拼音:bǒ zú
(1).瘸腿。 汉 焦赣 《易林·既济之益》:“跛足息肩,有所忌难。”《新唐书·王思礼传》:“ 思礼 坠马,蹇甚。 翰 ( 哥舒翰 )谓监军 李大宜 曰:‘ 思礼 跛足,尚欲何之?’俄加 金城郡 太守。”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江湖巨盗》:“ 嘉靖 甲辰,有方士居 万安 太平寺 中,短髮束铁圈,跛足执拐以行。”
(2).特指 战国 赵 平原君 邻家一跛人。其人蹒跚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见而笑之。跛者及 平原君 门客怒, 平原君 终斩美人以谢。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明 冯梦龙 《女丈夫·越府献策》:“倘有豪杰,我自能识认,正是跛足原堪笑,重瞳我自明。”词语解释:跛驴 拼音:bǒ lǘ
瘸腿的驴子。常比喻平庸驽钝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欲戢劲翮於鷦鷯之羣,藏逸跡於跛驴之伍。” 唐 柳宗元 《答问》:“且夫白羲騄耳之得康庄也,逐奔星,先飘风,而跛驴不出泥滓。” 章炳麟 《五无论》:“呜呼!人生之智无涯,而事为空间、时间所限,今日欲飞跃以至五无,未可得也,还以随顺有边为初阶,所谓跛驴之行。夫欲不为跛驴而不得者,此人类所以愈可哀也!”词语解释:跛蹩 拼音:bǒ bié
(1).跛行。 宋 邹浩 《秋蝇》诗:“敺除付疲兵,祇足增跛蹩。”
(2).指驽马。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足土苟不离,都卢等跛蹩。”词语解释:跛曳 拼音:bǒ yè
跛足曳行。 汉 焦赣 《易林·剥之萃》:“脛足跛曳,不可以行。”《宋史·道学传三·朱熹》:“ 周必大 言 熹 上殿之日,足疾未瘳,勉强登对。上曰:‘朕亦见其跛曳。’”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试院鹤啄封》:“ 幼良 因臀疮,未即发,犹跛曳同游院前。”词语解释:跛奚 拼音:bǒ xī
跛足奴。 宋 黄庭坚 《跛奚移文》:“女弟 阿通 ,归 李安诗 ,为置婢无所得,迺得跛奚,蹣跚离疏,不利走趋。” 明 杨基 《赠跛奚》诗:“人笑跛奚蹩,我爱跛奚跛。”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禁缠足表》:“从此 山谷 跛奚,皆助诗人之兴; 欧阳 赤脚,亦供高士之求。”词语解释:跛蹶 拼音:bǒ jué
失足跌倒。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萃》:“蜱蜉戴盆,不能上山,脚推跛蹶,顿伤其颜。”词语解释:跛蹇 拼音:bǒ jiǎn
(1).瘸腿。《庄子·达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於聋盲跛蹇,而比於人数,亦幸矣。”《淮南子·览冥训》“走兽废脚” 汉 高诱 注:“废脚,跛蹇也。”《汉书·韩安国传》“ 安国 行丞相事,引堕车,蹇”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为天子导引,而堕车跛蹇也。”
(2).一瘸一拐地走。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毁禁邪神》:“数日,跛蹇而返。”
(3).指驽钝之马。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汗血驱放而垂耳,跛蹇驰骋於鑾轩。”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审良乐之颜眄,不令跛蹇厕騏騄。”词语解释:跛击 拼音:bǒ jī
见“ 跛覡 ”。
词语解释:跛觋 拼音:bǒ xí
亦作“ 跛击 ”。 指男巫。《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击之事也。” 杨倞 注:“击读为覡,男巫也。古者以废疾之人主卜筮巫祝之事,故曰傴巫跛覡。” 梁启雄 释:“击,疑借为覡。” 章炳麟 《訄书·明独》:“入傴巫跛击之室,则行者独矣。”词语解释:跛夫 拼音:bǒ fū
(1).瘸腿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居编户之列,而望卿相之子孙,是以跛夫之欲及 楼季 也。”
(2).指 春秋 时 晋 大夫 郤克 。 克 足跛,故称。 克 出使之 齐 , 齐顷公 帷妇人使观之, 克 登阶,妇人笑之。 克 后败 齐 师于 鞌 。事见《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魏绛》:“ 晋 有跛夫,好兵而愎,以一笑故,几亡人国。”词语解释:跛匡 拼音:bǒ kuāng
残废的人。《荀子·正论》:“今世俗之为説者,以 桀 紂 为有天下而臣 汤 武 ,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犹傴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 杨倞 注:“匡读为尩,废疾之人。”词语解释:跛觋 拼音:bǒ xí
亦作“ 跛击 ”。 指男巫。《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傴巫跛击之事也。” 杨倞 注:“击读为覡,男巫也。古者以废疾之人主卜筮巫祝之事,故曰傴巫跛覡。” 梁启雄 释:“击,疑借为覡。” 章炳麟 《訄书·明独》:“入傴巫跛击之室,则行者独矣。”词语解释:跛行 拼音:bǒ xíng
一瘸一拐地走。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病早愈,但在 北平 又被倒下之木板在脚上打了一下,跛行数日,而现在又已全愈,请勿念。”词语解释:跛跨 拼音:bǒ kuà
跛脚,瘸腿。《敦煌变文集·鷰子赋》:“鷰子既称坠翮,雀儿今亦跛跨,两家损处,彼此相亚。”词语解释:跛足从事 拼音:bǒ zú cóng shì
鳖的别称。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输芒之蟹,孕珠之蠃,文身合氏之子,跛足从事之徒,街填巷委,与士仝多。”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鳖》:“《事物原始》:‘鳖,一名甲鱼。’ 王十朋 赋云,鳖称跛足从事。”词语解释:跛瘫 拼音:bǒ tān
脚偏废不能行走。 清 陈广逊 《跛瘫行》:“即事足垂戒,用赋跛瘫诗。”词语解释:跛立 拼音:bǒ lì
站立时重心偏在一足上。《宋史·乐志八》:“钦想颂堂,跛立以慕。” 清 陈确 《先世遗事纪略·祖理川公》:“公居常必正衣冠,不跛立,不倚坐,不径不趋,不谈闺閫,不附有势。”词语解释:跛眇 拼音:bǒ miǎo
(1).足跛与眼盲。《北史·胡叟传》:“见其二妾,并年衰跛眇,衣布穿弊。”
(2).泛指有残疾的。 清 谢元淮 《鹾言》诗:“银钱布无数,佣僱到跛眇。”词语解释:跛踦 拼音:bǒ qī
行步不稳貌。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复》:“跛踦相随,日暮牛罢,陵迟后旅,失利亡雌。” 明 唐顺之 《与与槐谢翰林书》:“每遇人事迎送繁扰,跛踦从事则不免仍有厌心耳。” 清 魏禧 《姜贞毅先生传》:“每阴雨,公股足骨发痛,步趾微跛踦。”词语解释: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荀子·修身》:“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淮南子·说林训》:“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唐 刘禹锡 《何卜赋》:“络首縻足兮,驥不能踰跬;前无所阻兮,跛鳖千里。”参见“ 跛鳖 ”。
词语解释:跛鳖 拼音:bǒ biē
(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词语解释:跛罗盖 拼音:bǒ luó gài
方言。膝盖。《醒世姻缘传》第十回:“ 高氏 正説着这个,忽道:‘这话长着哩,隔着层夏布裤子,垫的跛罗盖子慌!我起来説罢!’”词语解释:跛踬 拼音:bǒ zhì
犹跛蹶。 汉 焦赣 《易林·渐之巽》:“跛躓未起,失利后市,不得鹿子。”词语解释:跛鳖千里 拼音:bǒ biē qiān lǐ
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地。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荀子·修身》:“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淮南子·说林训》:“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唐 刘禹锡 《何卜赋》:“络首縻足兮,驥不能踰跬;前无所阻兮,跛鳖千里。”参见“ 跛鳖 ”。
词语解释:跛鳖 拼音:bǒ biē
(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诗:“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