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萧韵 平声 啸 韵 去声 徒吊切,音调。行貌。 跳拼音:
 tiào 属 萧韵,另见啸 韵
 
 
跳 tiào〈动〉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同本义跳,…一曰跃也。——《说文》特跳此者。——《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跳往助之。——《列子·汤问》狂生跳掷叫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又如:跳蹋(由生气或着急而顿足);跳索(杂技中的一种绳技);跳鳞(跳出水面的鱼);跳踯(上下跳跃)越过障碍 。如:跳墙;跳过篱笆;跳读(跳越章节读书);跳墙蓦圈(指偷盗的行为);跳门限(另换门庭);跳河(越过河;投河)内动;一起一伏地跳 。如:心跳;眼皮跳;跳跃(跳动);跳踉(跳跃;跳动);跳峦(喻指起伏的山峦);跳萧(扑腾,跳动)上冒;冒出 。如:跳显(显露;显示);跳浪(冲动,激动);跳蹙(形容水势汹涌奔腾);跳波(翻腾的波浪);跳沫(飞沫);跳花(溅起来的水花);跳石(矗出水面的石头)通“逃”。逃走汉王跳。——《史记·高祖纪》又如:跳驱(疾速奔驰);跳追(疾速追逐);跳攻(快速奔袭) 康熙字典跳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𠀤音迢。 《說文》蹶也。一曰躍也。《博雅》上也。《釋名》條也,如草木枝條務上行也。《莊子·逍遙遊》東西跳梁。《史記·司馬相如傳》馳波跳沫。《王褒·洞簫賦》跳然復出。《類篇》或作𨃜。又《集韻》徒刀切,音陶。 與逃通。《前漢·高帝紀》漢王跳。《註》如淳曰:音逃。謂走也。又徒了切,音窕。 《類篇》挑戰。又徒弔切,音調。 行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