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zhòng,轻重][zhǒng,种子][详注1][详注2][冲着][详注3][迅速]


注1:茸 音冗。草生貌。《前汉·司马相如传》丛以茏茸。《师古注》聚貌。
注2:蛩 音拱。虫名,百足也。《尔雅·注疏》蚰𧍢,江东人呼蛩。音巩。
注3:筩 音勇。箭室。《左传·昭十三年》司铎射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注》冰,箭筩盖,可以取饮。
[gòng,供设,名词][详注1][fèng,隙也][zhòng,厚也][zhòng,种植][zòng,放纵][详注2][fèng][冲着][详注3][音葑《书·蔡仲之命》往即乃封。徐邈读。]徿[méng]


注1:从 仆从。《说文》随行也。《诗·齐风》其从如云。《论语》从我者,其由与。又《韵会》从天子曰法从,侍从。《书·囧命》其侍御仆从。《前汉·扬雄传》赵昭仪,每上甘泉常法从。《注》师古曰:以法言当从耳。一曰从,法驾也。《后汉·百官志》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尔雅·释亲》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释名》从祖父母,言从己亲祖别而下也,亦言随从己祖以为名也。 又《集韵》子用切。与纵同。《礼·曲礼》欲不可从。《论语》从之纯如也。
注2:雍 《广韵》九州名。雍,拥也。东崤,西汉,南裔,北居庸,四山之所拥翳也。《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释文》雍,于用切。○按尔雅释地作雍。又《韵会》国名。《左传·僖二十四年》郜雍曹滕。《注》雍国,在河内山阳县。《释文》雍,于用反。
注3:恐 《广韵》区用切《集韵》《韵会》《正韵》欺用切。疑也,虑也,亿度也。今省作迅。俗从几,误。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zhǒng 肿韵

踵 zhǒng
〈动〉
  •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 同本义
  • 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说文》
  • 踵二皇之遐武。——张衡《东京赋》
  • 踵见仲尼。——《庄子·德充符》
  • 有司靡踵。——《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
  • 踵,迹也。——《后汉书·皇后纪》注
  • 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六韬·均兵》
  • ,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 又如:踵呼(追随呐喊)
  • 跟随
  • 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汉书·武帝纪》
  • 又如:踵至(接踵而来);踵蹑(相继;接连)
  • 至;亲到
  • 远近闻知,俱踵其门观看。——《包公案》
  • 又如:踵谢(亲自登门道谢);踵门(登门;亲到其门)
  • 继承
  • 迎新在此岁,惟恐踵前迹。——柳宗元《田家》
  • 又如:踵古(沿袭古代);踵迹(犹继承);踵美(谓继承前人的功业、美德);踵袭(犹沿袭);踵续(连续不断)
〈名〉
  • 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 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释名》
  • 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 去一以为踵围。——《考工记·輈人》。注:“后承轸者也。”
  • 踵狭而舌广。——《诗·苍伯》笺
  • 踵门而告文王。——《孟子》
  •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举踵(抬起脚后跟);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触到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踵踵(来往频繁的样子);接踵(踵趾前后相接);踵头肘见(鞋跟破裂,衣破裂而使手臂露了出来,形容贫穷者衣着破烂)
  • 指鞋后跟 。如: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𠀤音腫。 (肿韵)
  • 《說文》追也。一曰往來之貌。《釋名》踵,鍾也。鍾,聚也。上體之所鍾聚也。《玉篇》足後。《集韻》本作𣦟。《禮·曲禮》車輪曳踵。《疏》踵,脚後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吳踵楚。《註》躡楚踵跡。《莊子·讓王篇》納履而踵決。《淮南子·地形訓》北有跂踵民。《註》跂踵,踵不至地,以五指行。
  • 又《孟子》踵門而告文公。《趙岐註》踵,至也。
  • 又因也。《前漢·𠛬法志》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註》踵,因也。
  • 又接也。《前漢·霍去病傳》踵軍數十萬。《註》踵,接也。
  • 又頻也。《莊子·德充符》踵見仲尼。《註》踵,頻也。
  • 又繼也。《屈原·離騷》及前王之踵武。《註》踵,繼也。
  • 又《集韻》朱用切,音種。 (宋韵)
  • 躘踵,不能行貌。或作偅。跂字原从足从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