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躐等躐阶躐窃躐次躐用躐升躐席躐趿
躐登躐学躐缨躐玷躐官躐取躐跻躐行
躐进躐拜躐级躐冒躐居躐径躐除躐迁

词语解释:躐等  拼音:liè děng
逾越等级;不按次序。《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孔颖达 疏:“踰越等差。” 宋 沉括 《谢知制诰表》:“如臣之比,盖不出庶寮之间;量力而共,詎敢蒙躐等之进。” 郭沫若 《我的学生时代》:“学问是严整的一套,你不能够躐等,也不能够中断。”
词语解释:躐登  拼音:liè dēng
谓越级登迁。《宋史·陈桷传》:“当 秦檜 用事……士之夤缘攀附者,无不躐登显要。”
词语解释:躐进  拼音:liè jìn
越次擢升。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后辈躐进至大官者相望,公顾处百僚底,自若也。”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毛纪》:“ 费文宪 復起, 毛文简 有推让名次疏云:‘…… 宏 学识才猷,过臣甚远,恐不可概以爵钧论也。’庶几可以愧躐进者。”
词语解释:躐阶  拼音:liè jiē
犹躐等。《新唐书·李峤传》:“自帝室中兴,以不慎爵赏为惠,冒级躐阶,朝陞夕改,正闕不给,加以员外。”
词语解释:躐学  拼音:liè xué
《礼记·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后以“躐学”指不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 宋 黄庭坚 《送吴彦归番阳》诗:“诸生厌晚成,躐学要侩駔。”
词语解释:躐拜  拼音:liè bài
谓越级升任。 元 刘一清 《钱塘遗事·严覆试》:“﹝ 贾似道 ﹞自庚申入相之后,躐拜平章。”
词语解释:躐窃  拼音:liè qiè
犹躐取。 明 汤显祖 《论辅臣科臣疏》:“至於言官中贿嘱附势,盛作不忠之事,躐窃富贵者,往往而是。”参见“ 躐取 ”。
词语解释:躐取  拼音:liè qǔ
谓用不正当手段非分获取。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况今居是职者,往往多后生新进,躐取而强处之,人多不服。”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乃自近岁以来,士习浇漓,官方刓缺,钻闚隙竇,巧为躐取之媒;鼓煽朋儔,公肆挤排之术。”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 张孚 敬 桂蕚 ,因得乘间抵隙,逢迎以售其説,而躐取大位。”
词语解释:躐缨  拼音:liè yīng
持理冠带。一种修饰容止的动作。躐,用同“ 擸 ”。《后汉书·崔駰传》:“当其无事,则躐缨整襟,规矩其步。” 李贤 注:“躐,践也。此字宜从‘手’。《广雅》云:‘擸,持也。’言持缨整襟,修其容止。”
词语解释:躐级  拼音:liè jí
越级。 梁启超 《教育政策私议》:“寧减缩中学之期限而使之兼程以进,而决不可放弃中学之程度而使之躐级以求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交之进化》:“而人羣则运动于无形之中,其质点既异于初民之时,而其形式亦早晚无机之界,则躐级而躋,亦非妄想。”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可惜只能缩短分秒,不容你躐级陟登。”
词语解释:躐次  拼音:liè cì
超越次序。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虽至正郎宜皆不听任子弟,唯其能自修饰而越録躐次以至于清显者,乃听。”
词语解释:躐玷  拼音:liè diàn
践污玷辱。《明史·陆粲传》:“礼部尚书 李时 柔和善逢,猾狡多智……諭德 彭泽 夤缘改秩,躐玷清华,皆阴厚於 璁 而阳附於 萼 者也。”
词语解释:躐冒  拼音:liè mào
谓因欺冒而得升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言官回避父兄》:“其躐冒词林,乃近年倖竇,书何不援往年成例,而改 春 为检讨。”
词语解释:躐用  拼音:liè yòng
越级任用。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故事:两制奉册,执政读册,乃躐用先公为奉册官。”《明史·王遴传》:“ 罗秀 本太监 滕祥 奴,贿入禁卫。往岁营僉书,尚书 遴 持正,为所中伤去。未几, 秀 即躐用,物议沸腾。”
词语解释:躐官  拼音:liè guān
越级升任。《明史·宦官传二·李芳》:“初, 世宗 时,匠役 徐杲 以营造躐官工部尚书,修 芦沟桥 ,所侵盗万计。”
词语解释:躐居  拼音:liè jū
跃居。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书》:“儿曹徼时厚幸,并登仕版,而 懋修 又躐居文孙之首,簸扬糠粃,殊为慙汗。”
词语解释:躐升  拼音:liè shēng
亦作“ 躐陞 ”。 谓越级升迁。 宋 沉遘 《文思使郝元规可右骐骥使》:“故朕以尔往领郡事,又躐升使列数等,以重其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逆 贤 擅政时,因 山海关 等处缺马,遂将皇城内官人稍堪办进者,躐陞数百人骑马,每次各进一匹。”
词语解释:躐取  拼音:liè qǔ
谓用不正当手段非分获取。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况今居是职者,往往多后生新进,躐取而强处之,人多不服。”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乃自近岁以来,士习浇漓,官方刓缺,钻闚隙竇,巧为躐取之媒;鼓煽朋儔,公肆挤排之术。”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 张孚 敬 桂蕚 ,因得乘间抵隙,逢迎以售其説,而躐取大位。”
词语解释:躐径  拼音:liè jìng
谓不由正路。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体方贞以居直者,虽诱以封国,犹不违情以趋时焉,安肯躐径以取容乎?”
词语解释:躐席  拼音:liè xí
越前而登席。古人宾席在户西,以西头为下。行礼之时,人各一席,如相离稍远,可以由下而升。若布席稍密,或数人共一席,必须由前乃可得己之座;若不由前,为躐席。《礼记·玉藻》:“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郑玄 注:“升必由下也。”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定公 躐席而起曰:‘趋驾请 颜渊 。’”
词语解释:躐跻  拼音:liè jī
谓越级上升。 宋 陆游 《转太中大夫谢表》:“恩书驰驛,躐躋四品之崇。”《明史·金献民传》:“ 全 等足不履行阵而坐论首功,身不隶公家而躐躋显秩。”《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 章鑑 高铸 尝与 丁大全 同官,倾心附丽,躐躋要途。”
词语解释:躐除  拼音:liè chú
谓越级提升官职。《新唐书·解琬传》:“后自 成都 丞奏事称旨,躐除监察御史,以丧免。”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一》:“姬既入,具言 松寿 谨待礼, 侂胄 大喜,即日躐除太府寺丞。”
词语解释:躐趿  拼音:liè tā
践踏。 明 李梦阳 《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诗:“踉蹌战士骨,躐趿将军韔。”
词语解释:躐行  拼音:liè xíng
殷 代贵族的一种葬礼。谓灵柩经过行(路神)坛,如生时祈求途中安稳。《礼记·檀弓上》:“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 殷 道也。” 郑玄 注:“毁宗,毁庙门之西而出。行神之位在庙门之外。” 孔颖达 疏:“ 殷 人殯於庙,至葬,柩出,毁庙门西边墙而出于大门……二则行神之位在庙门西边,当所毁宗之外。若生时出行,则为坛币告行神,告竟,车躐行坛上而出,使道中安稳如在坛。今嚮毁宗处出,仍得躐此行坛,如生时之出也。故云毁宗躐行,出于大门也。”
超越行列。 唐 马总 《意林·干子》:“势弱于己,则虎步而凌之;势强于己,则躐行而事之。此姦雄之才也,亦且小人。”
词语解释:躐迁  拼音:liè qiān
越级提升。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岁一再奏功,輒躐迁数官。”《明史·方献夫传》:“都给事中 夏言 亦劾 献夫 坏选法……邪回之 彭泽 踰等躐迁太常。”《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故事,宰相以侍郎为之,而无左右丞拜者;学士 王珪 当制,以为言, 升之 於是躐迁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