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星躔 拼音:xīng chán
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词语解释:魁躔 拼音:kuí chán
指北斗星的运行度次。 宋 徐鹿卿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词:“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词语解释:日躔 拼音:rì chán
太阳视运动的度次。《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日躔胃维,月轨青陆。” 吕向 注:“躔,次也。胃,星名。维,畔也……言日次胃星之轨行畔也。”《元史·历志一》:“列宿著於天,为舍二十有八,为度三百六十五有奇。非日躔无以校其度,非列舍无以纪其度。”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冬夏致日春秋致月》:“夫两弦之月道既在二至之度,则日躔必在二分,而四序不忒。”词语解释:斗躔 拼音:dòu chán
指北斗星。躔,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楼方伯》诗:“声价隆方镇,光芒动斗躔。”词语解释:经躔 拼音:jīng chán
日月星辰运行度次,即指其行经的轨迹。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赋》:“惟大火之照临,亦舒阳而惨阴,寒暑将交于时令,经躔必在于天心。”《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司天言:‘太阴当食之既,翼日,皇帝本命,请祷祀之。’帝曰:‘经躔已定,何可祈也!’不许。”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缅甸 国王 莽达拉 谨奏:盛朝统御 中 外,九服承流,如日月经躔,阳春煦物,无有远近,羣乐甄陶。”词语解释:高躔 拼音:gāo chán
指星空。躔,星辰运行的度次。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宿丽潜芒,独行高躔。” 宋 孔文仲 《三阶平则风雨时赋》:“上灿高躔,既色齐而光大,俯呈休验,俾根著之滋丰。”词语解释:月躔 拼音:yuè chán
亦作“ 月邅 ”。
(1).月球行经;月球运行。《吕氏春秋·圜道》:“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与角属,圜道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岁宫乾维,月邅苍陆,长 河 巨 济 ,异源同清,澄波万壑,洁澜千里。”《宋书·鲍照传》作“月躔”。
(2).指月球运行的度次,轨迹。《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日躔最高,居九天第三重,月躔最低,居九天第八重……日月行走,既互有迟疾,躔度又各有高下,行得迟疾高低,上下相值。”词语解释:青躔 拼音:qīng chán
古代指春季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借指司春之神。《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黑帝旋驭,青躔导日。”词语解释:龙躔 拼音:lóng chán
指帝皇颁发的历法。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藩府贺正》:“凤历颁春,龙躔启正。” 明 倪元璐 《皇极门颁历作》诗:“甲历龙躔改,寅宾象魏悬。”词语解释:行躔 拼音:xíng chán
行迹,行踪。 明 邵璨 《香囊记·途叙》:“谁道人离乡贱,宝剑青毡,行囊儘餘沽酒钱,何处卸行躔。”词语解释:顺躔 拼音:shùn chán
顺着轨道运行。 明 刘基 《甘露颂》:“万姓率德,七曜顺躔。”词语解释:跕躔 拼音:dié chán
蹑足而行。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至於熏鑪夜爇,法鼓旦闻,予则跕躔抠衣,躬行顶礼。”词语解释:踆躔 拼音:qūn chán
指运行的轨道。 唐 卢肇 《海潮赋后序》:“虽迷放属之源,终识踆躔之教。”词语解释:榆躔 拼音:yú chán
指白榆星。 明 黄辉 《日重光赋》:“桂闕轮重,榆躔珠紫, 萧丘 千成,龙烛万里。”词语解释:次躔 拼音:cì chán
犹躔次。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宋 苏舜钦 《符瑞》:“及夫政化荡隳,虐戕下民,刑罚炽张,颂声寥寂,则次躔告凶。”词语解释:炎躔 拼音:yán chán
南方星辰运行的度次。 清 查慎行 《谒南海神庙》诗:“ 祝融 分位当炎躔,紫霞红浪上下两摩盪,中有万点风檣竿。”词语解释:廿八躔 拼音:niàn bā chán
指躔次在黄道赤道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宿等星辰。 清 赵翼 《苏州玄妙观登三层楼》诗:“眼廓三千界,胸罗廿八躔。”词语解释:新躔 拼音:xīn chán
日月星辰运行的新轨迹。 清 庄祖谊 《除夕》诗:“春仗先期试綵鞭,斗杓入夜就新躔。”词语解释:灾躔 拼音:zāi chán
亦作“ 灾缠 ”。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偏离原来的轨迹是天象的变异,人间必有灾难,故称。引申指灾祸。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太一词》:“旁垂禎貺,永息灾躔。” 前蜀 杜光庭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销彼灾缠,蠲除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