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躬耕 拼音:gōng gēng
(1).古代帝王亲自率领大臣在籍田举行耕种仪式以劝农。《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汉书·食货志上》:“於是上感 谊 言,始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上躬耕於 兴庆宫 侧,尽三百步。”
(2).亲身从事农业生产。《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阳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飢。” 朱德 《新农村》诗:“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餘心事违。”词语解释:躬行 拼音:gōng xíng
亲身实行。《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史记·滑稽列传》:“ 太公 躬行仁义七十二年。”《明史·宋思颜传》:“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 鲁迅 《彷徨·孤独者》:“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词语解释:躬亲 拼音:gōng qīn
亲自;亲身从事。语本《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躬亲职此于上,而万民听生善于下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逮於 轩辕 ,圣德尤高,而躬亲征伐,至於百战。” 孙中山 《孙文学说》第七章:“君不必事事躬亲。”词语解释:躬稼 拼音:gōng jià
亲身务农。《论语·宪问》:“ 禹 稷 躬稼,而有天下。” 朱熹 集注:“ 禹 平水土暨 稷 播种,身亲稼穡之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 后稷 躬稼, 有虞 亲耕。” 南朝 宋 鲍照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屏跡勤躬稼,衰疾倚芝药。”词语解释:躬自 拼音:gōng zì
自己;亲自。《诗·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於时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羣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凡有统帅之责者,非躬自教练,士卒奚由奋?”词语解释:躬履 拼音:gōng lǚ
亲身履行。《孔丛子·嘉言》:“﹝ 仲尼 ﹞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 孝武皇帝 躬履仁义。”《北史·裴侠传》:“ 侠 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词语解释:躬圭 拼音:gōng guī
古玉器六瑞之一,为伯所执。以人形为饰。《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 郑玄 注:“信当为身,声之误也。身圭、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瑑饰,文有麤縟耳,欲其慎行以保身。圭皆长七寸。” 孙诒让 正义:“信圭盖仅具头身,躬圭则兼琢四枝为别异也。”词语解释:躬率 拼音:gōng lǜ
亦作“躳率”。
(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词语解释:躬桑 拼音:gōng sāng
谓古代后妃亲自采桑以劝蚕事。《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 郑玄 注:“后妃亲採桑,示帅先天下也。”《清史稿·德宗纪一》:“辛未,皇后躬桑。”词语解释:躬身 拼音:gōng shēn
(1).自身;自己。《国语·越语下》:“王若行之,将妨於国家,靡王躬身。” 唐 韩愈 《袁州祭神文》之一:“刺史虽得罪,百姓何辜?宜降疾咎于某躬身,无令鰥寡蒙兹滥罚。”
(2).亲自;亲身。《庄子·在宥》:“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田野 《怒吼了的胶东》:“有时县长也躬身参加这些访问慰劳工作。”
(3).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车驾诣景灵宫孟飨》:“躬身不要拜,唱喏直声立,奏圣躬万福。”《西游记》第五二回:“ 行者 躬身唱箇喏。”《红楼梦》第五七回:“ 王太医 只管躬身陪笑。”词语解释:躬敛 拼音:gōng liǎn
屈身敛衽。古代妇女行礼时的动作。 宋 刘斧 《青琐高议·西池春游》:“生起揖之,夫人亦躬敛谢生。”词语解释:躬化 拼音:gōng huà
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世皆知 文王 之所以兴,能得内助;而不知其所以然者,盖本於 文王 之躬化。” 清 方苞 《又书〈礼书〉序后》:“独 文帝 之躬化,可以兴礼。”词语解释:躬蹈矢石 拼音:gōng dǎo shǐ shí
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三国 魏 曹操 《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姦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輒克。”亦作“ 躬冒矢石 ”。 明 张居正 《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词语解释:躬身行礼 拼音:gōng shēn xíng lǐ
指弯下身行礼,常表示臣服或恭敬。例如:向皇后躬身行礼。词语解释:躬览 拼音:gōng lǎn
亲自视察或阅览。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躬览万国之有无。”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词语解释:躬己 拼音:gōng jǐ
(1).恭己。谓帝王敬肃己身,无为而治。躬,通“ 恭 ”。《孔子家语·五帝德》:“﹝ 舜 ﹞叡明智通,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 尧 旧职,躬己而已。”一本作“ 恭己 ”。
(2).亲自;亲身。 唐 冯翊 《桂苑丛谈·赏心亭》:“自 彭门 乱常之后,藩镇疮痍未平,公按轡躬己而治之,补缀頽毁,整葺坏纲,功无虚日。”词语解释:躬先士卒 拼音:gōng xiān shì zú
犹身先士卒。 唐 张说 《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督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 鬼方 之罪。”词语解释:躬冒矢石 拼音:gōng mào shǐ shí
见“ 躬蹈矢石 ”。
词语解释:躬蹈矢石 拼音:gōng dǎo shǐ shí
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三国 魏 曹操 《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姦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輒克。”亦作“ 躬冒矢石 ”。 明 张居正 《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词语解释:躬耕乐道 拼音:gōng gēng lè dào
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形容隐士的生活和节操。《三国志·魏志·胡昭传》:“ 昭 乃转居 陆浑山 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州郡俱举孝廉,凡五詔,俱以疾辞……隐於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词语解释:躬蹈 拼音:gōng dǎo
亲身履行。 明 张居正 《辛未进士题名记》:“默识躬蹈之士,倜儻非常之人,虽不蘄以言传,而隻辞片语,往往见称於人。”词语解释:躬擐甲胄 拼音:gōng huàn jiá zhòu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 晋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梁书·元帝纪》:“我是以董率皋貔,躬擐甲胄,霜戈照日,则晨离夺暉,龙骑蔽野,则平原掩色。” 唐 张说 《论神兵军大总管功状》:“既而王躬擐甲胄,吐诚师旅,誓在尽敌,以报前讎。”词语解释:躬体力行 拼音:gōng tǐ lì xíng
犹言身体力行。 郭沫若 《羽书集·文化人当前的急务》:“尤其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人们……更应该以身作则、躬体力行,加倍的奋勉,然后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词语解释:躬体 拼音:gōng tǐ
犹身体。《汉书·王莽传上》:“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词语解释:躬自菲薄 拼音:gōng zì fěi bó
亦作“躳自菲薄”。 谓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文选·张衡〈东京赋〉》:“ 文 ( 汉文帝 )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薛综 注:“躬自菲薄,谓俭约。”《隶释·汉竹邑侯相张寿碑》:“君下车崇尚俭节,躳自菲薄。” 南朝 宋 范泰 《旱灾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陛下昧旦临朝,无懈治道,躬自菲薄,劳心民庶。”词语解释:躬逢其盛 拼音:gōng féng qí shèng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后以“躬逢其盛”谓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样盛典,可惜来迟了,不得躬逢其盛。” 巴金 《死去的太阳》六:“但是这事情你们 中国 人也很少知道的。我能够躬逢其盛也就足以自豪了。”词语解释:躬上将之姿
本身具有上将的风姿词语解释:躬卒
亲自率领;亲身实行词语解释:躬擐
身穿。擐: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