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末字词组
函轘刑轘车轘辙轘鼎轘烹轘枭轘 

词语解释:函轘  拼音:hán huán
函谷关 与 轘辕关 的并称。《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 函 轘 方解带, 嶤 武 稍披襟。” 李善 注:“ 函 , 函关 也; 轘 , 轘辕 也。解带披襟,言将降附也。”参见“ 函辕 ”。
词语解释:函辕  拼音:hán yuán
函谷关 与 轘辕关 的并称。 南朝 宋 鲍照 《见卖玉器者》诗:“我方歷上国,从 洛 入 函 辕 。” 钱振伦 注:“ 灵帝 中平 元年,置 函谷关 、 广城 、 伊闕 、 大谷 、 轘辕 、 旋门 、 平津 、 孟津 等八关。”
词语解释:刑轘  拼音:xíng huán
施车裂之刑。 晋 潘岳 《西征赋》:“国灭亡以断后,身刑轘以启前。”
词语解释:车轘  拼音:chē huán
谓车裂。一种用车撕裂人体的酷刑。《周礼·秋官·条狼氏》:“凡誓,执鞭以趋於前,且命之,誓僕右曰杀,誓驭曰车轘。” 郑玄 注:“车轘,谓车裂也。”参见“ 车裂 ”。
词语解释:车裂  拼音:chē liè
俗称五马分尸。古代酷刑的一种。原为车裂尸体,将被杀之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亦有车裂活人者。《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昔 观起 有宠於 子南 , 子南 得罪, 观起 车裂。”《史记·秦本纪》:“及 孝公 卒,太子立,宗室多怨 鞅 , 鞅 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 秦国 。”《三国演义》第四回:“ 孚 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有之?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淮阴侯 榜掠於鐘室, 斛律光 杖死於凉风,其他布袜之塞,蝎盘之设,车裂之痛,孰非王公卿相哉?”
词语解释:辙轘  拼音:zhé huán
见“ 辙环 ”。
词语解释:辙环  拼音:zhé huán
亦作“ 辙轘 ”。 喻周游各地。 唐 韩愈 《进学解》:“昔者 孟軻 好辩, 孔 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明 李东阳 《过汶上访思圣堂》诗:“平生辙环志,且復先乡邻。” 清 魏源 《旅怀》诗之二:“优圣如 荀 孟 ,当年老辙轘。”《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果能自信则明王復作,纵使辙环终老,吾道不行,只二三门弟子为世所知,亦未尝不可各行其志。”
词语解释:鼎轘  拼音:dǐng huán
指鼎烹和车裂之刑。 清 李调元 《担炭行》:“官禁抗不从,那復惧鼎轘。”
词语解释:烹轘  拼音:pēng huán
古代的两种酷刑。烹,用鼎镬煮;轘,用车分裂人体。《晋书·慕容超载记》:“至如不忠不孝若 封嵩 之辈,梟斩不足以痛之,宜致烹轘之法。”
词语解释:枭轘  拼音:xiāo huán
诛戮。轘,车裂。《宋书·南郡王义宣传》:“今便亲御六师,广命羣牧,告灵誓众,直造 柴桑 ,梟轘元恶,以谢天下。”《隋书·越王侗传》:“朕今復讎雪耻,梟轘者一人,拯溺救焚,所哀者士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