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负轭 拼音:fù è
(1).指驾车。轭,架在牛马颈上的横木。《淮南子·人间训》:“冬间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軛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軛。” 宋 梅尧臣 《苦雨》诗:“涂潦将埋轮,牛马困负軛。”
(2).借指牵牛星。 明 夏完淳 《七夕咏牛女》:“汉北有负軛,汉南有投杼。”词语解释:车轭 拼音:chē è
亦作“ 车枙 ”。 车辕前端用以扼牛马之颈的器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县 人有得车軛者,而不知其名。”《文选·张衡〈西京赋〉》“商旅联槅,隐隐展展” 三国 吴 薛综 注:“言贾人多,车枙相连属。”词语解释:牛轭 拼音:niú è
给(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适当的颈箍以防走脱词语解释:辕轭 拼音:yuán è
(1).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 唐 李白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诗:“姹女乘河车,黄金充辕軛。” 王琦 注:“軛,辕端横木。驾马领者也。”《宋史·宦者传三·杨戬》:“农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垦,殫财靡芻,力竭饿死,或自縊辕軛间。”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栈有青牛,素服辕軛。主之薨也,踣地哀鸣,仰天屑泪,三日不秣。”
(2).古代肩舆供抬举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横木(或布带、皮带)。《隋书·礼仪志五》:“初 齐武帝 造大小輦,并如軺车,但无轮轂,下横辕軛。”词语解释:衡轭 拼音:héng è
亦作“ 衡扼 ”。亦作“ 衡枙 ”。
(1).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庄子·马蹄》:“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成玄英 疏:“衡,辕前横木,缚軛者也。扼,叉马颈木也。”《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尾而走,人不能制……及至圉人扰之,良御教之,掩以衡扼,连以轡衔,虽歷险超壍弗敢辞。”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鴟梟鸣衡枙,豺狼当路衢。”
(2).比喻控制;束缚。《文选·曹冏〈六代论〉》:“使夫廉高之士,毕志於衡軛之内。” 李善 注:“言王者之御羣臣,犹人之御牛马,故以衡軛喻焉。” 李大钊 《今与古》:“但他认古人的权威,于科学进步上是一致命的障碍,故亦努力于解除古人权威的衡轭。”词语解释:亢轭 拼音:kàng è
谓齐驱并驾。《楚辞·卜居》:“寧与騏驥亢軛乎?将随駑马之迹乎?” 王夫之 通释:“亢,与伉同,并也。軛,辕端驾马木。与良马同軛相并,则行必齐力。”词语解释:雕轭 拼音:diāo è
犹琱舆。 宋 赵彦端 《瑞鹤仙》词:“文茵带琱軛,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词语解释:衔轭 拼音:xián è
套在马颈上的马具,其形如“人”字。《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文虎伏軾,龙首衔軛。”词语解释:顿轭 拼音:dùn è
谓停车。《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魏氏 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车,去年,顿軛於地,以待中丞过。”词语解释:轮轭 拼音:lún è
车轮和车轭。《晋书·舆服志》:“羊车,一名輦车,其上如軺,伏兔箱,漆画轮軛。”词语解释:鞅轭 拼音:yāng è
马驾具。比喻控制。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五:“夫焉得不感天之仁爱,阴使中外和会,救黄人将亡之种以脱独夫民贼之鞅軛乎?”词语解释:羈軛
束縛;控制词语解释:马轭 拼音:mǎ è
驾车时扼住马颈子的器具。《后汉书·舆服志上》:“左纛以氂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軛上,大如斗,是为德车。”词语解释:羁轭 拼音:jī è
亦作“ 羈厄 ”。 束缚;控制。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羈軛。” 孙中山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 美国 之革命,以三百万人据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与 英国 苦战八年,乃得脱 英 之羈厄而独立。”词语解释:犁轭 拼音:lí è
1.亦作"犂軶"。亦作"犁轭"。
2.或称"犂槅"。架在牛脖子上的器具,似人字形,用以牵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