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先平声 [xiān,新鲜][xuán,周旋、绕行]穿便[pián,安也][diàn tián][yān,地名][详注1][yán,研究]沿[qián,乾坤][jiān,溅溅]軿[xuán][quān juān][详注2][quán,曲也][qián][详注3][shān][quán][tián]篿[chān][渠焉切,音乾。钥牡也。][jiān][diān][详注4][piān,扁舟][chán,单于][quán shuān][dǎn][chán]骿[详注5][详注6][juān][yān][zhuān][quán]辿


注1:还 《广韵》似宣切《集韵》《韵会》旬宣切,音旋。与旋同。《礼·礼运》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注》迭相终而还相始,如环无端也。
注2:平 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又【韻會】均也。
注3:垠 叶五坚切,音妍。《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按叶音宜,归本韵,传在先韵,言在元韵,《字汇》鱼轩切,音言,《正字通》因之,误。今依《韵补》攺正。
注4:零 《广韵》落贤切《集韵》《韵会》《正韵》灵年切,音莲。《广韵》先零,西羌也。《前汉·赵充国传》先零豪言,愿时渡湟水北。《注》零,音怜。
注5:阏 yān,《广韵》乌前切《集韵》因莲切,音烟。阏氏,单于适妻也。《前汉·韩王信传》乃使人厚遗阏氏。《注》阏,於连反。《史记·匈奴传》后有所爱阏氏。《索隐注》阏氏,匈奴皇后号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北方人采取其花染绯黄,捋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捋用为颜色,因名妻作阏氏。 又《史记·历书》年名焉逢。《注》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阏亦音焉。 又《广韵》於乾切《集韵》尤虔切,音焉。义同。
注6:纯 音全。《仪礼·乡射礼》二算为纯。《注》犹全也。《礼·投壶》二算一纯。《疏》二算合为一全。
共166,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无边那边中边旁边防边缘边近边拓边
天边头边一边守边二边过边沿边蛩边
溪边西边南边北边飞边左边绥边界边
日边东边路边个边轮边右边走边九边
海边两边开边谁边客边远边连边柳条边
花边筹边傍边静边犯边者边朔边扫边
道边穷边外边行边巡边靖边地边沾边
三边四边半边身边雄边寇边实边周边
河边眼边雁边这边乘边上边抚边锁边
竹边安边戍边极边护边裙边手边窥边

词语解释:无边  拼音:wú biān
(1).没有边际。 晋 僧朗 《答晋主昌明书》:“大 晋 重基,先承孝治,惠同天地,覆养无边。” 唐 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元 郝经 《沙洲夜泊》诗:“天连平 楚 无边阔, 河 入长 淮 彻底浑。” 艾青 《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诗:“无边的大地覆盖着白雪,静静地静静地等待春天。”
(2).犹无数,无穷。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想 汉 家宫中,无边宫女,就与俺一个,打甚不紧?”
词语解释:天边  拼音:tiān biān
(1).谓天空与地平线交会的远处。 南朝 梁 何逊 《晓发》诗:“水底见行云,天边看远树。” 唐 孟浩然 《秋登万山寄张五》诗:“天边树若齐,江畔洲如月。” 曹禺 《雷雨》第三幕:“白色的帆张得满满的,象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
(2).犹言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唐 杜甫 《天边行》:“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宾月堂诗》:“人生自是人间月,客亦天边寄此身。” 曹禺 《原野》第一幕:“你的心又飞了,想坐火车飞到天边死去。”
(3).指在皇帝左右。 前蜀 韦庄 《王拾遗枉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词语解释:溪边  拼音:xī biān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词语解释:日边  拼音:rì biān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词语解释:海边  拼音:hǎi biān
(1).海的边沿一带。 唐 李郢 《送人之岭南》诗:“ 谢 氏海边逢素女, 越王 潭上见青牛。”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凫》:“﹝鳧﹞常在海边沙上食砂石,皆消烂,惟食海蛤不消,随其粪出,用为药倍胜者也。”
(2).指海疆。《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词语解释:花边  拼音:huā biān
(1).边缘上的花纹。如:瓶口上有一道蓝色花边。
(2).编织或刺绣成各种花样的带子。通常用于衣服镶边。 曹禺 《雷雨》第一幕:“旗袍镶着银灰色的花边。” 萧红 《小城三月》一:“那一天我们就买了许多花边回来,钉着光片的,带着琉璃的。”
(3).印刷用语。文字图画的花纹边框。 鲁迅 《〈花边文学〉序言》:“那立意非常巧妙:一,因为这类短评,在报上登出来的时候往往围绕一圈花边以示重要。”
(4).银元的俗称。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洋钱》:“其后外洋钱有花边之名,来自 米时哥 。”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几年过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里又有几个花边了。不料我婆婆一连病了三个月,花边都长了翅膀,栏里的猪也走人家了。”参见“ 花边钱 ”。
词语解释:花边钱  拼音:huā biān qián
旧时流入 中国 的外国银元,边缘有花纹,与我国过去边缘光滑的钱币不同,故俗称“花边钱”。后亦作为对外国银元的统称。《品花宝鉴》第十九回:“我得了一个,听説在 广东 买来,一个是一千块花边钱。”《十月》1981年第2期:“你奶奶赶集刚卖了鸡蛋,又使出了花边钱,别说买双小鞋,就是外加个帽子,也用不了。”
词语解释:道边  拼音:dào biān
(1).商谈于边界之上。《汉书·霍去病传》:“ 浑邪王 与 休屠王 等谋欲降 汉 ,使人先要道边。” 颜师古 注:“道犹言也。先为要约来言之於边界。”
(2).路旁。《后汉书·曹褒传》:“作舍道边,三年不成。”《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 唐 孔颖达 疏:“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 宋 苏辙 《送杨腾山人》诗:“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 杨夫子 ,岁晚走道边。”
词语解释:三边  拼音:sān biān
(1). 汉 时指 匈奴 、 南越 、 朝鲜 。《史记·律书》:“ 高祖 有天下,三边外畔。”
(2).指东、西、北边陲。《后汉书·杨震传》:“ 羌 虏钞掠,三边震扰。”《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边,东、西、北也。”
(3). 明 时指 延绥 、 甘肃 、 宁夏 三地区。《明史·宪宗纪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总制 延绥 、 甘肃 、 寧夏 三边,驻 固原 。”
(4).原 安边 及 定边 、 靖边 三县的合称。抗日战争时期为 陕 甘 宁 边区的行政分区,简称 三边 。 毛泽东 《组织起来》:“我希望你们回到 关中 去,回到 陇东 去,回到 三边 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边境,边疆。 唐 辛常伯 《军中行路难》诗:“但令一被君王知,谁惮三边征战苦。” 宋 刘克庄 《汉宫春·丞相生日乙丑》词:“但管取,三边无警,活他百万生灵。” 元 无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怜死战三边上,不得生封万户侯。”
词语解释:河边  拼音:hé biān
靠近河流的地方
河畔,位于河岸上。例如:河边的村庄。
词语解释:竹边  拼音:zhú biān
边笋。竹鞭末端长出的笋。 清 厉筌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笋》:“边笋,即毛笋之旁出者。方荀盛时,生气上升,笋皆竖生,气既衰,根即横生,尽其力可横亘十餘丈,至地之边际,与竹之长短相称,谓之竹边,故名边笋。”
词语解释:那边  拼音:nà biān
在那里;(不在说话人这里而在别处)例如:站到那边去,等我叫你。
词语解释:头边  拼音:tóu biān
(1).谓临近的边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到得时节头边,看见春光明媚,巴不得寻个事由来外边散心耍子。”
(2).方言。前边。如:他跑咱们头边去啦。
词语解释:西边  拼音:xī biān
(1).西部边境。《战国策·赵策一》:“ 赵王 因起兵南戍 韩 梁 之西边。”《汉书·张骞传》:“是岁驃骑将军破 匈奴 西边,杀数万人至 祁连山 。”《南齐书·曹虎传赞》:“ 虎 守西边,功亏北鄙。”
(2).泛指西面。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金 元好问 《鹿泉新居二十四韵》:“ 玉门 西边 井陘渡 ,野日荒荒下汀树。”
词语解释:东边  拼音:dōng biān
(1).东部边境。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春申君》:“以 吴 封 春申君 ,使备东边。”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 黄河 岸畔久无事, 沧海 东边独有功。”
(2).东面。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 淮水 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有尽头东西对面的两间是个单间,他便在东边这间歇下。”
词语解释:两边  拼音:liǎng biān
(1).物体的两个边。《南齐书·祥瑞志》:“﹝ 世祖 ﹞及在 郢州 ,梦人从天飞下,头插笔来画上衣两边,不言而去。”如:这张纸两边长短不齐。
(2).指两个方向或两侧。《宋书·五行志三》:“﹝ 吴 孙晧 天纪 三年八月﹞有蕒菜生工 吴平 家,高四尺,如枇杷形……两边生叶緑色。” 唐 李白 《赠友人诗》:“岁酒上逐风,双髩两边白。”如:这个房间两边有窗,光线很好。
(3).犹两处。如:老大娘常常两边走动,看望两个外孙女儿。
(4).两个方面。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这种中道实相论是既看到空,也看到非空,同时又不着两边,于是便成为非有(空)非非有(非空)。”
词语解释:筹边  拼音:chóu biān
筹划边境的事务。 宋 刘过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词:“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明史·吴执御传》:“故曰筹边不在增兵餉,而在择人。”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请更以筹边进,从来筹边者三策:曰和,曰守,曰战。”
词语解释:穷边  拼音:qióng biān
荒僻的边远地区。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穷边苦寒地,兵气相缠结。”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张素 《吉长道中》诗:“客来远道奔驰苦,地入穷边感慨多。”
词语解释:四边  拼音:sì biān
(1).四境。《鬼谷子·本经阴符》:“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史记·秦始皇本纪》:“请且止 阿房宫 作者,减省四边戍转。”《宋史·李周传》:“﹝ 神宗 ﹞访御边之术。﹝ 李周 ﹞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勤远略,致百姓穷困,聚为盗贼,惧成腹心之忧。’”
(2).四方,四周。《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臣之所住,名 迦毗河 ,东际于海,其城四边,悉紫紺石。” 唐 李白 《上留田行》:“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词语解释:眼边  拼音:yǎn biān
眼畔;跟前。 唐 杜甫 《漫成》诗之一:“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词语解释:安边  拼音:ān biān
安定边境。《汉书·赵充国传》:“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捬循和辑,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唐 权德舆 《送灵武范司空》诗:“上略在安边, 吴 钩结束鲜。” 宋 苏轼 《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制》:“迨予践祚之初,首发安边之策。假我号令,成汝奸谋。”
词语解释:中边  拼音:zhōng biān
(1).《四十二章经》:“佛所言説,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佛家因以“中边”指中观与边见(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认为,“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五。 宋 陆游 《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诗:“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 蒙庄 《内外篇》。” 明 丁鹤年 《逃禅室述怀十六韵》:“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2).内外,表里。 宋 苏轼 《东坡诗话·评韩柳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 冰心 《往事二》八:“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的了!’”
词语解释:一边  拼音:yī biān
(1).一侧;一面。《后汉书·五行志一》:“堕马髻者,作一边。” 唐 李白 《赠昇州王使君忠臣》诗:“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红娘 ﹞持牋归,置於粧台一边。”《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怎奈那些关切一边的师友亲戚骨肉,都以天恩祖德报国勤民的大义劝勉。” 丁西林 《一只马蜂》:“ 余小姐 从长椅那一边,移到这一边。”
(2).副词。表示一个动作与另一动作同时进行。《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你住在外面,一边等我,一边看人,方不误事。”《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那两个虞侯那里肯依,一边收拾,一边叫了两匹马,将行李驮在马上,两个虞侯跟的先行去了。” 艾青 《<诗选>自序》:“我就在一家工艺美术的小厂工作,一边进行自学。”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艄公看见 邓秀梅 一边只坐两个老百姓,比对面少两个人,一边荡桨,一边这样地调整。”
词语解释:南边  拼音:nán biān
(1).南方边境。《史记·南越列传》:“ 汉 十一年,遣 陆贾 因立 佗 为 南越王 ,与剖符通使,和集 百越 ,毋为南边患害。”《新唐书·西域传下·康》:“行二月,叩 蜀 南边。”《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 邕州 之 左江 、 永年 、 太平 等砦,在祖宗时,以其与 交阯 邻壤,实南边藩篱重地。”
(2).南面。《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瘦子紧了紧腰,转向南边。”
(3).南方。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这样的商人,我在南边没有看见过。” 杨朔 《风暴》下:“风暴的领域是更开拓、更辽阔,直扫过遍体创伤的沧石路,吹到遥远遥远的南边。”
词语解释:路边  拼音:lù biān
靠近大路的长条土地
词语解释:开边  拼音:kāi biān
谓用武力开拓疆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朕思念旧民,永言攸济,故选将开边,劳来安集。”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一:“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经》:“以 齐襄公 復九世之仇为合礼,启 汉武 开边之祸。”
词语解释:傍边  拼音:bàng biān
近旁;附近。《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傍边愚人见其毒蛇变成真宝,谓为恒尔,復取毒蛇内著怀里。” 宋 辛弃疾 《踏莎行·赋木犀》词:“奴僕葵花,儿曹金菊,一秋风露清凉足。傍边只欠箇 姮娥 ,分明身在蟾宫宿。”《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四哥 问老者:‘何姓何名?’老者惧怕,不敢答应。傍边一个人替他答道:‘此老姓 陈 名 大寿 。’”《红楼梦》第二九回:“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傍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
靠近边沿。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火》:“响误击刺闹,燄疑彗孛飞;傍边煖白酒,不觉瀑冰垂。”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一四一:“黄金合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傍边书勑字,中官送与大臣家。”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六章:“因为在夜里,又是军用车,鬼子根本不让 中国 人傍边。”
词语解释:外边  拼音:wài biān
(1).指物件靠外的边沿。《元史·天文志一》:“其上衡两端,自长窍外边至衡首底,厚倍之。”
(2).指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 唐 吴融 《华清宫》诗:“緑树碧簷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你们里边与外边怎的,打偏别也是一般,一个不愤一个,那一个有些时道儿,就要躧下去。” 茅盾 《林家铺子》六:“ 林先生 是被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 林先生 打算卷款逃走。”
(3).外地。《西游记》第四四回:“你老人家想是个外边来的,不知我这里利害。”
(4).表面。如:行李卷儿外边再加一层布。
词语解释:半边  拼音:bàn biān
(1).旁边,一边。《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 鲁华 ﹞颼的一拳去,早飞到 竹山 面门上,就把鼻子打歪在半边。”《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 赵昂 依旧包好(银子),放在半边。”
(2).一半。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半边圣人》:“有一士夫性极贪……或讥其吝。答曰:‘一介不与,圣人之道也。’或曰:‘一介不取,君以为何如?’曰:‘学而未能。’曰:‘然则君只好学得半边圣人。’”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 中国 闹洋学已经闹了好几十年,一直到现在就连‘科学’的‘科’字都还说不上半边。”
词语解释:雁边  拼音:yàn biān
泛指我国北方边境。 元 萨都剌 《梦登高山得诗》:“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词语解释:戍边  拼音:shù biān
(1).驻守边疆。《尉缭子·兵令下》:“兵戍边一岁,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军。” 唐 杜甫 《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五》:“戍边之谋,始於 秦 汉 。” 丁玲 《杜晚香·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当年打过仗,有过功,现在在这里屯垦戍边。”
(2).充军边疆。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初,拟守边将帅守备不设,被贼侵入境内虏掠人民者,律戍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义仆》:“有故巡抚某,贪吏也,以罪戍边,使其僕 李七 往来贩玉。” 郭沫若 《司马迁发愤》:“ 乌氏倮 本是遣到 长城 去戍边的穷光蛋,因为他会做生意……他便成了富豪。”
词语解释:旁边  拼音:páng biān
近侧;附近。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二八年时不忧度,旁边得宠谁相妒。”《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旁边微觉有路,寻路而行,转入幽邃,咫尺不辨。” 萧红 《火线外·小生命和战士》:“他一走上来,就停在船栏的旁边。”
词语解释:守边  拼音:shǒu biān
守卫边境。《汉书·卢绾传》:“ 豨 少时,常称慕 魏公子 ,及将守边,招致宾客。”《后汉书·鲜卑传》:“守边之术, 李牧 善其畧。保塞之论, 严尤 申其要。”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三:“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宋 苏轼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词语解释:北边  拼音:běi biān
(1).北方边境地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 者, 赵 之北边良将也。”《汉书·叙传上》:“家本北边,志节忼慨,数求使 匈奴 。”《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北边翕然服其威信, 乌丸 鲜卑 并各遣译使致贡遗, 畴 悉抚纳,令不为寇。”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男儿亦可怜,立功在北边。”
(2).谓在北的方位。 汉 班昭 《东征赋》:“遂进道而少前兮,得 平丘 之北边。”《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踅回身来再找,只见那屋里放着两个平顶柜,北边一顶搭着锁,南边一顶柜门虚掩。” 吴伯箫 《歌声》:“北边是一条路,沿了 延河 ,蜿蜒过 蓝家坪 、 狄青牢 ,直通去 三边 的阳关大道。”
(3).犹北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这 荀鷽楼 听説他是 辽东 原籍,总算同是北边人,可以算得同乡。”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刚从南边来,你又要到北边去了!”
词语解释:个边
那边。 唐 杜甫 《哭李尚书之芳》诗:“秋色凋春草,王孙若箇边。” 明 夏完淳 《武塘元日和篆鸿》:“ 汉 国河山在,春风若箇边。”
词语解释:谁边  拼音:shuí biān
何处;哪里。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史震林 《西青散记》引 清 双卿 《惜黄花慢·孤雁》词:“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词语解释:静边  拼音:jìng biān
安定边境。《晋书·孔严传》:“每欲深根固本,静边寧国耳。”《周书·陈忻传》:“ 太祖 以 忻 威著敌境,仍留静边。” 唐 纪唐夫 《骢马曲》:“逐北自諳深磧路,连嘶谁念静边功。”
词语解释:行边  拼音:xíng biān
巡视边疆。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知州事 刘夔 刘 沅 ,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脩民事,外奉师费。” 明 许景樊 《塞上》诗:“将军鼓角行边急,公主琵琶説怨偏。”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司徒公行边至 黄花镇 上,遇大炮灾。”
词语解释:身边  拼音:shēn biān
(1).身体的周边。 唐 元稹 《蜘蛛》诗序:“ 巴 蜘蛛大而毒,其甚者,身边数寸。”
(2).身体的近旁。《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便把椅儿掇近了婆子身边,向他诉出心腹,如此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 子存 要带他在身边教他,又没有这个閒功夫。”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3).指随身存放钱物的地方。《水浒传》第二八回:“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负曝闲谈》第十七回:“把所有钞票洋钱,尽行塞入身边。”
词语解释:这边  拼音:zhè biān
这里。指比较近的处所。 五代 齐己 《道林寓居》诗:“青嶂这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这边 中国 货物,拿到那边,一倍就有三倍价。” 丁西林 《压迫》:“我今天是到这边来住宿的,不是来讨定钱的。”
词语解释:极边  拼音:jí biān
非常遥远的边境。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诗:“磧浄山高见极边,孤峯引上一条烟。” 五代 王仁裕 《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诗:“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且当於边 淮 先募弓弩手,耕极边三十里之地。”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 ,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 。”
词语解释:防边  拼音:fáng biān
防守边地。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退引防边策,雄吟斩将诗。”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 中国 筹边之要,在中外上下,戮力一心,精求自强之术而勉行之,则不言防边而边自固矣。” 郁达夫 《赠朱植先生因题画像册后》诗:“手闢 朱堤 山万仞,防边端赖君输财。”
词语解释:二边  拼音:èr biān
佛教语。谓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如有和无、断和常等。固执于片面之见,均为妄想。见《中论》卷四。《百喻经·摩尼水窦喻》:“离断、常二边,处於中道,於此中过,可得解脱。”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一道出死生,有无离二边。”
词语解释:飞边  拼音:fēi biān
(1).散碎银子。 清 李渔 《比目鱼·利集》:“每人一块飞边,有一钱多重,拿去买烟吃。”
(2).模锻时终锻模膛内多馀的金属流入飞边槽而形成围绕锻件四周的一圈金属。具有保证金属填满模膛的作用。模锻后必须将其切实。
词语解释:轮边  拼音:lún biān
见“ 轮扁 ”。
词语解释:轮扁  拼音:lún biǎn
亦作“ 轮边 ”。 春秋 时 齐国 有名的造车工人。《庄子·天道》:“ 桓公 读书於堂上。 轮扁 斲轮於堂下。”《汉书·古今人表中上》作“轮边”。 颜师古 注:“ 轮扁 也。” 晋 陆机 《文赋》:“是盖 轮扁 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説之所能精。” 宋 黄庭坚 《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 轮扁 斲轮如此用。” 明 何景明 《直路行》:“ 轮扁 之言, 桓公 是悟。”
词语解释:客边  拼音:kè biān
(1).犹客中。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 东坡 云]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来还敬。[正末云]大人,客边何劳如此?”《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小生客边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明 戴冠 《题姚少师画竹》诗:“客边偶写龙孙谱,忘却 江 南有此君。”《红楼梦》第二六回:“﹝ 黛玉 ﹞又回思一番:‘虽説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
(2).犹言客人或外地人。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民教馆那几位并不是我们镇上的,他们只是个客边,怎么倒要他们来作主呢?”
词语解释:犯边  拼音:fàn biān
侵犯边境。《后汉书·崔駰传》:“时 鲜卑 数犯边,詔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新五代史·死事传·张敬达》:“ 清泰 三年, 契丹 数犯边。”《金史·宣宗纪下》:“ 夏 人犯边,元帅 石盏合喜 破之。”
词语解释:巡边  拼音:xún biān
巡视边防。《史记·匈奴列传》:“是时天子巡边,至 朔方 。”《旧唐书·玄宗纪上》:“兵部尚书 张説 往 朔方军 巡边。”《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他出去巡边,那总制巡抚都披执了道旁迎送。”
词语解释:雄边  拼音:xióng biān
(1).称雄边地。《汉书·叙传上》:“值 汉 初定,与民无禁,当 孝惠 、 高后 时,以财雄边。”《新唐书·史敬奉传》:“﹝ 敬奉 ﹞与 凤翔 将 野诗良辅 及 郝玼 者皆以名雄边。”
(2).地势险要的边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任邱大僚》:“一时大僚,同事一方,拓雄边,开制府,接武公孤。” 清 吴伟业 《过东平故垒》诗:“重镇铜龙第,雄边珠虎牌。”
词语解释:乘边  拼音:chéng biān
防守边境。《汉书·韩安国传》:“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乘边守塞。” 颜师古 注:“乘,登也,登其城而备守也。”《新唐书·解琬传》:“前后乘边积二十年…… 华 虏安之。” 宋 王安石 《省兵》诗:“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
词语解释:护边  拼音:hù biān
守边。《旧唐书·贾耽传》:“如圣恩遣将护边,新书授律,则 灵 庆 之设险在目, 原 会 之封略可知。” 宋 范镇 《东斋记事》补遗:“先朝用才如 何承 矩 ,护边累年,官止诸司使。”
词语解释:缘边  拼音:yuán biān
沿边。指边境。《史记·匈奴列传》:“缘边亦各坚守以备 胡 寇。”《后汉书·张奂传》:“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 唐 白居易 《西凉伎》诗:“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閒过日。”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臣等请缘边城寨,愈加缮完,使戎虏之心无所窥伺。”
词语解释:过边  拼音:guò biān
方言。那边。 刘半农 《扬鞭集·三十初度》:“江河过边姊妹多,勿做生活就唱歌。”
词语解释:左边  拼音:zuǒ biān
靠左的一边。 南朝 陈 陈暄 《应诏语赋》:“拟金人于右阶,称石人于左边。”《宋史·仪卫志二》:“左班七十六人,二十四人在驾前左边引驾,五十二人作两队随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况且他跑的又一点没有规矩,不似 上海 只靠左边走,便没有碰撞之虞。”
词语解释:右边  拼音:yòu biān
靠右的一侧
词语解释:远边  拼音:yuǎn biān
边远地区;远方。 汉 贾谊 《新书·属远》:“今 汉 越 两诸侯之中分,而以 庐江 为之奉地,虽 秦 之远边,过此不远矣。”《南史·裴子野传》:“时西北远边有 白题 及 滑国 遣使由 岷山 道入贡,此二国歷代弗宾,莫知所出。” 元 熊鉌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诗:“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词语解释:者边  拼音:zhě biān
这边。 前蜀 王衍 《醉妆词》:“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五代 齐己 《道林寓居》诗:“青嶂者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疎。”
词语解释:靖边
安定边境
词语解释:寇边  拼音:kòu biān
侵犯边境。《后汉书·西羌传序》:“及 武乙 暴虐, 犬戎 寇边, 周 古公 踰 梁山 而避于 岐下 。”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道光 壬寅, 英吉利 寇边,议和未定,有 英国 兵船遭风泊 臺湾 ,巡道 姚莹 要杀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本来, 吐蕃 寇边是常事, 唐 守边兵把它赶走也是常事。”
词语解释:上边  拼音:shàng biān
(1).指位置较高的地方。《英烈传》第五回:“周围栏杆上边,立着两个像金刚一般,口内念念有词。”此指物体的顶端。《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不去,要到 江 上边 芜湖县 地方去寻访几个朋友。”此指江河的上流。 郁达夫 《人妖》三:“但她上边穿的确是一件玫瑰紫颜色的大袖时式衣裳。”此指身体的上部。
(2).指物体的表面。《红楼梦》第八七回:“ 黛玉 手中自拿着两方旧帕,上边写着字迹,在那里对着滴泪。”
(3).指事物的某一方面。 曹靖华 《鲁迅先生谈创作》:“翻译,手边毕竟有原本可据,不必在文章发展等上边用心思。”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这是各人写作的习惯不同之故,成绩的优劣却并不纯在这上边区分。”
(4).犹言前面。指文章或讲话中先于现在所叙述的部分。 曹靖华 《电工·鲁迅》:“上边所引 鲁迅 书信及日记中的 陈蜕 ,就是‘一二·九’风暴中, 东北大学 最活跃的同学之一。”
(5).犹里面。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二十:“那上边有 茅盾 作的一篇《创作与题材》。” 曹靖华 《小米加步枪》:“﹝ 鲁迅 ﹞惊奇地问道:‘小米,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小米呢?’‘我从《两地书》知道的,那上边写着。’”
(6).上司;上级。《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巡长:‘说得是啊!可是上边交派下来,您教我怎么办?’”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平素,上边来了人,我们也是介绍到他家居住。”
到边远的地方去。《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 皇甫 殿直官差去押衣袄上边,回来是年节第二节。”
词语解释:裙边  拼音:qún biān
(1).帽裙的边缘。 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艳彩裙边出,芳脂口上渝。”
(2).鳖甲边缘的肉质部分。 清 王韬 《瓮牖馀谈·龙瑞》:“《桂海虞衡志》云:状如龟黿而殻稍长,背有十二斤,黑白斑文相错,其裙边缺如锯齿。”
词语解释:近边  拼音:jìn biān
(1).接近边疆。《汉书·陈汤传》:“单于长婴大罪,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
(2).附近。《大智度论·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譬如毒草生处,近边必有良药。” 周立波 《牛》:“牛头转过来,用它的嘴唇去触前脚近边的地方。” 浩然 《苍生》第二十段:“远处,小河里有青蛙的鼓噪;近边,树上的宿鸟抖动翅膀。”
词语解释:沿边  拼音:yán biān
(1).靠近边境一带。《旧唐书·宣宗纪》:“ 剑南 西川 沿边没 蕃 州郡,如力能收復,本道亦宜接借。”《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桓王 准奏,但命沿边所在,加意提防,勿容客兵入境。” 曹之琪 《腾越光复纪略》:“是时 腾 军所占有者,为 腾越 、 龙陵 ……诸郡县,及沿边各土司也。”
(2).把窄条的布或绦子等缝在衣物边上。 老舍 《离婚》第六:“长棉袍只有一件……蓝色,没沿边,而且太肥。”
词语解释:绥边  拼音:suí biān
安定边区。《三国志·吴志·薛综传》:“由此言之,绥边抚裔,实有其人。”《北齐书·清河王岳传》:“ 武定 元年,除 晋州 刺史、西南道大都督,得绥边之称。”
词语解释:走边  拼音:zǒu biān
戏曲术语。一种成套的、连续的舞蹈动作。多指武戏中角色夜间潜行,靠路边疾走。京剧《霸王遇虞姬》第十场:“ 虞子期 背弓拿叉上,走边。”
词语解释:连边  拼音:lián biān
接界,相邻。 王安忆 《小鲍庄》三十:“和他家地连边的还有 鲍仁远 家。”
词语解释:朔边  拼音:shuò biān
北方边陲。《汉书·叙传下》:“ 长平 桓桓,上将之元,薄伐 獫允 ,恢我朔边。” 晋 潘岳 《西征赋》:“寄苛制於捐灰,矫 扶苏 於朔边。” 唐 杜审言 《赠苏绾书记》诗:“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词语解释:地边  拼音:dì biān
(1).谓地属边区。《后汉书·公孙述传论》:“昔 赵佗 自王 番禺 , 公孙 亦窃帝 蜀汉 ,推其无他功能,而至於后亡者,将以地边处远,非王化之所先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行久节移,地边气改。”
(2).田地的边缘。如:地边上的草长得很盛。
词语解释:实边  拼音:shí biān
充实边疆。《汉书·晁错传》:“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係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晋书·傅玄传》:“宜更置一郡於 高平川 ,因 安定 西州都尉募乐徙民,重其復除以充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宋史·食货志上二》:“使田畴尽闢,岁收滋广,一遇丰稔,平糴以实边,则所省漕运亦博。”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自 吉林 、 黑龙江 袤延以达於 西藏 三万里,安能日日应敌,处处设防,除此移民实边,更无善策。”
词语解释:抚边  拼音:fǔ biān
安边,镇守边疆。《晋书·姚兴载记下》:“清洁善抚边,则 平陆子 王元始 ;雄武多奇略,则建威 王焕 。” 元 王逢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诗:“插羽书间署,封泥詔抚边。” 钱基博 《吴禄贞传》:“ 清 廷索抚边者无应,不得已,仍起 禄贞 帮办 延吉 边务。”
词语解释:手边  拼音:shǒu biān
犹身边。 曹靖华 《无限沧桑怀遗简》:“抄了一份副稿,留在手边。” 杨朔 《百花山》二:“﹝ 梁振江 ﹞想到这儿,暗暗骂自己道:‘真蠢!向导明摆着在手边,怎么会没想到?’”
词语解释:拓边  拼音:tuò biān
开拓边疆。《旧唐书·李可举传》:“ 茂勋 善骑射,性沉毅, 仲武 器之,常遣拓边,以功封郡王,赐姓名。”
词语解释:蛩边  拼音:qióng biān
谓在蟋蟀的叫声之中。 宋 王谹 《醉书旅邸壁》诗:“雁外无书为客久,蛩边有梦到家多。”
词语解释:界边  拼音:jiè biān
(1).谓边界相接。《史记·匈奴列传》:“ 赵 有 代句注 之北, 魏 有 河西 上郡 ,以与戎界边。”
(2).指邻近边界。 明 方孝孺 《赠黄叔旸之遵化主簿任序》:“地远且界边,大雪烈风,薄冬凌春,黄沙日夜飘击,街巷咫尺不可辨。”
词语解释:九边  拼音:jiǔ biān
本谓 明 代设在北方的九个边防重镇,后为边境的泛称。《明史·兵志三》:“初设 辽东 、 宣府 、 大同 、 延绥 四镇,继设 寧夏 、 甘肃 、 蓟州 三镇,而 太原 总兵治 偏头 , 三边 制府驻 固原 ,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戈戟九边雄絶塞,衣冠万国仰垂衣。”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虽有长驾远驭之君,乘兵力之盛,凿空开边;一旦不能有,则议者纷纷请弃地,或退保九边已耳。” 李光 《河山四律》:“将帅凋零鼙鼓动,四郊壁垒九边烽。”
词语解释:柳条边  拼音:liǔ tiáo biān
清 初 顺治 间开始分段修筑,至 康熙 中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条篱笆。也称 盛京边墙 、 柳墙 、 柳城 、 条子边 。南起今 辽宁 凤城 南,东北经 新宾 东折西北至 开原 北,又折而西南至 山海关 北接 长城 ,名为“老边”。自 开原 东北至今 吉林市 北,名为“新边”。初设边门二十一,后减为二十。每门常驻官兵各数十人,稽察出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盛京 吉林 ,则以柳条结边为界, 柳条边 依内外 兴安岭 而建。” 清 彭兆琮 《感事》诗之八:“谁持木罌渡,顿溃 柳条边 。” 蒋士超 《出关至沉阳作》诗:“ 榆关 东瞰 柳条边 , 辽海 人民异昔年。”
词语解释:扫边  拼音:sǎo biān
指京剧班社中扮演三四路角色的演员。因在剧中往往靠边站而得名。 老舍 《赵子曰》第十五:“专唱扫边老生的票友 李五 自荐给 赵子曰 说戏。”
词语解释:沾边  拼音:zhān biān
(1).挨近,略有接触。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父亲从小就流落外乡,亲戚朋友们见父亲穷着回来,谁也不敢沾边,饥寒仍旧无情地威胁着我们。” 万国儒 《踩电铃》:“过去咱们光管干活,管理的事一点也不沾边。”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四:“地主阶级现在不吃香了,很多人都怕和他们沾边。”
(2).略与事实或事物应有的样子相近。如:你讲的这几句话总算有点儿沾边。
词语解释:周边  拼音:zhōu biān
(1).周围的边缘。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在 战国 时期, 华夏 各国的周边,还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 郭沫若 《断断集·中日文化的交流》:“ 中国 周边的民族的文化比 中国 低,生活要求也低,不能促进 中国 生产力的发展。”
(2).数学名词。指多边形各边线长度的总和。如三角形三边长为四、五、六,该三角形周边为四、五、六之和数十五。
词语解释:锁边  拼音:suǒ biān
一种缝纫方法,用于衣物边缘或扣眼儿上,针脚很密,线斜交或钩连
一种作为系石(或束石)而砌筑的石层
词语解释:窥边  拼音:kuī biān
窥伺边境。 陈去病 《少年行·张绥道上作》:“即今车书久同一,奚事窥边犹未絶。”
闚邊:窥伺间隙以侵犯边境。《魏书·元澄传》:“ 澄 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闚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严,詔不从。”
共166,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