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迁客 拼音:qiān kè
指遭贬斥放逐之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 唐 刘长卿 《听笛歌别郑协律》:“旧游怜我 长沙 謫,载酒沙头送迁客。” 明 沉鍊 《得应职方书诗以答之》:“谁知迁客梦,夜夜绕鸞舆。”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词语解释:迁乔 拼音:qiān qiáo
(1).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谓鸟从低处迁往高处。 南朝 梁 刘孝绰 《咏百舌》:“迁乔声迥出,赴谷响幽深。” 唐 李峤 《莺》诗:“写囀清弦里,迁乔暗木中。” 唐 孙昌胤 《清明》诗:“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2).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陈书·陈宝应传》:“起家临郡,兼昼绣之荣;裂地置州,假藩麾之盛。自谷迁乔,孰復为拟?” 唐 卢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诗:“忽忝专城奉六条,自怜出谷屡迁乔。”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坐湿青衫》:“教坊中声名久标,便于归须从俊髦,出幽谷正宜及早,从今夜好迁乔。”
(3).犹乔迁。 清 李调元 《题李鹤林〈听莺图〉兼求墨兰》诗:“ 惕斋 始迁乔,种花满书屋。”词语解释:迁莺 拼音:qiān yīng
亦作“ 迁鸎 ”。
(1).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南朝 陈 阳慎 《从驾祀麓山庙》诗:“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鶯。” 唐 李商隐 《思归》诗:“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鶯。”
(2).指迁升飞翔的黄莺。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儻见借其羽翼,与迁鶯而共飞。” 宋 陈造 《闲居》诗之一:“红糝紫蕤今次第,迁鶯来燕费商量。”
(3).喻登第。 唐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鶯侣,门多吐凤才。”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 商州 终未识迁鶯。”
(4).喻升官。 唐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诗:“振鷺齐飞日,迁鶯远听闻。”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客有迁鸎处,人无结駟来。” 唐 李邃 《卢夫人崔氏墓志》:“﹝ 李邃 ﹞沉困名场垂二十载,无路迁鸎,终随退鶂。” 清 唐孙华 《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之一:“近得迁鶯信,俄占止鵩凶。”词语解释:迁延 拼音:qiān yán
(1).退却,后退。《左传·襄公十四年》:“夏,诸侯之大夫从 晋侯 伐 秦 …… 伯游 曰:‘吾令实过,悔之何及,多遗 秦 禽。’乃命大还。 晋 人谓之迁延之役。” 杜预 注:“迁延,却退。”《西京杂记》卷五:“ 敞 迁延负墙,俛揖而退。”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露封章而三进,对旒冕以迁延。” 清 钱谦益 《刘濡恩授承德郎敕》:“无使泛舟之师,终为迁延之役。”
(2).徘徊;停留不前貌。《战国策·楚策四》:“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有女独处,婉然在牀,奇葩逸丽,淑质艷光,覩臣迁延,微笑而言。” 宋 沉辽 《任社娘传》:“使者时行屏间, 社 故为遗其犬者,窃出捕之,悚惧,迁延户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二:“苟官兵长驱,则 澧州 、 常德 、 湘阴 迎刃立解……而诸军迁延不进,又不力扼 虎渡口 ,致 松滋 上游贼舟救至。”
(3).拖延。多指时间上的耽误。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如迁延日久, 姜维 兵到,我军危矣。”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你是有田的,还是迁延着不付,怪不得别人的账,今年是这样的难收!”
(4).倘佯;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样子。《淮南子·主术训》:“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 高诱 注:“迁延,犹倘佯也。”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弱腕纤腰,迁延妙舞。” 姚锡钧 《病中作》诗:“初花点缀浑成世,一笑迁延不记年。”词语解释:迁变 拼音:qiān biàn
犹变迁。《晋书·礼志下》:“ 周 末崩离,宾射宴饗之则罕復能行,冠婚饮食之法又多迁变。” 宋 苏舜钦 《升阳殿故址》诗:“农惟喜丰稔,吾独閔迁变。” 清 曾国藩 《〈经史百家简编〉序》:“末流之迁变,何可胜道!”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不过时代不同,则所谓‘日下’的事情,也有迁变:从前指的是甲事,现在叹的或是乙事。”词语解释:迁移 拼音:qiān yí
亦作“ 迁迻 ”。
(1).搬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后汉书·袁绍传》:“今贼臣作乱,朝廷迁移。”《北史·于谨传》:“愚人难与虑始,皆恋邑居,既恶迁移,当保罗郭。”《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若不迁移他处,吾发墓取尸,掷之野外。” 朱德 《过五指山》诗:“民族欣解放,迁移出山林。”
(2).变迁,变化。《荀子·君道》:“与之举措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辟图》诗:“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 郑泽 《壬子秋日纯庵尊翁润荄先生来城纯庵邀摄影象作诗奉呈》:“文化纵迁迻,先生长寿耉。”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我想,照着境遇,思想言行当然要迁移,一迁移,当然会有所以迁移的道理。”
(3).指时间的流逝。《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日月迁移年渐长,仕农工巧各躋排。”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岁月迁移人事变,却来此地再兴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序》:“历史的经过,虽分秒的迁移,也于世界文化上有相当的地位。”词语解释:迁谪 拼音:qiān zhé
亦作“ 迁讁 ”。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唐 苏颋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诗:“旧史饶迁讁,恒情厌苦辛。”《全唐诗》卷七四作“迁謫”。 唐 王昌龄 《留别武陵袁丞》诗:“皇恩暂迁謫,待罪逢知己。” 明 高启 《沧浪亭》诗:“ 吴兴 长史旧迁謫,买得此水自号‘沧浪客’。” 何其芳 《楼》:“以后,大概那个出名的人类祖先的故事暗示了我,我总常有一个无罪而度迁谪之月的感觉。”词语解释:迁居 拼音:qiān jū
从一地迁徙到另一地生活;搬家。《书·多士》:“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迁居西尔。’”《后汉书·梁统传》:“ 统 高祖父 子都 ,自 河 东迁居 北地 。” 唐 杜甫 《移居夔州郭》诗:“伏枕 云安县 ,迁居 白帝城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蔡侍郎》:“家以此致富,遂迁居。” 郁达夫 《迷羊》三:“因为在我看来,也算是很麻烦的一件迁居的事情,就可以安全简捷地解决了。”词语解释:迁次 拼音:qiān cì
(1).移居,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左传·哀公十五年》:“大命陨队,絶世於 良 。废日共积,一日迁次。”
(2).谓依次提升官职。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一》:“公卿缺,輒选所长而迁次用之。”《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説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 唐 元稹 《元宗简授京兆少尹制》:“叙彝伦,节浮竞,必在於迁次有準,以崇廉让之风。”
(3).变迁;变化。 唐 韩愈 《赠族侄》诗:“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唐 白居易 《感秋咏意》:“炎凉迁次速如飞,又脱生衣着熟衣。” 清 方文 《寄怀鲁孺发天门》诗:“可怜世乱遭迁次,几度上书不得志。”
(4).窘迫,尴尬。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明 马銮 《乐昌公主》诗:“迁次相逢似梦魂,作人难处两难言。” 清 金人瑞 《无题》诗之二:“油壁香车久到门,为人迁次此黄昏。”词语解释:迁官 拼音:qiān guān
(1).晋升官爵。《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一生盛旺,快乐安然,发福迁官,主生贵子。”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用人之道》:“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2).贬官。降职。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登七盘岭诗之一》:“才非 贾傅 亦迁官,五月驱羸上 七盘 。”词语解释:迁流 拼音:qiān liú
(1).流放;贬逐。《淮南子·泰族训》:“ 赵王 迁流於 房陵 ,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謳,闻者莫不殞涕。”《隋书·滕穆王瓒等传论》:“唯 卫王 养於 献后 ,故任遇特隆,而诸子迁流,莫知死所,悲夫!” 宋 陆游 《黄州》诗:“局促常悲类 楚 囚,迁流还叹学 齐 优。” 王闿运 《丁文诚诔》:“吏闇弱而惶怖,士迁流而靡据。”
(2).变化,演变。《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现在现在生不停,念念迁流无住灭。”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又从是而进之五经 三代 之书,而知 秦 汉 以下至於 齐 梁 歷代迁流之失,而三百五篇之《诗》,可弦而歌之矣。” 蔡元培 《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之迁流,如是其繁变也,而吾人乃于其中占有少许之歷史。”
(3).谓时间迁移流动。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表》:“率礼无违,永叹岁月迁流之速;向明而治,勉答臣民爱戴之心。” 明 袁宏道 《述怀》诗:“岁月无停晷,迁流快织梭。”《歧路灯》第一回:“日月迁流,这 端福儿 已七岁了。” 毛泽东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如果他们不能事先看到,那他们就只会跟着时间迁流,虽然也在努力工作,却不能取得胜利。”
(4).谓河流改道。 元 姚燧 《平章政事忙兀公神道碑》:“ 河 水迁流无常,长泛退滩,连岁不絶。”词语解释:迁徙 拼音:qiān xǐ
(1).犹变化。《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史记·李斯列传》:“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覩归。”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及上废其典、下失其职而 周 衰矣,故征伐出於诸侯,使典之用舍兴坏繫焉迁徙。”
(2).更改;改变。《国语·齐语》:“是故卒伍整於里,军旅整於郊,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 韦昭 注:“迁徙,犹改更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故卒伍成於内,则军正定於外,服习以成,勿令迁徙。”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宿迁县志》:“至国朝 雍正 十一年,復属 徐州 。沿革迁徙不一,故志为难。”
(3).搬家;从一处搬到另一处。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王阳能铸黄金》:“ 王阳 虽儒生,自寒贱,然好车马衣服,极为鲜好,而无金银文绣之物,及迁徙去处,所载不过囊衣。” 宋 苏轼 《策别十九》:“如此则内无屯聚仰给之费,而外无迁徙供亿之劳。”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家母等仍居 北京 ,盖年事已老,习于安居,迁徙殊非所喜。”
(4).流放边远地区。《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 李迪 既与 丁谓 论事,得罪迁徙,淹沦久之。”《元典章新集·刑部·毁伤眼目》:“将 曹辛一 决杖一百七下,迁徙 辽阳 屯种。”
(5).谓升迁官职。《史记·龟策列传》:“卜迁徙去官不去。” 宋 王巩 《闻见近录》:“上悉可,内外迁徙,数日间凡数十人,皆 文靖 平日所厚。” 清 傅维鳞 《明书》卷一六二:“ 刘瑾 用事,以入赂迁徙人官,故中外冀迁官者多贪墨克赂,民重病之。”词语解释:迁改 拼音:qiān gǎi
(1).指官职之迁升。 唐 颜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 泉明 、 顥 、 頲 、 颖 等并蒙迁改,一门之内,生死哀荣。”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 郎简 ﹞归老十餘年,不曾迁改,亦无锡赐。” 宋 方勺 《泊宅编·渠来》:“或乱毁帘幃窗牖之类,则 经臣 必有迁改锡賚之庆。”
(2).变易,改变。 唐 李白 《对酒行》:“天地无彫换,容颜有迁改。” 宋 张耒 《青桐道中值雨》诗:“人间迁改何须问,便作江湖未可知。”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礼乐初传三百载,风尘倐忽俱迁改。” 谭献 《〈复堂词录〉序》:“律吕废队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
(3).谓迁善改过。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郑范溪书》:“彼既有迁改之诚,自不必深求矣。” 清 黄爵滋 《敬陈六事疏》:“於此等匪民,先宜实力查捕,除已犯重案论治如法外,餘皆概予开释,而著其名於册,諭令迁改。”词语解释:迁都 拼音:qiān dū
迁移国都。 汉 班固 《东都赋》:“迁都改邑,有 殷 宗中兴之则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 须胊 一国二城,两名,盖迁都 须昌 , 胊 是其本。” 钱锺书 《围城》三:“ 鸿渐 想政府可以迁都,自己倒不能换座位。”词语解释:迁人 拼音:qiān rén
(1).指迁徙到外地落户的人。《史记·项羽本纪》:“ 巴 蜀 道险, 秦 之迁人皆居 蜀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四月, 神武 请给迁人廪各有差。”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未几,有上变告迁人谋为乱者,乃遣都督 陈方亮 往图之。”
(2).指被贬斥的官吏。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羸马往北走,迁人悲 越 吟。” 明 陈子龙 《用夷目兵议》:“特以远於朝廷,宦其地者,大率多左官迁人,徵求无厌,以至不堪而变作。”词语解释:迁化 拼音:qiān huà
(1).变化;应变。《荀子·非十二子》:“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説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势者, 舜 禹 是也。” 汉 傅毅 《舞赋》:“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之一:“日月随迁化,万古恒如兹。”
(2).指人死。《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忽迁化而不反兮,魄放逸以飞扬。”《坛经·付嘱品》:“师説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金陵旧事上》:“风疾旋,自下上转入空际东南逝,视 瑛 ,已迁化矣。”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怀梅兰芳先生》:“现在, 梅先生 的身体已经迁化了。”词语解释:迁谢 拼音:qiān xiè
(1).犹言衰退败落。《南齐书·武帝纪》:“ 宋 德将季,风轨陵迟,列宰庶邦,弥失其序,迁谢遄速,公私凋弊。”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元 惟则 《示友人》诗:“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
(2).谓时间迁移流逝。《百喻经·病人食雉肉喻》:“外道等执於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 宋 苏辙 《赠景福顺长老》诗序:“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
(3).谓身心衰老。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只为主人不了絶,遂招迁谢逐迷邪。”《古尊宿语录·佛眼禅师》:“初生时渐长,至三岁五岁,乃至二十时,决定不移,到四十五十,而此身念念迁谢,念念无常。” 宋 陈师道 《观音院修满净佛殿记》:“身既与物同其盛衰,心亦与时而迁谢。” 明 宋濂 《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盖以众生汩没妄尘,念念迁谢,起灭不停。”词语解释:迁除 拼音:qiān chú
谓官职之升迁除授。《晋书·文苑传·王沉》:“高会曲宴,惟言迁除消息,官无大小,问是谁力。”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烧尾》:“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饌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明史·程启充传》:“邇臣贪浊,频有迁除;边帅僨师,不闻谴斥。” 易宗夔 《新世说·简傲》:“吾与廉吏同列白简,荣於迁除矣。”词语解释:迁史 拼音:qiān shǐ
《史记》之别称。 宋 刘克庄 《代楮知白谢表》:“新智无穷,岂必谓 蔡侯 所造;旧闻可辑,或能补《迁史》之亡。” 清 姚文栋 《答东洋近出古书问》:“《迁史》言: 始皇 遣 徐巿 发男女数千人,入海求僊人。”亦以指其作者 司马迁 。 康有为 《读〈史记·刺客传〉》诗:“ 迁史 愤心尊 聂政 , 泉明 诗咏慕 荆軻 。”词语解释:迁易 拼音:qiān yì
(1).运销,贩卖。《古文苑·扬雄〈百官箴·大司农箴〉》:“厥僚 后稷 ,有无迁易。” 章樵 注:“《书》:‘懋迁有无化居。’”《汉书·食货志上》“楙迁有无,万国作乂” 唐 颜师古 注:“言劝勉天下,迁易有无,使之交足,则万国皆治。”
(2).变化,变换。 晋 陆机 《塘上行》:“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唐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坏而不葺,则王者失贤,不肖混淆请託,侥倖迁易不已。” 清 吴敏树 《亡弟云松事状》:“欲别择地而自营壙偕焉,近经兵乱不暇,而弟子孙又颇宜善以葬家之説,意未可迁易之,遂定於此。”词语解释:迁鼎 拼音:qiān dǐng
(1).犹迁都。 北魏 于子建 《武德郡建沁水石桥记》:“属皇朝迁鼎,卜食 漳 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置 武德郡 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度邑静鹿丘之嘆,迁鼎息大坰之慙。”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赏春》:“粤自 夏 河亶甲 迁鼎於此,嗣后 秦 强 楚 霸定盟於兹。” 清 顾炎武 《晋王府》诗:“卜 雒 方迁鼎,封 唐 次翦珪。”
(2).易代;亡国。《晋书·桓玄传赞》:“肆逆迁鼎,凭威纵慝;违天虐人,覆宗殄国。”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 武后 彊盛, 武 三王 梁 、 魏 、 定 等并开府,自餘郡王十餘人,几迁鼎矣。” 前蜀 韦庄 《湘中作》诗:“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词语解释:迁转 拼音:qiān zhuǎn
(1).谓官员升级。 汉 王充 《论衡·初禀》:“仕者随秩迁转,迁转之人或至公卿。” 唐 杜甫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诗:“迁转五州防御使,起居八座太夫人。” 清 林则徐 《副将张保不宜驻守澎湖折》:“﹝ 张保 ﹞距悔罪乞降之始未届十年,而在营迁转之阶已躋二品,从来陞任之速未有过於此者。”
(2).指官员换防,调动任所。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加以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3).犹言迁流转移。 清 刘大櫆 《〈张荔亭诗集〉序》:“此盛则彼衰,彼兴则此覆,往往皆是,而造化之机缄,倐忽迁转,时共聚也,而贤智才能遂毕萃於一门之中。”词语解释:迁擢 拼音:qiān zhuó
谓提升官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洭水》:“往昔县长临县,輒迁擢超级,太史逕观,言地势使然。”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兼述索居三十韵》:“文章开穾奥,迁擢润朝廷。”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一时人望与士大夫退閒者,皆以次迁擢臺阁中,其除拜无虚日。”《好逑传》第二回:“我前日遭诬下狱,祸已不测,后邀圣恩,反加迁擢,可谓侥倖矣。”词语解释:迁坐 拼音:qiān zuò
(1).改换平时起居的场所。《论语·乡党》:“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朱熹 集注:“迁坐,易常处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斋不茹荤必变食》:“祭祀之斋居必迁坐,必变服,必变食。”
(2).移动坐位。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既至馆中,气尚未平,独坐屏处。时秋阳方烈,为日所射,久不迁坐。”词语解释:迁臣 拼音:qiān chén
指贬斥远地的官吏。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二:“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嵐。”词语解释:迁固 拼音:qiān gù
(1). 汉 司马迁 和 班固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张衡 司史而惑同 迁 固 , 元帝 王后 ,欲为立纪,谬亦甚矣。” 唐 崔湜 《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 清 方苞 《万季野墓表》:“昔 迁 固 才既杰出,又承父学,故事信而言文。” 章炳麟 《信史上》:“不知纬乃以经为记事,诚记事, 迁 固 优为之,安用 玄圣 ?”
(2).指代 汉 司马迁 所著之《史记》和 班固 所著之《汉书》。《北史·李彪传》:“ 彪 与祕书令 高祐 始奏从 迁 固 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元 赵复 《〈杨紫阳文集〉序》:“晚居 洛阳 ,著书数十万言,沉浸《庄》《骚》,出入 迁 固 。”词语解释:迁逐 拼音:qiān zhú
贬斥放逐。《史记·淮阴侯列传》:“诸侯之见 项王 迁逐 义帝 置 江 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唐 司空曙 《闻春雷》诗:“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餘。”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词语解释:迁教 拼音:qiān jiào
谓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从事教育工作。 明 徐渭有 《林先生迁教瀧水》诗:“特将一鐸 岭 南行,水郭山邮路几程。”词语解释:迁善 拼音:qiān shàn
去恶为善;改过向善。《孟子·尽心上》:“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也者圣人之徒与!”《周书·陆通传》:“然其逆谋久定,必无迁善之心。”《旧唐书·昭宗纪》:“伏维皇帝陛下,鉴往古用师之难,採列圣迁善之美,恩加区宇,信及豚鱼,则臣等不胜恳愿。”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又于 吉芝陀 出狱即思食人事,则致慨于迁善之难。”词语解释:迁播 拼音:qiān bō
迁徙流离。《南史·宋纪上·武帝》:“难棘 隆安 ,祸成 元兴 ,遂至帝主迁播,宗祀堙灭。” 唐 刘长卿 《送侯中丞流康州》诗:“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阳张彦升见寄》:“姦臣兴弑逆,时君远迁播。” 清 李渔 《怜香伴·破题》:“二女相思莫解,更两家迁播,音耗无闻。”词语解释:迁斥 拼音:qiān chì
贬斥,放逐。《文选·谢灵运〈七里濑〉诗》:“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李周翰 注:“迁斥,谓贬出也。”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且究问前日史臣,悉行迁斥。”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无书悼迁斥,有梦伤迢递。”词语解释:迁书 拼音:qiān shū
指 汉 司马迁 写的《史记》。 宋 孙甫 《〈唐史论断〉序》:“《春秋》虽编年,经目其事,传载本末。 迁 立纪传,亦约是体。故 刘餗 史例曰,传所以释纪,犹《春秋》之传焉。此可见 迁 书之不失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书教下》:“就形貌而言, 迁 书远异 左氏 ,而 班 史近同 迁 书。”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 迁 书取材于《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以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织而成。”词语解释:迁神 拼音:qiān shén
(1).迁移灵柩或遗体。《文选·潘岳〈寡妇赋〉》:“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措。” 李周翰 注:“迁神安措,谓迁柩归葬也。” 唐 陆长源 《景昭法师碑》:“以 贞元 元年十一月癸卯委蜕於紫阳之道场……以其月己酉迁神於 雷平山 之西原 玄静先生 寿宫之左。” 唐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己未,殯于路寝,景寅,迁神於舟。”
(2).指僧人逝世。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从母 浄粲法师 ,常所供奉。及 粲师 迁神,孺慕过礼。”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慧严》:“ 严法师 器识渊远,学道之匠,奄尔迁神,痛悼於怀。”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书卒异词》:“凡人死曰卒,曰殁,曰疾终……又曰迁神。”词语解释:迁换 拼音:qiān huàn
变换;改变。《南史·恩倖传·吕文显》:“而迁换去来,又不依三周之制,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燕歌行》:“言时序迁换,而行役不归,佳人怨旷,无所诉也。” 宋 晏殊 《破阵子》词:“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覩芳菲。”词语解释:迁怒 拼音:qiān nù
谓把对甲的怒气发泄到乙身上。《论语·雍也》:“有 颜回 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因大忿恨……迁怒,杀姥。”《明史·阉党传·刘志选》:“ 忠贤 忌后贤明……后为故司礼 刘克敬 所选, 忠贤 迁怒 克敬 ,謫发 凤阳 ,縊杀之。”《宦海》第四回:“这位姨太太已经不免有些疑心,却又不敢和 庄制军 絮聒,便迁怒到 邵孝廉 身上来。” 朱自清 《给亡妇》:“我的脾气可不大好,迁怒的事儿有的是。”词语解释:迁谷 拼音:qiān gǔ
语出《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於乔木。”后用以指地位上升。 唐 杜牧 《贻友人》诗:“倘无迁谷分,归去养天真。”词语解释:迁避 拼音:qiān bì
迁移以躲避之。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七:“寇压境,城中士大夫皆迁避。”《水浒传》第一○八回:“ 解宝 领军卒下山,寻箇居民访问,那里有一箇人家?都因兵乱迁避去了。” 郭孝威 《江苏光复纪事》:“前 清 沪 道 刘燕翼 ……密諭各房书吏及各幕友,迁避洋务局。”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上海 亦曾大迁避,或谓将被征,或谓将征彼,纷纷奔窜。”词语解释:迁邻 拼音:qiān lín
迁居择邻。 战国 时的 孟轲 ,他母亲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曾三次搬迁住处;以选择中意的邻居。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唐 李峤 《宅》诗:“ 孟母 迁邻罢,将军辞第初。” 宋 刘克庄 《陈夫人哀诗》:“ 孟母 迁邻训, 共姜 誓己诗。”词语解释:迁革 拼音:qiān gé
变革,变化。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五:“治歷明时,绍迁革之运;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旧唐书·孝友传·王君操》:“ 贞观 初, 君则 自以世代迁革,不虑国刑;又见 君操 孤微,谓其无復仇之志,遂诣州府自首。”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 建康 虽 晋 都邑,千载既远,迁革尤多。寻 冶城 ,问 新亭 ,岂復异时髣髴哉!” 明 高攀龙 《说类》:“昔 朱子 初年,以人自有生即有知识,念念迁革,初无顷刻停息。”词语解释:迁逝 拼音:qiān shì
(1).迁移,离去。 汉 王粲 《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宋书·索虏传》:“惆悵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宋 苏轼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
(2).消逝,流失。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每公私感愤,道义激扬,朋友切磨,古今成败,日月迁逝,光景惨舒……凡所对遇异於常者,则欲赋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 唐 与尚文……擅美於诗,当復千家。岁月苒苒,迁逝沦落,亦且多矣。”
(3).犹死去。 晋 左芬 《万年公主诔》:“精灵迁逝,幽此中阿。”词语解释:迁海 拼音:qiān hǎi
清 初为防 台湾 郑成功 的抗 清 军,强令 福建 、 广东 等沿海居民内迁,距海三十里(一说五十里),不准人居住。其议发于 郑氏 降臣 黄梧 ,至 施烺 始行,民有越出界外者概处死刑,至 雍正 六年其禁稍弛,界外渐有居民。参阅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地语·迁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词语解释:迁日 拼音:qiān rì
更改日期。《宋书·武帝纪中》:“将拜,值四废日,佐史 郑鲜之 、 褚叔度 、 王弘 、 傅亮 白迁日,不许。”《宋书·礼志三》:“今在孟春,郊时未过,值雨迁日,於礼无违。”词语解释:迁就 拼音:qiān jiù
(1).降格相就,曲意迎合。 汉 贾谊 《治安策》:“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 唐 柳宗元 《送蔡秀才下第归觐序》:“后果依违迁就,四进而获。”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史恩涛》:“书吏侵蚀帑金,部臣委曲迁就。” 王西彦 《乡下朋友》:“在学校里的时候, 庄道耕 就是一个最讲究生活诗趣的人,什么都有自己的方式,不能改变,也不肯迁就。”
(2).迁往;迁到。 邹韬奋 《经历》五三:“我们的报馆一面要迁就热闹市面的附近,一面又出不起那昂贵的屋租,所以便选定了一个零星贫民窟里的一条小街上的一所小屋。”词语解释:迁国 拼音:qiān guó
迁移国都。《易·益》:“利用为依迁国。” 孔颖达 疏:“用此道以依人而迁国者,人无不纳,故曰利用为依迁国也。” 元 施惠 《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词语解释:迁陟 拼音:qiān zhì
犹迁升。《北史·艺术传·蒋少游》:“然犹骤被引命,以规矩刻繢为务,因此大蒙恩赐而位亦不迁陟也。”《旧唐书·懿宗纪》:“苟致安寧,自当迁陟;不遵詔令,必举典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二妇全边城》:“不惟大司马不知故事,并武人亦不晓祖职当如何迁陟矣。”词语解释:迁放 拼音:qiān fàng
犹流放。 唐 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诗:“为邦復多幸,去国殊迁放。”词语解释:迁腾 拼音:qiān téng
指官职连连迁升。 唐 韩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诗:“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由是方面威权益重,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迁腾倐忽,坐致郎省弹劾之职。”词语解释:迁秩 拼音:qiān zhì
旧指官员晋级。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詔书迁秩,百姓举车,立庙生事,树碑颂德。”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不逾年,凡四迁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封 兆文毅 为一等公, 富将军 德 为一等侯,餘迁秩有差。”词语解释:迁贸 拼音:qiān mào
变迁;变革。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十:“盖闻市朝迁贸,山川悠远。是以狐兔所处,由来 建始 之宫,荆棘参天,昔日 长洲 之苑。”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词语解释:迁舟 拼音:qiān zhōu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后以“迁舟”比喻出殡安葬。 唐 苏颋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诗:“里閈寧相杵,朝叹忽迁舟。”词语解释:迁京 拼音:qiān jīng
犹迁都。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迁京之始,宫闕未就, 高祖 住在 金墉城 。” 清 魏源 《题〈包慎伯文集〉》诗之一:“ 陈亮 上书气纵横,开扩万古请迁京。”词语解释:迁序 拼音:qiān xù
见“ 迁敍 ”。
词语解释:迁叙
亦作“迁叙”。亦作“ 迁序 ”。 谓旧时官吏根据考核劳绩而进行晋职或奖励。《晋书·傅玄传》:“《虞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是为九年之后乃有迁叙也。”《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臣愿覈考课之实,定迁序之制,则多端之吏息矣。” 宋 曾巩 《许安世都官员外郎制》:“徒隶佣役之人,典其废置,而时其迁序,主以郎吏,其选甚高。”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帝德》:“第令於本部中迁敍,乃以为太常太乐令。” 明 史玄 《旧京遗事》:“藩臬首领,法当得县令,某则从朝廷迁序外臣,但谨为奉职耳。”《明史·王科传》:“盐运官廉,当迁叙。”词语解释:迁府 拼音:qiān fǔ
谓提升进入两府。 宋 代称中书省、枢密院为两府。 宋 刘克庄 《自和》之一:“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词语解释:迁飞 拼音:qiān fēi
(1).飞向高处。比喻登第。 唐 王昌龄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诗:“迁飞在礼仪,岂復泪如霰。”
(2).谓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往返迁徙飞行。 李学健 等《为什么要给鸟脚上环》:“十九世纪以后,许多学者从事鸟类迁飞的研究。”《新华日报》1990.4.20:“在南北方分界线和沿海候鸟迁飞路线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词语解释:迁雄 拼音:qiān xióng
汉 司马迁 和 扬雄 的并称。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迨至有 汉 方隆, 董 贾 擅其芳声, 迁 雄 端其榘矱,渢渢乎,犹有 三代 之遗音焉。”词语解释:迁所 拼音:qiān suǒ
旧指官吏因罪降职、流放之所在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至是,人情大悦;而 陆贄 、 阳城 皆未闻追詔而卒于迁所,士君子惜之。”词语解释:迁墓 拼音:qiān mù
迁移坟墓。《左传·哀公二年》:“ 蔡侯 告大夫,杀 公子駟 以説,哭而迁墓。” 杜预 注:“将迁,与先君辞,故哭。”词语解释:迁奉 拼音:qiān fèng
奉侍灵柩迁葬。 宋 范仲淹 《求追赠考妣状》:“今为迁奉在近,未曾封赠父母……尚闕褒封,祭奠之间,誌述之际,乏兹恩数。” 宋 陈瓘 《唐充之墓志铭》:“盖犇走自效,服勤累岁,未克迁奉,而 充之 得疾卒矣。”词语解释:迁座 拼音:qiān zuò
迁移灵座;移柩安葬。 宋 韩琦 《仁宗皇帝哀册文》:“粤十月戊辰朔,六日癸酉,迁座于 永昭陵 ,礼也。”词语解释:迁诏 拼音:qiān zhào
迁徙之诏令。《魏书·任城王澄传》:“及驾幸 洛阳 ,定迁都之策……既至 代都 ,众闻迁詔,莫不惊骇。”词语解释:迁藏 拼音:qiān cáng
迁徙宝藏。《楚辞·天问》:“迁藏就 岐 ,何能依?” 王逸 注:“言 太王 始与百姓徙其宝藏,来就 岐 下,何能使其民依倚而随之也?”词语解释:迁葬 拼音:qiān zàng
亦作“ 迁塟 ”。 特指成人鳏寡者生时非夫妇,死后迁往一处埋葬,算合婚。《周礼·地官·媒氏》:“禁迁葬者与嫁殤者。” 郑玄 注:“迁葬,谓生时非夫妇,死既葬,迁之,使相从也。”后谓把灵柩从原来的葬地迁移到另一地方埋葬。 北魏 无名氏 《魏故假节督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齐州刺史高公墓志铭》:“粤 元象 二年十月十七日,迁塟於故乡司徒公之塋。”《元典章·吏部五·假故》:“拟得职官奔丧迁葬,人子大故,今既以人伦重事,许给假限。”《禅真逸史》第二一回:“时值十二月十九日庚申日,正合通书腊底庚申,一切修造、迁葬、祭祀、求神俱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收其全家之尸,即典史署中掘地而瘞之,将徐谋迁葬。”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三章:“又想到为人迁葬祖坟,那责任多大!”词语解释:迁满 拼音:qiān mǎn
指旧时官员之秩满迁升。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迁满一已异,乖离坐难凭。”词语解释:迁逡 拼音:qiān qūn
行不进貌。《楚辞·九章·思美人》:“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洪兴祖 补注:“迁逡犹逡巡,行不进貌。” 清 顾炎武 《宋六陵》诗:“躡屩一迁逡,泪洒欑宫土。”词语解释:迁民 拼音:qiān mín
指迁徙到外地落户的人民。《汉书·项籍传》:“ 巴 蜀 道险, 秦 之迁民皆居之。”《宋史·太宗纪二》:“会 契丹 十万众復陷 寰州 , 杨业 护送迁民遇之,苦战力尽,为所禽,守节而死。”词语解释:迁进 拼音:qiān jìn
晋升,迁升官职。 宋 欧阳修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又为百官图以献……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不可以不察。’”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虽闻迁进之宠,曾不能一致贺,顾此亦未足以甚慰所望云尔。”词语解释:迁窜 拼音:qiān cuàn
迁逐流放。 清 王夫之 《九昭·悼孑》题注:“悼君侧之无人也,虽被迁窜,而所隐者惟君。”词语解释:迁地 拼音:qiān dì
犹言迁移到别处。 清 魏源 《都中吟》之十三:“ 固安 、 霸州 两洼城,迁地避水工力寡。”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将欲力加改作,又恐摇动军心,兼之习惯既久,亦虑迁地弗良。”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共产党人所处的环境不像现在,一有风吹草动,就得迁地为良。”词语解释:迁灭 拼音:qiān miè
犹灭亡。 宋 苏洵 《六国论》:“ 齐 人未尝赂 秦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词语解释:迁拜 拼音:qiān bài
授与递升之新官职。《后汉书·李固传》:“左右党进者,日有迁拜;守死善道者,滞涸穷路。” 唐 李洞 《送沉光赴福幕》诗:“幕下逢迁拜,何官著茜衣。” 清 朱彝尊 《送周参军在浚之官太原二十六韵》:“以兹 河 汉 才,金门足迁拜。”词语解释:迁逼 拼音:qiān bī
亦作“ 迁偪 ”。 逼迫迁徙。《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董卓 之乱,神器迁偪。” 吕向 注:“神器,帝位也。时 卓 偪迁帝於 长安 也。” 李善 注本作“迁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元顺帝》:“虽迁逼太后,谋害皇弟,不无太忍,然较 唐敬宗 敬礼 陈宏敬 , 明 天啟 之不究詰 方从哲 、 崔文昇 ,反将劾奸诸臣屈陷成狱者,不啻霄壤矣。”词语解释:迁代 拼音:qiān dài
职官之迁升与替代。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今之在任,四考即迁。官人知将秩满,必怀去就;百姓见有迁代,能无苟且?”词语解释:迁迟 拼音:qiān chí
犹言迁延迟缓。 蔡东藩 《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三九回:“自二月间 衍 ( 萧衍 )封 梁王 ,迁迟旬月,尚不闻準备受禪。”词语解释:迁落 拼音:qiān luò
犹衰落。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西方者,迁方也。万物迁落也。”《汉书·律历志上》:“西,迁也。阴气迁落物,於时为秋。”词语解释:迁职 拼音:qiān zhí
犹升职。 唐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高选俄迁职,严程已飭装。”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故参知政事 丁公度 、 晁公 宗慤 往时同在馆中,喜相谐謔。 晁 因迁职,以啟谢 丁 。”词语解释:迁贬 拼音:qiān biǎn
谓官员被降职并流放。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念远缘迁贬,惊时为别离。”词语解释:迁舍 拼音:qiān shè
谓军队推进阵地。《左传·哀公九年》:“ 宋皇瑗 围 郑 师,每日迁舍。垒合, 郑 师哭。”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郑罕达帅师取宋师于岩》:“今也不然,则围 郑 师於 雍丘 ,日迁舍以合垒。”词语解释:迁格 拼音:qiān gé
提升官职的标准或规定。 宋 曾巩 《驸马都尉王师约转观察使制》:“盖尔自初仕迄此,再增厥位,皆以岁满,应於迁格。”词语解释:迁捐 拼音:qiān juān
犹捐弃。《管子·四称》:“昔者无道之臣……迁捐善士,捕援货人。”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人生意气好迁捐,祇重狂花不重贤。”词语解释:迁渝 拼音:qiān yú
犹迁变。《文选·张衡〈思玄赋〉》:“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圆方。” 张铣 注:“言俗迁变,灭规矩之法。” 南朝 宋 孔欣 《相逢狭路间》诗:“流落尚风波,人情多迁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