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hǔn,动词][详注1][详注2][mǐn][详注3][音蠢。杂也。]


注1:吮 《玉篇》食允切《广韵》食尹切,音盾。《广韵》舐也。
注2:嶙 音凛。嶾嶙,山峻貌。《潘岳·西征赋》裁陂陀以嶾嶙。
注3:纯 音准。《书·顾命》篾席黼纯。《注》白黑杂缯缘之。《仪礼·士冠礼》服纁裳纯衣。《注》纯衣,缘衣也。又《既夕》缁纯。《注》饰衣曰纯。《礼·曲礼》冠衣不纯素。《注》纯,缘也。
槿[音隱。雷發聲也。][jìn,远近,副形词][详注1]忿[與抆同][详注2]


注1:听 《广韵》牛谨切《集韵》语近切,《说文》笑貌。《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杨慎曰》听,古哂字。
注2:坟 音愤。土膏肥也。《书·禹贡》白坟,黑坟,赤埴坟。见土字注。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fèn,名分][yùn][jìn,走近,动词][名誉]忿[详注1][yùn]泿[详注2][yùn]


注1:拚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问切,音奋。埽除之名。《礼·少仪》埽席前曰拚。《疏》拚是除秽,埽是涤荡。《仪礼·聘礼》不腆先君之祧,既拚以俟矣。
注2:斤 音靳。《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诗·周颂》斤斤其明。《传》斤斤,明察也。
愿(半)[lùn,名词][tùn][pèn][急赴][详注1]


注1:敦 通作顿。《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疏》诗卫风氓篇,至于顿丘,是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注》敦,音顿。《史记·历书注》困敦,混沌也。 又《庄子·列御寇》敦杖蹙之。《音义》敦,音顿。司马云:竖也。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yùn 繁体或异体字:问韵

運 yùn
〈动〉
  •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 同本义
  • 運,移徙也。——《说文》
  • 日、月运行。——《易·系辞》
  •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方言》。注:“犹行也。”
  • 是鸟也,海运。——《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
  •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 又如:运衡(指运转的玉衡星);运玑(谓运转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
  • 搬运;运输
  • 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
  • 运,转也。——《广雅》
  • 三卜之运也。——《公羊传·定公十五年》
  • 将运舟而下浮兮。——《楚辞·九章·哀郢》
  • 浑元运物。——班固《幽通赋》
  • 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 (建兴)九年,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三国·嵇康《嵇中散集》
  • 运一大石块。——·邵长蘅《青门剩稿》
  • 又如:运行李;运兵;运粮;运漕(由水路运粮);运船(载运物资的船只)
  • 运用
  • 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嵇康《嵇中散集》
  • 又如:运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运智(运用智慧计谋);运谋(运用谋略)
  • 挥动 。如:运斤(挥动斧头砍削)
  • 运筹 。如:运算(运筹计算);运帷(运筹帷幄)
  • 行驶 。如:运舟(行船)
  • 玩弄,拨弄
  •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履,问之蚤莫,虽请退可也。——《礼记》
〈名〉
  • 运气,命运
  • 运穷福艾。——·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 又如:运隆祚永(国运隆盛兴旺,帝统传世久远);运乖时蹇(运气很不好);运合中兴(气数到了复兴的时候);好运;走运
  •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 勾践之地,…广运百里。——《国语》
  • 春秋莒邑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五十里。也作“郓”
  • 日月周围的光圈
  • 画隨灰而月运朔。——《淮南子·览冥》
  • 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大卜》
〈形〉
  • 帝德广运。——《书·大禹谟》
  • 纵,竖
  • 翼大七尺,目大运寸。——《庄子》
  • 浑浊
  • 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管子·水地》
  • 眩晕。通“晕”
  •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灵枢经》
  • 又如:运眩(眼花)
康熙字典

  • 《集韻》羽粉切,音抎。 (吻韵)
  • 走貌。
古文:𨔪

  • 《廣韻》《正韻》禹慍切《集韻》《韻會》王問切,𠀤音韻。 (问韵)
  • 《玉篇》轉也,動也。《正韻》行也,用也。《易·繫辭》日月運行。《書·大禹謨》帝德廣運。《註》行之不息也。《禮·少儀》君子欠伸運笏。《註》運,動也。
  • 又《說文》移徙也。《廣韻》轉輸也。《後漢·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 又《正韻》天造曰運。《渾天儀》天運如車轂。
  • 又《韻會》五運,五行氣化流轉之名。
  • 又運祚,曆數也。《史記·高帝贊》漢承堯運。
  • 又《集韻》地南北謂之運。《越語》廣運百里。註:遠行賦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 又叶于分切,音云。 (文韵)
  • 《蔡邕·述行賦》彌信宿而後闋,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顥顥,懷少弭而有欣。
  • 又叶于願切,音院。
  • 《阮瑀·琴歌》奕奕天門開,大魏應期運。靑蓋巡九州,在西東人怨。
  • 考證:〔《禮·曲禮》君子欠伸運笏。〕
  • 謹照原文曲禮改少儀。〔《越語》廣運百里。東西爲廣,南北爲運。〕
  • 謹照原文百里下增註字。〔《蔡邕·遠行賦》彌信宿而後闋,繇威遺以東運。陽光見之顥顥兮,怌少弭之有欣。〕
  • 謹照原文遠改述。繇威遺改思逶迤。陽光見改見陽光。省兮字。怌改懷。之有欣改而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