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队去声 [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退[详注3][duì][bèi][《集韵》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详注4][duì,盘敦][lě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注3:回 音悔。绕也。《左传·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读上声。又《集韵》《韵会》音缋。《前汉·赵充国传》回远千里。《注》回谓路迂回也,音胡悔反。又畏避也。《前汉·王温舒传》即有避回。《注》谓不尽意,捕击盗贼。又《盖宽饶传》刺举无所回避。
注4:谇 《广韵》苏内切《集韵》《韵会》苏对切,音碎。《前汉·贾谊传》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服虔曰》谇,犹骂也。《张晏曰》责让也。《师古曰》谇音碎。
共232,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退食退休退省退衙退却退潮退滩退私
退朝退公退思退静退一步退直退斋退行
退藏退闲退避退人退屈退壁退怯退锋郎
退身退缩退隐退翁退惰退学退落退磨
退居退士退然退转退守退保退水退路
退舍退鹢退老退让退堕退修退敌退卒
退飞退归退院退浑退志退堂退鱼退丁
退步退听退迹退谷退散退位退养退出
退耕退处退笔退师退懦退走退伏退匿
退后退红退三舍退席退还退心退工退辞

词语解释:退食  拼音:tuì shí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清 孙枝蔚 《题王金铉明府琴趣轩》诗之二:“簿书亦云劳,退食有好怀。”
(3).归隐;退休。《后汉书·杨秉传》:“﹝ 杨秉 、 韦著 ﹞俱徵不至,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 唐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诗:“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先生遣决谈笑间,退食归来奉慈母。”
(4).食量减退;不进食。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个乌花小猪又退食啦,昨晚还是好好的,刚才我去喂麦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搅两下,就不吃啦。”
(5).见“ 退鱼 ”。
词语解释:退鱼  拼音:tuì yú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唐 周昙 《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词语解释:退朝  拼音:tuì cháo
古代君臣朝见,礼毕而退。《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魏子 ﹞退朝,待于庭。” 唐 杜甫 《晚出左掖》诗:“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退朝之后,他( 皋陶 )就赶紧下了一道特别命令,叫百姓都要学习 禹 的行为。”
词语解释:退藏  拼音:tuì cáng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词语解释:退藏于密  拼音:tuì cáng yú mì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易·繫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韩康伯 注:“言其道深微,万物日用而不能知其原,故曰退藏於密,犹藏诸用也。” 宋 王安石 《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盖有见於无思无为,退藏於密,寂然不动者,中国之 老 庄 ,西域之佛法也。”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引 程子 曰:“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復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然皆听凭心灵指挥,有时退藏於密,方寸间现出四海垓。”
词语解释:退身  拼音:tuì shēn
(1).引退;隐居。《管子·宙合》:“故退身不舍端,修业不息版,以待清明。” 汉 严忌 《哀时命》:“孰魁摧之可久兮,愿退身而穷处。” 唐 元结 《处规》:“吾厌世人饰言以由道,藏智以全璞,退身以显行,设机以树名。”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原公之始,方被任而决於退身。”
(2).指脱身。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想自动辞脱一切职务,退身出来,离开这里。”
(3).后退。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另一方面也因为家有一点恒产,有退身之路,可以不依附他人,所以能把腰直立起来。”
词语解释:退居  拼音:tuì jū
(1).退职家居。《庄子·天道》:“以此退居而閒游,江海山林之士服。”《史记·儒林列传》:“ 申公 耻之,归 鲁 ,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 宋 王禹偁 《乌先生传》:“先生乃退居 壁州 ,挂冠深隐,虚心自乐。”
(2).谓退位移居。《汉书·平帝纪》:“辛卯,贬皇太后 赵氏 为 孝成皇后 ,退居 北宫 , 哀帝 皇后 傅氏 退居 桂宫 。” 颜师古 注:“ 北宫 及 桂宫 皆在城中,而非 未央宫 中也。”
(3).寺院中方丈的居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祖杰》:“﹝ 祖杰 ﹞无义之财极丰,遂结托北人,住 永嘉 之 江心寺 ,大刹也。为退居号 春雨庵 ,华丽之甚。”《水浒传》第八五回:“师父近日只在后面退居静坐,少曾到观。”《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下又走了许多路,走过老退居,到一个和尚家。”
(4).供临时休息的房屋。《红楼梦》第七一回:“ 大观园 中,收拾出 缀锦阁 并 嘉荫堂 等几处大地方来做退居。”《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其餘房间作为闲房,以及堆东西,合僕妇丫环的退居。”
(5).谓退到次要的地位。《人民日报》1984.2.27:“农业则退居第三位。”《人民日报》1984.12.7:“最近几年来,随着机构改革,一大批老干部主动退居二、三线,把担子交给中青年干部。”
词语解释:退舍  拼音:tuì shè
(1).退却;退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子若欲战,则吾退舍。”《韩诗外传》卷六:“ 庄王 受节,左右麾 楚 军退舍七里。”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卷末批云:‘更拣好者寄来。’盖示餘勇,磨礪以须我耳。余不敢退舍,即日又收拾新作格律诗共五十首寄去。” 王闿运 《诏建定兴鹿壮节祠碑》:“寇伏其勇,咨且退舍。”
(2).比不上;不敢与争。 宋 叶适 《题陈止斋帖》:“余尝评公不用诗家常律,及其意深义精,自成宫徵,而工诗者反皆退舍,殆过古人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五》:“ 杜陵 用事之妙,絶出千古,即 子安 生 开元 间,亦当退舍。”
(3).指星辰后移位置。《史记·天官书》:“其(指岁星)趋舍而前曰赢,退舍曰缩。”
词语解释:退飞  拼音:tuì fēi
亦作“ 退蜚 ”。
(1).谓鸟飞遇风而退缩不进。《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 杜预 注:“鷁,水鸟,高飞遇风而退。”《史记·宋微子世家》:“六鶂退蜚,风疾也。”后用以比喻畏缩后退。 隋 伊式 《送晋熙公别诗》:“ 太行 君失路,扶摇我退飞。”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滥波国》:“﹝王﹞乃招集异学德业高深者百人……重下令曰:‘外道论师并俊英也,沙门法众宜善宗义,胜则崇敬佛法,负则诛戮僧徒。’於是 如意 詰诸外道,九十九人已退飞矣;下席一人,视之蔑如也。” 唐 黄滔 《答陈磻隐论诗书》:“是时 张乔 、 许彬 、 林希 、 刘皆 咸有诗名,而退飞不已。”
(2).比喻落榜不中。 宋 宋乂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中·魏清除代》:“ 魏清 累举进士未第,逼春闈,梦一乌衣云:‘ 魏公 勉旃,将来当同 陈皋 。’盖 皋 几八举。是岁第五人 乔舜 座下及第,而 清 復退飞。”
词语解释:退步  拼音:tuì bù
(1).向后走;后退。《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玄沙师备禅师》:“师与 泉守 在室中説话,有一沙弥揭帘入见,却退步而出。”《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如前军得胜,只顾向前追赶,直待鸣金,方许退步。”《天雨花》第二九回:“ 仪贞 急急退步,早被血喷满头面。”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退步须从两面退。倘我退一步而他进一步,就只好拔出拳头来。”
(2).抽身引退。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贪欲》:“予年近七旬,儘宜省事乐閒,息心退步。”《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 峨嵋山 中修行?”《花城》1981年第5期:“本来她完全来得及退步抽身,悬崖撒手,可是她没有。”
(3).退让。《朱子语类》卷一二五:“ 老子 之学只要退步柔伏,不与你争。” 老舍 《二马》第二段十一:“ 马老先生 是凡事退步,只有对妇女,他是主张进取的。”
(4).倒退落后;比原来差。《明史·史可法传》:“盖偏安者,恢復之退步,未有志在偏安,而遽能自立者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阿金》:“我不想将我的文章的退步,归咎于 阿金 的嚷嚷。”
(5).退路;后步。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一折:“小生此间难住,必寻退步。”《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 府﹞便败下来,子孙回家务农,也有个退步。” 茅盾 《陀螺》三:“这是想到要给自己留退步,要在自己和人们中间留一些给自己转圜的空隙。”
(6).指供休息的附属房屋。《红楼梦》第十七回:“﹝后园﹞有一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词语解释:退耕  拼音:tuì gēng
亦作“ 退畊 ”。
(1).谓辞官务农;归耕。语本《史记·吴太伯世家》:“ 子胥 退而耕於野。”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季札 退耕以委之, 老莱 灌园以远之。”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师正》诗:“无谓退耕近,伏念已经秋。” 明 刘基 《思悲翁》诗:“干时乏计策,退畊无园田。”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用古诗十九首韵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之十一:“叹息硜硜人,退耕悔不早。”
(2).把已改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场、鱼塘等用。 贾平凹 《浮躁》十六:“退耕还林,搞多种经营。”《人民日报》1985.3.12:“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应调减征购任务,退耕的土地可以作为原耕户的家庭经营山。”
词语解释:退后  拼音:tuì hòu
(1).向后退却。《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玄沙师备禅师》:“僧礼拜起, 门 以拄杖挃之,僧退后。”《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应当归谁翻一个斤斗时,另一个就用敏捷的姿势退后一步,让出一个小小地位。”
(2).谓倒退。 刘澍德 《归家》十:“要是退后二十年,你再使气抓我的大腿,我会高高兴兴咬起牙关忍受着。”
(3).比喻做事遇到困难而畏缩。《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无奈这些人听见他被参,恐怕事情不妙,都有点退后,不敢同他来往。” 沉从文 《贵生》:“因为这点迷信,他退后了一步,杂货商人装的套不成功了。”
词语解释:退休  拼音:tuì xiū
(1).辞职休息。 唐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宋 苏轼 《与程懿叔书》之一:“此虽暂病,亦欲渐为退休之计耳!”《明史·胡拱辰传》:“ 拱辰 退休十餘年,生平清操如一日。”
(2).今指干部、职工到达规定年龄时,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供给生活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3).退朝休息;公余休憩。《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议未决, 重诲 等退休於 中兴殿 廊下, 孔循 不揖,拂衣而去。” 宋 司马光 《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诗:“公庭退休射堂饮,水沉緑李浮甘瓜。”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 文渊阁 ﹞藏《三朝实録》副本,前楹设櫈,东西坐,餘四间背后列书柜。隔前楹为退休所。”
(4).退兵休战。 清 唐甄 《潜书·五形》:“兵者,死门也,不可以生心处之。有自完之心者,必亡;为退休之计者,必破。”
词语解释:退公  拼音:tuì gōng
(1).指公馀休息。 唐 白居易 《与陈给事书》:“谨献杂文二十首、诗一百首,伏愿俯察悃诚,不遗贱小,退公之暇,精鉴之一加焉。” 宋 徐铉 《京口江际弄水》诗:“退公求静独临川, 扬子江 南二月天。” 清 蒋士铨 《临川梦·续梦》:“近日退公之暇,续撰新曲二种。”
(2).指退休家居。 唐 刘禹锡 《海南马大夫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钦受嘉贶以诗谢之》:“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参见“ 退食 ”。
词语解释:退食  拼音:tuì shí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清 孙枝蔚 《题王金铉明府琴趣轩》诗之二:“簿书亦云劳,退食有好怀。”
(3).归隐;退休。《后汉书·杨秉传》:“﹝ 杨秉 、 韦著 ﹞俱徵不至,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 唐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诗:“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先生遣决谈笑间,退食归来奉慈母。”
(4).食量减退;不进食。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个乌花小猪又退食啦,昨晚还是好好的,刚才我去喂麦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搅两下,就不吃啦。”
(5).见“ 退鱼 ”。
词语解释:退鱼  拼音:tuì yú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唐 周昙 《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词语解释:退闲  拼音:tuì xián
亦作“ 退閒 ”。 退职闲居。 闽 徐夤 《退居》诗:“笑他 范蠡 贪惏甚,相罢金多始退閒。” 宋 苏轼 《赐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郭逵进奉谢恩马诏》:“惟卿耆老,渐就退闲。”《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吾年未四旬,方思进取,岂能便效此退閒之事?” 清 恽敬 《答来卿书》:“ 敬 去年出京后,竭力求退闲地步。” 清 丘逢甲 《马荦飞孝廉斋中小集答竹坪》诗:“ 蠔墩 墩畔话乡关,满眼沧桑客退閒。”
词语解释:退缩  拼音:tuì suō
(1).向后退;向后缩。 宋 司马光 《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韩秉国寄酒兼见招以诗谢之》:“吾庐奥且曲,退缩如晴蜗。”《孽海花》第十三回:“那会元只得站起来,退缩着走。” 刘厚明 《小雁齐飞》第三幕:“哥哥一步一步往上爬,弟弟可吓得退缩了。”
(2).畏难不前;畏缩。 宋 苏辙 《君术》:“举而见其情,发而中其病,是以愧耻退缩而不敢进。”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以因循为镇静,以退缩为慎重。” 任斌武 《无声的浩歌》:“她没有气馁,没有退缩。”
(3).退隐;退休。 唐 罗隐 《代韦徵君逊官疏》:“自念材具不可攀望多士,退缩山野,掀搅遗蠹。” 宋 梅尧臣 《勉致仕李秘监》诗:“譬之食嗟来,应自甘退缩。” 宋 欧阳修 《答张学士书》:“衰朽百病交攻,难堪久处兹地,渐欲谋为退缩。”
词语解释:退士  拼音:tuì shì
隐退之士。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子之所论,出人之计也;吾之所守,退士之志也。” 宋 陆游 《晚兴》诗:“白布帬襦退士装,短篱幽径独相羊。”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家居》:“当官枉顾者,必闭门不纳,此高人退士所尚;若曾任显职者,则不尽然。”
词语解释:退鹢  拼音:tuì yì
退飞之鷁。语本《春秋·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 南朝 梁元帝 《将军名诗》:“楼船写退鷁,檣鸟狎飞鳧。” 唐 许棠 《献独孤尚书》诗:“退鷁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
词语解释:退归  拼音:tuì guī
(1).辞官归田;引退。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退归,未尝言所言於上者於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约宦途的味儿不过如此,不如退归林下,遍走江湖,结识几个肝胆英雄。”《荡寇志》第一三○回:“ 召忻 因此请於 希真 ,归田就隐, 希真 留其平定 梁山 ,再行退归。”
(2).退回;返归。《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再三谢辞,退归本国。”《绿野仙踪》第七四回:“他多要几两银子,暂且退归,过一二年与再来,何如?”
词语解释:退听  拼音:tuì tīng
退让顺从。《易·艮》:“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孔颖达 疏:“听,从也。既不能拯动,又不能静退听从其见止之命,所以其心不快矣。” 宋 陆游 《急雨》诗:“ 祝融 退听不敢骄,父老歌舞看稻苗。”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我思阳月阳退听,岂宜玉虎鸣其兇。”
词语解释:退处  拼音:tuì chǔ
退居;引退闲居。《晏子春秋·问下二八》:“夫上不諫上,下不顾民,退处山谷, 婴 不识其何以为成行义者也。”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方思退处里閭,何意恩泽益深。” 清 姚鼐 《〈西魏书〉序》:“ 南康 谢藴山 观察,旧居史职,出剖郡符,间以退处,数年之暇,慨 魏收 之失当,撰《西魏书》二十卷以正其失。”
词语解释:退红  拼音:tuì hóng
(1).指粉红色。 唐 王建 《题所赁宅牡丹花》诗:“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前蜀 牛峤 《醉公子》词:“床上小薰笼, 韶州 新退红。”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唐 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盖退红,若今之粉红,而髹器亦有作此色者,今无之矣。”
(2).谓红光减退。 宋 杨万里 《海鰌赋》:“衝飊为之扬沙,秋日为之退红。”
词语解释:退省  拼音:tuì xǐng
犹反省。语本《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其尔之心。” 宋 陈师道 《忆少子》诗:“呱呱弃不子,退省未始忘。”
词语解释:退思  拼音:tuì sī
(1).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林父 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后因以指退归思过,事后反省。《后汉书·朱暉传》:“进无蹇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 宋 王十朋 《州宅十二咏·退思轩》:“退思何及矣,未退早须思。”
(2).后人亦常用以自名其居。如 宋 鲁宗道 退思岩 , 清 史允澄 退思轩 。
(3).指归隐的心思。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板屋欲雨》诗之十二:“迟迟生退思,每每同众庶。”
词语解释:退避  拼音:tuì bì
(1).退出,离开。《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今使御史大夫 郗虑 持节策詔,其上皇后璽綬,退避中宫,迁于它馆。”
(2).后退躲避。《三国演义》第七四回:“吾来日与 关某 决一死,誓不退避。”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梧生 ﹞尝於舟中遇盗,手击杀其魁,餘众皆退避。”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 朱暮堂 在宝座上看见 汤富海 冲 苏沛霖 面前走上来, 苏沛霖 竟然胆怯地往后退避。”参见“ 退避三舍 ”。
(3).犹退让。谓不与人争。《汉书·张禹传》:“ 禹 与 凤 并领尚书,内不自安,数病上书乞骸骨,欲退避 凤 。”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欲用公,公逡巡退避不敢居。” 茅盾 《子夜》十五:“在她心里曾经退避了的‘第二个主张’此时忽然又闯出来和她选定的‘第一个主张’斗争了。”
(4).犹回避。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 高琪 ﹞坐杀其夫人,为家人讼言宰执,将奏之。法当退避。”
词语解释: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春秋 晋 公子 重耳 出亡至 楚 , 楚成王 礼遇 重耳 ,并问:“公子若反 晋国 ,则何以报不穀?” 重耳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 , 晋 楚 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 重耳 返国执政, 晋 楚 城濮 之战, 晋 军果“退三舍以辟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 杜羔 不退避三舍。”《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 吴教授 ,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词语解释:退隐  拼音:tuì yǐn
(1).辞官隐居。《史记·乐毅列传》:“及民志不入,狱囚自出,然后二子(指 箕子 、 商容 )退隐。” 宋 陆游 《姜总管自筑墓舍名茧庵求诗》诗:“君不见, 赘翁 退隐 真皇 时, 茧室 遗名星日垂。” 周作人 《系鱼川》:“ 大正 初年, 相马君 忽然退隐,飘然的回到故乡去了。”
(2).后退隐没;消失。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五:“淡暗色的薄云慢慢地向远处退隐,终于完全消失。” 许杰 《邱吉尔关心麻雀牌》:“要是这样,一面提高人民的娱乐的程度,一面增加有益的娱乐机会,那末,这 中国 的文化传统的麻雀牌,才会退隐了去吧。”
词语解释:退然  拼音:tuì rán
(1).柔和;柔弱。《礼记·檀弓下》:“ 文子 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郑玄 注:“中,身也;退,柔和貌。” 清 归庄 《书蒋孝子》:“﹝ 蒋生 ﹞退然如不胜衣,而辞气蔼然,谨厚朴雅人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夫 中国 在昔,本尚物质而疾天才矣,先王之泽,日以殄絶,逮蒙外力,乃退然不可自存。”
(2).谦卑;恬退。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於众人者无几耳。”《宋史·吴芾传》:“﹝ 吴芾 ﹞与 秦檜 旧故,至是 檜 已专政, 芾 退然如未尝识。” 清 姜承烈 《〈书影〉序》:“顾先生退然不敢自居,取昔人所云‘老年读书仅存影子於胸’之义,故名曰‘影’。”
词语解释:退老  拼音:tuì lǎo
退休养老。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西閈北垣第一第,即 白氏 叟 乐天 退老之所。” 宋 叶适 《奏荐滕贤良》:“年踰五十,絶意仕进,萧然一廛,甘於退老。”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 周乡绅 ﹞自己又是读过书,做过官,办过事,退老在家享福的乡绅!”
词语解释:退院  拼音:tuì yuàn
(1).指僧人脱离寺院。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长老遂退院而去。” 宋 陆游 《初夜》诗:“身似游边客,心如退院僧。” 清 赵翼 《归田即事》诗:“署门客散无投刺,退院僧高自掩关。” 郁达夫 《沉沦》六:“他近来只同退院的闲僧一样,除了怨人骂己之外,更没有别的事了。”
(2).离院;出院。 鲁迅 《书信集·致谢敦南》:“本人大约两三星期后即可退院。”
词语解释:退迹  拼音:tuì jì
亦作“ 退跡 ”。
(1).谓改变行迹。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老聃 在 周 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絶跡……及 聃 退跡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术,四海名士,莫不争至。”
(2).退归;退居。 唐 柳宗元 《谥议贞元十五年正月日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从孙宗元谨上》:“奉上尽陪辅之志,退迹有推让之高。” 宋 刘攽 《为冯参政久旱待罪又表》:“臣等虽復退迹于编氓,固亦蒙恩于鸿造。”
词语解释:退笔  拼音:tuì bǐ
用旧的笔;秃笔。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一:“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金 雷渊 《洮石砚》诗:“退笔成丘竟何益,乘时直欲礪吴钩。”《花月痕》第九回:“一把退笔和那十餘本书,都乱堆在靠窗这边。”参见“ 退笔塚 ”。
词语解释:退笔冢  拼音:tuì bǐ zhǒng
见“ 退笔塚 ”。
亦作“ 退笔冢 ”。 埋秃笔头为冢。 唐 张怀瓘 《书断·僧智永》:“﹝ 智永 ﹞住 吴兴 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瘞之,号为‘退笔塚。’。”后用为积年勤学之典。 清 钱谦益 《代书砚答》诗:“退笔冢中悲力尽,短檠墙角嘆交疎。”
词语解释:退三舍  拼音:tuì sān shè
(1).犹言退避三舍。《国语·晋语四》:“﹝ 晋 师﹞退三舍避 楚 。” 明 都穆 《南濠诗话》:“其( 孙仲衍 )《朝云》三律,皆集古句而成,若出自一手,而不见其牵合。本朝集句,虽多其人,盖不止於退三舍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想古人以茉莉形色如珠,故供助妆压鬢,不知此花必沾油头粉面之气,其香更可爱,所供佛手当退三舍矣。”
(2).谓星宿移动位置。 宋 苏轼 《述灾沴论赏罚及修河事缴进欧阳修议状札子》:“水旱虽天数,然人君修德,可以转灾为福,故 宋景公 一言,荧惑退三舍。”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作“荧惑徙三度”,表示灾祸消退。
词语解释:退衙  拼音:tuì yá
旧指官吏公毕退出衙署。 唐 白居易 《晚归早出》诗:“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是时天色傍晚,知县已是退衙。”《荡寇志》第八三回:“﹝ 云天彪 ﹞正要退衙,只见辕门官禀道:‘ 沂州 有一差官,説有机密事禀见相公。’”
词语解释:退静  拼音:tuì jìng
退让静默。谓不谋进用。《管子·立政九败解》:“人君唯无听私议自贵,则民退静隐伏,窟穴就山,非世閒上,轻爵禄而贱有司。”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先生立言助教,文讨奸违,摽退静,以抑躁竞之俗。”《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 瓌 十年不磨勘迁官,朝廷奬其退静,故用之。”
词语解释:退人  拼音:tuì rén
谓黜退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第二表》:“伏望陛下存退人之大礼,割念旧之小慈,赐以安车,期於就木。”
词语解释:退翁  拼音:tuì wēng
衰翁;老翁。 清 周亮工 《邗上重晤黄济叔见其近画漫题十绝》之七:“劳君北望盻飞鸿,鳩杖重扶两退翁。”
词语解释:退转  拼音:tuì zhuǎn
(1).佛教语。谓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等。《法华经·序品》:“菩萨摩訶萨八万人,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常持苦行,心无退转。”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
(2).退回;转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松雪翁入梦》:“余自束髮即学 松雪翁 书,至十八九岁最喜临摹 山谷 ,业师 林蠡槎 先生谓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为退转之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词语解释:退让  拼音:tuì ràng
(1).谦逊;礼让。《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孔颖达 疏:“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史记·梁孝王世家》:“非大贤人,不知退让。”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贵退让而黜骄盈,得天道益谦之义。”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秋水 言:人以谦和退让、含忍宽厚为治人事天第一义。”
(2).退避;让步。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两人忿鬭,全恃乎气。彼既寻殴,我即扑打。此其间著不得思议,一著思议,便是逡巡退让。” 梁斌 《红旗谱》四九:“学生更不退让,一定要抗 日 。”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对于处世接物,他采取一种近于无原则的退让哲学。”
词语解释:退浑  拼音:tuì hún
“吐谷浑”的急读。《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 吐蕃 復取 安乐州 ,而﹝ 吐谷浑 ﹞残部徙 朔方 、 河东 ,语谬为‘退浑’。”《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五年》“ 吐谷浑 帅部落千餘帐自 五臺 来奔” 胡三省 注引 宋 宋白 曰:“ 吐谷浑 谓之 退浑 ,盖语急而然。”
词语解释:退谷  拼音:tuì gǔ
山谷名。在今 湖北 武昌 西 樊山 、 郎亭山 之间。 唐 孟士源 曾与 元结 同隐于此,名之曰“退谷”。 结 为作《退谷铭》,并序曰:“ 抔湖 西南是 退谷 ……时 士源 以 漫叟 退修耕钓,爱游此谷,遂命曰‘退谷’。 元子 作铭以显 士源 之意。”后以“退谷”代指退老、归隐之处。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三休记》向 中条 勒,《四漫诗》留 退谷 刊。” 清 吴伟业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诗之二:“一自弓旌来 退谷 ,苦将行李累衰亲。”弓旌,征聘隐者之礼。
词语解释:退师  拼音:tuì shī
撤退军队。《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子 退师, 郑 人脩城,进復围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二月, 金 人始退师。” 甘簃 《辛亥革命和议之秘史》:“ 冯国璋 止戈 夏口 , 张勋 退师 白门 。”
词语解释:退席  拼音:tuì xí
(1).谓退就侧席。《礼记·玉藻》:“侍坐则必退席。不退,则必引而去君之党。” 孔颖达 疏:“侍坐则必退席者,若侧旁有别席,则退就侧席。”
(2).佛教祖师、首座等居席之端,位于众僧之上,故称其退位曰“退席”。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二代师将退席,密语 道宗 曰:‘吾门徒数万……不如 王某 纯粹廉洁,为可属。’乃以为法嗣而改名姓。”
(3).减退;消失。 宋 黄庭坚 《和刘景文》:“追随城西园,残暑欲退席。”
(4).指中途退出宴席、会场或影剧场等。在某些场合退席是一种表示抗议的方式或拆台行为。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国民参政会﹞变成了制造反共舆论准备国内战争的国民党御用机关,以至共产党参政员 董必武 不得不声明退席,以示抗议。”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 若霞 的朋友们看她在 招弟 前面出台,心中不平,打算在 招弟 一出来便都退席,给她个难看。” 巴金 《秋》八:“他知道自己有些醉了,但是他不能够退席去休息。” 赵树理 《三里湾·拆不开》:“以下两个问题,和行政的关系不大……我可以先退席了。”
词语解释:退却  拼音:tuì què
亦作“ 退却 ”。
(1).却行;倒退。《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闻之,以为 毖琼 通情卖己,皆斩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卓 送至閤中, 孚 因出刀刺之。 卓 多力,退却不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同父 将马三跃,马三次退却。” 茅盾 《子夜》十四:“车子动了,然而女工们不再退却。”
(2).畏缩后退。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浩然 《艳阳天》第四一章:“ 马之悦 不能退却,不能倒下!”
(3).谓军队在作战中向后撤退。《后汉书·皇甫规传》:“郡将知 规 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 羗 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毛泽东 《论持久战》六八:“退却,属于防御一类,是防御的继续。”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在退却的路上》:“船夫队长 杨老二 离开 板渡 ,跟随着部队一起退却。”
(4).谓迫使撤退。《七国春秋平话》卷上:“臣乞三千兵,出城退却 齐 兵。”
词语解释:退一步  拼音:tuì yī bù
(1).指为人处事礼让三分,不与人争。《宋史·道学传四·李燔》:“﹝ 燔 ﹞因诵古语曰:‘分之所在,一毫躋攀不上,善处者,退一步耳。’”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套曲:“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虑休。”《水浒传》第四五回:“他教丈夫收了肉店,我若便和他分辩,教 杨雄 出丑。我且退一步了,却别作计较。”
(2).表示稍微后退。《绿野仙踪》第七四回:“只是行军之际,退一步便要算规避。”
(3).后退另谋出路。 万迪鹤 《达生篇》:“人们都是这样的:当事到临头的时候,就会作退一步的想法。”
词语解释:退屈  拼音:tuì qū
退缩屈服。《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如此辛懃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缘?”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非示众生皆佛,则不能去退屈心。”
词语解释:退惰  拼音:tuì duò
退缩怠惰。 宋 陆游 《夜雨思括苍游》诗:“道心退惰如风鷁,世念坚彊似火牛。” 宋 叶适 《除吏部侍郎谢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纪;蹇产病昏之后,意乐全销。”
词语解释:退守  拼音:tuì shǒu
(1).后退防守。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进謁嘉谋,退守名都。”《三国演义》第七二回:“今 操 退守 阳平关 ,其势已孤,先生将以何策退之?” 茅盾 《子夜》七:“在胜负未决定的时候去悬想胜后如何进攻罢,那就不免太玄空;去筹划败后如何退守,或准备反攻吧,他目前的心情又不许。”
(2).不谋荣禄,恪守正道。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诸子恂恂退守,诸孙惟笔砚得亲近。” 宋 叶适 《蔡良甫观颐堂》诗序:“观颐有二义:士穷在下,安分内足而不希非意之获,敛躬退守而不顾因人之荣。”
(3).退隐,退居。《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只我自己读书一场,不曾给国家出得一分力,不曾给祖宗增得一分光,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词语解释:退堕  拼音:tuì duò
(1).佛教语。指失去佛性而堕入恶道。《决定藏论》卷上:“若不更生,云何退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商侣爱恋,情难堪忍,心疑去留,身皆退堕。” 明 李贽 《与李惟清书》:“是以虽生彼,亦有退堕者;以佛又难见,世间俗念又易起,一起世间念即堕矣。”
(2).指退步落后。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余病且老,念昔语 伯和 ,今退堕几何矣。”
词语解释:退志  拼音:tuì zhì
指辞官引退之志。 唐 吕温 《〈裴氏海昏集〉序》:“公为海昏之会,以礼义相诲,故其诗恬淡,退志庄直。”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春煊 生性强项,还打算背城一战,经不得 荣新 退志已决,又苦劝 春煊 道:‘老师春秋已高,正好和 荣新 优游林下。’”
词语解释:退散  拼音:tuì sàn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后汉书·班超传》:“ 莎车 遂降, 龟兹 等因各退散。”《三国志·魏志·任成威王彰传》:“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数千骑卒至……用 田豫 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隋书·天文志下》:“外声欲战,其实欲退散。”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时还不能够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们,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减退消散。 宋 陆游 《八十四吟》:“筮言灾退散,医贺脉和平。”
词语解释:退懦  拼音:tuì nuò
畏缩懦弱。《孔子家语·好生》:“介胄执戈者无退懦之气,非体纯猛,服使然也。”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每族里间计较家事,极为退懦卑约。” 清 周有声 《吴中漕运诗》:“尤惊任事独侃侃,众所退懦公能肩。”
词语解释:退还  拼音:tuì huán
(1).退回;返回。《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五月, 吴 太傅 诸葛恪 围 合肥 新城 ,詔太尉 司马孚 拒之。秋七月, 恪 退还。”《晋书·郗超传》:“今盛夏,悉力径造 鄴城 ,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 幽 朔 矣。”《三国演义》第六二回:“退还 白帝 ,连夜回 荆州 ,徐图进取,此为下计。”
(2).交还;归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既这样説,就不必退还他罢。” 赵树理 《邪不压正》:“他说他听 高工作员 说,只要把东西退还了也行。”
词语解释:退潮  拼音:tuì cháo
(1).谓潮水退落。 清 周亮工 《海上昼梦亡姬成诗八章》之六:“海天漠漠旅魂招,聚散来潮与退潮。” 苏曼殊 《过甫田》诗:“柳荫深处马蹄骄,无限银沙逐退潮。”
(2).比喻事物的衰落。 郭沫若 《蒲剑集·中国美术的展望》:“就以代表美术的磁器而论, 乾隆 以后就日趋拙劣。这退潮的原因是很鲜明的。” 江地 《捻军史初探·关于捻军史分期问题》:“ 太平天囯 革命运动以 南京 失守而宣告失败, 中国 大陆上的抗 清 运动结束了它的全盛时期而走向退潮时期。”
词语解释:退直  拼音:tuì zhí
亦作“ 退值 ”。 当值完毕。多指退朝。 清 吴伟业 《赠寇白门》诗之五:“曾见通侯退直迟,县官今日选蛾眉。”《天雨花》第十七回:“且説众官齐退直,御史回归私宅门。”《老残游记》第八回:“家父前日退值回来,告诉我们説,今天有位远客来此。”
词语解释:退壁  拼音:tuì bì
犹退守。壁,营垒;引申为驻扎,防守。
词语解释:退学  拼音:tuì xué
学生中止学籍。 丁玲 《母亲》三:“这时邻县也送了一些学生来,但是像 吴文英 嫂嫂那样半途退学的也很多。” 靳以 《生存》:“﹝校长﹞限同学在本星期内一定要把制服穿齐,否则就勒令退学。”
词语解释:退保  拼音:tuì bǎo
(1).犹退守。《魏书·崔延伯传》:“ 宝夤 敛军退保 涇州 。”《荡寇志》第一二四回:“我今日与他厮杀一场,若是我胜,便可直逼城下;若我不胜,便退保此山。”
(2).退出担保,不再作保。
(3).被保险人中止与保险人的保险协议。如:他刚走,到保险公司办退保手续去了。
词语解释:退修  拼音:tuì xiū
(1).谓退归修德。《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文王 有退修之军, 孟津 有再驾之役。” 李善 注引《左传·僖公十九年》:“ 子鱼 言於 宋公 曰:‘ 文王 闻 崇 ( 崇侯虎 )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而修德復伐之,因垒而降。’”
(2).道教语。指退隐修炼。《荡寇志》第一三二回:“小姐有志退修,定当早证妙果。”
词语解释:退堂  拼音:tuì táng
旧指官吏问案完毕,退出公堂。《水浒传》第三九回:“次日饭后,僕人挑了盒仗,一径又到府前,正值知府退堂在衙内。”《红楼梦》第四回:“﹝ 贾雨村 ﹞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
词语解释:退位  拼音:tuì wèi
(1).退离所任的职位。《东观汉记·刘昆传》:“ 昆 老退位,以二千石禄终其身。”《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廖 ( 马廖 )等不得已,受封爵而退位归第焉。”
(2).特指帝王让位。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他看见了 清 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 冰心 《晚晴集·我的故乡》:“我们从 伦敦 的雾, 中国 和 英国 的小说、诗歌,一直谈到当时 英国 的 英王 退位和 中国 的‘西安事变’。”
词语解释:退走  拼音:tuì zǒu
(1).败退;撤走。《后汉书·荀彧传》:“﹝ 曹操 ﹞遂以奇兵破 绍 , 绍 退走。”《穀梁传·庄公十八年》“不使戎邇於我也” 晋 范宁 注:“不使戎得逼近於我,故君入竟,望风退走。”《水浒传》第五四回:“ 高廉 急把神兵退走入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宋 军反攻 云安 ,农民军向西部退走。”
(2).向后退去。 茅盾 《子夜》十四:“ 王妈 似乎一怔,但立即了解似的媚笑着,轻盈地往后退走。”
词语解释:退心  拼音:tuì xīn
(1).佛教语。谓修持之心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一旦退心,於理邀矣。”《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既求闻不退心,日夜搥鐘兼击鼓。”参见“ 退转 ”。
(2).后退之心。《宋书·武帝纪上》:“我一得入 峴 ,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剋?”《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云 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 糜夫人 消息。”
词语解释:退转  拼音:tuì zhuǎn
(1).佛教语。谓位次下降,功行减退,道心退缩等。《法华经·序品》:“菩萨摩訶萨八万人,皆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常持苦行,心无退转。”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释教有 无量寿佛 之説,念之者得生净土,永不退转。”
(2).退回;转头。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梦幻·松雪翁入梦》:“余自束髮即学 松雪翁 书,至十八九岁最喜临摹 山谷 ,业师 林蠡槎 先生谓 泳 受病已深,仍以 松雪 为退转之法。”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
词语解释:退滩  拼音:tuì tān
退水后的滩地。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芦荻》:“ 江 东芦贱而荻贵。退滩之地,先一年所生者,芦也,明年而为荻。”《金史·食货志二》:“佃 黄河 退滩者,次年纳租。”
词语解释:退斋  拼音:tuì zhāi
退归斋戒。 汉 贾谊 《新书·解县》:“然后退斋三日,以报高庙。”
词语解释:退怯  拼音:tuì qiè
畏缩;不敢向前。 宋 岳飞 《申省论刘永寿等弃淮宁状》:“权知 淮宁府 刘永寿 并 史贵 将带人兵,弃城前来,显是退怯。” 明 卢象昇 《续报商洛剿贼疏》:“该营官丁,或对垒突围,势不相顾;或观望退怯,有失应援。”《明史·张汉传》:“人知退怯必死,自争赴敌。”
词语解释:退落  拼音:tuì luò
倒退落后。 李大钊 《史观》:“神权的、精神的、个人的历史观,多带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的倾向。”
词语解释:退水  拼音:tuì shuǐ
(1).使水退落。《宣和遗事》前集:“水势越涨,将欲平城。 徽宗 出黄榜,召人退水。”
(2).方言。即水闸。《解放日报》1943.1.18:“为着解决这一困难,便沿濠修筑‘退水’,当水地不需要水或水量过多的时候,就将‘退水’开放,让水从这里退走。”
词语解释:退敌  拼音:tuì dí
迫使敌军后退。《国语·晋语一》:“救败不暇,谁能退敌?” 汉 马融 《长笛赋》:“ 蒯聵 能退敌, 不占 成节鄂。”《三国演义》第十一回:“今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
词语解释:退鱼  拼音:tuì yú
《史记·循吏列传》:“ 公仪休 者, 鲁 博士也,以高弟为 鲁 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復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后汉书·何敞传》:“今明公位尊任重,责深负大,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唐 周昙 《郑相》诗:“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词语解释:退养  拼音:tuì yǎng
某些集体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因年老等原因而离开工作岗位,回家休养。例如:退养金。
词语解释:退伏  拼音:tuì fú
退缩隐藏。 汉 刘向 《九叹·怨思》:“恐登阶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 晋 王嘉 《拾遗记·唐尧》:“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之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夫我自有所谓难,而不知变其难以从其易;我自有所谓不可,而不知变其不可以从其可。於是力屈气索,甘为退伏,常愿和好,抽兵反戍,拱手奉虏,而暂安於东南。”
词语解释:退工  拼音:tuì gōng
停工。 柳青 《在故乡》:“我立刻想起来,这人从前在我家干过长工的。记得他因为孩子很多,揽工挣得养活不来,冬天退工之后,便入了鼓乐班子,做吹鼓手。”
词语解释:退私  拼音:tuì sī
指退朝归家。《魏书·高允传》:“在朝无謇諤之节,退私无委蛇之称。”
词语解释:退行  拼音:tuì xíng
逆行;后移。《史记·太史公自序》:“ 景公 谦德,荧惑退行。”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 陈黄门 捧镜退行,照 丽娘 冠带绕场下。”
词语解释:退锋郎  拼音:tuì fēng láng
秃笔的拟人戏称。 宋 陶穀 《清异录·退锋郎》:“ 赵光逢 薄游 襄 汉 ,濯足溪上,见一方甎类碑,上题字云:‘秃友退锋郎,功成鬢髮伤……’甎后积土如盎,微有苔蘚,盖好事者瘞笔所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三:“挥手 唐 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词语解释:退磨  拼音:tuì mó
方言。擦拭脏污使消退。《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虽然使肥皂擦洗,胰子退磨,也还告了两个多月的假,不敢出门。”
词语解释:退路  拼音:tuì lù
(1).退却的道路。《魏书·刁雍传》:“ 刘义符 青州 刺史 竺夔 於城内凿地道,南下入 澠水涧 ,以为退路。”《水浒传》第六六回:“再説 李成 保护 梁中书 出城逃难……背后又是 插翅虎 雷横 ,将引 施恩 、 穆春 ,各引一千步军,前来截住退路。”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二章:“最后,她的背脊已经靠住了墙角,再也没有退路了。”
(2).比喻回旋的余地。《中国青年报》1990.9.8:“他决意继续干下去,他已没有退路了。”如:别把话说满了,凡事总得留个退路。
词语解释:退卒  拼音:tuì zú
退伍的兵士。 宋 刘克庄 《老马》诗:“身同退卒支残料,眼见新驹鞁宝鞍。”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 承宗 ﹞年三十餘为举子,仗剑游塞下,歷亭障,穷阨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词语解释:退丁  拼音:tuì dīng
指注销户口的壮丁。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朱砂膏治白花蛇毒》:“ 施 黔 州多白花蛇,螫人必死,县中版簿有退丁者,非蛇伤则虎杀之也。”
词语解释:退出  拼音:tuì chū
(1).离开某种场合;脱离组织或活动。《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母 等都説道:‘你们去罢,他们倒便宜些呢。’ 贾珍 等方退出。”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九:“果然有几个人听了这话,去找 小明 要退出农救会。”如:退出会场;退出战斗;退出竞选。
(2).把已经取得的东西交出来。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八:“咱们要斗争他们,就要叫 恒元 退出押地,退出多收的租米。”
词语解释:退匿  拼音:tuì nì
(1).退避藏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长仁 ﹞始入门,诸客望其神姿,一时退匿。”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吐谷浑》:“岁侵扰我疆,退匿险且遐。”
(2).黜退;埋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司农为奸,朋党比周,以蔽主明,退匿贤士,絶灭公卿。”
词语解释:退辞  拼音:tuì cí
除去;辞去。《后汉书·李固传》:“ 固 欲令 商 ( 梁商 )先正风化,退辞高满。”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 高宗 即位 南京 ,肆赦文有两本,首尾皆同。如 道君 发德音而罪己,退辞履位之尊。”
共232,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