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逊志 拼音:xùn zhì
(1).虚心谦让。 宋 孔文仲 《制科策》:“古之圣贤,屈己执谦,和颜逊志。” 清 陈确 《学谱》:“学务逊志下人,随处求益。”
(2).顺心,迎合心意。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 仲尼 不諫,惧将困於妇言; 叔孙 诡辞,畏不免於虎口。故明王审逊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谓忠,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愿听逆耳之言,勿受逊志之语。”词语解释:逊畔 拼音:xùn pàn
犹让畔。推让共有的田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其行济济,有君子逊畔之风,近於礼。”词语解释:逊国 拼音:xùn guó
谓把国家的统治地位让给别人。 唐 虚中 《善卷坛》诗:“ 大舜 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宋 邵雍 《洛阳怀古赋》:“明逊国则杜为人之不臣,定礼乐而一天下之政教。”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明史稿》:“ 惠宗 逊国事,本在疑似之间,今 王 本力断为无,凡涉逊国之事皆为删削。”词语解释:逊避 拼音:xùn bì
(1).退让;退避。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洁皎分以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节人也。”《宋书·袁顗传》:“俛眉逊避,维持内外。”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而称疾逊避,至于累月。”《明史·刘宗周传》:“君父变出非常,公专閫外,不思枕戈泣血,激励同仇,顾藉口镇静,作逊避计耶?”
(2).退位;禅让。《北齐书·高德政传》:“ 旭 ( 元旭 )云:‘五行递运,有始有终, 齐王 圣德钦明,万方归仰,臣等昧死闻奏,愿陛下则 尧 禪 舜 。’ 魏帝 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谨当逊避。’”词语解释:逊悌 拼音:xùn tì
见“ 逊弟 ”。
词语解释:逊弟 拼音:xùn dì
亦作“ 逊悌 ”。谓敬顺兄长。《礼记·祭义下》“朝廷同爵则尚齿” 唐 孔颖达 疏:“是逊弟敬老之道,通达於朝廷矣。”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宋 王安石 《杂咏》之三:“古风知逊悌,班白见尊优。” 明 宋濂 《周节妇传》:“诸子逊悌,皆有士行,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让位给弟弟。 周太王 欲立幼子 季历 ,其长子 太伯 、次子 仲雍 同避于 江 南,让位于 季历 。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天对》:“嗟 伯 之仁,逊弟旅岳, 雍 同度厥义,以嘉 吴国 。”一本作“ 逊季 ”。词语解释:逊遁 拼音:xùn dùn
亦作“ 逊遁 ”。 退避;退隐。《诗·大雅·云汉》“昊天上帝,寧俾我遯” 汉 郑玄 笺:“天曾将使我心逊遯,惭愧於天下,以无德也。”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太宰 嚭 曰:‘臣闻春日将至,百草从时。君王动大事,羣臣竭力以佐谋。’因逊遯之舍。使人微告 申胥 於 吴王 。”《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念存逊遁,演志 箕山 。”《晋书·皇甫谧传》:“逊遁丘园,不睨华好。” 唐 元稹 《骠国乐》诗:“古时 陶尧 作天子,逊遁亲听《康衢歌》。”词语解释:逊敏 拼音:xùn mǐn
(1).谦虚奋勉。《荀子·修身》:“端慤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明 李东阳 《初开经筵谢宴赉表》:“盖自 虞 廷阐精一之传, 商 宗承逊敏之戒。辟雍拜老,礼重於 汉 家;崇政説书,官专於 宋 代。”
(2).恭顺敏捷。《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 田駢 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高诱 注:“逊,顺也;敏,材也。”词语解释:逊位 拼音:xùn wèi
犹让位。《史记·太史公自序》:“ 唐尧 逊位, 虞舜 不台。”《三国志·魏志·何夔传》:“疾病,屡乞逊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高宗 将下詔逊位於 则天 ,摄知国政,召宰臣议之。” 钱基博 《辛亥革命运动中之蔡锷》:“於是和议成,而 孙文 以 黄兴 与 袁世凯 有成言,遂逊位,而以 世凯 继任临时大总统。”词语解释:逊接 拼音:xùn jiē
谓谦恭待人。《孔子家语·儒行》:“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 宋 曾巩 《杂诗》之三:“全身有逊接,直道无苟处。”词语解释:逊抗 拼音:xùn kàng
三国 吴 名将 陆逊 与其子 陆抗 的并称。 宋 楼钥 《送张定叟尚书镇襄阳》诗:“公固论形势,衮衮到 逊抗 。”词语解释:逊让 拼音:xùn ràng
亦作“ 逊攘 ”。 犹谦让。《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 颜师古 注:“攘,古让字。”《晋书·殷浩传》:“适足以明逊让之风,弘优贤之礼。”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 牛氏 善諫其父,克相其夫,罔怀嫉妒之心,实有逊让之美。”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逊让了一番之后,倒也应允了。”词语解释:逊迹 拼音:xùn jì
退避;隐居。《明史·马从聘耿荫楼等传赞》:“士大夫致政里居,无封疆民社之责,可逊迹自全,非以必死为勇也。”词语解释:逊畅 拼音:xùn chàng
谦逊通达。 前蜀 贯休 《续姚梁公座右铭》:“恬和愻畅,冲融终始。”词语解释:逊言 拼音:xùn yán
(1).言语谦逊恭顺。《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 ﹞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 唐 陈子昂 《唐衡水监丞李府君墓志铭》:“逊言遁时,不显於仕。”
(2).巧言;假托之言。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帝以媪前倨后恭詰之,曰:‘公贵不可言也。’……帝曰:‘老嫗逊言,惧吾辱耳。’” 陶成章 《浙案纪略·马宗汉传》:“ 马宗汉 半道为虏所得,繫狱五十日,穷问党与,考掠楚毒, 宗汉 假为逊言抵谰,卒不得一人名。”词语解释:逊郊 拼音:xùn jiāo
谓天子逃遁于荒野。 清 感惺 《断头台·伏刑》:“不幸 驪山 举火,竟令天王逊郊。”词语解释:逊顺 拼音:xùn shùn
顺从;恭顺。 汉 班固 《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服……独以羔裘何?取其轻煖,因狐死首邱,明君子不忘本也。羔者,取其跪乳逊顺也。” 宋 欧阳修 《论乞诏谕陕西将官札子》:“臣风闻 昊 贼今次人来,辞意极不逊顺。”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 钱先生 表示只怕沾污了新校长的书室的庄重神情,逊顺地跨了进来。”词语解释:逊逊 拼音:xùn xùn
恭慎貌。《隶释·汉慎令刘脩碑》:“其於乡党,逊逊如也。卑谦博爱,恕己接人。”词语解释:逊受
谦让着接受词语解释:逊谦 拼音:xùn qiān
谦虚恭谨。《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绣香囊》:“七旬老叟不负戴,三尺孩童知逊谦。”词语解释:逊词 拼音:xùn cí
(1).谓言词恭顺。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张弼》:“直道逊词真要决,权门利路是危机。” 梁启超 《张博望班定远合传·西汉时代黄族之实力及匈奴之强盛》:“及 吕后 时﹝ 冒顿 ﹞乃至遗书嫚辱,谓:‘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 以一国之代表,逊词卑礼以自解免。为中国羞甚矣。”
(2).隐蔽的说法。 章炳麟 《答铁铮书》:“无有一物而非鬼神者,是即 斯比诺沙 汎神之説,汎神者,即无神之逊词耳。”词语解释:逊辞 拼音:xùn cí
(1).言语恭谦。亦指谦恭的言辞。《晏子春秋·杂上三十》:“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汉书·韩王信传》:“﹝ 韩增 ﹞为人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世子令请曰:‘今欲保族全身,不失大义,莫若逃之 龙城 ,逊辞谢罪,以待主上之察。’”
(2).谦让推辞。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处陵夷之运,不偷媚以取容;居版荡之朝,不逊辞以苟免。”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李无竞遇仙》:“揖 无竞 坐曰:‘可小酌御寒。’ 无竞 疑甚,逊辞,但濡唇而已。”词语解释:逊谢 拼音:xùn xiè
(1).道歉谢罪。《陈书·留异传》:“ 异 出 下淮 抗御, 恪 与战,败绩,退还 钱塘 , 异 乃表启逊谢。”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 佐 逊谢曰:‘嚮慕先生高躅,愿从事左右耳。何赐深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尚书大加訶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
(2).谦让辞谢。《三国演义》第四四回:“ 普 大惊曰:‘吾素欺 周郎 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 瑜 亦逊谢。”《明史·焦竑传》:“大学士 陈于陛 建议修国史,欲 竑 专领其事, 竑 逊谢。” 张恨水 《八十一梦·生财有道》:“我觉得他说话粗鲁,倒不失本分,也逊谢了几句。”词语解释:逊业 拼音:xùn yè
谓钻研学业。《宋书·孔觊传》:“ 覬 逊业之举,无闻於乡部;惰游之贬,有编於疲农。”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常成二公》:“ 闽中 无儒家流, 成公 之始至也……岁终,博士以逊业之勤惰,覃思之精粗,告於公。敛其才者进其等,而贡之於宗伯。由是海滨荣之,以不学为耻。”词语解释:逊攘 拼音:xùn rǎng
见“ 逊让 ”。
词语解释:逊让 拼音:xùn ràng
亦作“ 逊攘 ”。 犹谦让。《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窃不逊让,復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於左。”《汉书·萧望之传》:“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 颜师古 注:“攘,古让字。”《晋书·殷浩传》:“适足以明逊让之风,弘优贤之礼。”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 牛氏 善諫其父,克相其夫,罔怀嫉妒之心,实有逊让之美。”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 伯夷 逊让了一番之后,倒也应允了。”词语解释:逊服 拼音:xùn fú
顺从;服从。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忠节》:“皇太孙立,诸王多不逊服。”词语解释:逊政 拼音:xùn zhèng
谓把国家政权让给别人。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辛岁逊政,优待本属国民公意,此项条件昭告 中 外,为 民国 成立公据,屡更政变,恪守不渝。”词语解释:逊季 拼音:xùn jì
见“ 逊弟 ”。
词语解释:逊弟 拼音:xùn dì
亦作“ 逊悌 ”。谓敬顺兄长。《礼记·祭义下》“朝廷同爵则尚齿” 唐 孔颖达 疏:“是逊弟敬老之道,通达於朝廷矣。”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宋 王安石 《杂咏》之三:“古风知逊悌,班白见尊优。” 明 宋濂 《周节妇传》:“诸子逊悌,皆有士行,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让位给弟弟。 周太王 欲立幼子 季历 ,其长子 太伯 、次子 仲雍 同避于 江 南,让位于 季历 。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天对》:“嗟 伯 之仁,逊弟旅岳, 雍 同度厥义,以嘉 吴国 。”一本作“ 逊季 ”。词语解释:逊愿 拼音:xùn yuàn
谓顺从他人的愿望。《新唐书·崔损传》:“ 建中 后,宰相无久任者, 损 以便柔逊愿中帝意,乃留八年。”词语解释:逊愧 拼音:xùn kuì
自责而惭愧。《宋书·武帝纪中》:“ 文思 事源,远近所知,去秋遣 康之 送还 司马君 者,推至公之极也,而了不逊愧,又无表疏。”词语解释:逊行 拼音:xùn xíng
谓谦恭地让尊者或客人先行。《平山冷燕》第九回:“ 张寅 见 袁隐 应承,便拱揖逊行。”词语解释:逊懦 拼音:xùn nuò
谓软弱而退避。 张锺瑞 《土耳基立宪说》:“然人民之精神,苟不以全力注之,徒弄口头语言以为争辨,而行为进行或乃以逊懦痿疲出之,则其权利亦终无取得之一日,且反因此而获最大之痛苦。”词语解释:逊清 拼音:xùn qīng
清 王朝以 宣统皇帝 逊位而告终,故称“逊清”。 茅盾 《虹》八:“他捧着竹纸草订的小本子,一路摇肩膀进来,笑着说:‘小玩意儿,小玩意儿。虽然是小玩意儿,逊 清 末年的掌故都在这里了。’” 张恨水 《金粉世家》第一回:“ 北京 西直门 外的 颐和园 ,为逊 清 一代留下来的胜迹。”词语解释:逊衣 拼音:xùn yī
清 代銮驾仪卫卤簿中抬轿执杖的人所穿的衣服。《清会典·銮仪卫·骑驾卤簿》:“凡校尉,有军尉、有旗尉、有民尉,各服其逊衣以执事。”原注:“逊衣之制,舁輦舁舆之旗尉,冬冠二,有豹皮,有黑毡,夏冠一,顶皆用鏤花铜座,上植明黄翎。执仗鸣鞭控马驭象之军尉、旗尉、民尉冠同。”词语解释:逊色 拼音:xùn sè
(1).不及之处。 梁启超 《敬告我国民》:“及其文明程度,往往视祖国犹有逊色焉。”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十》:“比起 希腊 的 伊索 、 俄国 的 梭罗古勃 的寓言来,这是毫无逊色的。” 叶君健 《火花》十四:“看来洋老板的精明,和土财主相比,丝毫也没有逊色。”
(2).差劲。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引言五》:“这类的剧场在一般的人力物力方面既较逊色,而在时间方面又受有甚大限制。” 秦牧 《知识之网》:“如果作家缺乏很广泛的知识,在再现生活上就要大为逊色了。”词语解释:逊体 拼音:xùn tǐ
谓柔弱的形体。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曰金胜木,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母以逊体助火烧金,此自欲成子之义。”词语解释:逊荒 拼音:xùn huāng
避世隐居于荒野。 清 归庄 《大理寺丞李先生六十寿序》:“顾闻 陈君 所徵文至十篇,度作者之意,大抵称颂立朝之事,逊荒之节,感慨於治乱升沉之际,当不甚相远,先生已倦於听闻矣。”词语解释:逊朝 拼音:xùn cháo
犹逊 清 。 郭沫若 《蜩螗集·团结一致》:“‘民国’已经成立了十有三年,有些人的头上依然拖着发辫,逊朝的儿皇帝也仍旧依然和泰然。”词语解释:逊职 拼音:xùn zhí
古代被授官者以才德不堪而逊谢之谓之逊职。 唐 常衮 《授李抱玉开府仪同三司制》:“今之仪同,未曰优异,以其逊职,是有进阶,式从彝序,无替成命。”词语解释:逊坐 拼音:xùn zuò
让坐,请客人入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餘杭生 适过,共起逊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白琼仙》:“旋二女至,皆起逊坐。”词语解释:逊弟 拼音:xùn dì
亦作“ 逊悌 ”。谓敬顺兄长。《礼记·祭义下》“朝廷同爵则尚齿” 唐 孔颖达 疏:“是逊弟敬老之道,通达於朝廷矣。”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宋 王安石 《杂咏》之三:“古风知逊悌,班白见尊优。” 明 宋濂 《周节妇传》:“诸子逊悌,皆有士行,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让位给弟弟。 周太王 欲立幼子 季历 ,其长子 太伯 、次子 仲雍 同避于 江 南,让位于 季历 。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天对》:“嗟 伯 之仁,逊弟旅岳, 雍 同度厥义,以嘉 吴国 。”一本作“ 逊季 ”。词语解释:逊容 拼音:xùn róng
谓态度谦和。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 李公 既为丞郎, 永兴 魏相公 謩 为给事,因省会谓 李公 曰:‘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送一百二人,独小生不蒙一解,今日还忝金章,厕诸公之列耶。’合座皆惊此説。欲其逊容, 李公 曰:‘如今脱却紫衫,称 魏秀才 ,僕为试官,依前不送公,公何得以旧事相让耶。’”词语解释:逊心 拼音:xùn xīn
犹顺心。合乎心意。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请纳直言疏》:“逊心之言可喜,逆耳之词可憎。”词语解释:逊媚 拼音:xùn mèi
恭顺谄媚。 宋 王回 《与容季书》:“昔 春秋 之世, 郑 最小国,摄之 晋 楚 之疆,交责互陵,君臣逊媚,犹不能自免。”词语解释:逊事 拼音:xùn shì
(1).犹慎事。《书·康诰》:“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 曾运乾 正读:“逊读为慎,亦声之转。晚出《家语·始诛篇》引‘逊事’作慎事,与经意合。” 宋 王安石 《乞免就试札子》:“伏念臣祖母年老,先臣未葬,弟妹当嫁,家贫口众,难住京师。比尝以此自陈,乞不就试……不图逊事之臣,更以臣为恬退。”
(2).辞职。 隋 无名氏 《谢岳暨妻关氏墓志》:“ 武平 之季,逊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