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逐客 拼音:zhú kè
(1).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史记·李斯列传》:“诸侯人来事 秦 者,大抵为其主游閒於 秦 耳,请一切逐客。”
(2).指驱赶客人。 清 范士楫 《邯郸行》:“黄棘逐客客不怒,似言地窄苍浪高。” 陈昌本 《“花脚王”开棺》:“他一准记了我的仇,给我吃这闭门羹!自己不理还罢了,还让儿媳妇关门逐客!”
(3).指被贬谪远地的人。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 江 南瘴癘地,逐客无消息。” 明 许三阶 《节侠记·订访》:“你高人应下 陈蕃 榻,我逐客还登 谢朓 楼。”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七:“数 琼岛 ,远来謫宦,飘蓬逐客。”词语解释:逐臣 拼音:zhú chén
被朝廷放逐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 太公望 , 齐 之逐夫, 朝歌 之废屠, 子良 之逐臣, 棘津 之讎不庸, 文王 用之而王。”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 灵均 ,非谗作逐臣。” 宋 苏轼 《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坡公 ( 苏軾 )不过逐臣, 遗山 ( 元遗山 )则遗臣孤臣也。”词语解释:逐日 拼音:zhú rì
(1).典出《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 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 渭 ; 河 渭 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 邓林 。”后因以“逐日”喻行走疾速。《梁书·元帝纪》:“挟輈曳牛之侣,拔距磔石之夫,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隋 江总 《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昂昂逸驥,逐日千里。” 唐 张鷟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驥从东道,方申逐日之功。”
(2).一天接一天;每天。 唐 白居易 《首夏》诗:“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西游记》第二六回:“我闻 大圣 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 唐僧 往西天取经,逐日奔波山路,那些儿得閒,却来耍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我本要存逐日往来的,谁知他拿去给我存了六个月期,真是误事!”词语解释:逐时 拼音:zhú shí
随时。《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五欲业山随日灭,躭迷障岳逐时摧。” 宋 李纲 《〈建炎进退志〉总叙》:“平居许其自便,有故则纠集而用之。逐时教閲,量行给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炒蟹、煠蟹、洗手蟹之类,逐时旋行索唤,不许一味有闕。”词语解释:逐逐 拼音:zhú zhú
奔忙貌;匆忙貌。 唐 胡皓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 宋 范仲淹 《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清 戴名世 《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 ,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
急于得利貌。 唐 柳宗元 《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所不至矣。” 清 秋瑾 《支那逐魔歌》:“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词语解释:逐鹿 拼音:zhú lù
(1).《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於 汉 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 戎子驹支 曰: 殽 之师,‘ 秦 师不復,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韜》: 太公 谓 文王 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説久矣,不在 汉 世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 韩 卢,并倚昆吾。” 周恩来 《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 博浪 踵相踪。”
(2).喻追逐名利富贵。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词语解释:逐臭 拼音:zhú chòu
(1).谓喜爱臭味。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守》:“况趋炎附势者,如蝇之逐臭,蚁之慕羴,不堪屈指,詎止此两端而已。”
(2).比喻嗜好怪僻。 清 钱谦益 《制科二·策三》:“其自为谋也,望尘逐臭,盛饰自媒,而无怀褐善藏之意。” 清 吴伟业 《鯗鹤》诗:“云霄岂有酺糟计,饮啄寧关逐臭餘。”参见“ 逐臭之夫 ”。
词语解释:逐臭之夫 拼音:zhú chòu zhī fū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蓀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滨江人家得鱼,留数日,俟稍败方烹。或谓何不击鲜,云鲜则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嚐鼎一臠。”亦省作“ 逐臭夫 ”。 宋 梅尧臣 《异同》诗:“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清 赵翼 《消闲》诗:“眼前惜少嚶鸣友,海上由他逐臭夫。”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得毋逐臭夫,习染求容悦。”词语解释:逐胜 拼音:zhú shèng
(1).犹乘胜。《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 军逐胜,追造 秦 壁。”
(2).追寻胜景。 唐 李廓 《长安少年行》之六:“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 南唐 冯延巳 《抛球乐》词之二:“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宋 杨万里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词语解释:逐物 拼音:zhú wù
追求外物。语出《庄子·天下》:“借乎 惠施 之才,駘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 明 吴承恩 《赠张乐一》诗:“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 严复 《救亡决论》:“同时 陆 氏兄弟,已有逐物破道之讥。”词语解释:逐利 拼音:zhú lì
(1).求取好处。《吕氏春秋·介立》:“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焦脣乾嗌,日夜思之,犹未之能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 赵 空壁逐利。”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朋交日凋谢,存者逐利移。”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曹玮》:“虏闻 瑋 逐利行迟,师又不整,遽还兵来袭。”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 汉高帝 所谓‘某业所就,孰与 仲 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於辞矣。”
(2).追逐利润。特指经商。《史记·平準书》:“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 张九龄 请不禁铸钱,三月,庚辰,敕百官议之。 裴耀卿 等皆曰:‘一啟此门,恐小人弃农逐利,而滥恶更甚。’”词语解释:逐年 拼音:zhú nián
一年一年地。 唐 张乔 《秦原春望》诗:“无穷名利尘,轩盖逐年新。”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苟能搜访侵收之人,籍没其家产,从重问遣,则钱粮逐年起总矣。” 曹靖华 《飞花集·深沪春意浓似酒》:“一九五九年起,造林面积,逐年扩大。”词语解释:逐末 拼音:zhú mò
指经商。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平,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钱。”《晋书·熊远传》:“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宋 梅尧臣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诗:“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屠者以骨革纳官》:“使利薄而民不趍,所以抑逐末之业,而省无故之杀。”词语解释:逐处 拼音:zhú chù
到处,处处。 清 周亮工 《有介漫游遂至江南今日忽返得家书感赋》:“偶然欲去原无定,别后行踪逐处揬。”词语解释:逐贫 拼音:zhú pín
驱逐贫穷。 宋 陆游 《自儆》诗:“细思只有穷居好,寄语 玄翁 莫逐贫。”词语解释:逐队 拼音:zhú duì
谓随众而行。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何必随羣逐队到死蹋红尘。” 唐 罗隐 《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蚊子》:“蚊虫儿,生就你惺惺伶俐,善趋炎,能逐队,到处成雷,吹弹歌舞般般会。”词语解释:逐世 拼音:zhú shì
近世;近来。 唐 沉千运 《感怀弟妹》诗:“逐世多夭伤,喜见鬢髮白。”一本作“ 近世 ”。 明 王世贞 《七夕汪李二丈同过饯谢山人》诗:“逐世吾何拙,离居各未平。”词语解释:逐北 拼音:zhú běi
(1).追击败兵。《庄子·则阳》:“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陆德明 释文:“逐北,如字,又音佩。军走曰北。”《史记·项羽本纪》:“ 楚 起於 彭城 ,常乘胜逐北,与 汉 战 滎阳 南 京 索 间。” 唐 纪唐夫 《骢马曲》:“逐北自諳深磧路,连嘶谁念静边功。”《明史·李文忠传》:“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溪水尽赤。” 郑振铎 《桂公塘》十三:“他们仿佛便已看见挞子兵的狼狈败退, 汉 族大军的追奔逐北。”
(2).逃跑。 明 孙柚 《琴心记·相如倦游》:“鹏困图南,騅伤逐北,命乖时蹇难説。”词语解释:逐食 拼音:zhú shí
求食;乞讨食物。《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 乾陀卫国 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 唐 王勣 《游北山赋》:“披衣灶北,逐食墙东。”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 元和 四年, 淮 楚 大歉。媪逐食於 舒 ,途经 牧犊墅 。”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旅资将尽,非逐食不可了,许多人已知道我将于八月中走出 广州 。”词语解释:逐兔 拼音:zhú tù
(1).追逐兔子。比喻争夺帝位。《后汉书·袁绍传》:“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 李贤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不能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子思子》、《商君书》并载,其词略同。”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楼》诗:“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盖逐兔争先,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以史传所分,真伪有别。”《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益州 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 刘季玉 不能用贤,此业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将军,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説乎?将军领取,某当效死。”
(2).《史记·李斯列传》载: 李斯 将被腰斩于 咸阳 市时对其中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闲居的安逸生活。《魏书·自序》:“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兔。” 金 元好问 《饮酒》诗之三:“驱驴上 邯郸 ,逐兔出东门。”词语解释:逐群 拼音:zhú qún
随群;逐队。 唐 李群玉 《言怀》诗:“白鹤高飞不逐羣, 嵇康 琴酒 鲍照 文。”词语解释:逐臭夫 拼音:zhú chòu fū
见“ 逐臭之夫 ”。
词语解释:逐臭之夫 拼音:zhú chòu zhī fū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以“逐臭之夫”喻嗜好怪僻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蓀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滨江人家得鱼,留数日,俟稍败方烹。或谓何不击鲜,云鲜则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要嚐鼎一臠。”亦省作“ 逐臭夫 ”。 宋 梅尧臣 《异同》诗:“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清 赵翼 《消闲》诗:“眼前惜少嚶鸣友,海上由他逐臭夫。”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得毋逐臭夫,习染求容悦。”词语解释:逐旋 拼音:zhú xuán
逐渐;渐渐。 宋 苏轼 《议给田募役状》:“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今付有司逐旋支费。”《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借过贷粮,丰年逐旋归还,田主无以巧计多取租数,违者治罪。”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词语解释:逐鸟 拼音:zhú niǎo
驱赶飞鸟。《晏子春秋·谏上二四》:“ 景公 射鸟,野人骇之。公怒,令吏诛之。 晏子 曰:‘野人不知也。臣闻赏无功谓之乱,罪不知谓之虐,两者,先王之禁也。以飞鸟犯先王之禁,不可。今君不明先王之制,而无仁义之心,是以从欲而轻诛。夫鸟兽固人之养也,野人骇之,不亦宜乎!’公曰:‘善。自今已来,弛鸟兽之禁,无以苛民也。’”后以此为典实。 唐 苏倇《对投诸僰寄判》:“伺行父之逐鸟,岂殆庶乎;徵 楚 子之夺牛,理固深也。”词语解释:逐月 拼音:zhú yuè
一月一月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立比簿》:“以便逐月与限单查对完欠之数。” 刘心武 《立体交叉桥》第二章七:“父母和兄长们对给 侯莹 找对象的标准,逐月下降着。”词语解释:逐步 拼音:zhú bù
(1).随着步履。 南唐 李中 《献中书张舍人》诗:“丹陛陵晨对,青云逐步生。”
(2).一步一步地。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四:“到了 重庆 之后,也曾到 川 南、 川 北好多县分去起过示范作用。然而在时间的进行中,逐步受着限制、迫害、隔离、摧残,而终被解散了。” 巴金 《迎接社会主义文艺的春天》:“我们必须有新的生活积累、新的知识和本领;而这些,都只有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熟悉和掌握起来。” 魏巍 《壮行集·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斗争》:“我们的脚要踏在社会主义的土地上,但是我们的眼睛必须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并且向着这个方向逐步前进。”词语解释:逐势 拼音:zhú shì
追求权势。《列子·力命》:“农赴时,商趣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 唐 李颀 《行路难》诗:“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堕肝惟恐后。”词语解释:逐凉 拼音:zhú liáng
亦作“ 逐凉 ”。 乘凉。《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使人远来衝热,且向窟裡逐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日暮, 柳氏 露坐逐凉,有胡蜂绕其首面。”词语解释:逐乐 拼音:zhú lè
寻求欢乐。《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命从风化,为当逐乐不归?”《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樗蒲更不休。”词语解释:逐熟 拼音:zhú shú
旧指灾民往丰熟地区流亡乞食。 宋 司马光 《赈济流民札子》:“遇有 河北路 流民逐熟经过,即大人每人支米一斗,小人支米五升。”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若夏税一例不放,则人户必至逃移。寻常逃移,犹有逐熟去处,今数千里无麦,去将安往?但恐良民举为盗矣。”《书林》1988年第7期:“伴随着每一次人口增长高峰而来的必然是长期的社会饥馑,大规模流徙的移民(其意在‘逐熟’、吃饭)和经久不息的社会动乱。”词语解释:逐奔 拼音:zhú bēn
(1).追逐逃跑者。《穀梁传·隐公五年》:“伐不踰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墨子·非儒下》:“君子胜不逐奔,揜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
(2).追逐奔跑。《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无不溃败。”词语解释:逐情 拼音:zhú qíng
谓迎合下情。《隋书·房陵王勇传》:“爰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因循成俗。”词语解释:逐迹 拼音:zhú jì
追踪。《百喻经·偷牦牛喻》:“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跡至村。”词语解释:逐欢 拼音:zhú huān
追寻欢乐。《南史·萧欢传》:“城中诸少年,逐欢归去来。”词语解释:逐一 拼音:zhú yī
逐个,一个一个地。《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升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説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先 每日清晨起来,扫浄花底落叶,汲水逐一灌溉。” 老舍 《四世同堂》十四:“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词语解释:逐禄 拼音:zhú lù
追逐俸给。谓为官。 宋 陆游 《上虞丞相书》:“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 山阴 ,以贫悴逐禄於 夔 。” 宋 陆游 《十五日》诗:“逐禄岂能无聚散,明年谁復伴衰翁?”词语解释:逐便 拼音:zhú biàn
(1).乘便,顺便。 唐 高适 《谢上剑南节度使表》:“臣今逐便指撝,乘閒式遏,救苍生之疲弊,宽陛下之忧勤。”
(2).旧谓公职人员犯有过失削为平民。 宋 司马光 《申明役法札子》:“见雇役人候差到役,人各放令逐便。” 宋 赵昇 《朝野类要·降免》:“逐便:既量移,如又该恩,则放令逐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衡州 编管人 胡詮 放逐便。”
(3).指驱逐,驱赶。《五灯会元·昭觉勤禅师法嗣·虎丘绍隆禅师》:“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词语解释:逐渐 拼音:zhú jiàn
渐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就去敲那房门,初时低声,逐渐声高,直到得乱敲乱叫。” 清 张僧乙 《清平乐》词:“逐渐蜂翻蝶趁,残梅细草春园。”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我们的青年,一种革命英雄的气概,一种战士的气质,已经在他们的身上逐渐地成长起来了。”词语解释:逐电 拼音:zhú diàn
追逐闪电。形容迅疾。 北齐 刘昼 《新论·知人》:“故 孔方諲 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絶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宋 朱熹 《跋米元章帖》:“ 米老 书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天马奔腾雾靄空,翩乎逐电与追风。”词语解释:逐景 拼音:zhú jǐng
谓追寻胜景。 清 曹寅 《梦春曲》:“楼船万石临中河,饮酒逐景欢笑多。”词语解释:逐影 拼音:zhú yǐng
追逐影子。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追形逐影,光若彿彷。”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越 汤谷 以逐影,渡 虞渊 以追月。”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辛勤逐影,更似悲狂;罕见凿空,曾未先觉。”词语解释:逐肉 拼音:zhú ròu
谓追逐禽兽。宍,“肉”之俗字。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絶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词语解释:逐句 拼音:zhú jù
按句子次序,一句一句地。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我的译《苦闷的象征》,也和现在一样,是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词语解释:逐客令 拼音:zhú kè lìng
(1). 秦始皇 颁布的驱逐各国游说之士的命令。《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索,逐客。 李斯 上书説,乃止逐客令。”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秦 因逐客令,柄归丞相 斯 。”
(2).泛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云栖》:“若不下逐客令,俾得长伴老母,於愿斯足。”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男主人也不得不板起脸孔,露出一副不欢迎的表情,甚至下起不礼貌的逐客令来了。”词语解释:逐细 拼音:zhú xì
一个一个地,仔仔细细地。《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进去见是 吴 相国 伍公 的庙, 马二先生 作了个揖,逐细的把匾联看了一遍。”《红楼梦》第二回:“ 东汉 贾復 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能逐细考查。”词语解释:逐文 拼音:zhú wén
谓追求辞藻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后之作者,採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製日疎,逐文之篇愈盛。”词语解释:逐夫 拼音:zhú fū
被驱赶之男子。《战国策·秦策五》:“ 太公望 , 齐 之逐夫…… 文王 用之而王。”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谁教你太岁头上来动土?欺吾,须教您认得俺这无权的逐夫。”词语解释:逐字 拼音:zhú zì
一字一字地。《魏书·术艺传·江式》:“詁训假借之谊,僉随文而解;音读 楚 夏 之声,并逐字而注。”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我的译《苦闷的象征》,也和现在一样,是按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词语解释:逐条 拼音:zhú tiáo
一条条;一条接一条。例如:逐条修改审定。词语解释:逐朝 拼音:zhú cháo
犹每天。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我逐朝席上,每日尊前,可临郊外,乍到城边,据此景好着人无意相留恋。”《白雪遗音·七香车·十二月》:“看俺嫂子与哥哥逐朝每日同作伴,想必俺嫂子他是修的……哎哟嫂子哥哥,逐朝每日同欢乐。”词语解释:逐急 拼音:zhú jí
紧急。 宋 岳飞 《申安抚司乞兵马粮食状》:“据探报 金 人见围 楚州 , 飞 遂逐急权差统制 王贵 ,管押兵马等船济渡。”词语解释:逐意 拼音:zhú yì
犹合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随心到处,便是楼臺;逐意行时,自成宝香。”词语解释:逐疫 拼音:zhú yì
古时腊月禳祭,驱逐疫鬼。《后汉书·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 刘昭 注引《汉旧仪》:“ 顓頊氏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 江水 ,是为虎(虐鬼);一居 若水 ,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庾),善惊人小儿。”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非无鬼》:“自四郊迎气,以至大儺逐疫,善恶皆明鬼也。”词语解释:逐迁 拼音:zhú qiān
放逐贬谪。 唐 贾岛 《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诗:“逐迁属吏随宾列,拨棹扁舟不忘恩。”词语解释:逐观 拼音:zhú guān
谓追逐围观。《汉书·礼乐志》“颜如荼,兆逐靡”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兆逐靡者,兆民逐观而猗靡也。”词语解释:逐捕 拼音:zhú bǔ
犹追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 灌氏 支属,皆得弃市罪。”《汉书·薛宣传》:“久之, 广汉郡 盗贼羣起,丞相御史遣掾史逐捕不能克。”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分散逐捕,搜原剔藪。”词语解释:逐个 拼音:zhú gè
一个一个地。《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秦小元 道:‘哥不要吃单杯,吃个双双到老。’又送过一杯, 陈小四 又接来吃了。也筛过酒,逐个答还。” 徐怀中 《西线轶事》十:“一号笑呵呵地逐个儿望着六个女电话兵,使她们在那样亲切爱抚的目光下有些不好意思了。”词语解释:逐射 拼音:zhú shè
(1).赌赛,竞赛时下赌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田忌 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张守节 正义:“随逐而射赌千金。”
(2).谓飞骑相追逐并射箭。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喜起庆隆二舞》:“又於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儺礼之意。”词语解释:逐凌 拼音:zhú líng
谓驱赶对方,并凌驾于其上。 晋 陶潜 《搜神后记·比丘尼》:“﹝ 桓温 ﹞见尼裸身挥刀,破腹出臟,断截身首,支分臠切…… 温 以实问,尼答曰:‘若逐凌君上,形当如之。’”词语解释:逐战 拼音:zhú zhàn
犹随军。 唐 李昂 《赋戚夫人楚舞歌》:“逐战曾迷隻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词语解释:逐退 拼音:zhú tuì
驱赶使退却。 北周 王褒 《看斗鸡诗》:“入塲疑挑战,逐退似追兵。” 清 厉鹗 《宋诗纪事·太祖皇帝》:“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羣星与残月。”词语解释:逐静 拼音:zhú jìng
求取安静。《旧唐书·方伎传·僧玄奘》:“后以京城人众竞来礼謁, 玄奘 乃奏请逐静翻译,敕乃移於 宜君山 故 玉华宫 。”词语解释:逐追 拼音:zhú zhuī
追逐,追赶。 汉 王逸 《琴思楚歌》:“寒来暑往难逐追,形容减少颜色亏。”词语解释:逐弄 拼音:zhú nòng
追逐嬉戏。《诚意伯次子閤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幼沉朴峻厉於羣儿,恒坐视,弗逐弄。”词语解释:逐罢 拼音:zhú bà
旧时谓官员被免职斥逐。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宗卫 相 齐 ,遇逐罢归舍。”词语解释:逐名趋势 拼音:zhú míng qū shì
追求名声和权势。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热来冷去,见过不改,视迷不救。”词语解释:逐句逐字 拼音:zhú jù zhú zì
见“ 逐字逐句 ”。
词语解释:逐字逐句 拼音:zhú zì zhú jù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宋 刘克庄 《诗话》:“盖逐字逐句銖銖而较者,决不足为大家数;而前辈号大家数者,亦未尝不留意於句律也。”亦作“ 逐句逐字 ”。 宋 刘克庄 《江咨龙注梅百咏》:“君相去千里,未尝款接绪言,乃能逐句逐字笺其所本,凡余意所欲言而辞不能发者,往往中其微隐,若笔研素交者。”词语解释:逐争 拼音:zhú zhēng
争夺。《汉书·食货志下》:“制吾弃财,以与 匈奴 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词语解释:逐件 拼音:zhú jiàn
一件一件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我且逐件问你,你丈夫説有钱若干、粟若干、布若干在你家,可有么?”词语解释:逐亡鹿 拼音:zhú wáng lù
喻争夺统治权。 宋 叶适 《梁父吟》:“竞鈇鉞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参见“ 逐鹿 ”。
词语解释:逐鹿 拼音:zhú lù
(1).《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於 汉 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 戎子驹支 曰: 殽 之师,‘ 秦 师不復,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韜》: 太公 谓 文王 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説久矣,不在 汉 世也。”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 韩 卢,并倚昆吾。” 周恩来 《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 博浪 踵相踪。”
(2).喻追逐名利富贵。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词语解释:逐官 拼音:zhú guān
指临敌退怯的逃官。 宋 岳飞 《申省差赵秉渊知淮宁府状》:“契戡 飞 近为权知 淮寧府 刘永寿 、 史贵 擅弃 淮寧 府城,已将逐官依军法行遣。”词语解释:逐寒开窍 拼音:zhú hán kāi qiào
即温开法。是治疗寒湿痰浊恋阻心包、神识错迷的方法。例如中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青白、手足冷,脉沉等,用苏合香丸词语解释:逐夷 拼音:zhú yí
(1).即鱁鮧,河豚肉。《南齐书·良政传·虞愿》:“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鉢盛蜜渍之,一食数鉢。”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齐书·虞愿传〉后》:“盖鯸鮧,河豚白。蜜渍久藏之,使宣味不失,故起腹气。贫家不易得。鯸鮧误为鱁鮧,又作逐夷。”
(2).腌鱼肠。 唐 陆广微 《吴地记·逐夷》:“夷人闻王亲征不敢敌,收军入海,据东沙洲上。 吴 亦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一月。属时风涛,粮不得度。王焚香祷天,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遶 吴王 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一鱼不获,遂献宝物,送降款。 吴王 亦以礼报之,仍将鱼腹肠肚,以咸水淹之,送与夷人,因号逐夷。”词语解释:逐宕失返 拼音:zhú dàng shī fǎn
见“ 逐流忘返 ”。
词语解释:逐流忘返 拼音:zhú liú wàng fǎn
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谓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説滋起。”亦作“ 逐宕失返 ”。 张尔田 《〈词莂〉序》:“虽絜缾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徵也。”词语解释:逐字逐句 拼音:zhú zì zhú jù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宋 刘克庄 《诗话》:“盖逐字逐句銖銖而较者,决不足为大家数;而前辈号大家数者,亦未尝不留意於句律也。”亦作“ 逐句逐字 ”。 宋 刘克庄 《江咨龙注梅百咏》:“君相去千里,未尝款接绪言,乃能逐句逐字笺其所本,凡余意所欲言而辞不能发者,往往中其微隐,若笔研素交者。”词语解释:逐奇 拼音:zhú qí
追求新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鋭,则逐奇而失正。”词语解释:逐摈 拼音:zhú bìn
驱逐摈弃。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宣缪姜》:“ 乔如 奔 齐 , 鲁 逐摈 繆姜 于东宫。”词语解释:逐殃 拼音:zhú yāng
犹驱灾。 汉 焦赣 《易林·益之复》:“雨师洒道,风伯逐殃。”词语解释:逐放 拼音:zhú fàng
驱逐。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从前大洪水的时候,他的父亲把水治坏了,累得多死了无数的无辜百姓,所以我才把他逐放了,把他杀了。”词语解释:逐弃 拼音:zhú qì
驱逐并抛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大王有命,书责太子,抉去两目,逐弃山谷,任其夫妻,随时生死。”词语解释:逐影随波 拼音:zhú yǐng suí bō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 保 復仇,且结 张诚 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