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荠上声 [lǐ][mǐ][jǐ,水名][奚上声。亦待也。][音陛。与䯗同。或作䏶。][ní,露泥泥][tǐ][详注1]


注1:媞 音弟。莎草的子实。《尔雅》薃,侯莎,其实媞。
末字词组
迢递长递馆递通递里递握递箧书潜递 
邮递传递顿递配递铺递寄递苕递 
水递一递顺递驲递摆递快递置递 
急递马递转递迎递层递投递呈递 
更递附递轮递驿递流递急脚递衰递 
递递透递共递条递火递步递嬗递 
诗递飞递逦递迤递演递普递短递 

词语解释:迢递  拼音:tiáo dì
亦作“ 迢遰 ”。亦作“ 迢逓 ”。亦作“ 迢递 ”。
(1).遥远貌。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指 苍梧 之迢递,临迴江之威夷。”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遰。”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逓孤飞翼。” 元 刘君锡 《来生债》第二折:“怎熬的程途迢递,更和那风雨瀟疎。” 明 何景明 《辰溪县》诗:“蛮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清 孙枝蔚 《坐逆风船同赵天醉作》诗:“水程迢逓日将晡,风伯颠狂雨又俱。”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三步復五步,京市亦迢遰。” 王统照 《牧羊儿》诗:“故乡迢递。”
(2).指思虑悠远。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詗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望上林何日得双栖,心迢递。”
(3).高峻貌。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三:“迢递 槐江岭 ,是为 玄圃 丘。” 南朝 齐 谢朓 《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诗:“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南朝 梁 王锡 《宿山寺赋》:“延层轩之迢逓,属广廡之踟蹰。” 宋 司马光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之》:“山椒迢遰峻无极,行挽枯藤蹋危石。” 苏曼殊 《无题》诗之二:“寄语 麻姑 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4).曲折貌。《陈书·江总传》:“喜园迢遰,乐树扶疎。” 元 杨载 《诗法家数·七言古诗》:“七言古诗,要铺敍,要有开合,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鏗鏘,忌庸俗软腐。”
(5).婉转貌。 宋 丘崈 《夜行船·越上作》词:“恣乐追凉日暮,簫鼓月明人去,犹有清歌迢逓,声在芰荷深处。”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6).连绵不绝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逓,翠华葳蕤。” 唐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山围草木翠烟平,迢遰新城接旧城。”
(7).时间久长貌。 唐 韦应物 《春宵燕万年吉少府南馆》诗:“河汉上纵横,春城夜迢递。” 唐 元稹 《古决绝词》之三:“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有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
词语解释:邮递  拼音:yóu dì
(1).传舍,驿站。《新唐书·兵志》:“﹝ 开元 ﹞九年又詔:‘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復缘以升之。’” 清 郑鉽 《送族弟瀛州之官安县七十韵》:“其次问关征,再喜有邮递。”
(2).邮寄,由邮局递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并 山东 李璮 《封齐王制詔》一宗,从行都邮递,缄以示予。” 老舍 《〈骆驼祥子〉附录》:“《宇宙风》迁到 桂林 ,《祥子》也又得到出版的机会,但因邮递不便,在 渝 蓉 各地就很少见到它。”
(3).邮寄的书信。 唐 李涉 《庐山得元侍御书》诗:“正着白衣寻古寺,忽然邮递到云峯。”
词语解释:水递  拼音:shuǐ dì
(1).递运饮泉水的驿站。 唐 丁用晦 《芝田录·李德裕》:“ 李太尉 ……在中书,不饮京城水,悉用 惠山 泉,时有水递之号。” 清 钱谦益 《谢于昭远庙后茶次东坡和钱安道韵》:“行买山田入 阳羡 ,更置水递近石井。” 清 赵翼 《易罗池》诗:“ 陆羽 《茶经》愧未编, 赞皇 水递愁无路。”
(2).见“ 水递铺 ”。
词语解释:水递铺  拼音:shuǐ dì pù
水路驿站。《宋史·张齐贤传》:“自 荆渚 至 桂州 ,水递铺夫数千户,困於邮役,衣食多不给,论奏减其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元年》:“内侍 杨永德 建请于 蔡 汴 河 置水递铺。”亦省称“ 水递 ”。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私买琼花新样锦,自修水递进黄柑。”
词语解释:急递  拼音:jí dì
(1).古时的快速驿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新唐书·李绛传》:“枢密使 刘光琦 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餉, 絳 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 安远 节度使 符彦超 奴 王希全 、 任贺儿 ……夜叩门称有急递, 彦超 出至听事,二奴杀之。” 胡三省 注:“军期紧急,文书入递不容稽违晷刻者,谓之急递。递,邮传也。”亦称“ 急脚递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 熙寧 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
(2).指急速传递文书的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义问 离 镇江 三十里,至 下蜀镇 ,有急递云:‘官军败退。’”
词语解释:更递  拼音:gēng dì
更迭。《易·繫辞上》“是故刚柔相摩” 唐 孔颖达 疏:“阳刚而阴柔,故刚柔共相切摩,更递变化也。”《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众亲眷们,都更递的上前奉酒。” 清 黄宗羲 《答万充宗杂问》:“按乐有间有合。间者,堂上堂下,一歌一奏更递而作;合者,上下之乐并作。”
词语解释:递递  拼音:dì dì
连续貌。 宋 杨万里 《感秋》诗之三:“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边愁写意》:“屏风呵,一递递短 长城 ,做不出叠 巫山 清晓。”
词语解释:诗递  拼音:shī dì
指唱和的诗。 清 查慎行 《院长揆公出都时亦有诗见寄清江舟中出以索和奉次原韵并简唐东江考功》:“为报 东江 老居士,速驰诗递答来函。”
词语解释:长递  拼音:cháng dì
犹长逝。《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德猷靡词,仪形长递。” 李善 注:“﹝递﹞音逝。…… 郑玄 《春秋纬》注曰:‘递,去也。’”参见“ 长逝 ”。
词语解释:长逝  拼音:cháng shì
(1).远去。《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范冉 ﹞便起告违,拂衣而去。 奂 瞻望弗及, 冉 长逝不顾。”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清 刘大櫆 《祭张闲中文》:“託明月以舒怀,赖飘风之长逝。”
(2).谓逝世,去世。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终已不得舒愤懣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 元瑜 长逝,化为异物。”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屈 宋 长逝,无堪与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九十年来於心无愧,可偕众而同游,可含笑而长逝。”
词语解释:传递  拼音:chuán dì
(1).传送;辗转递送。《宋史·选举志二》:“入试日,一切不许传递。” 明 唐顺之 《公移》:“为此牌仰中军 倪禄 即便传递各营将士,一体遵守施行。”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司马相如》:“传递琴心作上宾,吹歔赋手藉阉人。”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门外有两个白长衫、黑缎子坎肩的仆人,屏声静气的在伺候传递着汤水。”
(2).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红楼梦》第六二回:“﹝ 湘云 ﹞见 香菱 射不着,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 香菱 ,教他説‘药’字。 黛玉 偏看见了,説:‘快罸他,又在那里传递呢。’”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传递之风, 闽 中最盛。”
驿站。《旧唐书·良吏传下·宋庆礼》:“户庭可乐,彼独安於传递;稼穡为艰,又能实於军廩。”
词语解释:一递  拼音:yī dì
(1).表示交替而作同样的动作。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我拿一把刀子,你拿一把刀子,和你一递一刀子戳哩。”《金瓶梅词话》第四回:“﹝ 西门庆 ﹞心中甚喜,一递一口,与他吃酒,嘲问话儿。” 瞿秋白 《乱弹·水陆道场》:“那些打着灯笼捧着香的人一递一声的叫应着。”
(2).多迭用,表示两种情况交替。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一递里暗昏昏眼前花发,一递里古鲁鲁肚里雷鸣。”
词语解释:马递  拼音:mǎ dì
指古代官府文书由驿站派马递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郑侠传》:“ 侠 知 安石 不可諫,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臺司。” 清 林则徐 《关防告示》:“各属解司银两,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具禀。”
词语解释:附递  拼音:fù dì
犹附呈。《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癸亥,詔:‘外官有所陈事,并附递闻朝廷,毋得申御史臺。’”
词语解释:透递  拼音:tòu dì
传送。《水浒传》第一○三回:“ 王庆 在黑地里观看,却是日逐透递消息的那个小厮。”
词语解释:飞递  拼音:fēi dì
迅速递送。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总论》:“奉命星驰,急檄飞递。”
词语解释:馆递  拼音:guǎn dì
指驿传的人夫车马。《新唐书·柳公绰传》:“馆递匱乏,驛置多闕。”
词语解释:顿递  拼音:dùn dì
置备酒食邮驿以供军用谓之顿递。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据 严礪 元和 二年六月举牒称:‘ 绵 剑 两州供 元和 元年北军顿递,费用倍多。量於 梓遂 两州秋税外,加配上件钱米,添填 绵 剑 两州顿递费用者。’”《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元年》:“ 李克用 牒 河东 ,称奉詔将兵五万讨 黄巢 ,令具顿递, 郑从讜 闭城以备之。” 胡三省 注:“缘道设酒食以供军为顿,置邮驛为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是日,帝发 建康 ,遣户部侍郎 叶份 先按视顿递。”
词语解释:顺递  拼音:shùn dì
依次递接。薛福成《汉阳叶相广州之变》 清 方存之 评语:“此篇选辞雅驯,採録精审……篇中顿挫停蓄,或顺递,或逆接,或明揭,或隐藏,或豫摄下意,或总挈全旨,用笔自有法度。”
词语解释:转递  拼音:zhuǎn dì
传送。《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对于受处分人给上级机关的申诉书,必须迅速转递,不得扣压。”
词语解释:轮递  拼音:lún dì
轮流接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赛儿 又时常接了家裡的姐妹,轮递来陪酒插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分光隔暗,昼夜轮递。”
词语解释:共递  拼音:gòng dì
犹交替。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
词语解释:逦递  拼音:lǐ dì
曲折连绵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其中重巖复岭,嶔崟相属,深蹊洞壑,邐递连接。”一本作“ 邐逶 ”。
词语解释:通递  拼音:tōng dì
传达递送。《绿野仙踪》第三七回:“凡远年近岁,官场私际中有一点嫌怨者,必要差人通递消息。” 清 沉葆桢 《覆奏洋务事宜疏》:“查 中国 海江,年来盗氛欠靖, 倭 番搆畔,通递文报,装运援兵。”
词语解释:配递  拼音:pèi dì
古代发配罪犯,途中逐站递解,称为配递。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天呵,繫颈的是定昏店,赤绳羈凤;领解的是 蓝桥驛 ,配递乘龙。”
词语解释:驲递  拼音:rì dì
驿递。 清 无名氏 《秋灯录·裁驿递》:“流贼之起,始於裁馹递。”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季流寇起衅于妇人》:“羽健恚极,迁怒於馹递,倡为裁馹夫之説。”
词语解释:迎递  拼音:yíng dì
迎送;接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四·张天锡》:“﹝ 张天锡 ﹞天资俊拔,下笔成文,诚八叉七步之才也。其豪放飘逸,则鲸吞海吸;而青楼红粉,名公鉅卿,争相迎递,远近无不知其名者。”
词语解释:驿递  拼音:yì dì
(1).用驿马传递。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请驛递,表起居,飞奏事,自此始。” 清 梁佩兰 《养马行》:“小豆大豆驛递频,马夜齕豆仍数巡。”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六:“文书紧急者向例驛递,日行六百里。近因军营羽书有八百里加紧者,经过邮站,划定时刻,处分极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奉天民变档案》:“初二日发寄諭一道,恐驛递迟延,谨将上諭全文先行电达。”
(2).驿站。 明 冯梦龙 《挂枝儿·杂情》:“今朝你向我,明日又向他,好似驛递里的铺陈也,赶脚儿的马。”《大唐秦王词话》第五七回:“掌印官不许私馈礼物,驛递量给供用,毋得奢费劳民。”
词语解释:条递  拼音:tiáo dì
迢递。远貌。《敦煌曲子词·菩萨蛮》:“自从涉远违游客,乡关条递千山隔。”
词语解释:迤递  拼音:yǐ dì
犹迤逦。形容慢慢地、迂回曲折而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虏谍》:“急切要画图中匹马把 西湖 哨,且迤递的看花向 洛阳 道。”
词语解释:里递  拼音:lǐ dì
古代乡里的执役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丁银大有轻重,故届期审丁不可不慎。除新成之丁例令户长举报入册;逃亡老絶,许里递公举,以定开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总论》:“乡绅供丁多至数十名,青衿亦有十数丁者,每有差徭,里递不敢派及。”
词语解释:铺递  拼音:pù dì
指驿站。《金史·世宗纪》:“朕尝欲得新荔支,兵部遂於道路特设铺递。”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自 江寧 至 黟县 ,羊栈为捷道,向置铺递。”
词语解释:摆递  拼音:bǎi dì
谓摆铺传递公文信息。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时事二·金字牌》:“自创摆递以来, 蜀 中动摇,靡所不闻,凡 宗卿 劾疏中所言,皆摆递之报也。”参见“ 摆舖 ”。
词语解释:摆铺  拼音:bǎi pù
(1). 宋 代各府县所设传递公文信息的驿站。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时事二·金字牌》:“ 绍兴 末, 邱宗卿 为 蜀 帅,始创摆舖,以健步四十人为之。”《宋史·舆服志六》:“ 绍熙 末,遂置摆舖焉。”
(2).指传递公文信息的差役。《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逻者获 权 ( 王权 )军摆舖数人,中有一曹司, 金 主 亮 见之,问 权 所在,曹司曰:‘在 庐州 。’”
词语解释:层递  拼音:céng dì
(1).层层递进。 严复 《原强》:“夫 中国 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2).逐级递送。《清史稿·刑法志三》:“凡诉讼在外由州县层递至於督抚,在内归总於三法司。”
(3).修辞格的一种。用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意思。
词语解释:流递  拼音:liú dì
(1).流放;发配。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想着那引萧娘写恨书千里,搬倩女离魂酒一杯,携 文君 逃走琴三尺,恁秀才每那一桩儿不该流递。”《水浒传》第八三回:“ 宋江 叩头称谢,端简启奏:‘臣乃鄙猥小吏,误犯刑典,流递 江州 。’”
(2).佛教谓生死展转轮回。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万劫轮廻,多生流递,从初最到的今日,滚滚如汤沸。”
词语解释:火递  拼音:huǒ dì
即火票。 清 梅曾亮 《记日本国事》:“国有大将军,号曰尊公,其同姓曰家尊公。威权特甚,令以火递传之,顷刻百里。”参见“ 火票 ”。
词语解释:火票  拼音:huǒ piào
(1). 清 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证。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火票》:“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照,令沿途各驛接递,谓之火票。言其急速如火也。”
(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凭证。 清 遯庐 《童子军·殴隶》:“如今虽然奉了火票,只好诈他一注财爻罢了。” 章炳麟 《与吴稚暉谈苏报案书》:“足下既见 明震 ,而火票未发以前,未有一言见告,非表里为奸,岂有坐视同党之危,而不先警报者。”
词语解释:演递  拼音:yǎn dì
演变进展。 殷夫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诗之五:“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没有刽子手断头台绞得死历史的演递。”
词语解释:握递  拼音:wò dì
两手屈拱而不能伸直的残疾。《管子·入国》:“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 尹知章 注:“递,著也。谓两手相拱著而不申偏者,谓之握递。”
词语解释:寄递  拼音:jì dì
邮局递送邮件。
词语解释:快递  拼音:kuài dì
由专门邮递员负责的快速递送
词语解释:投递  拼音:tóu dì
递送。《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遂写起若干书启,差家人分头投递那些相知。” 清 袁枚 《新齐谐·地藏王接客》:“ 裘 曰:‘ 地藏王 可得见乎?’曰:‘汝可自书名纸,往西南角佛殿投递。’” 吴晗 《哭一多》:“我昨天看到 郭先生 ,他说书早已带来了,无法寄。今天,是永远投递不到了。”
词语解释:急脚递  拼音:jí jiǎo dì
见“ 急递 ”。
词语解释:急递  拼音:jí dì
(1).古时的快速驿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新唐书·李绛传》:“枢密使 刘光琦 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道,以裒馈餉, 絳 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元年》:“ 安远 节度使 符彦超 奴 王希全 、 任贺儿 ……夜叩门称有急递, 彦超 出至听事,二奴杀之。” 胡三省 注:“军期紧急,文书入递不容稽违晷刻者,谓之急递。递,邮传也。”亦称“ 急脚递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 熙寧 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
(2).指急速传递文书的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 义问 离 镇江 三十里,至 下蜀镇 ,有急递云:‘官军败退。’”
词语解释:步递  拼音:bù dì
驿站内步行传递的役夫。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驛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宋史·索湘传》:“ 德州 旧赋民马以给驛,又役民为步递, 湘 代以官马兵卒,人皆便之。”
词语解释:普递  拼音:pǔ dì
普遍传布。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只须分省分年,作三年递为蠲免,则皇仁普递而京师米价亦平矣。”
词语解释:箧书潜递  拼音:qiè shū qián dì
谓秘密传递书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阁试》:“而同乡中篋书潜递,露揭显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谊衰薄,终身切齿,往往见告。”
词语解释:苕递  拼音:tiáo dì
同“ 迢递 ”。 远貌。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逶迤傍隈隩,苕递陟陘峴。”一本作“ 迢递 ”。
词语解释:置递  拼音:zhì dì
犹置邮。《旧唐书·刘晏传》:“自诸道巡院距京师,重价募疾足,置递相望,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参见“ 置邮 ”。
词语解释:置邮  拼音:zhì yóu
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焦循 正义:“置、邮、传三字,同为传递之称。以其车马传递谓之置邮,谓之驛。其传递行书之舍,亦即谓之置邮,谓之驛。” 唐 杨炯 《〈王子安集〉旧序》:“教之者逾於激电,传之者速於置邮。” 宋 范成大 《麻线堆》诗:“舟檝避潢潦,置邮疾飞驰。”按,古制,置为马递,邮为步递,原有区别,后即混用。
词语解释:呈递  拼音:chéng dì
犹呈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洪更生》:“ 洪亮吉 呈递 成亲王 书札,语涉不经,全无伦次。”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一:“由于 陈诚 又是省政府主席,公文的呈递绞了线,便落到了政治部。”
词语解释:衰递  拼音:shuāi dì
衰落更替。 寗调元 《〈南社集〉序》:“且五言之际 宋 梁 ,犹七律之际晚 唐 ,衰递以渐。”
词语解释:嬗递  拼音:shàn dì
演变。《“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罢市的原因’,这原因是嬗递而来的,大约可分为三层。”
词语解释:短递  拼音:duǎn dì
谓分程快速押解。《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恰好五城兵马经过,结扭到官,审出骗局实情,一概三十,银两追出入官。 胡悦 短递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