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kǎi][详注1]


注1:夥 户买切,《史记·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注》沈沈,宫室深邃貌。
泰(半)[dài][详注1][kē][kài]渿


注1:轪 音大。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有轪县。《后汉·王霸传》子符徙封轪侯。讹作轪。
卦(半)[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队(半)[zài,载运][sài,边塞][详注1][ké ài][lài][cài][详注2][ài]


注1:裁 音在。亦制裁也。《谷梁传序》准裁靡定。《注》读去声。
注2:栽 音再。《说文》筑墙长板。《左传·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设筑板。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dǎi dài 队韵

逮 dǎi
〈动〉
  • [口]: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住 。如:逮蚊子;逮特务;猫逮老鼠
逮 dài
〈动〉
  • (形声。从辵(chuò),隶(dài)声。本义:赶上;及;到)
  • 同本义
  • 逮,唐逮及也。——《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
  • 逮于袁娄而与之盟。——《公羊传·成公二年》
  • 群后之逮在下。——《书·吕刑》
  • 逮事父母。——《礼记·曲礼》
  • 上不及,下不逮,亦一时之懿士。——《世说新语·排调》
  • 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曹植《七启》
  • 政逮于大夫四世矣。——《论语·季氏》
  • 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又如: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 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逮”,人逃亡而追拿称“捕”)
  • 以罪过连逮。——《史记·始皇纪》
  • 逮治党与。——《汉书·王莽传》。注:“捕也。”
  •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博鸡者事》
  • 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 被逮之前一日。——·梁启超《谭嗣同传》
  • 又如: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康熙字典古文:

  • 《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𠀤音代。 (队韵)
  • 《說文》及也。《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書·周官》夙夜不逮。
  • 又《正韻》追也。《前漢·𠛬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
  •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蕩亥切,音迨。 (贿韵)
  • 與迨同。
  •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𠀤音第。 (霁韵)
  • 逮逮,安和貌。《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
  • 又叶吐內切,音退。 (队韵)
  •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愛,跂行畢逮。
  • 考證:〔《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受,跂行必逮。〕
  • 謹照原文受改愛。必改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