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邸第 拼音:dǐ dì
亦作“ 邸弟 ”。
(1).达官贵族的府第。《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餘,皆 高祖 一切功臣。” 宋 刘辰翁 《宝鼎现》词:“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长平公主》:“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
(2).客店;馆舍。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邸第过从隔, 蓬 壶 梦寐瞻。” 宋 徐铉 《稽神录·周本》:“ 信州 刺史 周本 入覲 扬 都,舍於邸第。”词语解释:邸吏 拼音:dǐ lì
古代地方驻京办事机构的官吏。《新唐书·李德裕传》:“后除浮屠法,僧亡命多趣 幽州 , 德裕 召邸吏戒曰:‘为我谢 张仲武 , 刘从諫 招纳亡命,今视之何益?’ 仲武 惧,以刀授 居庸关 吏曰:‘僧敢入者斩!’”《宋史·刘奉世传》:“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輒先期报下,或矫为家书,以入邮置。”词语解释:邸报 拼音:dǐ bào
中国 古代报纸的通称。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邸中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故称。 唐 已有, 宋 始称“邸报”。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 清 代也称为“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 明 崇祯 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 宋 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 迂叟 ,闲説 滁山 忆 醉翁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韩翃》:“一日,夜将半,客叩门急,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 翃 愕然曰:‘误矣。’客曰:‘邸报,制誥闕人,中书两进名,不从,又请之。’”《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数日之后,邸报已到, 铁御史 行牌,将附库资财,尽给还 杨氏 。”《红楼梦》第九九回:“一日,在公馆闲坐,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参见参见“京报”。词语解释:邸舍 拼音:dǐ shè
(1).古代专指货栈。《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廛而不税” 汉 郑玄 注:“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 孔颖达 疏:“廛谓公家邸舍,使商人停物於中,直税其所舍之处价,不税其在市所卖之物。”
(2). 战国 时的诸国客馆。《东周列国志》第十三回:“ 文姜 自留邸舍,闷闷不悦。”
(3).府第。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史鰌 去 卫 , 灵公 邸舍三月琴瑟不御。”《宋书·蔡兴宗传》:“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漏下四鼓, 司徒公 竟自诣 良玉 邸舍请焉。”
(4).客店;客栈。 唐 沉既济 《枕中记》:“道士有 吕翁 者,得神仙术,行 邯郸 道中,息邸舍。” 宋 张知甫 《可书》:“有旅人食於邸舍,误遗银而去。” 清 刘大櫆 《吴蕊圃先生七十寿序》:“问先生起居何似,则先生犹健饮,客於 庐州 邸舍犹未归。”词语解释:邸店 拼音:dǐ diàn
古代兼具货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处所。《梁书·徐勉传》:“所以显贵以来,将三十载,门人故旧,亟荐便宜,或使创闢田园,或劝兴立邸店。又欲舳艫运致,亦令货殖聚敛。”《唐律疏议·名例四·平赃者》:“邸店者,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 宋 董弅 《闲燕常谈》:“ 何执中 为首台,广殖貲产,邸店之多甲於京师。”亦单指客店。《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错过邸店,特来借宿。”词语解释:邸音 拼音:dǐ yīn
邸报所传的佳音。 宋 秦观 《贺京西运使启》:“邸音初播,属部增欣。” 宋 秦观 《贺门下吕仆射启》:“邸音喧腾,士类交庆。”词语解释:邸阁 拼音:dǐ gé
古代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三国 魏 曹植 《谢赐穀表》:“詔书念臣经用不足,以船河邸阁穀五千斛赐臣。”《新唐书·裴休传》:“时方镇设邸阁居茶取直。因视商人它货横赋之,道路苛扰。” 清 陈维崧 《寄黄梨洲先生求为先人志墓》诗:“ 东都 坛墠立名字,西园邸阁纷袿襜。”词语解释:邸观 拼音:dǐ guān
邸舍与楼观。 宋 叶适 《齐云楼》诗:“王公占上腴,邸观角奇致。”词语解释:邸馆 拼音:dǐ guǎn
邸第。《魏书·萧宝夤传》:“其资生所须之物,及衣冠、车马、在京邸馆,付尚书悉令豫备。”词语解释:邸史 拼音:dǐ shǐ
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祖 辩 父 楷 ﹞并厉风霜,俱张锋颖,邸史叠迹,官曹澟然。” 倪璠 注:“邸史者,按郡有邸及从事史。”《新唐书·忠义传·高沐》:“后 英 ( 林英 )奏事京师,胁邸史言 沐 以诚款结天子。”词语解释:邸钞 拼音:dǐ chāo
见“ 邸抄 ”。
词语解释:邸抄 拼音:dǐ chāo
亦作“ 邸钞 ”。 即邸报。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春来閲邸抄,知去年十一月, 缅 夷内变,导虏入 缅 ,致我 永历皇帝 蒙尘。”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外:]呀,他要诛君侧之奸,非反而何?且住, 杨相 这本怎么不见邸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七章:“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 崇祯 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 常自裕 的一封奏疏。”词语解释:邸院 拼音:dǐ yuàn
邸宅。《旧唐书·吕元膺传》:“初, 师道 ( 李师道 )於 东都 置邸院,兵谍杂以往来,吏不敢辨。”词语解释:邸宅 拼音:dǐ zhái
高级官员的住所。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理惠拉壁画〈贫人之夜〉说明》:“ 理惠拉 以为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 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这就是 北京 专门以上学生激烈的示威运动。他们打伤了高官,火烧了邸宅。”词语解释:邸城 拼音:dǐ chéng
古代在京师为郡国诸侯或外藩君主朝觐起居所建的小城。 宋 秦观 《边防》中:“昔 汉武帝 击 匈奴 ,追奔逐北者二十餘年……虏名王贵人以百数,筑单于邸城於 长安 ,然竟不能南面而臣之也。”词语解释:邸兵 拼音:dǐ bīng
王侯府第内的警卫兵卒。《新唐书·吕元膺传》:“都有 李师道 留邸,邸兵与‘山棚’谋窃发,事觉, 元膺 禽破之。”词语解释:邸园 拼音:dǐ yuán
府邸内园。《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又与 文惠太子 同好释氏,甚相友悌。 子良 敬信尤篤,数於邸园营斋戒,大集朝臣众僧。”词语解释:邸射 拼音:dǐ shè
古代玉器名。上璋下琮,形有尖角,用以祭山川,赠宾客。《周礼·春官·典瑞》:“璋邸射,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 郑玄 注:“璋有邸而射,取杀於四望。”《周礼·考工记·玉人》:“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以致稍餼。” 郑玄 注:“邸射,剡而出也。” 贾公彦 疏:“向上谓之出,半圭曰璋。璋首邪却之,今於邪却之处从下向上,总邪却之名为剡而出。” 章炳麟 《訄书·原变》:“闔胡观於鞞琫瓃具之用?以知璋之邸射,古之刀也;圭之上郯,古之鋏也。”词语解释:邸寺 拼音:dǐ sì
邸舍与寺院。 南朝 宋 刘义恭 《登景阳楼》诗:“邸寺送暉曜,槐柳自成行。”词语解释:邸寓 拼音:dǐ yù
府宅;寓所。 明 史玄 《旧京遗事》:“街前后有 铁匠 、 手帕 等衚衕,皆诸曹邸寓。”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辛未会试, 黄崑圃 先生邀新进士至邸寓,会同年,赋诗饮酒,輦下称盛事。”词语解释:邸将 拼音:dǐ jiāng
侯王贵族邸宅中担任警卫的武官。又称“家将”。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诸母亦无夫。其未甚衰者,悉为诸邸将辈主之。”词语解释:邸旅 拼音:dǐ lǚ
旅居在外的人。 清 曹寅 《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诗之一:“诗书徵福泽,邸旅被嘉名。”词语解释:邸肆 拼音:dǐ sì
邸店。《隋书·食货志》:“是时钱益滥恶,乃命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新唐书·薛登传》:“僧 慧范 怙 太平公主 势,夺民邸肆,官不能直。”《宋史·礼志十六》:“徙坊市邸肆,对列御道,百货駢布,竞以綵幄鏤版为饰。”词语解释:邸抄 拼音:dǐ chāo
亦作“ 邸钞 ”。 即邸报。 明 张煌言 《上鲁国主启》:“春来閲邸抄,知去年十一月, 缅 夷内变,导虏入 缅 ,致我 永历皇帝 蒙尘。” 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外:]呀,他要诛君侧之奸,非反而何?且住, 杨相 这本怎么不见邸抄?”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议处、察议之諭不絶於邸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四七章:“我刚才一面看一面想起来 崇祯 九年春天在一份邸抄中看到兵科给事中 常自裕 的一封奏疏。”词语解释:邸弟 拼音:dǐ dì
见“ 邸第 ”。
词语解释:邸第 拼音:dǐ dì
亦作“ 邸弟 ”。
(1).达官贵族的府第。《史记·荆燕世家》:“臣观诸侯王邸弟百餘,皆 高祖 一切功臣。” 宋 刘辰翁 《宝鼎现》词:“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綺。”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长平公主》:“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
(2).客店;馆舍。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邸第过从隔, 蓬 壶 梦寐瞻。” 宋 徐铉 《稽神录·周本》:“ 信州 刺史 周本 入覲 扬 都,舍於邸第。”词语解释:邸所 拼音:dǐ suǒ
高官的住所。 宋 乐史 《广卓异记·沉既济》:“ 沉既济 为礼部员外郎……子 传师 为吏部侍郎,继修《宪宗实録》,未竟,出镇 湖南 。特詔成於邸所。时论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