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cù zú,士卒][gú hú][详注1][gē hé][yuě][详注2][hú][fú][chù]鼿[《集韵》乌没切。心闷貌。][kū]


注1:滑 音骨。乱也。《晋语》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庄子·缮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谓俳谐也。《楚辞·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 又混也。《楚辞·渔父》滑其泥而扬其波。 又与汩同。滑滑,水流貌。《焦氏·易林》涌泉滑滑。
注2:崒 《广韵》《集韵》《韵会》昨没切,音捽。崒屼,山貌。《韵会》山危峻貌。《张衡·西京赋》隆崛崔崒。或作崒。
[lá là][duō duo][sā sǎ][hè yè hē][详注1][zá][详注2][lā][è][dá][yuè sà][è][音跋。回也。又音拨。把也。][bā][hè][huò][hé][bá][wò][详注3][详注4]


注1:越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
注2:暍 《集韵》阿葛切,音遏。《博雅》焕也。又许葛切,音喝。热也。
注3:剟 音掇。削也。《郭璞·尔雅序》剟其瑕砾。《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砾。剟音掇。
注4:汰 《正韵》他达切,音闼。亦滑也。《苏轼·秧马歌》以我两足为四蹄,耸踊滑汰如凫鹥。
[shuō yuè][yè,呜咽][详注1][xiè][详注2][详注3][详注4][duō duo][nà nè][biē biě][dié shé][jié][jié xié][xiè][pì piē][详注5][dié][duō][lié][jué guì][miè mò]丿[xiè][详注6][同谲][dié]


注1:泄 《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音薛。与渫同。除去也。详渫字注。
注2:缀 竹劣切,音掇。《仪礼·士丧礼》缀足用燕几。《注》缀犹拘也。 又《礼·乐记》礼者,所以缀淫也。《注》缀,犹止也。 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枺劣切,音辍。义同。
注3:凸 《通俗文》肉凸曰瘤。又《唐韵》《集韵》《韵会》徒结切,音迭。高也。
注4:茁 又《韵补》侧劣切,音拙。《苏轼诗》韭芽戴土拳如蕨,霜叶露芽寒更茁。
注5:覈 《集韵》奚结切,音页。邀也。又恨竭切,音纥。与麧同。麦糠中不破者。《前汉·陈平传》亦食糠覈耳。
注6:准 《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拙。《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注》服虔曰:准,颊权也。文颖曰:准,鼻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入声
 韵 入声

拼音:yù 繁体或异体字:物韵,另见

郁 yù
〈名〉
  • 郁夷
  • 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说文》
  •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论衡》
  • 又如:郁朴(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借喻缺乏教养的人)
〈形〉
  • 文采美盛
  • 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
  • 纷郁郁其远承兮。——《楚辞·九章·思美人》
  • 又如:郁郁桓桓(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 丰盛
  • 蜜房郁毓被其阜。——左思《蜀都赋》。注:“盛多也。”
  • 又如:郁毓(丰盛的样子);郁霭(云彩盛多的样子)
  • 美好 。如:郁穆(和穆美好的样子)
  • 香气浓郁
  • 践椒涂之郁烈。——曹植《洛神赋》
  • 又如:郁芬(浓烈的香气);郁攸(火气;灼热之气);郁郁青青(香气馥郁,青葱繁茂的样子)
鬱 yù
〈形〉
  • (形声。从邑,有声。“郁”本是地名,又作姓。“鬱”为形声,从林,鬱(yù)省声。本义:繁盛的样子)
  • 同本义
  • 鬱,木丛生也。——《说文》
  • 郁彼北林。——《诗·秦风·晨风》
  • 郁郁园中柳。——《古诗》。注:“茂盛也。”
  • 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王维《赠房卢氏琯》
  • 又如:郁秀(茂密秀丽);郁茀(郁勃。茂盛的样子);郁茂(茂盛)
  • 隆盛;繁多
  • 洛阳云树郁崔嵬。——·杨果《洛阳怀古》
  • 又如:郁盎(旺盛,引申为久长);郁绿(深绿);郁翠(苍翠,浓绿);郁雾(浓雾)
  • 忧郁
  •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淮南子·泛论训》
  • 又如:郁尼(郁悒不申);郁邑(郁悒);郁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郁沉(忧郁沉闷)
〈动〉
  • 积聚
  • 郁浊困滞。——《管子·中匡》
  • 又如:郁酿(积聚掺和);郁黑(因湿热郁积而变黑);郁伏(蕴藏隐伏);郁聿(蕴积);郁浃(蕴结满溢);郁云(积云)
  • 怨恨;愤怒
  • 或有宛足郁怒。——傅毅《舞赋》
  • 又如:郁伊(忧愤郁结);郁怨(怨恨郁结)
  • 郁积,阻滞
  • 精气郁也。——《吕氏春秋》。注:“不通也。”
  •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滞也。”
  •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汉书·路温舒传》
  • 又如:郁陶(忧思郁积,思念的样子);郁噎(阻塞,郁积)
康熙字典

  •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𠀤音㤢。 (屋韵)
  • 《集韻》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 又郁郁,文盛貌。《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又《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 又姓。《廣韻》魯相有郁貢。
  • 又叶越逼切,音逸。
  • 《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古文:𦉚

  • 《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𠀤紆物切,音罻。
  • 《說文》木叢生者。《詩·秦風》鬱彼北林。《傳》鬱,積也。《疏》鬱積而茂盛。
  • 又《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傳》棣屬。《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註》聲不舒揚。
  • 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註》鬱,腐臭也。
  •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註》鬱,滯也。
  •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疏》謂鬱蒸之氣也。
  • 又《廣雅》鬱,長也。
  •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 又水名。《山海經》鬱水出象郡。
  • 又姓。《廣韻》出《姓苑》。《干祿字書》俗作欝。
  • 又與𩰪通。《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𨻰之。《註》鄭司農云:鬱,草名。十葉爲貫,百二十貫爲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鬱爲草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