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陌入声 驿[xī][jī,积聚][jí][yì,变易][gē gé][pò tuò][详注1][详注2][详注3][zhī][jí][动词][sè mí sù][shì zhē][划破][yì][yā,笑声][详注4][xī][hé][tī zhì][zǎ zé zhā zhà][è][gé][hé,同核][yì shì][jí][zhà][yì][è,音厄。本作呃。鸡声。][cè][zhái][shuò][jí][详注5][详注6][hè xià][详注7]鰿


注1:索 《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注2:摘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注3:射 yì,音睪。《诗·大雅》无射亦保。《周颂》无射于人斯。《注》射,厌也。又无射,九月律名。《前汉·律历志》无射,言阳气上升,阴气收藏,终而复始,无厌已也。
注4:刺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七迹切,音碛。穿也,伤也。《增韵》刃之也。《孟子》刺人而杀之。又针黹也。《史记·货殖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又侦伺也。《前汉·燕王旦传》燕王旦遣幸臣之长安问礼仪,阴刺候朝廷事。又《韵会》黥也。又撑也。《史记·陈平世家》平乃刺船而去。《韩愈诗》峻濑乍可刺。又刺刺,多言貌。《管子·心术篇》焉能去刺刺为咢咢乎。《韩愈·送殷员外序》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能休。
注5:柞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又《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又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类篇》助伯切,音斮。捕兽槛中机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谓柞㮙也。
注6:莫 《韵会》莫白切,音陌。静也。《诗·小雅》君妇莫莫。《注》言清静而敬至也。《左传·昭二十八年》德正应和曰莫。
注7:霸 音拍。古与魄同。《说文》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声。《增韵》月体黑者谓之霸。《玉篇》今作魄。《书·武成·旁死魄释文》魄,普白反。《说文》作霸,匹革反。《前汉·律历志》四月已丑朔死霸。死霸,朔也。生霸,望也。是月甲辰望,乙巳旁之,故武成篇曰:惟四月既旁生霸。
首字词组
郄诜桂郄枝郄桂郄穴郄诜丹桂郄曲  
郄诜荣郄公郄诜枝郄蝉草郄地郄始  
郄诜策郄縠郄诜第郄诜树郄兵郄诜高第  

词语解释:郄诜桂  拼音:xì shēn guì
亦作“郄詵桂”。 见“ 郤詵丹桂 ”。
词语解释:郤诜丹桂
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词语解释:郄诜荣  拼音:xì shēn róng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荣”。 唐 张道符 《和主司王起》:“更许下才听《白雪》,一枝今过 郄詵 荣。”
词语解释:郄诜策  拼音:xì shēn cè
同“ 郤詵丹桂 ”。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名逃 郤詵 策,兴发 谢玄 文。”
词语解释:郄枝  拼音:xì zhī
亦作“郄枝”。 见“ 郤詵枝 ”。
词语解释:郄公  拼音:xì gōng
古代 蜀 地豪侠。 汉 扬雄 《蜀都赋》:“ 郤公 之徒,相与如平阳。”《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 王孙 之属, 郤公 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 李善 注:“ 郤公 ,豪侠也。”
词语解释:郄縠  拼音:xì hú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郄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君其试之!'乃使郄縠将中军,郄溱佐之。"后世诗文常用"郄縠"比喻儒将。
词语解释:郄桂  拼音:xì guì
亦作“郄桂”。 见“ 郤詵丹桂 ”。
词语解释:郤诜丹桂
亦作“郤桂”、“郤诜枝”。晋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后喻科举及第
词语解释:郄诜枝  拼音:xì shēn zhī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举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正是神京烂熳时,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 清 唐孙华 《桂》诗:“竞説国书方荐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罗隐 《东归别所知》诗:“ 邹 律有风吹不变, 郄 枝无分住应难。” 宋 刘筠 《与客启明》诗:“ 秦 痔从来易得车, 郄 枝今比我何如。”
词语解释:郄诜第  拼音:xì shēn dì
见“ 郤詵高第 ”。
词语解释:郄穴  拼音:xì xué
亦作“郄穴”。
(1).孔穴。《荀子·赋》:“此夫大而不寒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郤穴而不偪者与?”一本作“郄穴”。
(2).中医针灸名词。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见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
词语解释:郄蝉草  拼音:xì chán cǎo
丹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丹参》
词语解释:郄诜树  拼音:xì shēn shù
同“ 郤詵丹桂 ”。 闽 徐夤 《月》诗:“ 郤詵 树老 尧 蓂换,惆悵今年似去年。”
词语解释:郄诜丹桂  拼音:xì shēn dān guì
亦作“郄詵丹桂”。 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前蜀 韦庄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无成久滞淹,别家三度见新蟾。 郄詵 丹桂无人指, 阮籍 青襟有泪霑。” 唐 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 刘 家则三 嘏 扬芳, 马 氏则五 常 擅美。故得数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荆,分辉鸡树。”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 郄詵 桂,行弃 终生 繻。”
词语解释:郄地  拼音:xì dì
指两国交界之地。即国境线。郤,通“ 隙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於郤地曰会。” 郑玄 注:“郤,间也。” 孙希旦 集解:“郤地,竟上之地也。”
词语解释:郄兵  拼音:xì bīng
退兵,撤走军队。 清 汪灏 《送谢方山郎中告归》诗:“三臺后辈多廻席,五字偏师尽郤兵。”
词语解释:郄曲  拼音:xì qǔ
亦作“郄曲”。 曲折,屈曲。 晋 戴凯之 《竹谱》:“弓竹如藤,其节郄曲,生多卧土,立则依木,长几百寻,状若相续。” 章炳麟 《訄书》目录:“幼慕独行,壮丁患难,吾行郤曲,废不中权。”
词语解释:郄始  拼音:xì shǐ
亦作“郄始”。 开始,初始。郄,通“ 隙 ”。《鹖冠子·泰鸿》:“郄始穷初。” 陆佃 解:“郄者,开也。有初然后有始。《列子》曰:‘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一至矣,其地盖处太易太素之閒,故曰郄始穷初。”
词语解释:郄诜高第  拼音:xì shēn gāo dì
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唐 韩翃 《别汜水县尉》诗:“ 谷永 直言身不顾, 郤詵 高第转名香。” 唐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都觐省》诗:“名登 郄詵 第,身着 老莱 衣。” 唐 岑参 《送蒲秀擢第归蜀》诗:“新登 郄詵 第,更着 老莱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