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醽醁 拼音:líng lù
亦作“醽淥”。 美酒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嘉於八珍,寒泉旨於醽醁。” 宋 黄庭坚 《念奴娇》词:“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渌。” 元 曾瑞 《醉太平》曲:“ 苏堤 堤上寻芳树, 断桥 桥畔沽醽醁, 孤山 山下酹 林逋 。” 张昭汉 《久别琼玉表妹赋此志怀》诗:“诗思杂离情,宛如中醽醁。”词语解释:杯中醁 拼音:bēi zhōng lù
亦作“杯中淥”。亦作“杯中绿”。 指美酒。 南朝 梁 王僧孺 《在王晋安酒席数韵》:“何因送款款,半饮杯中醁。” 唐 李白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诗:“ 子猷 闻风动窗竹,相邀共醉杯中緑。”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词语解释:芳醁 拼音:fāng lù
美酒。 南朝 齐 王融 《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词语解释:春醁 拼音:chūn lù
唐 人之酒多以“春”命名,故以“春醁”泛指美酒。 唐 温庭筠 《夜宴谣》:“裂管縈弦共繁曲,芳尊细浪倾春醁。”词语解释:酃醁 拼音:líng lù
见“ 酃渌 ”。
词语解释:酃渌 拼音:líng lù
亦作“酃绿”。亦作“ 酃醁 ”。 美酒名。 晋 曹摅 《赠石崇》诗:“饮必酃緑,肴则时鲜。”《晋书·武帝纪》:“荐酃渌於太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三洲歌》:“ 湘东 酃醁酒, 广州 龙头鐺。”按,有二说:(1)酃、渌二酒的并称。《文选·张协〈七命〉》“乃有 荆 南 乌程 ” 李善 注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渌水 出 豫章 康乐县 ,其閒 乌程乡 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 湘东 酃湖 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2)即酃酒。《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 陆纳 袭击 衡州 刺史 丁道贵 於 渌口 ” 元 胡三省 注:“ 衡州 ,治 衡阳县 。县东二十里有 酃湖 ,其水湛然緑色,取以酿酒,甘美,谓之酃渌。”词语解释:瓮头醁 拼音:wèng tóu lù
即瓮头春。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参见“ 瓮头春 ”。
词语解释:瓮头春 拼音:wèng tóu chūn
亦作“瓮头春”。
(1).初熟酒。一说,酒名。 唐 岑参 《喜韩樽相过》诗:“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 宋 黄庭坚 《明远庵》诗:“多方挈取瓮头春,大白梨花十分注。”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三折:“送了我也竹叶瓮头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妾》:“ 刘 视之,果得酒,真家中瓮头春也。” 吕湛恩 注:“谓初熟酒。” 何垠 注:“瓮头春,酒名。”
(2).泛指好酒。 胡韫玉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烂泥新擘瓮头春, 越 醴浓斟醉杀人。”词语解释:醅醁 拼音:pēi lù
指酒面浮起的浅碧色浓汁浮沫。 宋 梅尧臣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难醒拨醅醁,殊厌落头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