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八啸去声 [diào,音调]耀[yào,重要][音少。《广韵》放火。《韵会》野火曰烧。][shào,老少][徒吊切,音调。行貌。][剑鞘]轿[渠庙切,音峤。《广韵》𨋕车也。][责备][《集韵》人要切,音蛲。挠,或作绕。][liáo liǎo liào][详注1][急也][diào][详注2][piāo piào]尿[详注3][详注4][馨叫切。不仁也。][音要。亦草盛貌。]


注1:剽 漂去声。刼也。《说文》砭刺也。从刀,票声。
注2:约 音要。《前汉·礼乐志》明德乡治本约。《注》师古曰:约,读曰要。
注3:摇 音曜。亦动也。《陈后主·关山月诗》城危接晕高,润风连影摇。寒光带岫移,冷色含山峭。
注4:超 《集韻》他弔切,音糶。趒或作超。越也。又《韻補》叶抽廟切。《陸雲·陸丞相誄》光被旣淳,逸軌爰超。宏綱包荒,景靈握耀。
首字词组
醮坛醮台醮醴醮文醮酒醮祀醮妇 
醮祭醮火醮筵醮拔醮辞醮章醮坟 
醮谢醮疏醮诉醮器醮词醮禳醮水 
醮仪醮祠醮设醮命醮供醮享  
醮席醮影醮荐醮告醮会醮事  

词语解释:醮坛  拼音:jiào tán
道士祭神的坛场。 唐 陆龟蒙 《和南阳润卿将归雷平》:“真仙若降如相问,曾步星罡遶醮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王国昌》:“ 嘉靖 间,巡视光禄给事中 杨允绳 ,纠劾光禄寺丞 胡膏之 贪,反为所訐,谓其訕上事玄,故减醮坛供给。” 洪深 《五奎桥》:“他刚才还在收拾醮坛的。”
词语解释:醮祭  拼音:jiào jì
设坛祈祷;祭奠。《汉书·郊祀志下》:“或言 益州 有 金马 、 碧鷄 之神,可醮祭而致。”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真宗皇帝 严於醮祭之事,其表章则用‘昭受乾符之宝’。” 清 蒋士铨 《一片石·访墓》:“世远年湮,志载俱缺,以此醮祭断絶,惟有隔江一拜而已。”
词语解释:醮谢
设醮祭谢
词语解释:醮仪  拼音:jiào yí
道士祭神的礼仪。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早岁 陈彭年 等定中外醮仪,列 圣祖天尊 在北极之上,伏缘 北极大帝 总领万物,主宰中极。”《宣和遗事》前集:“ 宣和 七年,詔 林灵素 脩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讎丹经。”
词语解释:醮席  拼音:jiào xí
犹醮坛。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丁谓 尝云: 唐明皇 时,异人言醮席中闻乳香,灵祇皆去,至於今惑之。”
词语解释:醮台  拼音:jiào tái
即醮坛。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之二:“醮臺清夜洞天严,公讌凌晨簫鼓沸。”参见“ 醮坛 ”。
词语解释:醮坛  拼音:jiào tán
道士祭神的坛场。 唐 陆龟蒙 《和南阳润卿将归雷平》:“真仙若降如相问,曾步星罡遶醮坛。”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王国昌》:“ 嘉靖 间,巡视光禄给事中 杨允绳 ,纠劾光禄寺丞 胡膏之 贪,反为所訐,谓其訕上事玄,故减醮坛供给。” 洪深 《五奎桥》:“他刚才还在收拾醮坛的。”
词语解释:醮火  拼音:jiào huǒ
醮坛上的灯火。 唐 李端 《雪夜寻太白道士》诗:“石坛连竹静,醮火照山红。”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松下之斋宫肃肃,云山之醮火荧荧。”
词语解释:醮疏  拼音:jiào shū
道教徒打醮祭告天帝的表文。 姚华 《论文后编》:“而巫师事神之辞,后人踵事增华,体亦多滋,大都事起於宫闈,而竞效於人间,如青词醮疏之属。”
词语解释:醮祠  拼音:jiào cí
斋醮祭祷。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一:“ 庆历 中,下学士院定其文曰‘皇帝钦崇国祀之宝’,醮祠则用之。”
词语解释:醮影
倩影;美丽的影子
词语解释:醮醴  拼音:jiào lǐ
古代冠礼中的一种简单仪节。 章炳麟 《訄书·原人》:“虎而冠之,蝯狙而衣之,虽设醮醴,非士冠礼也。”
词语解释:醮筵  拼音:jiào yán
犹醮坛。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徽宗皇帝 宝籙宫 醮筵,常亲临之。”
词语解释:醮诉  拼音:jiào sù
祭告。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龙城无妖邪之怪》:“ 柳州 旧有鬼,名五通。予始到不之信,一日因发篋易衣,尽为灰烬,予乃为文醮诉於帝。”
词语解释:醮设  拼音:jiào shè
谓斋醮设祭之事。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天下道观圣祖,每遇醮设,於本殿供献,则 圣祖天尊 及六位仙官即与众真各无相妨,仍别用青词奏告。”
词语解释:醮荐  拼音:jiào jiàn
祭奠。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那一日 春香 不铺其孝筵,那节儿夫人不哀哉醮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朝元老》:“ 洪经略 南征,凯旋。至 金陵 ,醮荐阵亡将士。” 何垠 注:“醮荐,以酒荐之也。”
词语解释:醮文  拼音:jiào wén
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表文。 宋 沉遘 有《真宗皇帝忌日醮文》。 清 顾炎武 《北岳辨》:“至 宋 之醮文碑记尤多,不胜録也。”
词语解释:醮拔  拼音:jiào bá
设醮超度。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为陆佥事纪异》:“嫗厉声:‘汝何人?敢詈我,我自是情人,岂妖祟耶?生不得与郎君定情,断髮不食死,愿乞郎君髮,綰结以殉。’ 陆夫人 深加怜慰,许为醮拔。”
词语解释:醮器  拼音:jiào qì
道士设坛祭祀用的法器。《水浒传》第七一回:“其餘道众,收得经资,收拾醮器,四散下山去了。”
词语解释:醮命  拼音:jiào mìng
嫁女的使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辛 曰:‘弱息十九人,嫁者十有二。醮命任之荆人,老夫不与焉。’”
词语解释:醮告  拼音:jiào gào
谓道士设坛祭祀祈祷。 元 揭傒斯 《和张太乙〈秋兴〉》之二:“圣主忧时多醮告,青鸞白鹤绕僊臺。”
词语解释:醮酒  拼音:jiào jiǔ
奠酒;敬酒。《史记·龟策列传》:“求之於 白蛇蟠杅林 中者,斋戒以待,譺然,状如有人来告之,因以醮酒佗髮,求之三宿而得。”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
词语解释:醮辞  拼音:jiào cí
古行冠礼时,父斟酒给儿子饮时的祝辞。《仪礼·士冠礼》:“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词语解释:醮词  拼音:jiào cí
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词章。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韵 以诞日,尝作醮供, 弥性 为代作醮词云:‘身若浮萍,尚乞怜於尘世。’”
词语解释:醮供  拼音:jiào gòng
供祭。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五:“ 韵 以诞日,尝作醮供。”
词语解释:醮会  拼音:jiào huì
迎神赛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两广民变档案》:“据称 广东 连州 有 美国 医院、教堂,因村民醮会起衅,致将教堂焚毁。”
词语解释:醮祀  拼音:jiào sì
斋醮,祭祀。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知如在之敬,申醮祀之礼。”《明史·奸臣传·严嵩》:“ 言 去,醮祀青词,非 嵩 无当帝意者。”
词语解释:醮章  拼音:jiào zhāng
设斋祭天,并向天庭上表章奏告。
词语解释:醮禳  拼音:jiào ráng
设醮禳解。《宋史·王禹偁传》:“州境二虎斗,其一死,食之殆半。羣鸡夜鸣,经月不止。冬雷暴作 禹偁 手疏引《洪范传》陈戒,且自劾;上遣内侍乘馹劳问,醮禳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 王子服 ﹞垂头而睡,不语亦不食。母忧之。醮禳益剧,肌革鋭减。”
词语解释:醮享  拼音:jiào xiǎng
设醮祭祀。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上命建 太乙宫 於京城外之 苏村 ,命 芝兰 为春官正,又命宰臣 张齐贤 醮享之。”
词语解释:醮事  拼音:jiào shì
道士所做斋醮祈祷之事。 元 虞集 《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上命道士 刘志清 以其法为醮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到得醮事已毕, 道元 便觉左耳后边,有些作痒,又带些疼痛。”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 济南 有 帝舜祠 ,在南门之内。癸未春方作醮事,火忽自殿上出,顷刻焚爇殆尽。”
词语解释:醮妇  拼音:jiào fù
再嫁妇女。《中国近代文论选·中国小说大家施耐庵传》:“即如 潘金莲 ,必写其为婢女; 阎婆惜 ,必写其为流娼; 潘巧云 ,必写其为醮妇;托根小草,笔墨便不嫌褻。”
词语解释:醮坟  拼音:jiào fén
祭墓。
词语解释:醮水  拼音:jiào shuǐ
额外的好处。《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们好些时没有大红日子过了,不打他的醮水还打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