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首字词组
钲鼓钲人钲铙钲歌钲鞞钲鼙  

词语解释:钲鼓  拼音:zhēng gǔ
(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
(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词语解释:钲人  拼音:zhēng rén
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郑玄 笺:“鉦也,鼓也,各有人焉,言鉦人伐鼓,互言尔。” 高亨 注:“古代行军,有鉦有鼓。但此鉦人似是官名,掌管鸣鉦击鼓之事者。”
词语解释:钲铙  拼音:zhēng náo
指铜锣。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戎容兵械·钲》:“《黄帝内传》曰: 玄女 请 帝 铸鉦鐃,以拟雹击之声。今铜锣其遗事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请铸大钱》:“又如大小鉦鐃,与鼓相配而鸣者,为岁首戏乐之具,从前惟富户乃有之,近则中小户亦多有之。”
词语解释:钲歌  拼音:zhēng gē
即铙歌。军乐。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鉦歌首寒物,归吹践开冬。” 黄节 补注:“鉦歌,鐃歌也。”
词语解释:钲鞞  拼音:zhēng bǐ
即钲鼓。古代军旅常用以指挥进退,故亦引申为战争、祸乱。 前蜀 杜光庭 《川主太师北帝醮词》:“疫癘兼行,鉦鞞未止,民多殍仆,野困逋逃。”
词语解释:钲鼙  拼音:zhēng pí
即钲鼓。《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 吕延济 注:“鉦,金声也;鼙,鼓也。” 清 顾炎武 《赠顾推官咸正》诗:“春水溼楼船,湖上闻鉦鼙。”参见“ 鉦鼓 ”。
词语解释:钲鼓  拼音:zhēng gǔ
(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
(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