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铢衣 拼音:zhū yī
传说神仙穿的衣服。重量只有数铢甚至半铢。因用以形容极轻的分量,如舞衫之类。 唐 贾至 《赠薛瑶英》诗:“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脸开。” 辽 赵长敬 《玉石观音唱和诗》:“烧残灰刼无凋朽,拂尽銖衣任往来。” 清 钱谦益 《大梁周氏金陵寿燕序》:“兜率之銖衣,一百岁而一拂。”词语解释:铢两 拼音:zhū liǎng
(1).一铢一两。引申为极轻的分量。《子华子·北宫子仕》:“夫平犹权衡然,加銖两则移矣。”《南史·刘悛传》:“时议多以钱货轻转少,宜更广铸,重其銖两,以防人姦。” 宋 王安石 《感事》诗:“乡邻銖两征,坐逮空南亩。” 明 归有光 《会文序》:“时之论文,率以遇不遇加銖两焉。” 鲁迅 《热风·估〈学衡〉》:“‘衡’了一顿,仅仅‘衡’出了自己的铢两来。”
(2).比喻微小。《汉书·晁错传》:“今 秦 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銖两之报。”《明史·佞倖传·陆炳》:“ 炳 任豪恶吏为爪牙,悉知民间銖两奸。”
(3).借指微小之物。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设不如意,亦宜上下銖两,不当如此悬隔。”
(4).特指极少量的钱财、银两。《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銖两,一双空手,羞见芳卿。” 清 唐甄 《潜书·更币》:“银日益少,不充世用,有千金之产者尝旬月不见銖两。”
(5).谓分出轻重。喻品评。 唐 元稹 《唐故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考行取友甚峻,能銖两人伦,而滔滔者莫见其厚薄。”词语解释:铢积 拼音:zhū jī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 明 叶子奇 《草木子·谈薮》:“ 杭州 径山寺 僧 至慧 ,銖积既充,復欲还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革陋规》:“每两三分五分,銖积而黍累之。” 清 黄安涛 《买输服》:“銖积多艰辛,乃甘跪献诬控之家人。”词语解释:铢寸 拼音:zhū cùn
一铢一寸。比喻微小。 宋 欧阳修 《崇文总目叙释·刑法》:“故法家之説,务原人情,极其真伪,必使有司不得銖寸轻重出入。”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曾左二相封侯》:“虽前后事隔十年,而评量犹不爽銖寸若此,此其所以成中兴之业歟!”词语解释:铢称 拼音:zhū chēng
谓极细致地衡量、推究。 清 陈确 《答张考夫书》:“若銖称而寸较之,则 象山 、 阳明 之言,亦时有偏。”词语解释:铢黍 拼音:zhū shǔ
一铢一黍。比喻微小之物。 宋 苏轼 《贫家浄扫地》诗:“德人抱衡石,銖黍安可庾。”《明史·丘橓传》:“苞苴或累万金,而赃止坐之銖黍。”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先生八十寿序》:“先生泊如恬如,而其中之确如者,又未尝少踰乎銖黍。”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此中消息,殆如 铜山 西崩, 灵 鐘东应。感召之机,銖黍靡成。”词语解释:铢秤 拼音:zhū chèng
宋 代以铢为最小计量单位的秤。二十四铢为一两。 宋 阮逸 胡瑗 《皇祐新乐图记·皇祐权衡图》:“以百黍之重为銖,二十四銖为两,十六两为斤。臣 逸 、臣 瑗 谨详《周礼》及歷代至圣朝令文之制,定成銖秤一,钧秤一,石秤一。”词语解释:铢锱 拼音:zhū zī
一铢一锱。比喻微小。 宋 曾巩 《馆中祭丁元珍文》:“其蓄钧石,其出銖錙。”词语解释:铢粒 拼音:zhū lì
一铢一粒。形容极少的数量。 清 恽敬 《答董牧唐书》:“一月闻先府君之讣,虽官钱官穀,銖粒无亏。”词语解释:铢分 拼音:zhū fēn
(1).一铢一分。比喻微小。 宋 李纲 《谢降赐玉束带战袍器甲银绢等表》:“蔑著銖分之效,敢当锡予之隆。”
(2).比喻微小的事物。《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下〉》“桂枝二麻黄一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详此方药品,与各半不殊,惟銖分稍异,而証治攸分。” 宋 叶适 《祭韩子师尚书文》:“角寒士之一能,取科举之銖分。” 宋 叶适 《上殿札子》:“是以收揽天下之权,銖分以上悉总於朝。”
(3).细致辨别。《辽史·杨绩传》:“陛下銖分邪正,升黜分明,天下幸甚。”词语解释:铢秒 拼音:zhū miǎo
一铢一秒。比喻微小。《新唐书·蒋钦绪传》:“ 钦绪 精治道,驭吏整严,虽銖秒罪不贷。”词语解释:铢分毫析 拼音:zhū fēn háo xī
谓细微地分析。《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銖分毫析。”词语解释:铢两悉称 拼音:zhū liǎng xī chèn
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如良医之治疾,大匠之程材,所为条理井然,銖两悉称,积习丕变,而民听不疑者当别有在。”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律诗对偶,固须銖两悉称,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 鲁迅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附记》:“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似的铢两悉称。”亦作“ 銖两相称 ”。 茅盾 《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銖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成为‘四不像’。”词语解释:铢两相称 拼音:zhū liǎng xiāng chèn
见“ 銖两悉称 ”。
词语解释:铢两悉称 拼音:zhū liǎng xī chèn
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清 陈炽 《〈盛世危言〉序》:“如良医之治疾,大匠之程材,所为条理井然,銖两悉称,积习丕变,而民听不疑者当别有在。”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律诗对偶,固须銖两悉称,然必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 鲁迅 《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附记》:“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因为我是人,难于上帝似的铢两悉称。”亦作“ 銖两相称 ”。 茅盾 《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銖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成为‘四不像’。”词语解释:铢刀 拼音:zhū dāo
钝刀;不锋利的刀。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揣本齐末,废百举一,较銖刀者,夫岂不足!”词语解释:铢积锱累 拼音:zhū jī zī lèi
同“ 銖积寸累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銖积錙累,得四十金。”词语解释:铢钝 拼音:zhū dùn
不锋利。《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器械銖钝,犬羊无政,往必禽克,诚如明詔。”词语解释:铢量寸度 拼音:zhū liáng cùn dù
同“ 銖穪寸量 ”。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八》:“銖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词语解释:铢穪寸量 拼音:zhū chēng cùn liáng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 尧 舜 之道也,而秪銖穪寸量於一介取予之间,若硜硜小人然者,何也?”词语解释:铢寸累积 拼音:zhū cùn lěi jī
见“ 銖积寸累 ”。
词语解释:铢积寸累 拼音:zhū jī cùn lěi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宋 苏轼 《裙靴铭》:“寒女之丝,銖积寸累。”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谓自强之道,贵於銖积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 胡适 《谈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上古以至 东周 ,铢积寸累的结果,使 战国 时代呈现一个灿烂的哲学科学的时期。”亦作“ 銖累寸积 ”、“ 銖寸累积 ”。 清 朱彝尊 《〈群雅集〉序》:“顾世之作谱者,类从《归字謡》,銖累寸积,及于《鶯啼序》而止。”《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货财非经天降,皆 世祖 銖累寸积而致之。” 清 汪婉 《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銖寸累积,以谋復故第。”词语解释:铢积寸累 拼音:zhū jī cùn lěi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宋 苏轼 《裙靴铭》:“寒女之丝,銖积寸累。”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谓自强之道,贵於銖积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 胡适 《谈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上古以至 东周 ,铢积寸累的结果,使 战国 时代呈现一个灿烂的哲学科学的时期。”亦作“ 銖累寸积 ”、“ 銖寸累积 ”。 清 朱彝尊 《〈群雅集〉序》:“顾世之作谱者,类从《归字謡》,銖累寸积,及于《鶯啼序》而止。”《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货财非经天降,皆 世祖 銖累寸积而致之。” 清 汪婉 《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銖寸累积,以谋復故第。”词语解释:铢累寸积 拼音:zhū lěi cùn jī
见“ 銖积寸累 ”。
词语解释:铢积寸累 拼音:zhū jī cùn lěi
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宋 苏轼 《裙靴铭》:“寒女之丝,銖积寸累。”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谓自强之道,贵於銖积寸累,一步不可蹈空,一语不可矜张。” 胡适 《谈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上古以至 东周 ,铢积寸累的结果,使 战国 时代呈现一个灿烂的哲学科学的时期。”亦作“ 銖累寸积 ”、“ 銖寸累积 ”。 清 朱彝尊 《〈群雅集〉序》:“顾世之作谱者,类从《归字謡》,銖累寸积,及于《鶯啼序》而止。”《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货财非经天降,皆 世祖 銖累寸积而致之。” 清 汪婉 《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銖寸累积,以谋復故第。”词语解释:铢棉 拼音:zhū mián
形容极少的棉絮。 叶圣陶 《穷愁》:“儿无状,弗能令阿母温饱。銖棉未办,无计御寒。”词语解释:铢发 拼音:zhū fā
一铢一发。比喻微小之物。 宋 王安石 《答段缝书》:“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銖髮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词语解释:铢累 拼音:zhū lěi
一铢一絫。比喻微小之物。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六章三》:“而修辞立诚,不能予人以易知而煞为之説,以致銖絫之戾于理。”词语解释:铢铢校量 拼音:zhū zhū xiào liàng
铢:古时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形容计较特别细小的事。例如:乐天既退闲,放浪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较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宋·胡仔《柳柳州》词语解释:铢积丝累 拼音:zhū jī sī lèi
同“ 銖积寸累 ”。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隋文帝十五》:“是下邑穷乡銖积丝纍以豪於閭井者之情,而奚足为俭哉?”词语解释:铢施两较 拼音:zhū shī liǎng jiào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明 方孝孺 《答许廷植书》:“其赋於人也,銖施两较,不肯多与。”词语解释:铢龠 拼音:zhū yuè
一铢一龠。比喻微小之物。 宋 叶适 《戴佛墓志铭》:“关市调直,銖龠必平,不平寧弃与。”词语解释:铢铢较量 拼音:zhū zhū jiào liàng
谓极精细地计较衡量。 清 陈确 《原教》:“ 荀 、 告 、 韩 、 杨 ,各是所见,銖銖较量,可谓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