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共12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铜铺下铺坐铺卧铺饭铺中药铺杠铺染铺
地铺门铺递铺印子铺香椒铺二荤铺弓子铺摊铺
床铺红铺铺铺茶铺蒸作铺匠人铺杂货铺摆铺
烟铺行铺同铺诞铺吊铺高当铺常卖铺打地铺
一铺药铺试铺送铺六陈铺骨董铺店铺押铺
霞铺生药铺钱铺军铺轿铺马铺材铺浮铺
开铺白铺徇铺贴铺刨烟铺鲞铺连家铺打铺
香铺青铺解铺质铺软铺铺中火铺上铺画铺
银铺边铺书铺阿铺典铺驿铺齐铺铺火铺
琼铺冷铺卦铺义铺通铺倾银铺酒铺寄附铺

词语解释:铜铺  拼音:tóng pù
亦作“ 铜舖 ”。 铜质铺首。 唐 李贺 《宫娃歌》:“啼咕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 阿甄 。” 宋 姜夔 《齐天乐》词:“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清 黄景仁 《春风怨》诗:“桂馆铜铺四望通,浓装冶服出当风。”
词语解释:地铺  拼音:dì pù
铺在地上。《礼记·曲礼上》“毋踖席” 唐 孔颖达 疏:“席既地铺,当有上下。”
(1).地盘;地基。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二折:“不听的做夜市的吵闹,争地铺的搀夺。”《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使了不上八两银子买了这地铺。”
(2).把铺盖铺在地上做成的铺位。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切对》:“‘屋簷下天灯,楼板上地铺。’可谓天生切对也。”《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奴才和 宋官儿 两个,便在老爷灵旁,一边一个打地铺也就睡下。” 胡万春 《骨肉》一:“我睡在地铺上,爸爸睡在我身旁,总轻轻地替我盖好被子。”
词语解释:床铺  拼音:chuáng pù
(1).床。睡卧用具。 清 李渔 《奈何天·掳俊》:“一人抢着一个,对面骑了,就把鞍轡当了牀铺,做一出走马看花,何等不妙!”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一:“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可知确实是住满了。”
(2).床和铺的总称。泛指床。《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睡的床舖,险些攧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他﹞在一个床铺旁边,嘴里嘰嘰咕咕説了两句听不懂的话。”
词语解释:烟铺  拼音:yān pù
亦作“烟铺”。
(1).旧时供吸鸦片者所用的床铺。《黑籍冤魂》第十三回:“许多人围着一张烟铺,大家在看一张单子,上面写著一首俚俗的歌謡。” 刘半农 《扬鞭集·学徒苦》:“客来奉茶,主翁倦时,命开烟铺。”
(2).出售鸦片并供客人吸食鸦片的店铺。《黑籍冤魂》第九回:“知道新娘上轿又须等个时辰,大家都走了开去,到近地寻个小烟铺去吃烟。”
词语解释:一铺  拼音:yī pù
(1).旧时计算驿程的基本单位, 清 以十里为“一铺”。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
(2).用于塑像或壁画,犹言一尊、一壁。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 ,塑北方 毗沙门 天王一铺。”
(3).一张床铺。《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便在父亲屋里小牀上另打一铺睡下。”
词语解释:霞铺  拼音:xiá pù
如霞光四射。 唐 李濯 《广达楼赋》:“璇题景曜,银牓霞铺。”
词语解释:开铺  拼音:kāi pù
安置床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这时船上水手倒也开铺去睡了,三个差人点起灯来打骨牌。” 徐特立 《长征中的医院》:“﹝看护﹞飞跑的去找门板,找禾草,替伤病员开铺。”
词语解释:香铺  拼音:xiāng pù
卖香烛的店铺。《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今日上山,听説 南天门 里有个 天街 ,两边都是香舖,总可以住人的。”
词语解释:银铺  拼音:yín pù
亦作“ 银舖 ”。 银饰铺首。《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青琐银铺,是为闺闥。” 李善 注:“银铺,以银为铺首也。”
亦作“ 银舖 ”。 打造银器首饰之类的铺子。《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我便投在城内 顾 银舖,学会了此银行手艺。”
词语解释:琼铺  拼音:qióng pù
饰以美玉的铺首。铺首,衔门环的底座。 唐 杨炯 《青苔赋》:“白露下,苍苔芜,暗瑶砌,涩琼铺。” 宋 王安中 《元宵曲宴应制》诗序:“已而陪从天步至 会寧殿 ,琼铺珠箔,合沓炳焕。”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卷二:“琼铺,谓扉上有金玉龙兽以御环者。”
词语解释:下铺  拼音:xià pù
下面的床位
词语解释:门铺  拼音:mén pù
即铺首。旧式门上衔住门环的底座,多用铜制成,作虎、狮等形。 唐 李贺 《恼公》诗:“井槛淋清漆,门铺缀白铜。”
词语解释:红铺  拼音:hóng pù
明 代称警卫皇城的哨所。《明武宗实录》:“旧制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军十人,夜巡铜铃七十八。”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皇城外层向南者,曰 大明门 ……此外围之六门,墙外周围红铺七十二处也。”
词语解释:行铺  拼音:xíng pù
亦作“ 行舖 ”。 商店。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近者因见馆伴中书舍人 陈轩 等申乞,尽数差勒 相国寺 行铺,入馆铺设,以待人使买卖,不惟移市动众,奉小国之陪臣,有损国体,兼亦抑勒在京行铺,以资吏人,广行乞取,弊害不小,所以具申都省,乞不施行。”《水浒传》第一○三回:“那行铺人家,那个肯赊半文?” 清 林则徐 《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若谓他国买回之后,难保不转卖 英 夷,此即内地行舖互售,尚难家至日见,而况其在域外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如有邸店、行铺及炉冶(工商),按照规模大小,在本户税上再加税。”
词语解释:药铺  拼音:yào pù
出售中药的商店。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现在有时兼售西药。 唐 张籍 《赠任道人》诗:“ 长安 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水浒传》第一○二回:“ 李助 出了药铺,撑着伞,望东去了。” 柯岩 《美的追求者·幸福的童年》:“两岁时,当药铺店员的父亲就去世了。”
词语解释:生药铺  拼音:shēng yào pù
药材店。《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包了妇人那颗头,一直奔 西门庆 生药铺前来。”亦作“ 生药舖 ”。《续传灯录·国清行机禅师》:“﹝ 行机禪师 ﹞登座説法云:‘圆通不开生药舖,单单只卖死猫头。’”《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女儿小名 慧娘 ,年方一十五岁,已受了邻近开生药舖 裴九老 家之聘。”
词语解释:白铺  拼音:bái pù
旧时打更人白天休息的铺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驾相》:“其城内外各街巷更舖则曰白舖。”
词语解释:青铺  拼音:qīng pù
漆成青色的铺首。铺首是门上的虎、螭等头形装饰,口中衔有门环。 晋 张协 《玄武馆赋》:“接栋连阿,崥嶱参差,朱户青铺,幽闥秘闺。”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词语解释:边铺  拼音:biān pù
边境地区的驿站。 唐 王建 《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词语解释:冷铺  拼音:lěng pù
古时供往来传递文书的驿卒或地方兵役歇宿的地方,因大都设在冷僻之处,故称。又乞丐的住所亦称“ 冷铺 ”。 前蜀 李珣 《浣溪沙》词:“翠迭画屏山隐隐,冷铺纹簟水潾潾。” 元 王仲文 《救孝子》楔子:“我是赛卢医,行止十分低,常拐人家妇,冷铺里做夫妻。”《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个上芦菷的肯干这营生?冷铺睡的花子,纔这般所为。”《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纔出得县门,被三四个阴捕将蔴绳望颈上便套,不由分説,直拖至城外一箇冷铺里来。”
词语解释:坐铺  拼音:zuò pù
守卫本铺。谓警戒。 元 代兵制,十里为一铺。《元典章·刑部十三·防盗》:“当该围宿军官号令军人坐铺知更,提铃击柝,相继巡警不絶……若贼踰墻而入,盗讫官物者,在处坐铺军人照依不获窃盗限末限罪例断罪。”
词语解释:递铺  拼音:dì pù
亦作“ 递舖 ”。 即驿站。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狱讼赋输,使任其殿负,文檄付递铺,一人不至县庭。”《元史·兵志四》:“急设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只怕递舖悮事。”
词语解释:铺铺  拼音:pù pù
遍布貌。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三:“高林似 吴 鸭,满树蹼铺铺。”
词语解释:同铺  拼音:tóng pù
唐 时科举考试同号者的互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大中 三年, 李褒 侍郎知举,试《尧仁如天赋》。 宿州 李使君 弟 瀆 ,不识题,讯同铺,或曰:‘止於 尧 之如天耳。’”
词语解释:试铺  拼音:shì pù
科举考试时应考人员所居号房内的铺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参见“ 号子 ”。
词语解释:号子  拼音:hào zǐ
(1).科举考场中生员答卷和食宿之所。人各一小间,每间有编号。《糊涂世界》卷十一:“我时常听説号子里闹鬼,我第一场就遇到这事,我不可不去看看。”
(2).监房。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二等普通号(即三等号)是最苦最糟的号子。”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尤妙的是 李公朴 先生,他好像在学校时代准备演说竞赛似的,不但把所备的材料念得烂熟,而且还要在号子里大练其嗓子。”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七章:“昏暗的号子里十分拥挤,犯人们多得连翻转身也不方便。”
(3).在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多由一人领唱,众人应和。《西游记》第七三回:“每一个小 行者 ……一齐着力,打个号子,把那丝绳都搅断,各搅了有十餘斤。” 杨朔 《鸭绿江南北》:“许多 朝鲜 战士点起一堆一堆的木柴照着亮,紧张的叫着号子,动手往外拉那些死车。”
(4).犹品类。常与指示代词“这”、“那”连用。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有我们这号子人,不用说捞船,就是一座一座山,也会托起来的!” 华纯 等《秧歌剧选·大家好》:“快不要提那号子事啦!”
(5).管乐器。即号筒。参见“ 号筒 ”。
词语解释:钱铺  拼音:qián pù
钱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叫他们到往来的那两家钱铺子里去写两户。”
词语解释:徇铺  拼音:xùn pù
巡查街市里巷。 宋 文天祥 《出巷难》诗:“不时徇铺路纵横,小队戎衣自出城。”
词语解释:解铺  拼音:jiě pù
见“ 解典铺 ”。
词语解释:解典铺  拼音:jiě diǎn pù
亦作“ 解典舖 ”。 当铺。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俺在这 竹竿巷 马行街 居住,开着一座解典铺。”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自家 长安 人氏姓 李 名 英 ,字 彦和 ,在城开着座解典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请着一箇老学究,叫做 陈德甫 ,在家里处馆。那馆不是教学的馆,无过在解铺里上些帐目,管些收钱举债的勾当。”
词语解释:书铺  拼音:shū pù
(1).书店。 唐 张籍 《送杨少尹赴凤翔》诗:“得钱祗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巴金 《电》七:“‘这个世界要发疯了!好人都不能够好死!’一个书铺伙计气愤地说。”
(2).古时写文书的店铺。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书铺》:“凡举子预试并仕宦到部参堂,应该节次文书,并有书铺承干。”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黄判院判戴氏论夫》:“ 山阴 戴氏 可怜贫, 王生 访 戴 喜新春,但託女郎签纸尾,且无书铺与牙人。”
词语解释:卦铺  拼音:guà pù
卖卜的馆所。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我常常见 彭大公 説,他主人 周公 开着座卦铺,但经他算的,无不灵验。”
词语解释:卧铺  拼音:wò pù
(1).火车上供旅客睡觉的铺位。 丰村 《美丽》:“开车之前,我不能不走上火车了,列车员帮助我并领我到了车厢尽头的一个卧铺房间。”
(2).今分软席卧铺和硬席卧铺两种。
词语解释:印子铺  拼音:yìn zǐ pù
放印子钱的处所。《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料 玳安 正在印子铺帘子下走出来。”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五:“印子铺、赌场,俱宜禁治。”
词语解释:茶铺  拼音:chá pù
(1).经营茶业的商号。《宋史·赵开传》:“茶户十或十五共为一保,并籍定茶铺姓名,互察影带贩鬻者。”
(2).茶馆。 沙汀 《丁跛公》:“这城是很小的……但它却有着十个以上的茶铺,其中有名的是‘者者轩’。”
词语解释:诞铺  拼音:dàn pù
铺陈,展示。 汉 蔡邕 《陈仲弓铭》:“刚而无虐,柔而不挠,诞铺模宪,亦世作教。”
词语解释:送铺  拼音:sòng pù
犹递铺。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八:“ 杜德 ,俗呼为 杜麻胡 ,送铺中卒也。附邮筒物至重者,他卒莫当之, 德 即荷而去。”
词语解释:军铺  拼音:jūn pù
古军用驿站之一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民俗》:“或见军铺收领到鬪争公事,横身劝救,有陪酒食檐官方救之者,亦无惮也。”
词语解释:贴铺  拼音:tiē pù
谓充实茶铺。铺,指茶铺,转运茶叶的驿站。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 蜀 道行於溪山之间,最为嶮恶。般茶至 陕西 ,人力最苦。 元丰 之初,始以 成都府路 厢军数百人贴铺般运,不一二年,死亡略尽。”
词语解释:质铺  拼音:zhì pù
当铺。 鲁迅 《〈呐喊〉自序》:“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词语解释:阿铺  拼音:ā pù
秦 人在城上建造的营卫室。 清 沉自南 《艺林汇考·栋宇·宫殿》:“﹝《弹雅》﹞ 秦 建宫殿谓之 阿房 ,城上营卫室,谓之阿铺。”
词语解释:义铺  拼音:yì pù
售货摊。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綵幕,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剑、时菓、脯腊之类。”
词语解释:饭铺  拼音:fàn pù
规模较小的饭馆。《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到了 茌平镇 市上,先找了个小饭铺吃了饭。”
词语解释:香椒铺  拼音:xiāng jiāo pù
卖调味香料的铺子。《水浒传》第十二回:“ 牛二 便去州桥下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一垛儿将来,放在州桥栏干上。”
词语解释:蒸作铺  拼音:zhēng zuò pù
旧时专卖蒸食的点心店。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楔子:“我今日在蒸作铺门首过,拿了他一箇蒸饼。”
词语解释:吊铺  拼音:diào pù
吊起来的简易的铺位。
词语解释:六陈铺  拼音:liù chén pù
旧时称粮食店。《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夫妻两个,开个六陈舖儿,虽则糶米为生,一应麦荳茶酒油盐杂货,无所不备。”参见“ 六陈 ”。
词语解释:六陈  拼音:liù chén
指大米、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粮食,以其可以久藏,故称“六陈”。 唐 李益 《宣上人病中相寻联句》:“草木分千品,方书问六陈。”
词语解释:轿铺  拼音:jiào pù
即轿行。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一章:“再看屋檐口一块不很触目的吊牌,标题着‘易洪顺花轿执事行’,岂不就是轿铺啦?”参见“ 轿行 ”。
词语解释:轿行  拼音:jiào xíng
出租轿子的营业机构。 艾芜 《流离》:“你的儿子在哪个轿行嘛?晓得轿行的名字就包你找得着的。”
词语解释:刨烟铺  拼音:páo yān pù
旧时制作烟丝的作坊。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三章:“烟丝必不是城内刨烟铺刨的,粗得象干草须,红得象土红染过,是赶场时贩子手上的商品。”
词语解释:软铺铺  拼音:ruǎn pù pù
方言。软貌。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随后,腐烂的心固然腐烂了,生动的心也疲于冲突,软铺铺的,像一堆朽肉。”
词语解释:典铺  拼音:diǎn pù
当铺。《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他下处自在城外,偶然这日进城来,要到大市街 汪朝奉 典铺中问箇家信。” 清 李渔 《风筝误·梦骇》:“我们与开典铺的一样,是认票不认人的。”
词语解释:通铺  拼音:tōng pù
(1).能睡多人的床铺。 刘心武 《立体交叉桥》第四章十:“ 二壮 和他的父母,他的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每晚就合睡在那张通铺上。” 蒋子龙 《“维持会长”》十:“西屋像乡下客店一样搭着通铺,铺上摆个小桌,桌上放着一盆黑糊糊的炸酱。”
(2).指连在一起的铺位。 黄浪华 《飘泊南洋》开篇:“五等是个大通铺,几百个旅客横七竖八地躺在舱里,每人只有一张草席子。”
词语解释:中药铺  拼音:zhōng yào pù
出卖传统中药的商店(店铺)
词语解释:二荤铺  拼音:èr hūn pù
饭馆。《三侠五义》第三回:“主僕二人来到铺内,虽是二荤铺,俱是连脊的高楼。” 张恨水 《啼笑姻缘》第一回:“ 寿峯 向里一指:‘这是 山东 人开的二荤铺,只卖一点面条馒头的。’”
词语解释:匠人铺
制造或修理物品或机械的店
词语解释:高当铺  拼音:gāo dàng pù
旧时,当铺为了防火防盗,房屋和柜台特别高大,故名高当铺。 孙中山 《中国内乱之原因》:“到了十月十四日晚,凡是近政府各机关的高当铺,都收藏得有几十个商团兵,居高临下,开枪打政府,一夜打到天明。”
词语解释:骨董铺  拼音:gǔ dǒng pù
骨董店。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大约千人之中,难得一人爱之,即爱之而不得其爱之之道,虽金题玉躞,插架盈箱,亦何异于市中之骨董铺邪?”《证俗文》卷十七引 清 吕种玉 《言鲭》:“今卖杂玩宝货肆曰骨董铺。”参见“ 骨董店 ”。
词语解释:骨董店  拼音:gǔ dǒng diàn
买卖古器物的店铺。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看到有两三家类似荒货店又类似骨董店的铺面。”
词语解释:马铺  拼音:mǎ pù
亦作“ 马舖 ”。
(1).驿站。《通典·兵五》:“马铺:每铺相去三十里,於要路山谷间,牧马两匹与游奕计会,有事警急,烟尘入境,即奕驰报探。”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刘元崈 ﹞ 宣和 末亲於畿北马铺中,见无名子题诗云:‘花已栽成愁叹本,石仍砌出乱亡基。’” 宋 许景衡 有《龙华马舖怀卢行之去年邂逅》诗。
(2).指驿站以马传递文书。《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马铺以昼夜行四百里,急脚递五百里。”
词语解释:鲞铺  拼音:xiǎng pù
指出售鲞鱼和腌腊食品的店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鲞铺》:“城内外鮝铺,不下一二百餘家。”
词语解释:中火铺  拼音:zhōng huǒ pù
供旅客途中用午饭的处所。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 平行岭 上五里,路左有场,宿火树间,是为中火舖,乃 罗平 、 师宗 适中之地。当午,有土人担具携炊,卖饭於此。”
词语解释:驿铺  拼音:yì pù
见“ 驛铺 ”。
亦作“ 驛舖 ”。 驿站。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按马传曰‘置步’。传曰:‘邮置者,驛马也。邮者,铺递也。’既言置,又言邮,盖亦当时俗语,如今言驛铺也。”《清史稿·兵志十二》:“请设驛政局,推行邮政,俾驛舖经费专取给邮资,即三百万岁耗可以省出矣。” 清 康祖诒 等《上皇帝书第二》:“裁漕运,而省千里之需;去驛舖,而溢三百万之项,此铁路宜行二。”
词语解释:倾银铺  拼音:qīng yín pù
古代熔铸银锭的店铺。《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秦重 ﹞打个油伞,走到对门倾银铺里,借天平兑银。”《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家中别无银两,只得把那两锭雪白样的大银,在一个倾银铺里去倾销。”
词语解释:杠铺  拼音:gàng pù
杠房。如:这条街上有一个杠铺,出租抬灵柩的杠棒。
词语解释:弓子铺  拼音:gōng zi pù
辽 行军时所设置的军马驻屯之所。《辽史·国语解》:“弓子铺: 辽 军马顿舍,不设营堑,折木稍为弓,以为团集之所。又诸国使来,道旁签置木稍弓,以充栏楯。”《宋史·宋琪传》:“ 契丹 主吹角为号,众即顿合,环绕穹庐,以近及远,折木梢屈之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壍栅之备。”
词语解释:杂货铺  拼音:zá huò pù
售卖各种日用零星货物的店铺。 冰心 《冬儿姑娘》:“我的妹妹家住在 蓝旗 ,有个菜园子,也有几口猪,还开个小杂货铺。”如:这些东西,你到杂货铺里就可买到。
词语解释:常卖铺  拼音:cháng mài pù
出售日常用品的店铺。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按《涌幢小品》载, 华亭 市中小常卖舖,有一物如桶而无底。”
词语解释:店铺  拼音:diàn pù
亦作“ 店铺 ”。 商店。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自 邹 齐 沧 棣 ,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舖,煎茶卖之。” 清 冯桂芬 《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事》:“如遇店铺,则视坐落之菀枯、生意之大小以为等差。”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生意似乎比别的店铺要好。”
见“ 店舖 ”。
词语解释:材铺  拼音:cái pù
棺材店。《醒世姻缘传》第七二回:“ 程思仁 仍开材铺, 孙氏 、 程大姐 各卖鳖鸡,弄得那条街上渐又不安稳上来。”
词语解释:连家铺  拼音:lián jiā pù
前面营业、后面住家的店铺。《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5期:“有一些地区对连家铺的好处没有足够的认识。”
词语解释:上铺  拼音:shàng pù
双层铺的上面一个铺位
词语解释:齐铺铺  拼音:qí pù pù
都;一齐。《儒林外史》第五回:“夫妻四个,齐铺铺请妹夫、妹妹转在大边,磕下头去,以叙姊妹之礼。”《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这时街上围了六七十人,齐铺铺的看。”
词语解释:酒铺  拼音:jiǔ pù
(1).酒店的柜台。 清 洪昇 《长生殿·疑谶》:“我家酒铺十分高,罚誓无赊掛酒标。”
(2).方言。酒店。 陈永春 《杂记北平》:“就由于酒缸有特殊作用,徒使‘某某酒铺’金字招牌默默无闻,直呼它叫‘酒缸’。”
词语解释:染铺  拼音:rǎn pù
染坊。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诸般染铺》:“ 王锡文 在京师,见一人推小车,车上有瓮,其外为花门,立小牓曰:‘诸般染铺’。架上杂色繒十数条。”
词语解释:摊铺  拼音:tān pù
见“ 摊蒱 ”。
词语解释:摊蒱  拼音:tān pú
亦作“ 摊舖 ”。 即摊钱。 唐 李匡乂 《资暇集》卷中:“钱戏有每以四文为一列者,即史传所云意钱是也,俗谓之摊钱,亦曰摊舖。”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俗语有出》:“今人意钱赌博,皆以四数之,谓之摊。案《广韵》‘摊’字下云:‘摊蒱,四数也。’…… 李济翁 《资暇集》云:意钱当为摊舖,疾道之,讹其音为蒲。此説不然。”参见“ 摊钱 ”。
词语解释:摆铺  拼音:bǎi pù
(1). 宋 代各府县所设传递公文信息的驿站。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时事二·金字牌》:“ 绍兴 末, 邱宗卿 为 蜀 帅,始创摆舖,以健步四十人为之。”《宋史·舆服志六》:“ 绍熙 末,遂置摆舖焉。”
(2).指传递公文信息的差役。《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逻者获 权 ( 王权 )军摆舖数人,中有一曹司, 金 主 亮 见之,问 权 所在,曹司曰:‘在 庐州 。’”
词语解释:打地铺  拼音:dǎ dì pù
谓临时在地上铺设铺位睡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奴才合 宋官儿 两箇便在老爷灵旁一边一箇打地铺也就睡下。”
词语解释:押铺  拼音:yā pù
军巡铺的头目。《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史弘肇 到那 孝义店 ,过未得一个月,自押铺已下,皆被他无礼过。”
词语解释:浮铺  拼音:fú pù
亦作“ 浮舖 ”。 不定点的铺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茶肆》:“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浮舖中见了这个美貌的妇人,如何不动心。”
词语解释:打铺  拼音:dǎ pù
搭置临时性的床铺。《水浒传》第五六回:“﹝ 时迁 ﹞听得 徐寧 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婭嬛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西游记》第五六回:“且告施主,见赐一束草儿,在那厢打铺睡觉。”《红楼梦》第一○九回:“那知 宝玉 要睡越睡不着,见他两个在那里打铺。”
词语解释:画铺  拼音:huà pù
售画的店铺。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市廛》:“山塘画铺以 沙氏 为最著,谓之‘沙相’。”
词语解释:火铺  拼音:huǒ pù
古代候望敌情的岗亭。《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郭威 ﹞乃偃旗卧鼓,但循 河 设火铺,连延数十里,番步卒以守之。”
词语解释:寄附铺  拼音:jì fù pù
唐 宋 时一种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霍小玉 ﹞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卖篋中服玩之物,多託於西市寄附铺 侯景先 家货卖。”《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引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寄附铺》:“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 唐 世已然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 唐 时商业多至二百余行,每行总有较大的商店。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共121,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