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五歌平声 [guō guò,经过][hé huó huo,和平][mó,琢磨][hé,荷花][suō][偏颇,形词][suō][nā nuó][tuō][cuó][详注1][音駝。逶迤,行貌。本作迱。][详注2][音騾。瓠瓢也。又与蠃通][cuó,酂城][媕娿,不決也][详注3][wō][bō bo][详注4][详注5][嵒齬,山勢也][cuó][姓][同沱]妿[同峨][luó][duō][guō wō][详注6]娿


注1:蛇 音移。【詩·召南】委蛇委蛇。【箋】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莊子·庚桑楚】與物委蛇,而同其波。【焦氏·易林】委蛇循河,至北海涯。又【韻補】龍蛇之蛇,亦讀爲移。【詩·小雅】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大人占之。蛇字叶上羆字、下之字韻。
注2:傩 nuó,音那。指古迎神赛会。如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注3:蠃 音騾。蜯屬。【爾雅·釋魚】蠃,小者蜬。【註】蠃,大者如斗,出日南漲海中,可以爲酒杯。
注4:酇 《集韻》才何切,音嵯。《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又與醝通。《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注5:番 音婆。鄱阳豫章县。《史记·伍子胥传》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注》索隐曰:盖鄱阳也。
注6:蜗 《韵会》公蛙切,音騧。与娲通。《礼·明堂位》女蜗之笙簧。
末字词组
鸣锣锡荡锣云锣当面鼓对面锣鐁锣打顺风锣开锣筛锣
铜锣镗锣揌锣铓锣铴锣擂鼓鸣锣更锣头锣
厮锣九云锣擂鼓筛锣梆锣钞锣抱锣沙锣砂锣
腰锣九音锣铺兵锣传锣金锣小锣斗锣大锣

词语解释:鸣锣  拼音:míng luó
敲打铜锣。常用以警众、聚众。《元史·刑法志四》:“诸军官鳩财聚众,张设仪卫,鸣锣击鼓,迎赛神社,以为民倡者,笞五十七。” 郭灿东 《黄巢》第三章七:“ 王处存 便命鸣锣收军。”
词语解释:铜锣  拼音:tóng luó
一种铜制乐器。形如铜盘。圈边上穿二孔,结绳提而击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鼓十数面。”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听见村里有面小铜锣,阴一声,阳一声,当当地敲过来了。”
词语解释:厮锣  拼音:sī luó
即廝罗。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今人呼洗为沙锣,又曰廝锣,凡国朝赐 契丹 、 西夏 使人,皆用此语。究其説,军行不暇持洗,以锣代之。”《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方纔吃得两盏,只见一个人,头顶着廝锣,入来阁儿前,道个万福。”参见“ 廝罗 ”。
词语解释:厮罗  拼音:sī luó
(1).古代供盥洗用的器具。亦写作厮锣、沙锣。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淅米匠人 苏润 ,本是 王 家炊人……言宅南有一井,每夜常沸涌有声。昼视之,或见铜廝罗,或见银熨斗者,水腐不可饮。”
(2).纠缠。 元 萧德祥 《杀狗劝夫》第三折:“我时常有命如无命,怎好又廝罗,惹无情,做有情。”
词语解释:腰锣  拼音:yāo luó
旧时大官仪仗中间的大锣,用以清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一对一对的过完,纔见那抚院坐着一顶八人抬的緑大呢轿子,缓缓而来。”
词语解释:锡荡锣  拼音:xī dàng luó
一种刑具。《天雨花》第二一回:“一样叫做锡盪锣,是用熟铜打成盪锣之式,又将铁索穿了,用鲜红炭火堆砌锣中,却向人背上熨烙。受之者必皮焦肉烂,火毒攻心而死。”
词语解释:镗锣  拼音:táng luó
一种乐器。直径约两三寸的铜盘,旁边穿两个孔眼扣结绳子,一手提着,一手用木板敲打发声。中国歌谣资料《济南民歌·眼泪流湿破棉袄》:“十八个公,十八个婆,十八个小叔擎镗锣,十八个小姑使唤我。”
词语解释:九云锣  拼音:jiǔ yún luó
见“ 九音锣 ”。
词语解释:九音锣  拼音:jiǔ yīn luó
即云锣。亦称九云锣。打击乐器。用十个大小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小锣,分四排编悬在一个小木架上。第一排一个,不常用,经常只用下面三排的九个,故名“九音锣”。
词语解释:九音锣  拼音:jiǔ yīn luó
即云锣。亦称九云锣。打击乐器。用十个大小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小锣,分四排编悬在一个小木架上。第一排一个,不常用,经常只用下面三排的九个,故名“九音锣”。
词语解释:云锣  拼音:yún luó
打击乐器。一名云璈。通常用十面小铜锣编悬在一个有方格的木架上,持小木槌击奏。各锣大小相同而厚薄不一,故发出的声音不同。也有用十三面、十五面、二十四面小铜锣者,在音质和工艺上,并有改进。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清会典图·云锣图》:“云锣,笵铜,形如小铜锣,十枚同悬一架,应四正律、六半律、皆四旁穿窍,繫以黄绒紃。中四,左右各二,合三行为九宫形,其一上出……架高二尺,阔一尺五寸,髤朱,上两端加涂金云龙。柄长五寸五分,繫以小緑槌,朱柄。”
词语解释:揌锣
敲锣
词语解释:擂鼓筛锣
打鼓打锣
词语解释:铺兵锣  拼音:pù bīng luó
古时士兵开道时敲的锣。《水浒后传》第一回:“只见远远山前大路上,敲着铺兵锣,蓝旗对对,执事双双。”
词语解释:当面鼓对面锣  拼音:dāng miàn gǔ duì miàn luó
见“ 当面锣对面鼓 ”。
词语解释:当面锣对面鼓  拼音:dāng miàn luó duì miàn gǔ
比喻面对面地争论或商谈。《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他听见俺娘説不拘几时要对这话,他也就慌了,要是我,你两个当面锣对面鼓的对不是!” 苗培时 《矿山烈火》:“两方代表,当面锣对面鼓,把罢工问题协商协商。”亦作“ 当面鼓对面锣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就説媳妇儿也罢,也有这样当面鼓对面锣的説亲的吗?”
词语解释:铓锣  拼音:máng luó
我国 云南 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 云南 傣 族民歌《地上的天堂》:“ 傣 家人欢聚在 澜沧江 畔,鋩锣敲得震天响。”《中国民间故事选·小木匠》:“他愤然的转回宫廷,敲起无数面鋩锣。”
词语解释:梆锣  拼音:bāng luó
梆子和铜锣。报更的响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守御救援》:“每晚各街拨派户丁五人,持梆锣器械,往来巡逻,按更次鸣锣敲梆,直至天明。”《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可奈墻外是梆锣聒噪,堂上是人语喧哗,再也莫想睡得稳。”
词语解释:传锣  拼音:chuán luó
打锣通告或召集人众。 茅盾 《子夜》四:“ 七里桥 今天传锣开会。”
词语解释:鐁锣  拼音:sī luó
一种铜制的盥洗用具。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人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金史·仪卫志下》:“凡从物鐁锣,唾盂,水罐等事并用金银饰。”
词语解释:铴锣  拼音:tāng luó
小铜锣
词语解释:钞锣  拼音:chāo luó
即?锣。宋苏轼有《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钞锣等口宣》《赐大辽贺正旦人使银沙锣唾盂子锦被等口宣》。参见"?锣"。
词语解释:金锣  拼音:jīn luó
(1).锣之一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
(2).比喻太阳。 宋 陶穀 《清异录·润骨丹》:“ 开元 时, 高太素 隐 商山 ,起六逍遥舘……各製一铭云云。冬日云:金锣腾空,映簷白醉。”
词语解释:打顺风锣  拼音:dǎ shùn fēng luó
附和别人的言语,没有自己的主见。 鲁迅 《彷徨·离婚》:“ 爱姑 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爹不说话,弟兄不敢来, 慰老爷 是原本帮他们的, 七大人 又不可靠,连尖下巴少爷也低声下气地像一个瘪臭虫,还打顺风锣。”
词语解释:擂鼓鸣锣  拼音:léi gǔ míng luó
形容作战布阵的声势。《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两边擂鼓鸣锣,各人布阵。”
词语解释:抱锣  拼音:bào luó
宋 代一种以大铜锣伴身的乐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烟火大起,有假面披髮,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着青帖金花短后之衣,帖金皂袴,跣足,携大铜锣,随身步舞而进退,谓之‘抱锣’。”
词语解释:小锣  拼音:xiǎo luó
打击乐器。铜制,圆形,直径约六、七寸,中心稍突起,以竹片或木片击奏,发音清朗。常用于戏曲及民间鼓吹乐。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有假面长髯展裹緑袍鞾简如 钟馗 像者,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北京晚报》1983.9.16:“清脆文雅、听起来和谐悦耳的小锣,也叫手锣,常用于比较轻松欢快的喜剧场面。”
词语解释:开锣  拼音:kāi luó
(1).戏曲开演。 老舍 《柳屯的》:“第二天,村里唱戏,早九点就开锣。”
(2).比喻成立机构,开始活动。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一:“请给我一个月的馀裕,在四月一号正式开锣。” 史立德 《激流》:“‘冀察政务委员会’原定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开锣就职。”
(3).敲起开道的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帮闲们或开锣,或喝道。”参见“ 开锣喝道 ”。
词语解释:开锣喝道  拼音:kāi luó hè dào
(1).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每逢出门,定要开锣喝道,叫人家认得他是官。”越剧《二度梅》第二场:“我枉为七尺男子汉,到何时开锣喝道到坟前。”
(2).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一到挂上隐士的招牌,则即使他并不‘飞去飞来’,也一定难免有些表白、张扬;或是他的帮闲们的开锣喝道。”
词语解释:更锣  拼音:gēng luó
报更用的锣。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远远又是两下凄凉的更锣声。”
词语解释:沙锣  拼音:shā luó
亦作“ 沙罗 ”。 一种打击乐器,行军时又作为盥洗用具。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子厚 独鞭马前去,曰:‘我自有道理。’既近,取铜沙锣於石上攧响,虎即惊窜。”《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 雍熙 元年, 黔南 言 溪峒 夷 獠 疾病,击铜鼓、沙锣以祀神鬼,詔释其铜禁。” 清 吴任臣 《十国春秋·吴一》:“ 及 亦时时抵王内室,常遇王起盥潄,右手擎沙锣,可百餘两,实水其中以洗项。”参阅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词语解释:斗锣  拼音:dòu luó
一种发音强烈的小锣,为戏曲及民间锣鼓乐的常用乐器。流行于 广东 潮州 等地。
词语解释:筛锣  拼音:shāi luó
(1).锣的一种。
(2).敲锣。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又中原人以击锣为筛锣;东南方亦有言之者。”《水浒传》第四八回:“ 宋江 又叫小嘍罗筛锣,聚拢众好汉,且战且走。”《西游记》第六回:“摇旗擂鼓各齐心,呐喊筛锣都助兴。”
词语解释:头锣  拼音:tóu luó
古时仪仗队中,列于首位之锣。《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一对一对的过完,纔见那抚院坐着一顶八人抬的緑大呢轿子,缓缓而来。”
词语解释:砂锣  拼音:shā luó
古代盥洗用具。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今人呼洗为砂锣,又曰厮锣,凡国朝赐 契丹 、 西夏 使人皆用此语。究其説,军行不暇持洗,以锣代之……军中以锣为洗,正如 秦 汉 用刁斗可以警夜,又可以炊饭,取其便耳。”一本作“ 沙锣 ”。参见“ 沙锣 ”、“ 沙罗 ”。
词语解释:大锣  拼音:dà luó
打击乐器。铜制。体圆面平,用蒙布的木槌击奏。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间吹打乐。京剧所用者形体较小,发音高亢,有“京锣”之称。 欧洲 的大锣由东方传去,1791年 法国 作曲家 戈赛克 始用之于管弦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