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刀锯 拼音:dāo jù
(1).刀和锯。古代刑具。亦代指刑罚。《国语·鲁语上》:“中刑用刀锯。” 韦昭 注:“割劓用刀,断截用锯。”《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设刀锯以禁奸邪,信赏罚以致治。”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古者刀锯在前,鼎鑊在后,而士犹犯之。”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坐视骨肉狼藉,刀锯之下,有心者当为分痛,况僕乎?”
(2).刀和锯。特指施宫刑之用具。借指施宫刑。《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远刀锯之贱,亲骨鯁之直,辅相得以专其任,庶职得以守其官。” 宋 秦观 《李训论》:“向使 文宗 有知人之明,委任二臣,俾之图画,则刀锯之残岂难制哉!”参见“ 刀锯之餘 ”。
(3).泛指木工工具。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词语解释:刀锯之余 拼音:dāo jù zhī yú
犹刑馀。指阉人。《史记·晋世家》:“宦者曰:‘臣刀锯之餘,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於君。’”《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餘荐天下之豪俊哉!” 刘良 注:“刀锯,宫割用刀也。”词语解释:鼎锯 拼音:dǐng jù
见“ 鼎鑊刀锯 ”。
词语解释:鼎镬刀锯 拼音:dǐng huò dāo jù
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真知夫进退得丧死生祸福之不足以累吾心,则虽鼎鑊刀锯,视之如寝饭之安矣。”《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刳其心肝而食之。虽赴鼎鑊刀锯,亦无恨矣!” 清 谭嗣同 《仁学》二:“民之俯首帖耳,恬然坐受其鼎鑊刀锯,不以为怪,固已大可怪矣。”亦省作“ 鼎锯 ”。《明史·雒于仁传》:“若怀忠守义者,即鼎锯何避焉。”词语解释:桁杨刀锯 拼音:háng yáng dāo jù
泛指各种刑具。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承平之日,上下齗齗然日惧以桁杨刀锯,而陷於死亡者纍纍然相续也。”词语解释:鼎镬刀锯 拼音:dǐng huò dāo jù
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真知夫进退得丧死生祸福之不足以累吾心,则虽鼎鑊刀锯,视之如寝饭之安矣。”《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刳其心肝而食之。虽赴鼎鑊刀锯,亦无恨矣!” 清 谭嗣同 《仁学》二:“民之俯首帖耳,恬然坐受其鼎鑊刀锯,不以为怪,固已大可怪矣。”亦省作“ 鼎锯 ”。《明史·雒于仁传》:“若怀忠守义者,即鼎锯何避焉。”词语解释:链锯 拼音:liàn jù
锯齿连成环链的一种手提式动力锯,用于锯木材词语解释:钢锯 拼音:gāng jù
一种手力或机动细齿锯。用以切割金属或其他坚硬材料词语解释:钢丝锯 拼音:gāng sī jù
锯的一种。形状像弓,锯条用钢丝制成,上面有细齿,用来在工件上锯镂空的图案。有的地区叫锼弓子。词语解释:火锯 拼音:huǒ jù
用一块锯或摩擦另一块的木头(竹或藤棍)取火的工具词语解释:拉锯 拼音:lā jù
两个人用锯一来一往地锯东西。比喻双方来回往复。 叶圣陶 《北上日记》:“街上行人极少,此地经拉锯战多次,损坏重矣。”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 灵山 地区从此不断地进行着拉锯式的争夺战,今天敌人占领了 灵山 ,明天我军又歼灭了敌人。”《体育报》1984.3.9:“在双方相持、比分拉锯的情况下,更应仔细观察对方攻防战术的运用及变化。”词语解释:手锯 拼音:shǒu jù
单手使用的靠臂的前后运动来带动的锯词语解释:心如刀锯 拼音:xīn rú dāo jù
犹心如刀割。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不剌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篤速身如火燎。”词语解释:油锯 拼音:yóu jù
“汽油链锯”或“汽油动力锯”的简称。用以伐木和造材的动力锯。其锯切机构为锯链。动力部分为汽油发动机。携带方便,操作简易。但保养和修理较复杂。 乔雪竹 《北国红豆也相思》三:“他停了油锯,立起身来,静听着大树倾倒时的声音。”《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大队长也经常叫管林的人手不够,要推广油锯啦,要架索道啦,木材要验收员啦。”词语解释:圆锯 拼音:yuán jù
一种薄的钢制圆盘形锯,在盘的圆周上有齿,锯盘在心轴上旋转
锯齿在一个分开的环上的一种圆盘锯词语解释:解锯 拼音:jiě jù
(1).解开,锯断。《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 听説,连忙道谢不尽,即命解锯造成。”
(2).锯解树木的工具。 王汶石 《大木匠》:“带有水平槽的两用尺子,锛子,大解锯、斧头等,静静地立在墙角落。”词语解释:线锯 拼音:xiàn jù
用以锯出曲线或不规则形状的细锯条的手锯
紧绷在锯架上的窄条细齿锯,用于锯格子、涡卷和其他曲线形轮廓词语解释:环锯 拼音:huán jù
作环形锯开的一种外科手术器械
用这种器械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