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末字词组
锋锷莲锷铅锷廉锷锷锷露锷砥锋挺锷 
霜锷宝锷染锷芒锷冰锷铦锷皓锷 
铓锷剑锷词锷镰锷藏锋敛锷石锷垠锷 

词语解释:锋锷  拼音:fēng è
(1).剑锋和刀刃。借指刀剑等武器。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投之危亡之地,纳之锋鍔之间。”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钱鎛》:“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鍔。”
(2).借指物体的尖突部分。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二:“影光倒射处,千厓失锋鍔。”
(3).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气势。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收敛锋鍔以立纲目,昼勤夜思,各就纪序。” 明 唐顺之 《旸谷吴公传》:“公医既精,而仪观磊落,阔达善谈説,颖然见锋鍔。”
词语解释:霜锷  拼音:shuāng è
白亮锋利的刀。 晋 张协 《七命》:“霜鍔水凝,冰刃露洁。”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霜鍔扬辉耀,冰壶濯品莹。”
词语解释:铓锷  拼音:máng è
(1).刀剑等的尖端。《列子·汤问》:“延颈承刀,披胸受矢,鋩鍔摧屈,而体无痕挞。”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鋩鍔已莹虚秋涛,鬼物撇捩辞坑壕。” 明 刘基 《雪晴偶兴因以成篇》:“壮士金戈鋩鍔凌,将军玉帐旌旗黲。”
(2).比喻突出的才华。 明 方孝孺 《王君国祥墓碣》:“隐医肆中以自给,刮落鋩鍔,不露几微。”
词语解释:莲锷  拼音:lián è
莲花形的凸纹。亦指锋利的宝剑。 五代 齐己 《古剑歌》:“今人不要强硎磨,莲鍔星文未曾没。” 五代 无名氏 《虞美人》词:“手中莲鍔凛秋霜,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词语解释:宝锷  拼音:bǎo è
宝剑。 唐 李峤 《宝剑篇》:“ 吴 山开, 越 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鍔。”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佇谈交之可作,嘆宝鍔之徒悬。”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那怕你丈八蛇矛,凌霜宝鍔。”
词语解释:剑锷
剑的锋刃
词语解释:铅锷  拼音:qiān è
犹铅刀。比喻愚鲁的姿质。 唐 李峤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顾己惭铅鍔,叨名齿玳簪。”
词语解释:染锷  拼音:rǎn è
以血涂刀剑之刃。表示杀敌致胜。《后汉书·窦宪传》:“斩 温禺 以衅鼓,血 尸逐 以染鍔。” 李贤 注:“鍔,刃也。”
词语解释:词锷  拼音:cí è
犹词锋。 元 柳贯 等《袁伯长侍讲等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小息树吟旌,争先厉词鍔。”参见“ 词锋 ”。
词语解释:词锋  拼音:cí fēng
(1).犀利的文笔或口才。 南朝 陈 徐陵 《与杨仆射书》:“足下素挺词锋,兼长理窟, 匡丞相 解颐之説, 乐令君 清耳之谈,向所諮疑,谁能晓喻。” 元 柳贯 《出北城独上秋屏阁望西山烟霭中漠无所见》诗:“我疑玉女畏迎将,且惧词锋恣弹射。” 曹禺 《雷雨》第一幕:“他说话微微有点口吃似的,但是在他的感情激昂的时候,词锋是锐利的。”
(2).言词所向;话题。 叶圣陶 《一个朋友》:“当时我便转了词锋道:‘伊快乐么?’”
词语解释:廉锷  拼音:lián è
(1).谓边棱。《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印刓而不能授”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刓断无復廉鍔也。”此指印章的棱角。
(2).喻锐利的文辞或谈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义吐光芒,辞成廉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廉鍔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词语解释:芒锷  拼音:máng è
犹锋芒。比喻人的锐气。 宋 叶适 《参议宋公墓志铭》:“自 郑景望 兄弟、 薛士隆 、 陈君举 ,持议精立,号有芒鍔。公居其间,徐折衷之。” 明 徐渭 《〈亦陶集〉序》:“及其一旦有所不嗜,乃弃去如敝屣,尽收其芒鍔,以瀟然於无用之乡。”
词语解释:镰锷  拼音:lián è
箭镞的棱角和剑刃。喻书法艺术中的笔锋。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追摹镰鍔透侧理,展拓笔力书擘窠。”
词语解释:锷锷  拼音:è è
高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橧桴重棼,鍔鍔列列。” 李善 注:“鍔鍔,列列,皆高貌。”
词语解释:冰锷  拼音:bīng è
锋利明亮的刀刃。《艺文类聚》卷六十引 南朝 梁简文帝 《谢敕赉善胜威胜刀启》:“冰鍔含采,彫琰表饰。”
词语解释:藏锋敛锷  拼音:cáng fēng liǎn è
比喻不露锋芒。鍔,剑刃。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予独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鋭,则 刘 有一日之长;若藏锋歛鍔,出奇制胜……则於 虞 有取焉。”
词语解释:露锷  拼音:lù è
(1).露出刀剑锋刃。 唐 李商隐 《为某先辈献集贤相公启》:“扬锋露鍔,则武库常开。”
(2).比喻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感遇》:“ 韩非 致慨於《説难》, 曼倩 託言於谐隐……然而 韩非 卒死於説,而 曼倩 尚畜於俳,何也?一则露鍔而遭忌,一则韜锋而倖全也。”
词语解释:铦锷  拼音:xiān è
(1).锋利的刀刃。 唐 金厚载 《昆吾切玉剑赋》:“剸犀莫比其銛鍔,斩马难齐于利刃。”
(2).比喻犀利的言辞或峥嵘的气概。 康有为 《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诗:“英姿禀金精,神锋挺銛鍔。”
词语解释:石锷  拼音:shí è
形似剑芒的竖立山石。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由其上转罅梯空,穿石鍔上躋,其石片片悬缀,侧者透峡,平者架桥,无不嵌空玲瓏。”
词语解释:砥锋挺锷  拼音:dǐ fēng tǐng è
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宋书·傅隆传》:“向使 石厚 之子、 日磾 之孙,砥锋挺鍔,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 石碏 、 秺侯 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词语解释:皓锷  拼音:hào è
雪亮的剑刃。 汉 陈琳 《武军赋》:“其刃也则 楚 金 越 冶, 棠谿 名工。清坚皓鍔,修刺鋭锋。”
词语解释:垠锷  拼音:yín è
见“ 垠堮 ”。
词语解释:垠堮  拼音:yín è
亦作“ 垠鍔 ”。亦作“ 垠鄂 ”。亦作“ 垠崿 ”。
(1).界限;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萌兆牙櫱,未有形埒垠堮。” 汉 张衡 《西京赋》:“在彼灵囿之中,前后无有垠鍔。”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季氏一》:“乃自圣人言之,彼此合成一理,初无垠鄂,不期於立言之妙而妙自无穷。”
(2).悬崖;断岸。 宋 梅尧臣 《周仲章通判润州》诗:“昔过 京口 山,断厓如 巩 洛 ,抱谷黄芹泥,百丈耸垠崿。” 邵庸舒 《与曼殊孟硕同游江之岛》诗:“垠堮披高萝,壄竹翳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