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铿锽 拼音:kēng huáng
象声词。形容乐声洪亮。 唐 崔日用 《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应制》:“新年宴乐坐东朝,鐘鼓鏗鍠大乐调。”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敬真》:“妙乐鏗鍠,响动崖谷。” 宋 苏辙 《和子瞻金山》:“四无邻家羣动息,钟声鏗鍠答山谷。”词语解释:锽锽 拼音:huáng huáng
象声词。形容钟鼓之声。《汉书·礼乐志》引《诗·周颂·执竞》:“鐘鼓鍠鍠,磬管鏘鱂。”今本作“喤喤”。《后汉书·马融传》:“鍠鍠瑲瑲,奏於农郊大路之衢。”《新唐书·东夷传·新罗》:“幡旗既赫赫,鉦鼓何鍠鍠。” 清 黄景仁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鐃奏月捷喧鍠鍠,降王衔璧躯裸裎。”词语解释:轰锽 拼音:hōng huáng
象声词。形容声音响亮。 汉 蔡邕 《瞽师赋》:“抚长笛以攄愤兮,气轰鍠以横飞。”词语解释:铿鍠
金石声词语解释:仪锽 拼音:yí huáng
指用为仪仗的斧钺。《新唐书·仪卫志上》:“黄麾仗,左右厢各十二部十二行……第二行,仪鍠,五色旛。” 宋 王应麟 《玉海·车服三·仪仗》:“仪鍠,鉞属, 秦 汉 有之, 唐 用为仪卫。”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卤簿驾头先设。五门五岳仪鍠。”亦称“ 仪鍠斧 ”。《元史·舆服志二》:“仪鍠斧,制如斧,刻木为之,柄以朱,上缀小锦旛,五色带。”词语解释:枪锽
象声词。形容大声。 汉 枚乘 《柳赋》:“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其雕。鎗鍠啾唧,萧条寂寥。”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九四:“ 毛 诗云:‘鼓钟鎗鍠。’ 毛萇 传:‘从金,皇声。传文作“錚鑅”,误。’”词语解释:球锽 拼音:qiú huáng
(1).指磬和钟,庙堂乐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至於林籟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 清 冯桂芬 《顾侍萱学博蓉湖渔隐图》诗:“君才球鍠天庙器,射策金门不得志。”
(2).比喻社稷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