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末字词组
百镒金镒以铢称镒以铢程镒    

词语解释:百镒  拼音:bǎi yì
亦作“ 百溢 ”。 极言货币之多。溢,古代黄金计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韩非子·五蠹》:“鑠金百溢, 盗跖 不掇。” 王先慎 集解:“《论衡》溢作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於是送以安车驾駟,束帛加璧,黄金百鎰,终身不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
词语解释:金镒  拼音:jīn yì
见“ 金溢 ”。
词语解释:金溢  拼音:jīn yì
犹金块,金砖。《文选·左思〈吴都赋〉》:“金溢磊砢,珠琲阑干。” 刘逵 注引《扶南传》“金二十四两为溢。”一本作“ 金鎰 ”。
词语解释:以铢称镒  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词语解释:以铢程镒  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
用铢同镒作比较,表示很不相称。 明 姚士麟 《见只编》卷上:“ 陈水南 臬宪尝以 南唐 李昪 宜继 唐 后,遂改 马令 《南唐书》《唐餘纪传》,此犹 萧常 以《三国·蜀志》《续后汉书》也。然 昭烈 世係甚明,犹觉以銖程鎰…… 昪 本 安吉 砦将 潘 某之子, 昪 姓实 潘 也。 水南 特以五季篡祚短促,不足继统,不若 南唐 声名文物雄擅 江 左,不媿 唐 后耳。”参见“ 以銖称鎰 ”。
词语解释:以铢称镒  拼音:yǐ zhū chēng yì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鎰称銖,败兵若以銖称鎰。” 王晳 注:“言銖、鎰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张预 注:“二十两为鎰,二十四銖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