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镣铐 拼音:liào kào
(1).(今读liào)脚镣和手铐。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即加镣銬,别置一室,其餘分别讯毕。” 叶圣陶 《夜》:“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绑的两个,他们的手足上是累赘而击触有声的镣铐。” 夏衍 《秋瑾传》第三幕第二场:“案前跪着 蒋纪 ,他的手足并未上镣铐。”
(2).喻指束缚。 汪静之 《伊底眼》诗:“伊底眼是解结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着我,我被镣铐的灵魂就自由了呢?”词语解释:镣杻 拼音:liào niǔ
见“ 镣钮 ”。
词语解释:镣钮 拼音:liào niǔ
亦作“ 镣杻 ”。 镣铐。脚镣和手铐。 明 张景 《飞丸记·埋轮没产》:“钉上镣钮,押送太监,请旨发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宗伏法》:“ 楚 宗刼槓一案,起于道臣 周应治 之报反,成于抚臣 赵可怀 之镣杻。”《熊龙峰小说四种·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众神领命,即往彼处捉获,枷锁镣钮,押 孔淑芳 并一丫鬟到坛前跪下。”词语解释:镣子 拼音:liào zǐ
宋 代掌管茶水的人。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一:“ 仁宗 尝春日步苑中,屡回顾,皆莫测圣意。及还宫中,顾嬪御曰:‘渴甚,可速进熟水。’嬪御进水,且曰:‘大家何不外面取水而致久渴耶?’ 仁宗 曰:‘吾屡顾不见镣子,苟问之,即有抵罪者,故忍渴而归。’” 清 梁章鉅 《称谓录·茶》:“案:镣子,即司茶者也。”词语解释:镣灶 拼音:liào zào
有孔的炉灶。 宋 岳珂 《桯史·紫宸廊食》:“既而太官供具毕集,无帟幕限隔,仅以镣灶刀机自随,緜蕞簷下。”词语解释:镣琫 拼音:liào běng
古代佩刀鞘上近口处银制的装饰物。《诗·小雅·瞻彼洛矣》“鞸琫有珌” 毛 传:“鞸,容刀鞸也。琫,上饰;珌,下饰……大夫镣琫而鏐珌。”词语解释:镣钮 拼音:liào niǔ
亦作“ 镣杻 ”。 镣铐。脚镣和手铐。 明 张景 《飞丸记·埋轮没产》:“钉上镣钮,押送太监,请旨发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宗伏法》:“ 楚 宗刼槓一案,起于道臣 周应治 之报反,成于抚臣 赵可怀 之镣杻。”《熊龙峰小说四种·孔淑芳双鱼扇坠传》:“众神领命,即往彼处捉获,枷锁镣钮,押 孔淑芳 并一丫鬟到坛前跪下。”词语解释:镣镰 拼音:liào lián
系带脚镣的铁链。《元典章·刑部十七·纵囚》:“牢子 宋僧住 将配役贼徒 陈福兴 等所带镣鎌脚鐲取去,故纵在外。”词语解释:镣锁 拼音:liào suǒ
镣铐和锁链。喻指奴役和束缚。 茅盾 《子夜》八:“几千年被压迫被剥削的怨恨,现在要报复,现在正像火山爆发似的要烧毁所有的桎梏和镣锁。”词语解释:镣铫 拼音:liào yáo
即铜钹。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初闻鏘镣銚,积渐调参差。”一本作“跳銚”。 宋 曾慥 《类说·诸山记·武夷君》:“金师 罗妙容 挥镣銚,即铜鈸也。”参见“ 铜鈸 ”。
词语解释:铜钹 拼音:tóng bó
亦作“ 铜拔 ”。 打击乐器。铙钹的别名。《隋书·音乐志下》:“ 天竺 者,起自 张重华 据有 凉州 ,重四译来贡男伎……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曇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旧唐书·音乐志二》作“铜拔”。词语解释:镣铣 拼音:liào xǐ
指纯美有光泽的金属。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重以山茂檟楛,金丰镣铣,齐民往往投鎡基而即铲铸,损丝枲而工搴擷。”词语解释:镣质 拼音:liào zhì
白银铸造的人像身躯。《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爰有 遐狄 ,镣质轮菌。” 李善 注:“以镣为质,轮菌然也。” 李周翰 注:“ 遐狄 , 长狄 也,古之长人以银铸之,其形质轮菌然而高。”词语解释:镣盎 拼音:liào àng
白银制的酒坛。《新唐书·回鹘传上》:“帝坐祕殿,陈十部乐,殿前设高坫,置朱提瓶其上,潜泉浮酒,自左閤通坫趾注之瓶,转受百斛镣盎, 回紇 数千人饮毕,尚不能半。”词语解释:镣金 拼音:liào jīn
精美的银子。《新唐书·宣宗十一女传》:“旧制:车舆以镣金扣饰。帝曰:‘我以俭率天下,宜自近始,易以铜。’”词语解释:镣靠 拼音:liào kào
即镣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简视镣靠及门户键钥是否坚固。”词语解释:镣镮 拼音:liào huán
金属环子。 沙汀 《淘金记》二十:“戴了高帽子游街不必说了,邻县已经有了用镣镮挂住嘴唇示众的悲惨例子。”词语解释:镣炉
镣灶。一种用金属制的有孔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