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末字词组
金镮刀镮黄金镮玉镮镣镮钗镮  
铜镮兽镮连镮指镮黄镮   

词语解释:金镮  拼音:jīn huán
见“ 金环 ”。
词语解释:金环  拼音:jīn huán
亦作“ 金鐶 ”。
(1).金制的环。或作信物,或作饰品。(1)手镯。《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孌,貽我彤管” 毛 传:“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2)耳坠子。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 清 洪昇 《金环曲·为项家妇作》:“朝来笑倚镜臺立,代繫金鐶云髩边。”(3)约束头发的半圆形环。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 嫦娥 二人自右翼负书笈而出,散发,勒以金环,额前着银星一朵。”(4)马匹上的装饰品。 唐 李贺 《高轩过》诗:“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轡摇玲瓏。”
(2).金属门环。 宋 孙光宪 《菩萨蛮》词:“月华如水笼香砌,金环碎撼门初闭。”
词语解释:铜镮  拼音:tóng huán
(1).铜制的环状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猎人杀得鹿,重一百八十斤。蹄下贯铜鐶,环上有篆字。” 唐 刘禹锡 《淮阴行》之三:“船头大铜鐶,摩挲光陈陈。” 宋 苏辙 《和子瞻焦山》:“偶然客至话乡国,西望落日低铜鐶。”
(2).见“ 铜环 ”。
词语解释:铜环  拼音:tóng huán
(1).亦作“ 铜鐶 ”。铜制的门环。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当关级文石之玉,启钥响铜环之雷。” 清 黄景仁 《沁园春·梦断》词:“几载相思,连宵入梦,今夜铜鐶风动开。”
(2). 宋 代三品官员祭服上的一种铜制环饰。《宋史·舆服志四》:“三品,五旒冕,皁綾綬,铜环,金涂铜革带,佩,餘如二品服。”
词语解释:刀镮  拼音:dāo huán
亦作“ 刀环 ”。
(1).刀头上的环。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鷄子壳置刀鐶中。”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刀环响处,愴呼乱起。” 清 方维仪 《旅夜闻寇》诗:“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鐶。”
(2).《汉书·李陵传》:“ 立政 等见 陵 ,未得私语,即目视 陵 ,而数数自循其刀环,握其足,阴諭之,言可归还也。”环、还同音,后因以“刀环”为“还归”的隐语。 唐 高适 《入昌松东界山行》诗:“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 明 王世贞 《明月篇》诗:“东家覊妇望刀环,西邻弃妾守釵鈿。” 清 朱奕恂 《拟古出塞》诗:“少妇识雄心,不復问刀环。”
词语解释:兽镮  拼音:shòu huán
同“ 兽环 ”。 唐 陆龟蒙 《连昌宫词·门》:“金铺零落兽鐶空,斜掩双扉细草中。”《宣和遗事》前集:“见一座宅,粉墙鸳瓦,朱户兽鐶。” 清 赵翼 《门神》诗:“日傍兽鐶身不动,夜同鱼钥目常开。”
词语解释:黄金镮  拼音:huáng jīn huán
用黄金制作的刀剑环扣。 程善之 《拟古》诗:“慷慨一长啸,手抚黄金鐶。”
词语解释:连镮  拼音:lián huán
互相连接的金属环。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故三皇、五帝、三王、五伯,至道不远,三五復反,譬若循连鐶,顺鼎耳,穷则反本,终则復始也。”
词语解释:玉镮  拼音:yù huán
(1).玉制的耳环。 唐 张籍 《蛮中》诗:“玉鐶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一本作“ 玉环 ”
(2).马勒环的美称。 宋 苏轼 《南乡子·赠田叔通舞鬟》词:“绣鞅玉鐶游,灯晃帘疎笑欲收。”
词语解释:指镮  拼音:zhǐ huán
见“ 指环 ”。
词语解释:指环  拼音:zhǐ huán
亦作“ 指鐶 ”。 以金属或宝石制成的小环,约于指上,作为饰物或信物。今称戒指。《晋书·四夷传·大宛》:“其俗娶妇,先以同心指鐶为娉。” 唐 王氏 妇《与李章武赠答诗》:“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其人手指皆带宝石,嵌以金锡,视其贫富,谓之指环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指环》:“《春秋繁露》曰: 紂 刑 鬼侯 之女,取其指环。《五经要义》曰:古者后妃羣妾,御於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今有指环,此之遗事也。本三代之制。”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二姐索金指鐶,汝乘醉探付彼耶?”
词语解释:镣镮  拼音:liào huán
金属环子。 沙汀 《淘金记》二十:“戴了高帽子游街不必说了,邻县已经有了用镣镮挂住嘴唇示众的悲惨例子。”
词语解释:黄镮  拼音:huáng huán
见“ 黄环 ”。
词语解释:黄环  拼音:huáng huán
亦作“黄鐶”。 药草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百药灌丛,寒卉冬馥,异类众伙,于何不育。其中则有青珠黄环,碧砮芒消。” 刘逵 注:“青珠出 蜀郡 平泽,黄鐶出 蜀郡 。”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黄鐶,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皁荚。《蜀都赋》所谓‘青珠黄鐶’者,黄鐶即此藤之根也。古今皆种以为亭槛之饰。今人採其茎於槐榦上接之,伪为矮槐。其根入药用,能吐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黄环》:“此物叶黄而圆,故名黄环。如萝藦呼白环之义。亦是葛类,故名就葛。”
词语解释:钗镮  拼音:chāi huán
见“ 釵环 ”。
词语解释:钗环  拼音:chāi huán
钗簪与耳环。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鉵》:“金虫,出 利州 山中,蜂体緑色,光若金星,里人取以佐妇釵环之饰。”《水浒传》第四九回:“插一头异样釵鐶,露两个时兴釧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