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闵雨 拼音:mǐn yǔ
古代指国君怜念施恩泽于民。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二书》:“其君之有志於民而閔雨者必书,无志於民而不閔雨者必书,土功必书,饥饉必书。”词语解释:闵闵 拼音:mǐn mǐn
(1).忧愁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杜预 注:“閔閔,忧貌。” 唐 韩愈 《闵己赋》:“余悲不及古之人兮,伊时势而则然。独閔閔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 宋 苏轼 《祈雨迎张龙公祝文》:“岁旱夏秋,秋穀既微,冬又不雨,麦槁而腓。閔閔农夫,望岁畏饥。并走羣望,莫哀我欷。”
(2).深远貌。《素问·灵兰秘典论》:“閔閔之当,孰者为良?” 王冰 注:“閔閔,深远也。”
(3).纷乱貌。 南朝 梁 何逊 等《至大雷联句》:“閔閔风烟动,萧萧江雨声。”
(4).关切貌。 宋 曾巩 《谢杜相公书》:“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櫬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於此时閔閔勤勤,营救护眎,亲屈车骑,临於河上。”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书》之一:“先人不幸,诸孤困蹷,而又遭明公於此时,閔閔煦煦,视犹子侄。”词语解释:闵劳 拼音:mǐn láo
(1).谓怜惜下属,不忍心劳役之。《汉书·昭帝纪》:“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 涿郡 韩福 等五人帛,人五十匹,遣归。詔曰:‘朕閔劳以官职之事,其务修孝弟以教乡里。’” 颜师古 注引 邓展 曰:“閔哀 韩福 等,不忍劳役以官职之事。” 宋 苏轼 《除吕公著特授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加食邑实封馀如故制》:“而乃屡贡封章,力求退避。朕重失此三益之友,而閔劳以万几之烦。”
(2).谓对有劳绩的人表示体恤。《清史稿·兵志十二》:“若閔劳恤死,允给邮传,其散者也。”词语解释:闵默 拼音:mǐn mò
亦作“ 閔嘿 ”。 忧郁不语。 南朝 梁 吴均 《送归曲》:“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閔默。”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宣司尝急呼 封彦明 、 王益 ,欲令将兵策应 和州 ,竟閔嘿而止。”词语解释:闵子 拼音:mǐn zǐ
指 闵损 。字 子骞 , 春秋 时 鲁国 人,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称。《孟子·公孙丑上》:“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善言德行。”《庄子·德充符》:“ 哀公 异日以告 閔子 。”《孔子家语·六本》:“ 閔子 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词语解释:闵笑 拼音:mǐn xiào
怜悯嘲笑。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注〉序》:“是以讲诵师言至於百万犹有不解,时加酿嘲辞,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甚可閔笑者,不可胜记也。” 宋 司马光 《名苑序》:“至有依声袭韵,强为立理,诚可閔笑者甚众。” 严复 《原强》:“不然,何所论之怪诞不经,独不虑旁观者之閔笑也。”词语解释:闵嘿 拼音:mǐn hēi
见“ 閔默 ”。
词语解释:闵默 拼音:mǐn mò
亦作“ 閔嘿 ”。 忧郁不语。 南朝 梁 吴均 《送归曲》:“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閔默。”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宣司尝急呼 封彦明 、 王益 ,欲令将兵策应 和州 ,竟閔嘿而止。”词语解释:闵骞 拼音:mǐn qiān
闵子骞 的省称。《全元散曲·朝天子·志感》:“志高如 鲁连 ,德过如 閔騫 。”参见“ 閔子 ”。
词语解释:闵子 拼音:mǐn zǐ
指 闵损 。字 子骞 , 春秋 时 鲁国 人,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称。《孟子·公孙丑上》:“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善言德行。”《庄子·德充符》:“ 哀公 异日以告 閔子 。”《孔子家语·六本》:“ 閔子 哀未尽,夫子曰:君子也。”参阅《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词语解释:闵然 拼音:mǐn rán
(1).昏昧的样子。《战国策·秦策三》:“躬窃閔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史记》引此文, 司马贞 索隐曰:“閔犹昬闇也。”《孟子·万章下》“閔不畏死” 汉 赵岐 注:“杀於人,取於货,閔然不知畏死者。”
(2).忧伤貌。 宋 苏轼 《答求亲启》:“藐尔诸孤,虽本轩裳之后;閔然衰绪,莫闲纂组之功。” 清 朱仕琇 《兰陔爱日图记》:“孝子日奉飧膳,见亲已老,念如此晨夕之不可多得,故皇然閔然。内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盘之戒,此所为顾养而爱日者也。”词语解释:闵凶 拼音:mǐn xiōng
忧患凶丧之事。《左传·宣公十二年》:“寡君少遭閔凶,不能文。” 杜预 注:“閔,忧也。”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重与裴之横书》:“顷家国多患,频遘閔凶,前事不忘,便为龟兆。” 唐 张九龄 《为何给事进亡父所著书表》:“寻属臣私门殃衄,夙遘閔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咱家世代贸易,从无坐食者。至儿不幸,罹此閔凶,至先人之业中断,殊惭继绍。”词语解释:闵怜 拼音:mǐn lián
哀伤。《楚辞·九辩》:“心閔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 王逸 注:“内自哀念,心隐惻也。”词语解释:闵免 拼音:mǐn miǎn
见“ 閔勉 ”。
词语解释:闵勉 拼音:mǐn miǎn
亦作“ 閔免 ”。 犹黾勉。尽力。《汉书·谷永传》:“流湎媟嫚,溷殽无别,閔免遁乐,昼夜在路。”《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乱服共坐,溷肴亡别,閔勉遯乐,昼夜在路。” 颜师古 注:“閔勉犹黽勉,言不息也。”词语解释:闵伤 拼音:mǐn shāng
(1).哀怜伤悼。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2).悲痛。 清 方苞 《七思·仲姊》:“姊堕地兮前母亡,母鞠育兮怀閔伤。”词语解释:闵参 拼音:mǐn cān
孔子 弟子 闵子骞 、 曾参 的并称。两人以孝行著称。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子之承亲,孝齐 閔 参 。”词语解释:闵急
令人担忧的严重情势词语解释:闵马 拼音:mǐn mǎ
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闵马父 (亦称 闵子马 )的省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按《那》之卒章, 閔马 称‘乱’,故知 殷 人缉《颂》, 楚 人理赋。” 周振甫 注引《国语·鲁语下》:“ 閔马父 曰:‘昔 正考叔 校 商 之名颂十二篇于 周 大师(乐官),以《那》为首。其辑(编成)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恭敬)。’”词语解释:闵绵
微小貌。 汉 扬雄 《太玄·敛》:“閔緜之戒,不识微也。” 司马光 集注:“閔緜,小皃。”词语解释:闵惜 拼音:mǐn xī
伤悼怜惜。《汉书·王褒传》:“ 襃 於道病死,上閔惜之。”《楚辞·九辩》 汉 王逸 题解:“ 宋玉 者, 屈原 弟子也。閔惜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词语解释:闵悼 拼音:mǐn dào
(1).怜恤伤悼。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先帝閔悼其菑,亲省 河 堤,举 禹 之功, 河 流以復, 曹 卫 以寧。”《旧唐书·崔龟从传》:“ 贞观 中 任瓌 卒,有司对仗奏闻, 太宗 责其乖礼; 岑文本 既殁,其夕为罢警严; 张公谨 之亡,哭之不避辰日。是知閔悼之意,不宜过时。”
(2).忧伤。《新唐书·柳宗元传》:“ 宗元 不得召,内閔悼,悔念往吝,作赋自儆。”词语解释:闵悔 拼音:mǐn huǐ
怜恤而悔念。《汉书·杜邺传》:“ 平阿侯 谭 不受城门职,后薨,上閔悔之,乃復令 谭 弟 成都侯 商 位特进,领城门兵,得举吏如将军府。” 唐 刘知几 《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上又閔悔勤劳,遣使巡行天下,存赐鰥寡,假与乏困。”词语解释:闵懑 拼音:mǐn mèn
忧郁。《艺文类聚》卷一百引 汉 东方朔 《旱颂》:“阳风习习而熇熇,羣生閔懣而愁憒,陇亩枯槁而允布,壤石相聚而为害。”词语解释:闵慰 拼音:mǐn wèi
怜悯安慰。 宋 苏舜钦 《祭舅氏文》:“语言煦煦,閔慰兼该。”词语解释:闵子里 拼音:mǐn zǐ lǐ
暗地里。 宋 赵长卿 《簇水》词:“试撋就。便把我、得人意处,閔子里、施纤手。” 清 万树 《词律》引此词,注云:“閔子里,即《西厢》、《琵琶》所云‘酩子里’,乃暗地里之谓也。”词语解释:闵天 拼音:mǐn tiān
泛指天。《周礼·春官·大祝》“六曰誄” 郑玄 注引《春秋传》:“ 孔子 卒, 哀公 誄之曰:‘閔天不淑,不憖遗一老。’”按,今本《左传·哀公十六年》作“旻天不弔”, 杜预 注:“仁覆閔下,故称旻天。”词语解释:闵勉 拼音:mǐn miǎn
亦作“ 閔免 ”。 犹黾勉。尽力。《汉书·谷永传》:“流湎媟嫚,溷殽无别,閔免遁乐,昼夜在路。”《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乱服共坐,溷肴亡别,閔勉遯乐,昼夜在路。” 颜师古 注:“閔勉犹黽勉,言不息也。”词语解释:闵念 拼音:mǐn niàn
怜悯关心。《旧唐书·越王係传》:“顷以 河朔 残妖,尚稽天讨,蛇豕窃依於城堡,涂炭久被於齐甿,朕为人父母,寧忘閔念。”词语解释:闵忧 拼音:mǐn yōu
怜惜忧伤。 明 王廷相 《雅述》上篇:“不智则闇而不达,不仁则无閔忧之心,不勇则懦而无气,机虽日发乎前,不过悠悠坐视而已,此国事所以日不可为也。”词语解释:闵察 拼音:mǐn chá
怜悯审察。 宋 苏轼 《再乞郡札子》:“臣既未能补报万一,而使浮议上及圣明,死有餘罪矣。伏乞痛赐閔察,早除一郡。”词语解释:闵仁 拼音:mǐn rén
怜悯关怀。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閔仁鰥寡,不寧燕息。”词语解释:闵酷 拼音:mǐn kù
悲惨残酷。 明 夏完淳 《端午赋》:“屯兵革之閔酷,遘乡关之乱离。”词语解释:闵茶 拼音:mǐn chá
安徽省 所产的上等茶。 清 刘銮 《五石瓠·闵茶有二》:“閔茶有二: 唐 閔长者 地也,产茶不多,僧培之,岁数斤耳…… 休寧 閔茶, 万厤 末, 閔汶水 所製,其子 閔子长 、 閔际行 继之,既以得名,亦售而获利,市於 金陵 桃叶渡 边。”参阅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闵茶》。词语解释:闵乱思治 拼音:mǐn luàn sī zhì
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遭 元 末丧乱,其诗悠深思远,属词命意,皆有怀君念国閔乱思治之意。”